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956|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我的休闲语文生活】文字组投票帖,投票跟帖者人人有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8 15:3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意:
1.投票可以多选,最多可以选11项
2.投票跟帖者人人有奖,奖励论坛金币100.欢迎跟帖,写出您的宝贵意见,欢迎投票


同学们,开始投票了,请选出你心目中的优秀作品。感谢大家的参与,感谢领导们物质上、精神上的大力支持。

   【欢度六一:我的休闲语文生活】进入了评奖阶段,评选采取投票方式,请拿起鼠标投出你神圣的一票吧。因为语文园地的六一活动突出“休闲”二字,所以参赛作品的形式也比较“休闲”,有音频、视频,也有原创作品,或者经验之谈。参赛选手共计32名,虽然不算很多,但已经让我们的语文园地活起来了。为了参与投票的爸爸妈妈评选方便,现把作品分成音频组和文字组两种类型,本贴是文字组。评奖分成三个档次,评出:
一等奖:6名,奖金1000金币
二等奖:10名,奖金500金币
三等奖:16名,奖金200金币





[ 本帖最后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09-6-12 09:43 编辑 ]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11 项 ), 共有 27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3.85% (4)
4.81% (5)
2.88% (3)
5.77% (6)
7.69% (8)
5.77% (6)
2.88% (3)
2.88% (3)
6.73% (7)
7.69% (8)
5.77% (6)
3.85% (4)
3.85% (4)
3.85% (4)
4.81% (5)
5.77% (6)
5.77% (6)
3.85% (4)
1.92% (2)
4.81% (5)
1.92% (2)
2.88% (3)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辛苦了
woodhead + 10 + 10 114编辑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5:40:22 | 只看该作者
编号:11
父母ID:漂亮的小汽车
小朋友称呼:丁丁
年龄:5岁两个月
性别:男
参赛作品:经验谈
   每次带丁丁出去玩或做一件新鲜的事情,我就为他编一本书,用孩子做主角,编小故事,写在白纸上,字大些(很关键,儿子看书很多,但视力一直很好)带他一起读。
配几张照片.现在孩子大了,自己可以看着照片讲故事,即锻炼了记忆了,也锻炼了表达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5:41:41 | 只看该作者
编号:12
父母ID:mengrosemary
小朋友称呼:桐
年龄:2岁8个月
性别:男
参赛作品:经验谈:桐的唐诗路
教给桐背唐诗初衷本为改变一下孩子的性格。一岁半就会背80句三字经后,我觉得该教点唐诗给她让她太敏感的性格开阔一下。
    买的是本大字的唐诗150首,现在会背的完整的有30首,其他的都背不全。
    可惜我没给她录音过。我没有刻意教过她识字,自从买了那本唐诗以后,她对识字的兴趣大大增加了。
     出去逛公园,她突然大喊,妈妈松下问童子的松,我一看,果然是一棵老松;妈妈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柳。。。。于是,她认识了许多唐诗里的字。最喜欢的诗是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读起来摇头晃脑。最喜欢妈妈给她唱明月几时有。
     最有感情的诗是春晓,因为作者里有一个字和妈妈一样,每当念到就补充一句,这就是妈妈的字。
     学唐诗的过程我并没有刻意教她,怕破坏了她对语言文字美的兴趣。希望她自己主动喜欢。
     我自己先拿着那本大书充满感情地朗诵,让她在无意中听到,后来,我再念,她就凑上来看,再后来就能接下句了。在公园,看到山就会告诉她,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看到落花就会教他,落红不是无情物,花做春泥更护花。
看到奶奶在缝衣服就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于是,桐的唐诗进步很快。现在开始当老师了,把她的小玩具们当学生,自己拿本大书,一字一句地教。最近她又喜欢上了韵律启蒙,跟我对两句,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兴趣很大。3岁前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我有时觉得很紧迫,想多灌输些经典给她怕破坏她的兴趣。所以教她的每一点东西都斟酌斟酌,希望向各位妈妈们也取取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5:42:55 | 只看该作者
编号:13
父母ID:小臭乖
小朋友称呼:
年龄:
性别:
参赛作品:复述故事
今天,我去上了珠心算,没念书,妈妈今天晚上给我讲了麻蝇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农夫在种地,一只鼹鼠想挖掘土里的蚯蚓时,结果被农夫打死,麻蝇看到鼹鼠的尸体,就在上面产下了自己的幼虫(麻蝇是将卵在体内孵化成幼虫,再产下幼虫),麻蝇幼虫就吃鼹鼠的肉,有一只麻蝇幼虫很听妈妈的话,阳光照下来了,他们就躲到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吃肉,因为他们不喜欢阳光,喜欢阴暗的地方,有一只麻蝇幼虫就钻到地下结蛹去了,还有的幼虫还在吃肉,结果有一只腐阎虫等麻蝇幼虫长的胖胖的,就来吃它们了,有少数的麻蝇幼虫逃跑了,其余的都被腐阎虫吃掉了,听话的那只麻蝇已经长成妈妈的样子,它把蛹咬破,从土里钻出来,但是出来要到地面的时候,它要使劲使劲再使劲,加油加油再加油,才能把泥土弄开,它还将身体里的沙抖出来,它享受外面的阳光,就看到它原来小时候吃的鼹鼠尸体,它还看到好多好多种昆虫来吃鼹鼠的尸体,是不是其他幼虫都去睡大觉了啊,它最后飞出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5:44:21 | 只看该作者
编号:14
父母ID:buke
小朋友称呼:可可
年龄:近8岁
性别:女
参赛作品:母女诗意对话
内容:可可写完作业,我们出去买兵乓球--可可班上六一儿童节要用,正好也散散步。

