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804|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烦恼] 儿子寒假迷上了电脑游戏(赛亚号),怎么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4 11:3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子马上六岁了,本来只对偷偷菜有点兴趣(现在也不感兴趣了)。自从和他表哥(10岁)在假期交流了电脑游戏后,疯狂的对网络游戏 赛亚号着迷了,吃饭睡觉外出游玩 时时刻刻都惦记着游戏,谈论的也都是游戏中的内容。本来带他在外面玩会分散注意力,可他玩都没有兴趣,就惦记回去玩电脑
这马上就要开学了,怎么是好啊?各位如有高招,请指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oodhead + 10 + 10 限制时间,封杀。。行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22:53:37 | 只看该作者
没人~是不是贴的版块不对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25 12:21:16 | 只看该作者
一般而言孩子不是网络游戏的对手,一旦陷入无法自拔,父母必须采取强制手段完全阻断其联络,别无他法。这与毒瘾有相近之处,早断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25 14:03:02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赛尔号”游戏吧?我们家的小子也喜欢玩儿,不过我再三告诫他不要沉迷,每次玩最多不超过1小时。还有一个“摩尔庄园”,他也很喜欢。这些游戏是专门为小孩子们量身打造的,难怪他们着迷。由于内容比较健康,还能在玩中学习,所以我没有断绝他玩。原则还是有的,就是“定时”(每天限制在1小时内,寒假2小时内),”定向“,引导他玩“摩尔涂鸦”和在“摩尔书房”看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oodhead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2-26 12:31: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的同学~
看了得强硬点了,减少玩游戏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26 13:13:56 | 只看该作者
偶家孩子也玩的,别看的太严重,开学了自然会收敛点,讲好玩的时间,按规则执行就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3-26 22:03:28 | 只看该作者
一样的苦恼中,我家孩子也是的,一年级,自从寒假跟表姐学习赛尔号后,现在每天谈得最多的就是这个了,我很怀疑他在上课和写作业的时候会不会也惦记这个,好象除了这个乐趣,就没有其它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3-27 07:53:02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天生爱的不是游戏,而是父母
龙涎香
很喜欢周正教授的文章。最早在一本杂志(似乎是《大学生》吧)上看到周正教授的一堂心理学的课,生动风趣,引人入胜。心理学,原来可以这样“风姿绰约”,迷倒众生,呵呵。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学习心理学的动力。
最近,关于游戏对孩子的影响的大讨论时常可以在电视、报纸等媒体见到。而周正教授这篇文章,相信可以对很多父母有启发意义,甚至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一位父亲找到我:“周教授,我的孩子玩电脑,入了迷,快毁掉了。爷爷奶奶把电脑砸了,孩子当时一怒,把爷爷奶奶给打了。”父亲去拉他,把父亲也打了。我问他:“孩子多大?”“今年18岁了”那是活该,当然要挨打,因为这个时期已经相当晚了。
有个学生课间也向我咨询:“周老师,您对网游有什么看法,怎样解决学生的沉迷问题?”
“孩子沉湎于游戏,沉湎于网络,旷课、逃学、偷钱、不听话……”“我的孩子快被网吧毁了,谁来救救他!”“只要能挽救孩子,花再多的钱我也愿意。”……现在这样的呼声不绝于耳,这种痛恨得到了人们的共鸣,社会上大多数人要求惩治网吧,限制网络游戏。
但这样做是否真的有效呢?结果恰恰相反,不仅限制不成,反而害了孩子。举例而言:一个人拿了一把刀在街上杀人,带血的钢刀成了罪证。但罪犯的母亲不会举着钢刀,咬牙切齿地说:“都怪生产刀的厂家,销售刀的商人,诱惑我儿子去杀人,我们要惩治刀铺!”一个人开车撞了人,无论是撞的一方还是被撞的一方,都不会将责任推向那辆黑色的宝马,大家要惩治的是司机。
那么,凡是沉迷于网络的都是些什么人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天,一对父母——有钱也有地位,来找我,说他们的姑娘今年16岁,跟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跑了。姑娘领来一看,长得很漂亮。这个姑娘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她说,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就给妈妈打电话:“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正开会呢,今天晚上有事情不回去了。”放下电话,她又打给爸爸:“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正跟客户谈生意呢。有什么事啊?”“你回来不回来啊?”“看情况吧,这是重要客户。没什么事吧?挂了啊。”姑娘放下电话,很伤心,因为父亲母亲都不回来,打低那化提醒,他们也不知道。
