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30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季谦先生讲课录:说担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6 11:0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哲萱按:2004年12月3日 讲“佛性与般若” 节录......前面讲因果不二门,略)

......如果就著逻辑当然有因果了,因就是因果就是果,从圆教来看才是因果不二。为什么一定讲因果不二呢?因为要保住万法,保住因,使因跟果不相脱离。因跟果脱离是在修行历程中所分别出来的,如果是真实的看众生,真实看因果的话,果本在因中,那为什么还有因呢,因从哪里来?因从迷而来,迷就执,执你就说他实,你就一步一步,成就到最后是果。其实果并不在因之外,只是把迷的因证悟了,而悟也是在迷中悟,所以到最后只归于主体的迷悟,而不是归于客观的因果,这叫因果不二。完全讲这个道理,非常有启发性,所以叫唯心论了。真是唯心论哦。唯识宗也是唯心论,万法唯心造。这个也是,客观的一切你所认为的真实,其实不是,都是由你心迷悟的程度分别出来的。讲这个道理,大异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完全不一样的看法。所以这里很有启发性,而这两方面都是真理。一个现代化的世界,或者说中国文化的发展,一定要往这个地方去,一定要综合这两方面,好好处理这两个问题。这真是人类大问题,所以现在讨论这些学问很有意义,这完全从心灵上说的。这就是要透显一个无限的心灵,在无限心灵观照下才是因果不二,在有限心的观照下,一定是有分别的,所以这是无分别说,你所见的世界是由你的心所规定的,你的心有分别,世界就有分别,你的心无分别,世界就无分别,无分别就是无限,无限就是成佛,听起来好像很远,其实很近,因为众生皆可成佛,这句话还蛮远的,说你就是佛,你说我不是我不是,你不敢承担你是佛。

   所以阳明教学生,别人问说,什么是圣人,阳明就说,人人心中都有尧舜,人人本质都是圣人,他就指一个学生说,你就是圣人,你就是尧舜。学生说不敢不敢。阳明说,你本来就是,为什么要谦虚呢?(笑)你就不敢承担。所以“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你就不敢承担,我们承担不起来,所以你要有所承担。其他事也是这样,成佛当然是大承担了,不要说成佛了,你就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当然是大功业,但是这大功业,也像一点浮云过太空嘛,所谓尧舜事业只如一点浮云过太空嘛,没事的。但是这样也要有担当,何况成佛成圣呢,更要有担当,假如心灵没有担当,垮在那个地方,一切以现实为标准,“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就没担当。所以人生要有担当,这不容易的,常常要看这种文章,不要把自己埋没了。

学生问:(录音不清,略)

先生答:认识清了自然会有担当,但是谁认识清了呢?从知识上认清有时还不能真的认清,要从智慧上认清。那智慧上如何认清,这就更难一点。知识可以讲明的,讲明了当然有益于你智慧的开发。但这个智慧要能够发出来,不一定有知识就有智慧,智慧要发出来,有时候还要看一看——这很难说——看一看他生命的品质。

    当然,教不可已矣,教可以让他更早开发,教不能停的,学不可已矣,学也不能停的,只是这不能保证,但是如果没有呢,前途更加渺茫。所以圣人不能保证任何人都成圣成贤,圣人能做的就是,教不可已矣,学不可已矣。所以你说怎么去担当,怎么去了悟?你从各个角度都可以了解了,从阳明的良知最好理解。

   良知就可以让你“不迁怒,不贰过”,立刻让你成圣成贤,你假如真能这样就可以了,担当自己的生命。如果还是迁怒、贰过,你就不能像顏渊这样,为自己的生命承担。所承担的是生命的驳杂,生命的复杂性。所以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能修德讲学就是君子啊,君子就是希圣希贤哪。那么“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不是“忧”呢?一个人能否把它当作“忧”而念兹在兹呢?这就不容易。所以“哀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不对”就不回答,这子路也怪,平常是最爱讲话的。那人家问他说你的老师何许人哪,他居然不回答。他为什么不回答?他这个时候反而是不敢回答。如果问顏渊,他大概会回答,问子贡,大概也答一遍, 问子路,子路就不敢答了,子路以下,更没人敢回答。所以这个“不对”是对的。子路如果回答就错了,因为子路是自己认为还不能够了解老师,所以子路不敢答。子路有勇敢的时候,有不敢的时候,这才是真勇敢。