     “妈妈,你看你看....”可可仿佛发现什么新大陆,冲着天空嚷嚷“那一团团云,就像染了颜色似的,红的、紫的、蓝的、橙的,就像仙境一样.....”的确,那一团团云,以初临的夜幕为底,更衬出天空那绚烂的色彩。初夏如花,还真是一点不假。
   

       没过一会,可可又问了:“妈妈,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你选哪个?”我呀,选东,心里闪过了江南小桥流水的景色。
      “我选北,我最喜欢北方的雪了,难怪我们俩那么相亲相爱。在五行中,东属木,北属水,我们两个是相容的。”这些边角旮旯的东西,小丫头总是记得很清楚。
       我想着五行与五个方向的对应关系,有点理不清。可可又在一旁道:“木离不开水,水呢就浇灌着小树,茁壮成长,就像我和你一样,你培养着我.....不对不对,木才是你,妈妈,可你已经是大树啦。”
      “大树,也离不开水呢。”心里想:还有我,也舍不得离开你。
      “是噢,我还可以---给你浇快乐之水。”可可一边说,一边围绕着我转圈圈,做浇水的摸样。
       “快乐之水”,哈哈。那就让我这棵“大树”,拥抱这可爱“小水儿”吧。



      走到小桥,湖水边,微风扑面而来,说不出的舒适。
      “妈妈,你看水里的倒影,漂亮吧?”可可总是闲不住。
      “嗯,很美。对了,你能不能用几句话,来说说这美?”
      “当然。”可可边看边说,“明亮的灯光倒映在水中,微风吹来,水波一抖一抖的,水中的景物就朦朦胧胧了,还可以闻到一些清淡的香味。”
      “水波一抖一抖的,我很喜欢这句,说得很形象,有动感。”我肯定着丫头的描述,“哎,可可,你说说,这‘清淡的香味’会是什么香呢?”
      可可环顾了一下周围,边上一排四季桂花:“桂花?好像不是,这种香,比桂花要淡。”
      “或者,是旁边池塘传来的荷香?下了几场雨,荷叶都铺满整个池塘了。”我也猜着。
      “也不太象,会不会是玉兰花香,被风送过来了?”可可想到了我的最爱,校园里种了不少玉兰花树,正是盛开时。
       没有结果,也许只是雨后的天然清香,又或者只是心香,也不一定呢


