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41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中医专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8 14:5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接下这么个大题目,我这孱弱的小肩膀其实有点扛不住,对中医这个博大精深的领域,连自称门外汉都不敢,但为了孩子,又不得不去接触接触,了解了解,于是报了个中医育儿的课,恶补一下基础知识。时间有限,容我慢慢整理咱论坛里的好东西,先上一个我自己开的帖子的链接,http://bbs.etjy.com/thread-235804-1-1.html,这个帖子里,大家可以大约知道我上的那个课的内容。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蓑羽鹤 + 1 + 1 我就需要这个楼
小润妈 + 10 + 10 很多家长都需要你这个楼呀!
shopping66200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4:59:54 | 只看该作者
接着,再来一篇比较实用的东西,是我中医育儿课上的同学,一位勤劳的妈妈记录的当归学堂夏博士讲授的小儿OTC成药的笔记。

儿童肺系病OTC用药指南

时间:2011年11月5日上午

地点:当归中医学堂

主讲人:夏桂选博士  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儿科

记录: 曈曈妈妈

一、写在前面的话

在国外,如果孩子感冒了,父母会让孩子多喝水,并监测体温,让孩子自己产生抗体,而不是先给孩子吃药。

在夏博士的讲座中,多次提到“急则对症治标,再立竿见影”的治疗原则。也就是说,并不完全排斥西药。在问题比较紧急的时候,先用西药对症处理,之后可以选择中药祛除“影之竿”。

选择中成药时,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凡成分中含僵蚕、牛黄、朱砂等易引起过敏的药品,不可给过敏体质的小孩服用,也不可作为常用药,而仅是救急时用。

父母的认知决定了孩子的苦乐。父母的眼光有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



二、重新认识肺系病

1.   重新认识肺系病

2.   打喷嚏。是预警信号,敌人要来了。由于温差变化引起,是排外邪的一种反应。

3.   鼻塞。是报警信号,敌人真的来了。当外界空气太凉或太干,鼻子的加温、湿化功能不足,就会关闭 邪气入口,故鼻塞。

4.   鼻涕。若想小儿安,鼻涕常不干。有鼻涕说明身体总处于警戒状态,对外邪保持敏感。

5.   手脚凉。邪气闭阻经脉,末梢经络不通所致。处理方法就是温通经络。

6.   发烧。发烧本身是症状,不是病因。发烧是好事,说明身体积极抵抗外邪。普通发烧不必紧张,不用急于送医院,应先找原因——一般为夹食、夹痰、夹惊、夹湿,再釜底抽薪。但若患儿精神不济、嗜睡、烦躁,四肢厥冷,神志昏迷澹语,足弓反张,需引起重视,合并有喘息、脸唇发紫更严重,最好马上就医。

7.   咳嗽。是身体排病邪的第一反应。呼吸急促、咳嗽频繁时说明可能感染肺炎。成人的治咳原则是祛邪治感冒、宣肺。孩子因为不会吐痰(“痰不出,咳不止”),故给孩子止咳的原则是:祛邪治感冒+化痰排痰(可拍背排痰),不宜用镇咳药,因其不利于排痰。

西医治咳嗽常用药:小儿氨酚黄那敏;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优卡丹);艾畅。



三、正确选择肺系病OTC中成药

选药窍门:注重辨寒热、虚实。

选药原则:宜简不宜繁。祛邪治感冒,所有症状都会迎刃而解。如若选药对症,一般1-2天就会见效。如果3天无改善,则考虑辨证有误,建议就医。

用药原则: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抓住适应证和禁忌证;病分缓急,中病即止。普通感冒3天不好者应及时就医。

1.   寒。“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表现:流清涕,清席痰。舌相淡红(指舌尖、口唇的颜色与口腔黏膜相比),夹食积则舌苔厚。

(1) 感冒初期。同仁堂感冒清热颗粒[1]:成人装的,孩子可一次服用半袋或遵医嘱服用。6-8小时服用一次。其他可选用的药还有:荆防颗粒、感冒软胶囊、柴连口服液、同仁堂羚羊感冒片。