      好,子路不对,那么子曰“汝奚不曰”——子路说,老师,今天哀公问我,你是何许人,我居然回答不出来,请问以后问到这个问题怎么办?——孔子就说,很简单啊,你为什么不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就这么简单。那么“发愤忘食”,我们想一想,我们有发愤忘食吗,好像还是吃饭比较重要吧,(笑),“乐以忘忧”,平常是不乐的,不乐的时候可能还蛮多的,有人是不乐的时间比乐的时间多,不乐的深度比乐的深度强,所以能够乐以忘忧也不简单。为什么你会不乐呢?“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因为你为自己的生命担当不起来,所以有忧,所以乐以忘忧不简单。所谓“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假如“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你都可以很清明,不为现实性所拘束,就不简单了。“不知老之将至”,这点我最差了,刚才还去染头发,(笑),所以愧对孔子,不要讲了,越讲越惭愧(笑)。

    很有意思。怎么叫担当?先担当起自己,然后担当起一个家,“身修而后家齐”,但担当起一个国家天下,这叫作担当。冉求说,“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这句话也很好。这也可以说担当,不是不喜欢,他喜欢还不错了,不是不悦子之道,是力不足,担当不起来。老师怎么说呢?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所以说到担当不担当,也可以用这句话来自我衡量一下。孔子并不是一个太过虚妄的理想主义者,他也能同情一般人,悲悯众生啦,所以假如力不足,你就中道而废吧。看到这座山这么高,想我爬不上去吧,那么现在登山的规则不是要你一定爬到哪里,而是你尽你的力爬,看你爬到哪里,所以力不足者,到中道停下来。谁知道自己力足不足呢?要试试才知道。所以在实践中来体验自己的力量。但是现在不是,冉求就说我力不足也,孔子说不是,现在你画地自限了。这句话不是很有意思吗?这很严格的。所以孔子教学生很严格,但是又用很温和的口气说,那你说他口气很温和,听起来,如果你深深了解又觉得不简单,所以圣人之言非常柔和,但是非常严厉。所以“望之俨然,及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是“厉害”的厉,但不是疾言厉色的意思,而是非常的有锐劲,非常有劲道,非常正义凛然,或者说在这个地方鼓舞性非常强,强到你承受不了,这叫“厉”。

    如果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不仅是成君子,乃是成圣成贤了。所以顏渊说,“既竭吾才”,不容易啊。“既竭吾才”他就没有“画”,所以看弟子智慧的高低,讲一句话就表现出来了。冉求说“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顏渊就说“仰之弥高,鉆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既竭吾才”,他这个“既竭吾才”的意思就是随时前进的,勇猛精进,他就没有“画”,这不是很切实的人生智慧的写照吗?所以这里每句话都很实在。人的心灵,从古到今,无论中国人外国人,人的心灵真的有这么多层次,每个人想一想就知道自己在什么层次上,如果有这样的反省,他就一定可以受到启发,没有自我反省,就不能受到启发,所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们现在在说冉求,再说子路,再说顏渊,已经说了三隅了,最后一隅是你呀,所以要是“举三隅不以一隅反”,那更糟糕了。(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2-6 15:22:5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2-6 22:37:3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2-7 10:15:49 | 只看该作者
仔细看,认真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2-10 11:29:4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26 19:45: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写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5-2 00:2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天津清羽 的帖子

谢谢楼主,有全篇的演讲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4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10:52 , Processed in 0.10121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