      回去的路上,可可继续跟我叨念着:同桌男孩现在进步很多,不怎么欺负女生了;好憧憬六一儿童节的游园会,不知都会有些什么好玩的活动;六一学校还要举行经典诵诗比赛,可是班里有的同学朗诵老爱拖音,可可学着拖音,然后又给我示范正确的念法;真希望星期天快点来,原因是可以拿二胡去班里,她的好朋友们说很喜欢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5:46:19 | 只看该作者
编号:15
父母ID:yanjin212
小朋友称呼:
年龄:
参赛作品:经验谈,从三国无双到中国历史
内容:
和其他妈妈一样,从儿子几个月大就开始给他念故事书了,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现在9岁半,读四年级。

这里介绍的是一个无意的但是让我感到惊喜的过程。

孩子爸爸喜欢打游戏,大概在6、7岁的时候,开始带着孩子一起打,那时候他们常打的游戏是《真三国无双》系列,和《战国无双》(日本的战国时代)。从前面一个游戏里,他熟悉了三国演义里的曹操、赵云等人物,从后面一个游戏,他熟悉了德川家康、织田信长等人物。

我一开始是很反对打游戏的。觉得有百害而无一利,但是看到孩子逐渐把兴趣转到三国演义的书上,也就默许让他周末打了。

就这样他迷上了三国演义,家里有一套《三国演义》,基本上一小本一个小故事,他翻来覆去的看,对《三国演义》的内容基本上了如指掌,老师要求写读书笔记,他有段时间篇篇写的都是《三国演义》。因为对德川家康感兴趣,他也翻看了爸爸的大部头的《德川家康》,但他只看打仗的部分,并认为这本书“感情戏”太多。

从三国演义生发开去,他又看了《七侠五义》、《隋唐演义》、《说岳全转》等,从人物身上,逐渐对人物所处的时代感兴趣,从而开始对中国历史感兴趣,除了一些有关的书籍,每天中午的《百家讲坛》他都收看(完全是自己要看的),他很期待的告诉我,很快就要讲《两宋风云》。语文老师的反映是,从课堂发言、读书笔记来看,他看问题很有自己的见解,不知道是不是看这些书的收获呢?

可以说,在中文的阅读方面我觉得已基本可以放手,只负责买他感兴趣的书,或者根据他的兴趣推荐一些我觉得增长知识的书了。我的感想是,从孩子感兴趣的介质引导他的兴趣,会容易一些。

儿子知道我在写帖子,说如果要了解二战历史就打《使命召唤》、《二战前线》,这小子,对游戏还是念念不忘的。

男孩子不是喜欢武器吗?给小孩讲讲三国人物的武器,关羽的关刀、吕布的方天画戟、张飞的蛇矛等等。

游戏里不是有很多地名吗?讲讲有关的故事,长坂坡之战、赤壁之战、虎牢关等等。

有很多成语不是来自三国吗?讲讲草船借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赔了夫人又折兵、舌战群儒、单刀赴会、三顾茅庐等等。

以点带面,诱敌深入就行了  。

《七侠五义》我买的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其它两本是湖南少儿出版社的,都是少儿版,因为原版当中都有些糟粕,不适合小孩看。

比如,《七侠五义》里的过于宣扬因果报应、封建迷信;隋唐那段历史有点淫乱,有不少“巫山云雨”之类的诗。

为了对比,《说岳全转》我还买了本中华书局的原版,原版毕竟是以民间说书人的底版编订的,阅读起来,我也不觉得享受,更不要说小朋友了。如果是说书的形式,还能听得进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5:49:15 | 只看该作者
编号:16
父母ID:happy_yuan
小朋友称呼:元元
年龄:7岁半
参赛作品:经验谈

   我家孩子元元,男孩,七岁半了,在阅读学习上已经有近七年的“奋斗史”了,一路走来,曾经过挫折和失望,也有汗水和收获, 相对于坛子里聪明伶俐早熟的孩子,元元是个相对特殊,语言,特别是阅读发育比较迟缓的孩子。我个人用过一些语文学习的方法,有不少感悟和体会,未来也面临新的困惑和问题,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快乐语文学习的话题。
   
