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中的“软”工具——左手栏 |
作者:武健 北京市丁香胡同小学 …
惟存教育实验室
|
摘要:从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中分析对话的左手栏到分析文字信息的左手栏,再到分析照片、图片的左手栏……,工具为了适应具体的使用环境,不断变化着的过程。学生从了解工具、使用工具、优化工具,最终发展到脱离工具,形成思维方式。这个过程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左手栏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课程标准(审定稿)中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 [1]。高中课标对于义务教育阶段也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提升信息素养的过程中很大程度地关系到了人的思维。左手栏就是这样能够促进思维的信息处理工具。 一、左手栏的来源
初见左手栏在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中,它用来分析对话的。
左手栏使人们能够分析、反思,更深入地发掘在对话中的不同的观点。书中评价其作用是:可借以开始“看见”我们的心智模式在某种状况下怎样运作的[2]。这是一种从小见大的工具。
在学习中学习者能够使用网络比较顺利地获取信息,但是面对着众多信息,不善于深入分析、加工。把左手栏工具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将会改善这方面问题。 二、应用左手栏
与书中不同,利用网络获取的大多为文字信息,并不局限于对话形式。因此在使用左手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变化,使工具更加适当。
首先,整理信息。将获取的文字信息填入表格中的右栏。一边填一边把信息分成事实与观点两类。事实是指实际发生的事件,或者可以证实的、具体准确的信息。观点是指看法、想法,以及未经证实的信息。填表时,在初步分析信息的有效性。
之后,写出观点。根据右栏的内容,在表格左栏写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清晰地看出看法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还是他人观点的基础上。
最后,整理观点。在表格外汇总左手栏中形成的观点。一边整理一边反思,要特别看一下观点中是否含有明显的偏见。
这样使用左手栏可以帮助学习者深入分析、仔细思考。在使用中,形成与整理自己的观点,将观点与依据一一对应表示出来。 三、工具的变化
从分析对话到分析文字信息,左手栏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相应变化。使用工具分析其他类型信息时也应当适当修正。例如,利用左手栏分析新闻图片时,可以变化为:
使用左手栏对照片分析,分别从主体、背景等方面体会照片中包含的信息,在理解的基础上明晰自己的观点。
此以外,还可以利用左手栏对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进行分析。
使用左手栏对故事中的关键事件进行正、反两个方向的分析,可以深入体会故事的合理性、理解其中的深层意义。
左手栏工具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这种变化可以是教师提出,也可以学生提出。它就象思维的拐杖,随着使用的熟练,会逐步从了解到使用,再到优化,最终将脱离工具,形成自己的思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