她出门到网吧,上了两个小时网。上网的时候,那个男人就叼着烟卷,跷着二郎腿盯着她看。她上网两个小时,那家伙盯了她两个小时。上完网,她刚站起来,男人就走过来,说:“姑娘,今天是不是你很重要的日子?”当时她心里就“咯噔”一下,他怎么会知道!他笑着:“我冒昧地猜一下,今天是你的生日吧?”她的眼泪就下来了,爹娘都忘了,这个人记着呢。他接着又说:“姑娘,要不要我请你吃饭,给你庆祝生日。”她二话没说,跟着他就走了。
假如,迷恋网吧,说明父母爱子女爱得不够,他可以继续迷恋,也可以通过心理学课醒悟。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的爱,关心,关注不够,成就感不组,他就会从其他的地方寻求,要么入黑社会,要么在街头混,要么进网吧,你必须清楚,这个责任不在于他,是他的父母不懂得心理学,不懂得爱孩子。他因为父母的文化缺陷,导致自己终生受害。
我跟很多父母讲过:当你的客户、领导、工作和你的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让孩子作为第一位。但中国有多少父母能做得到呢?所以,出了许多网瘾少年,更严重的还会发展为吸毒,变成少年犯。
我们来看看,网络和妈妈,那简直完全不同。假如你去刷碗,刷完了,妈妈会怎样说?“这是你刷的碗?上面还有菜叶,你糊弄谁呢,我养你这么多年,一点用都没有。”网络会这么说:“搞一个刷碗大赛,第一次刷完有菜叶,提示刷得不错,下次继续努力,可以进入第一级。”第二次没菜叶了,网络说:“祝贺你进入第二级。”并赠送神奇抹布。刷到第五级后,就可以晋升为魔术刷碗师,第十一级就成为道长,可以穿上黄金背心。”网络时刻在肯定你、奖赏你,父母经常否定你、打击你。
那么,怎样防止孩子沉迷于如此“亲切”的游戏呢?孩子3-6岁的时候,有可能接触到游戏。最笨的家长是不让孩子接触,这完全等同于掩耳盗铃,早晚会反弹,长大后他们会比其他孩子更上瘾。合格的家长必须这样诱导:
“妈妈,我也想玩游戏。”孩子眼巴巴地望着你。
母亲一副关切的表情,问:“什么游戏?”
“哥哥玩的红色警戒。”
“那怎么办呢?”妈妈的眼神里充满了爱意。
“给我买电脑。”孩子说出。
“但你的手绢儿还没洗吧?”
“我洗我洗……”看着孩子乖乖地跑走,你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又一个星期天,“妈妈,可以买电脑了吧?你看我天天洗手绢!”孩子央求着。
“好啊,宝宝。买回来以后是天天玩呢,还是只在周六,周天玩儿?”这是21世纪,所有准备生育和正在养育子女的母亲必须学会说的一句话。所有孩子天性都是聪明的,他们知道不同的回答会带来迥异的结果。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会做出明智的选择:“周六、周天玩儿。”
“玩一整天呢,还是玩两个小时?”继续“诱敌深入”。
“当然是两个小时。”
“我想我的儿子会是一个有自制力的好孩子,咱们签个协议。”协议签定了,孩子的心里有所警戒:周六、周日,两个小时。这样母子之间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但是,协议挂在墙上了,孩子们不遵守,该怎么办呢?
当孩子玩儿到一小时五十五分钟的时候,母亲应该找个借口在孩子的视野中出现---去他的房间拿本书或是抹抹桌子……让孩子知道:监督人在家。60%的孩子会按时关机。
40%的孩子必然有所拖延,母亲要有耐心:“宝宝,咱们签有协议呀,我相信我的孩子是个有信用的好孩子!”这句话对10%的孩子有用。
“宝宝,要是不关机,协议上明确规定明天就不能玩了!”这句话又挽回了10%的孩子。
20%的孩子说什么都无效,得由妈妈笑眯眯地、态度坚决地按下电源,要哭要闹,随便。真爱你的孩子就必须做到。
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越早越好,母亲要至少坚持两个月或半年诱导,使孩子养成习惯:周末开机,玩两个小时关机。6岁如此,12岁如此,18岁如此……因为习惯了,小时侯的习惯就是理所当然。
一根拇指粗的绳子是栓不住大象的,但事实上,大象都被这样的绳子栓着。奥妙就在于:养象的人在小象一出生就用此绳将它栓起来,小象自然不愿意受约束,它不停地挣,一个月、两个也、三个月……总也挣不开,四个月时它不挣,习惯了,一辈子就这样了。
没有问题孩子,只有失当教育。孩子天生爱的不是游戏,而是父母。

摘自:《孩子天生爱的不是游戏,而是父母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oodhead + 10 + 10 很生动,说的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3-28 16:50:00 | 只看该作者

电脑游戏定时工具

游戏玩起来,会很投入,时间过得很快,玩的人不觉得。
有时我们制订了规则,说好玩半小时,但是孩子往往会忘记看时间。
这时候,粗暴地说他不遵守规矩,是不公平的。
是工具介入的时候了。
目前已经有很多提供定时功能的软件了。
比如 局域网传送工具 飞秋,就提供了很好的定时功能。
可以提供到时间弹出提醒对话框的功能,也可以提供到时间关机的功能。
问题不在于哪款工具,而在于你帮助孩子很容易遵守规矩的决心,和爱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6-17 17:17:17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很好,对家长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儿子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至从接触到QQ农场后,便十分的迷恋。我规定每周玩1到2次,时间大概1小时。反正家里电脑没联网,只有周末才能去亲戚家玩。他时不时的会惦记种的菜,养的小动物,平时都是我在帮他种。我觉得这样还行,完全不让孩子接触网络肯定是不行的,将来长大了一旦到,岂不是不能自拔?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对网络游戏的自我控制能力,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希望有更多的家长看到这篇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6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0:19 , Processed in 0.09994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