   我在家里从元元十个月大的左右就开始给他看各种图片,一岁左右开始念故事,做书上的游戏,元元非常喜欢,有时听故事能听几个钟头,到二岁到四岁,每天在家吃饭、睡觉都要求我们给他念书听,一直这么坚持到六岁。
   虽然我从小就给他放过录音机的故事,包括从金苗网上下的儿歌和童话故事,元元在六岁前一直不喜欢听录音机里的故事,他只喜欢有人拿着书,给他念故事。
   元元直到二岁多才开口能说些句子,我们没有教过元元认字,在六岁前虽然读了不少童书,包括100多本绘本的世界儿童著名童话故事,大量的经典故事,幼儿科学故事....但直到上学前,元元认的字不超过100个,离独立阅读还差得很远。
    将近五岁,元元上大班学认字和写字,我发现他写字拿笔是右手,但写字是从右往左写的,而且不少字,他写的笔划也是从右往左的,我有些吃惊,幼儿园一星期只教四五个生字,有些字教了许多遍,元元依然不认识。
    于是我买了《千字童》,《直映认字》,让元元学识字,元元喜欢里面的儿歌和游戏,因为他的听力比视觉注意力要好得多,所以他可以凭着记忆“背诵”书里的汉字,但一放到其它的书中,他依然不认识他已经学过的字。
    大约在孩子快六岁时,我发现我周围的父母朋友,在家比我给孩子读书的时间要少得多,也没刻意让孩子认字,比元元识字量大得多,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强得多。元元看书只看图画,基本不看字。于是,我带孩子去了一位国内著名的儿童心理专家那里咨询检测,专家检测完后笑呵呵地对我说:“你这孩子听觉注意力非常好,但视觉注意力的分数只有听觉注意力的50%左右,综合起来还是合格的,如果上小学一年后有学习困难再来复查。”  孩子的视觉注意力就直接反映在识字和阅读注意力上。
     
     看完医生后,我开始请元元自己读书,读我们曾经给他读过的书。为了鼓励孩子读书,他读一页书,我读10页书甚至是一本书,他读一本书,我就读三到五本书。
     从念简单的儿歌开始,元元就开始跳行,漏字,混淆最简单常用的字,到读《简单的科学》,一页图画上只有一二行字(很大的字),句子的重复率也很高,他完全是凭着原来“听力的”记忆在读书,大量的掉字漏字,而且经常跳行读,词语左右颠倒着读,一本《简单的科学》,他要半个多小时才能读完,每一行都会读错、颠倒好多字,并且读错颠倒的并非是他不认识的字。
   读了几个月的书,结合孩子认字的困难,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平衡感差、运动协调能力差等(元元学过游泳和乒乓球,教练认为他的运动协调性先天比较差)问题,我终于有一天背着元元悄悄对老公说:“孩子可能有些阅读障碍”,说这话的时候,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因为我已经在孩子身边念了近五年的书了,我没时间念书的时候就是孩子的爸爸或爷爷奶奶给他念书,我没想到那些我一直认为只属于国外孩子的问题会出现在自己孩子身上。老公当时就安慰我说:千万不要着急啊,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咱家没遗传,孩子就算有阅读障碍也是比较轻微的,他已经听过那么多的故事,可以间接地弥补阅读能力的不足,你要有耐心。
     今天的先到这儿,未完,咱家孩子的情况比较特殊,语文学习是“快乐”而又“艰难地”进行着。

顺手转贴一下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最主要类型,占到所有被诊断为学习障碍儿童的70%以上。据研究,英语国家中有阅读困难的儿童高达10%-30%。学汉语的儿童中患有阅读障碍的人在3%-5%左右。
阅读障碍的表现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245273.html
1.刚学过的字转眼就忘记,认字与记字困难重重;
  2.错别字连篇,写字经常多一画或少一笔;
  3.经常搞混形近字、音近字,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4.阅读速度慢,喜欢逐字阅读或以手指协助;
  5.朗读时常增字与减字;
  6.能说会道,但写作文却内容枯燥;
  如果孩子有这些表现,那么孩子可能患有阅读障碍。
如果把学习比作赛跑,对阅读障碍儿童来说,就不仅仅是赛跑,而是跨栏赛跑。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公平的竞赛。
 家长和教师所能做的,应该是帮助他们撤掉阻碍前进的栏杆,而不是嘲笑他们奔跑的动作和失败的尴尬……
    我家孩子就是现在也常犯1-6的毛病。
针对孩子的这种情况,我希望从识字开始,使孩子能早些度过阅读难关。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拿元元和周围其它的孩子进行比较。
   作为家长,我从《图画书与经典》,《朗读手册》中获取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还有小书房网站、红泥巴网站里的推荐的大量童书为孩子开启了一道通往美丽阅读花园的大门。另外一个重要体会就是: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特点的方法。

