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名的问答社区Quora上,一位纽约时报的读者作者问:为什么纽约时报网站上总是出现叫人不用去上大学的文章呢?
这一话题引发热议。如果延展开来,大家讨论的重点是:大学适合所有的人吗?
第一位回答者(前大学老师)认为:纽约时报无非是故作惊人之语,以极具争议性的话题来吸引眼球,“它对自己的读者群太了解了。”
第二位回答者(设计师、技术爱好者)说:“我们很多人都相信上大学是成功的关键(除非当明星)。我不相信纽约时报的任何一位编辑真的认为你不应该去上大学,但我相信他们喜欢刊登一些引起你思考的故事。”
第三位回答者Thaddeus Howze是一位科幻小说作家。他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编辑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今天,不管你跟谁讨论这个问题,你一定会发现每个人都对教育都有自己的不同看法。
读报时你会看到一系列的专题:金融消息、对外政策、社会和文化资讯、全球新闻,以及不断扩展的新技术领域。你需要多少“现有知识”以便消化报纸上的信息,使它们对你的现实生活有用呢?你怎样才能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机会呢?你怎样决定这些信息对你来说是否相关呢?
和大家一样,你的第一个答案可能就是教育,你所受的教育是使你能够以合适的视角看待并解释一条新闻的最重要、最实用的工具。
但我认为你说的不对。
各位博士、硕士且慢反驳,请听我解释一下。你所受的教育真的将你在各方面准备好,使你能面对今日世界的挑战吗?
我不同意这个看法。
今天,我们每个人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能够得到的资讯每三年便在密度和数量方面各翻一番。这就意味着,在你为学士学位奋斗的四到六年时间里,世上各个领域可用的资讯已经相当于你入学时的八倍,而你在学校中所学的大部分知识已经被更准确、至少是更新潮的信息所补充,甚至所取代了。大学本科的唯一好处是,它的知识比较具有普遍性,因而使你获得有关各种各样题目的不错的资讯组合。尽管这些信息已不再新鲜,它们还是让你了解个大概情况。
然后你收窄了注意力,去拿财务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或其它什么硕士学位。这又用掉你两三年光景,其间有关你感兴趣领域的资讯再一次翻倍了。你又一次落后了。当然你比那些什么都不懂的人要强,但也只不过是稍稍更靠谱些而已。
博士学位也是如此。你进一步专业化,对于社会现象中的某一个方面穷追猛打地探究,而对所有其它东西不闻不问。终于你开始写论文了,你将题目范围内的知识扩充到极致,而且多年来第一次,你在这个特定领域里的知识不再完全过时,因为你来到它新鲜出炉的前方边缘,并且在两到四年的过程中坚守这个位置。然而,这时候你对世界上的其它信息完全失去接触,因为你只管忙自己的专业而没时间兼顾其它。
如此这番,怎能使你在不断改变我们生活状态的各种力量面前比别人更有本领作出正确决定呢?恐怕不行。
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如此复杂的程度,即使我们中间最优秀、最聪明的人也不能彻底理解它。我们能接触到太多的资讯,但根本无法分清哪些是真实的、可靠的、中肯的、一致的、公平的、正确的。雪上加霜的是,经济、政治、社会或教育的利益所在往往使虚假信息满天飞、真实情况秘而不宣,而我们这个社会却没有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