(2) 风寒咳嗽。同仁堂通宣理肺口服液,同仁堂儿感清口服液,同仁堂儿童咳液,散寒解热口服液。

(3) 咳嗽剧烈。同仁堂宝咳宁颗粒,适用于风寒感冒+内热停食,头痛身烧+咳嗽痰盛,气促作喘+咽喉肿痛,即有实证的时候用。

(4) 风寒发热。同仁堂小儿清感灵片。

(5) 风寒高热惊厥。同仁堂牛黄千金散、同仁堂至圣保元丸、琥珀抱龙丸。有高热惊厥史的可以购买预防,但出现高热惊厥时还是要去医院。这三种药均为应急时用,不宜作为常规药,因其含僵蚕、牛黄、朱砂等成分,易引起过敏。过敏体质的小孩万勿服用这三种药。

2. 热。“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跗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素问•至真要大论》

表现:涕黄浊,痰黏黄,舌红。咽喉、扁桃体、淋巴结红、肿、痛。

(1) 感冒初期。同仁堂小儿解表颗粒、羚羊解毒片、VC银翘片、银翘解毒片、桑菊银翘散。

(2) 风热咳嗽。同仁堂儿童清肺丸或儿童清肺口服液。葵花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桑菊感冒片。

(3) 风热高热。小儿清解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退热口服液、儿童清热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

(4) 咽喉炎。同仁堂小儿咽扁颗粒、复方穿心莲片、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热炎宁胶囊、健儿清解液。急性喉炎推荐就医,雾化治疗。

(5) 鼻炎。同仁堂小儿鼻炎片、鼻渊通窍颗粒、鼻窦炎口服液等,对急性鼻炎效果明显。慢性鼻炎需经过较长时间的调理,夏博士提到自己的导师可以用两三个月的时间根治小儿慢性鼻炎。

3.虚。“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表现:舌淡、苔薄白;四肢不温,易劳累;活动后出虚汗;反复感冒;拉肚子。

有虚的表现,加之感冒,可用同仁堂参苏宣肺丸,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4. 实。“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表现:厌食,便秘,肚子胀;哭闹,口腔溃疡;上火,过敏,手足心热;舌红,苔厚腻。

(1)风寒感冒,夹食积。适用同仁堂小儿至宝丸。不可久服,过敏的小孩不能用。

(2)外寒+内热。适用同仁堂救急散。

(3)食积咳嗽,腹胀,口臭。适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4)风热引起的咳嗽。珠珀猴枣散。

四、肺系病的调理

1. 饮食禁忌。忌生冷(瓜果、冰箱食品)、粘滑(难以消化的食物)、肉面(各种滋补品)、五辛(带辣味的东西)、酒酪(各种助湿伤脾的食物,如可乐)、臭恶(气味不正,影响人体气机流通的食物)。疾病初愈期,食用这些食物还易导致病情反复。原则上不提倡喝牛奶,特别是舌质粘滑的孩子。

2. 感冒为何反复?免疫力紊乱是关键。免疫力紊乱也分虚实。

(1)肺脾两虚的孩子,抵抗力不足,可吃点童康片。

健脾:节减饮食,却病之良方。吃易消化吸收、非油炸辛辣、非生冷、非过敏的东西。饮食的量宜少不宜多。

调肺:过寒、过暖均伤肺。多晒太阳,吹吹小风,不宜受病邪侵扰。以手脚不凉为原则,在衣着上讲究春捂秋冻。

(2)食积内热。“攘外必先安内”,饮食的量做减法,即“孩子不吃,不必强喂”。







--------------------------------------------------------------------------------

[1] 夏博士的讲座中给出了第一推荐药的成分、适用症及服用说明,因在药品说明书(网络也可搜索到)中可见,故此处略去。下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祝贺开楼,以后可以经常来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5:05:54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在这里注明一下,其实吃OTC药肯定不是完全对症的,所以有条件的话最好能找到当地的比较可靠的中医,给孩子对症下药。我自己的经历,在北京护国寺中医院给鲁治便秘,老太太7服汤药就把困扰了我们2个多月的鲁同学顽固的便秘治好了,当然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经过这几服药的调理,到现在孩子大便非常正常!不会像吃成药或者用开塞露那样治标不治本,而这之间我也找到别的中医看过但并没有见效。(有点广告嫌疑,但护国寺中医院儿科确实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5:19:15 | 只看该作者
小儿中医疗法专贴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597&extra=&page=1