1.识字教材与广泛听读相结合,使孩子尽快认识高频汉字;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元元学过《千字童》里的字后,虽然到其它书中刚开始仍然不认识,但是一些高频的汉字,学过之后我再重点强调一下,给元元在书中圈出来,读几遍之后,孩子就渐渐认识了。

   在识字教材中,我进行了选择,象元元这种为听力学习为主的儿童,《千字童》里的歌谣,音近字,形近字较多,比较容易掌握,《中华字经》生字太多,对元元来说难度过大;
   如果是以视觉为主的孩子,有可能《直映认字》,《火星娃》更适合,元元在视觉注意力上比较容易比其它花花绿绿的图片、游戏吸引,而无法专注与学习汉字本身。

   识字要在大量的阅读中进行,如果光为识字而训练就失去了意义。元元刚开始识字时已经有六岁了,很多简单的低幼读物难再引起他的兴趣。而当时我购买的很多书主要是用于亲子阅读,也就是我为他念的书,不指望他能自己看书。元元喜欢科学书,我买了包括《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全套,DK的动物大百科,英国的一套《海洋探秘》等,每天给他读,他非常有兴趣,有些章节会反复要求我读给他听,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科学类的书字比较多,字的结构也有不少比较复杂的,孩子对字多的书不反感,认识复杂的字也不会从心理上排斥。

2.选择能吸引孩子的绘本,儿童杂志和感兴趣的各类书,激发独立阅读兴趣。

  在元元刚认识100多汉字时,我发现《大灰狼》,《幼儿画报》,非常适合识字量不超过200-300的儿童看,为此,而且内容非常有趣,字也很大。因此,我每期都会到买,然后拿回来先给元元读,再让他自己看里面感兴趣的内容。最初元元依然只看图片,不看文字,但有些故事读了几次之后,他会手指着书上的一段文字说:“看,这里好有意思。”然后他会自己把那段话念出来,渐渐有意识对文字感谢兴趣了,虽然只有一点点,但这是个很好的开端。

    在绘本的选择上,元元喜欢幽默有趣和科学类的书,我起先选择了《不一样的卡梅拉》全套,《神奇校车》1.2.3全套,《逃家小兔》《小熊布迪》全套,《犟龟》,《噢,美丽的巴拿马》等绘本,刚开始孩子只对其中的一部分着迷,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也愿意自己去翻着看了。为元元读《不一样的卡梅拉》,《神奇校车》时,我读得嗓子都要冒烟了。刚开始,元元自己看起书来可简单了,他有空时就把一堆绘本翻出来,然后飞快地开始翻书,把所有图片用眼睛扫一遍,每页纸一两秒,大约10分钟后,他会告诉我他读完了一大堆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5:52:41 | 只看该作者
编号:17
父母ID:Garycaichi
小朋友称呼:longlong
年龄:2001年出生
参赛作品:经验谈:儿子的成长路

内容:
我的儿子出生于2001年,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可爱的。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尝尽了酸甜苦辣,当然最美的还是甜。不知道怎么来描述培养孩子的艰辛,但最美的回忆还是儿子在潜意识或者无意识中蹦出的一些令人难以忘却的词,所以平时有空时也稍微整理了一些,但不是很多。儿子现在上小学了,借助secretgarden114 版主开通的交流平台,把平时儿子的一些“名言”跟大家分享,主要是让自己重温下儿子的成长过程,同时也让儿子看看,希望能激发儿子的写作欲望。现在以《儿子的成长路》作为开场白。
儿子说话特别早,十个月大就会叫爸爸、妈妈了。从小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为什么”成了他的口头禅,经常问得大人回答不出来。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也利用他这个好问、爱说的特点,我们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他讲各种自然现象。比如晚上出去,看到天上的星星、月亮,我们就给他解释为什么能看到星星月亮,为什么今天的月亮是弯弯的或是圆圆的,讲月亮、地球与太阳的关系,以及为什么有白天黑夜的轮回等。当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稍作形象化的加工,有时拿地球仪比划给他看。在幼儿园中班他对这些知识就有了一点浅显的认识,而且能知道“我们这里是中午或晚上,美国是什么时候”。
儿子从小就爱听故事,在给儿子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也叫儿子讲故事给我们听,他会把他一天或某时间段的过程或他感兴趣的事情编成简单的故事情节表达出来。比如他对火车很感兴趣,他会说:有个小司机驾着一列火车,从温州开到金华去,首先过山洞,然后有人下车,接着火车又开了,最后到金华了……。虽然故事很平淡,但对儿子的小脑袋瓜而言,是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我们不失时机地表扬他、赞赏他,从而不断激发他的表演欲望。久而久之,培养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养成了他说话很会用“因为、所以、不过、但是、然后”等连接词的习惯。
平时出去,看到广告牌上、汽车上的字,甚至门口地毯上的字,我们都下意识地读给他听,久而久之,不用刻意为教认字而教字,儿子无形中就认识了很多字。到了幼儿园大班他基本上已能独立把一本故事书读下来了,在幼儿园经常看着书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过了认字关,儿子看课外书就显得比较轻松,也爱上了看书。我们也充分利用了图书馆的资源,每周都带他上图书馆(上小学后由于功课比较紧,去的次数相对少了),他一般都选择趣味型的漫画或者知识型的科普书籍,如《哈皮父子》、《法布尔昆虫记》、《神奇校车》等,在家里也给他订阅《蓝猫环球探险50问》等杂志,丰富他的知识面,难怪幼儿园老师说他是地理通。
为了保存儿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名言趣事”,也为了培养儿子的写作能力(当然现在是家长代写),从大班开始,我们就下意识地记录”每日一语”:及时捕捉儿子的童言童趣;在每次旅游或做了有意思的事情后,我们要求他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讲述出来;看完一本书后,让他把大概内容表达出来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现在他竟然“口出狂言”要写一部29集的漫画,并美其名曰“赛车总动员”(是多个动画片中角色、内容和自己想法的组合),已经完成两集了。虽然在大人看来写得不怎样,但我们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反而给他加油鼓劲。在已学完拼音后,他居然要自己打字了,哈哈!
儿子已慢慢长大,也懂得越来越多,我们希望儿子成长之路越走越好,快乐每一天。


谢谢版主和3楼同学的鼓励,至于照片我想还是不要贴了,另外我还不知道怎么贴图片呢,呵呵!先贴上一些平时偶尔记录的儿子“名言”:
1.  2006.11.4  
我要回杭州,儿子舍不得,对我说:妈妈,你不要回杭州好不好?
我说:不行,不回去,妈妈就没工作了。
儿子说:那你对你们老板说,就说你作业已经做完了,不就行了吗?
2.  2006.11.19
儿子听说我一个人出差去杭州,他觉得很不放心,说我很可怜,眼泪马上出来了。他叫我不要去工作了,叫爸爸一个人工作挣钱就行了。这次周末回来儿子终于哭了,而且是号啕大哭。儿子懂事了,我的心都碎了。
3、 2007.1.3
儿子以前叫我不要去杭州了,我曾对他说,等你七岁了,妈妈就不用去了。这两天过了元旦,大家都说他七岁了。我今晚又要回杭州,他就问我:妈妈,你不是说我七岁了就不去了吗?怎么还去?我只好说:我说的是等你农历过年后,你七岁了我就不去了,现在还是阳历过年,妈妈还要去。唉!也不知儿子能不能听懂,好无奈!