跟帖比较多,现整理一下里面的主贴。

#21、健脾法
  处方:补脾、摩腹各5分钟,揉足三里100次,捏脊3~5次。
  【操作方法】
  ①补脾:脾穴在拇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自指尖推至指根为补脾。
  ②摩腹:以掌心或四指并拢,按顺时针方向,揉摩整个腹部。
  ③揉足三里: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处。以拇指指腹揉之。
  ④捏脊:患儿俯卧,医者用双手拇指指腹与食、中二指捏紧脊柱皮肤,边捏拿边向前推进,自长强穴损坏至大椎穴为1遍,每次3~5遍。为了加强刺激,每捏3次向上提拿1次。

2、保肺法
  处方:清肺、平肝、补脾、清天河水各5分钟。
  【操作方法】
  ①清肺:肺穴在无名指掌面。自指根推向指尖为清肺。
  ②平肝:肝穴在食指掌面。自指根推向指尖为清肝,亦称平肝。
  ③清天河水:天河水穴在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医者食中二指并拢,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称清天河水。用力要均匀,向前推动,不可歪斜。

3、安神法
  处方:平肝、清天河水各5分钟,捣小天心50次,揉摩两手十指面2分钟。
  【操作方法】
  揉摩两手十指面、用拇指指腹在小儿十指指腹面,按顺时针方向揉之。然后将儿抱起,俯在大人肩部,用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轻轻而有节奏地叩拍督脉,自大椎向下经心俞、膈俞、肝俞直至尾骶部,拍2~3分钟,在相当于心肺部位,可改用空掌拍之。

4、益智法
  处方:揉二马30分钟至1小时。
  【操作方法】
  二马穴在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头之间的凹陷中。揉二马是将患儿小指屈曲于掌心,医者以拇指或中指指腹左右揉之。

以下情况不能按摩:

1.流感、乙脑、脑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它急性传染病的病人。

2.急性炎症的病人,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阑尾炎、蜂窝组织炎等。

3.某些慢性炎症如四肢关节结核、脊椎结核、骨髓炎。

4.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及肺病的人。

5.恶性肿瘤、恶性贫血、久病体弱而极度消瘦虚弱的人。

6.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的病人。

7.大面积的皮肤病人或患溃疡性皮炎的病人。

8.小儿体质嫩弱,5岁以下的,除四肢、腹、背可轻按摩外,其他部位均忌重按或拧、拿。

3#1.预防感冒法:操作者先将双掌对合,来回快速搓摩,使之发热,然后迅速推擦小儿面颊20~30次,注意用力应轻快柔和,或推摩前事先涂抹适量爽身粉。用食指揉迎香穴(鼻翼旁0.5寸)1分钟,推擦胸背各3~5遍,按揉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1分钟,揉外劳宫穴(握拳,中指尖下是也)100次。上法能宣肺利窍,固表通阳,预防感冒和支气管炎。一般每日操作1~2次,应注意保持室内温暖,施毕立即穿好衣服。
  2.健脾益胃法:先嘱小儿仰卧位,操作者以中指按揉中脘穴(脐上4寸)3分钟,摩腹3分钟;然后改为坐位,施搓摩胁肋2分钟;最后取俯卧位,在小儿背腰部捏脊3~5遍,重点在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胃俞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等部位用力向上提拿;再按揉双侧足三里穴(髌骨下缘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1分钟。本法能健脾益胃,增进食欲,强身健体,促进发育。一般在空腹时施术操作,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4#宝宝居家常用小中药