4、2007.10.20
妈妈出差了,晚上爸爸给我剪脚趾甲,爸爸说我的脚趾甲像妈妈的,是包指甲,都是妈妈遗传的。我说都怪妈妈,包指甲的妈妈生了个包指甲的儿子。爸爸早知道妈妈是包指甲的,爸爸就不会讨个包指甲的女人做老婆了。
5、
                                   我的圣诞节
2007.12.25
早在几天前,爸妈就答应我圣诞节给我买礼物。提早一天,我就去超市选好了礼物,那是我心仪已久的变形金刚。爸爸说,只要我这几天表现好,我的心愿就会实现的,圣诞老人会把礼物在平安夜送到的。我根本不相信有圣诞老人,那是大人哄小孩的把戏,礼物肯定是爸妈买好送过来的。但爸妈一定坚持是圣诞老人送的礼物,是从烟囱爬进来的,我们家烟囱都没有,怎么爬呀?妈妈说那就从厨房排烟管道进来的。我还是半信半疑。
平安夜我们和萧萧小妹妹一家一起去酒店吃饭,并且到人民路——五马街玩了。我还是很担心我的礼物,玩都心不在焉,路上一直唠叨:万一圣诞老人没送来怎么办?我的礼物岂不泡汤了?爸妈叫我放心,圣诞老人保证会送到,而且保证我们小孩的心愿先实现,大人的心愿圣诞老人就不一定能满足了。爸爸的心愿是一个榴莲,妈妈的心愿是一个精美的小包,恒恒弟弟的心愿是一辆小汽车。
看来只好耐心等着了,等圣诞老人晚上什么时候把礼物送过来。十一点钟左右睡下了,可是我怎么就睡不着啊?爸爸说圣诞老人一定是在大家都睡着了才会来的,他怕被人发现。看来我只好强迫自己睡了,可是我又很想看看圣诞老人到底会不会来,什么时候来。后来我迷迷糊糊睡着了,可很快又醒了,吵着要外婆把灯打开,起来摸摸挂在床边的袋子,里面有礼物了,我终于放心了。第二天听外婆说,那时是三点钟,看来圣诞老人真的在我们睡着的时候来的。第二天早上是爸爸把我叫醒的,昨晚没睡好,太困了。我赶忙起来看我的礼物,哇,真的是变形金刚,而且就是我要的那种天火型的。而且在外包装上没有标签,看来真的是圣诞老人送的,如果是爸妈超市买的话,上面应该有标签的。现在我确信是有圣诞老人了。家里其他人的心愿都没有实现,包括小弟弟也没有,看来我是幸运的。
6、2007.12.28
昨天我做了一件好事,帮助阿姨带路

7、2007.12.30
今天妈妈带我去图书馆,为了锻炼身体我们是走路去的。在路上,看到有许多好玩的石头,我就拣了几颗玩。走到锦江家园的河边,我看到有些工人在做绿化带,他们在施工,我想他们肯定用到石子,我就对妈妈说:“我们把石头送给他们用好吗,因为石头对他们来说是必需的。”妈妈说我这主意不错,正好可发挥石头的作用。不过妈妈说做绿化带的工人可能用不上,造房子的工地可以用上,干脆送给图书馆西侧的工地吧。可怎么送进去呢?没有让我们进去的入口啊。没办法,我只有从围墙上抛进去了。啊,我总算完成一件事情了,把石头送到它该去的地方、能发挥它作用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5:58:33 | 只看该作者
编号:18
父母ID:mhx1977
小朋友称呼:君绎
年龄:7
性别:女
参赛作品:日记-动物园趣事

2009年5月29日    星期五               天气晴朗
今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还有表妹一起去了动物园,我们玩得可开心了!
我们吃过早饭后就马上出发了,一会就到了动物园。我们先去小小动物园喂兔子,没想到那里人很多很多,我们买了食料,追着喂它们。可是它们到处跑,兔子们都已经吃饱了,真没意思。
我们来到钓鱼的地方,想钓几条鱼开开心。我找了一个好位置,妈妈拿来了鱼食鱼钩,拿一个塑料小盆舀了半盆水说,“先让你表妹来钓吧!”妹妹钓一条我钓一条,这样妹妹钓了四条,我钓了四条,我们都很开心。其中有一次,我看好鱼上钩了,使劲向上一提,咦?!我觉得我的凳子在移动——原来鱼钩挂在了凳子上,我钓的小鱼却被摔在了一边!哈哈!
后来我和表妹去玩碰碰车了,我握起方向盘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感觉棒极了。可是无论我如何摆弄,它就是不走!突然我看见有个牌子提示:右脚油门,左脚刹车。按着指示终于顺利启动!我故意去撞我旁边的那车,车上的小姑娘被撞了几下后,好像很不高兴,她开始故意往我这边撞。于是我马上加速,和她互相地转圈互撞,好像真正的汽车比赛一样,实在太有趣了!
不知不觉时间过中午了,我们又饿又累,在动物园里面吃饭后就拎着我们钓的鱼回家了。今天动物园里玩得真高兴!

[ 本帖最后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09-6-8 16:5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6:00:37 | 只看该作者
编号:19
父母ID:happy_99
小朋友称呼:
年龄:10岁
性别:男
参赛作品:经验谈

儿子在幼儿园毕业典礼上受到刺激:班里一小朋友表演了诗朗诵,背的岳飞的“满江红”。他那个羡慕啊!由于他在外婆的引导下背过些唐诗,所以一直认为自己在小朋友里面背诗是厉害的了,这下子发现自己比别人落后一大截了,心里有些酸酸的。于是,我们赶紧利用这个机会,教他背一些简单的词。上小学后,每天利用送他上学的时间教他背点古诗词,于是乎,在自行车轮子上背得了“木兰诗”“阿房宫赋”“硕鼠”等,自己也就比较得意,特别是木兰诗很长啊,一背出来大家都表扬他,他更是得意了。但二年级后,他大概觉得自己已经很不错了,便不愿意再背了。

三年级时,每逢出门玩耍,我便和他有意无意地来些比赛,比如春天出门就比谁背的关于春天的诗多,中秋就比谁背的关于月亮的诗多。这样子又把背过的诗些复习了一遍,但新的就没什么进展了。

07年,我找英语资料来到坛子上,除了英语资料外,也在“一位老工程师的育儿经验”里下了好些古文,先选择了些叙事的来给孩子背,他刚开始觉得不好理解,背得有一搭没一搭的。后来老师在家长会上给家长们强调上中学后古文的“难”,回家转述给儿子,他的好斗心又给激起来了,于是“扮鬼”、“山市”、“口技”等就又背下来了,但这些我在选择时都是刻意考虑了的,情节性强,内容比较有趣,都是男孩子喜欢的东东。在形式上,告诉他下这些古文我是要花论坛币的,而挣论坛币需要写贴子,不容易,所以他一定不能背得太快,背太快我就没有足够的银子来下载了。这下他更得意了,常常一篇文章一周就背下来了,而且每天早上起来还读上一读,好多文章就很长时间都不会忘了。

这样到了08年底,孩子又有些疲了,因为他背的好多东西平时也用不上,写作文时引用吧,他积累的量又不够随手可拈,所以就又是不愿意不愿意的了。于是,我也就又有一搭没一搭地给他。

这学期,学校里开展“国学进课堂”的活动,每天中午午饭后老师会组织背古诗接龙比赛,小朋友轮流来背,不许重复,如果背不出来,就得把当天其他小朋友背的抄一遍。他又来了精神,常常在听了其他小朋友背的他不会的古诗后回来让我给他找来打印出来,两三天就把短的背住了。而他们相互之间要比赛,比如他有天回来就很高兴地告诉我,说他一个好朋友已经背了什么什么了,而那是那位朋友的家底货了,而他自己则还有好几首才会到抖出家底的时候呢。

不知道这符不符合版主的休闲要求。孩子都是在课外自己愿意读时才背的,每次得到正面评价或者比出自己强于别人时,小朋友真的很高兴,特别是学校组织这个活动期间,他好几次都很有风度地选择了自己背诵别人没背过的,从而不去挤占其他小朋友的指标,他自己心理上的那种崇高感很让他满足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3:14 , Processed in 0.083339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