宝宝居家常用小中药(转载《妈咪宝贝》2003年5月)
小宝宝难免会生病,家中为宝宝备一些常用小中药是非常必要的,既可防病,当宝宝有些轻微的不适时,也不必慌慌张张地跑到医院。当然,家里备的药只能用在宝宝病情较轻时,一旦病情变化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以免贻误病情。
1、小儿咽扁冲剂
当宝宝发热,并口舌生疮、咳嗽痰黄,伴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时,表明身体有肺胃实热,可服用小儿咽扁冲剂。
包装:每袋为8g
用法:
1-2岁每次服用4g,每天2次
3-5岁每次服用4g,每天3次
6-14岁每次服用8g,每天2-3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冲服

2、小儿感冒冲剂
当宝宝受了风热,引起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痰粘痰多,或流行性感冒时,可服用小儿感冒冲剂。
包装:每袋为12g
用法:
1岁以下每次服用6g,每天2次
3岁每次服用6-12g,每天2次
4-7岁每次服用12-18g,每天2次
8-14每次服用24g,每天2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冲服

3、清宣止咳颗粒
当宝宝发热、并伴咳嗽、痰白而稀、鼻塞流清涕时,可服用清宣止咳颗粒。
包装:每袋10g
用法:
1-3岁每次服用半包,每日3次
4-6岁每次服用3/4包,每日3次
7-14岁每次服用1包,每日3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冲服

4、一捻金胶囊
当宝宝停乳、停食,或腹胀、腹痛、大便秘结时,可服用一捻金胶囊。
包装:每粒0.3g
用法:
1岁以下每次服用1粒,每天1-2次
1-3岁每次服用2粒,每天1-2次
4-6岁每次服用3粒,每天1-2次
小提示:要用白水送服,或溶解于牛奶、果汁内服用。

5、珠珀猴枣散
当宝宝发热、咳嗽并有痰鸣,或腹部胀气而不思饮食,或烦躁易惊、夜寐不安时,可服用珠珀猴枣散。
包装:每瓶0.3g
用法:
100天以内的宝宝每次服用1/3瓶,每日2-3次
1岁以下每次服用1/2瓶,每日2-3次
1-4岁每次服用1瓶,每日2-3次
5岁以上每次服用1瓶半至2瓶,每日2-3次
小提示:平时每周服用1-2次,可保平安,这种药也可溶解于牛奶、果汁、稀饭内服用。

27#

小儿发烧可以去专卖生草药的店铺,买些“青壕香茹”煲水给小孩淋身,淋身之后小孩出身汗,烧就会退了。(功效:散热,驱风)。我小孩在发烧和感冒的时候,我都会煲给她淋身,效果挺好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YANZ68 2009-7-6 17:07 威望 +2 谢谢你了!不过是青蒿,香薷!
YANZ68 2009-7-6 17:07 金钱 +2 谢谢你了!不过是青蒿,香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1-18 15:29:3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孩子感冒了,父母会让孩子多喝水,并监测体温,让孩子自己产生抗体,而不是先给孩子吃药。——嗯,因为一直秉承这个理念,我家宝少花了多少钱哦——今年以来,还没打过一次针吃过一粒药呢
    而且自身的抵抗力也练出来了,今年我都感冒好几次了,由我一手带的笑笑一点都没被传染……不过,这两年间,我这理论,起初还爱和别人提一提,现在完全都不敢说了——自己也暗自庆幸:幸亏笑笑是我亲生的孩子,不然人家不告我虐待才怪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2-13 11:19:46 | 只看该作者
紫極先生說育兒經:http://bbs.etjy.com/thread-278436-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2-13 11:24:18 | 只看该作者
中醫最新科研成果展示:http://www.duosuccess.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2-18 14:37:34 | 只看该作者
好内容!!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3-11 10:27: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学到不少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2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1:14 , Processed in 0.088165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