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质教育] 培养宝宝自理能力三步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 12:1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培养宝宝自理能力三步曲

“宝宝已经三岁了,准备送托至幼儿园,但他还不会自己吃饭及上厕所,真怕他会不习惯!”当宝宝开始要离开温暖的家,步入校园生活时,就需具备基本的自我照顾能力,才不会在凡事都得自己来的环境中惊慌地手足无措!

  Part one:培养自理能力 养成独立个性

  想让孩子成功脱离成人的照顾,并进而拥有照料自己与他人的能力,绝对不是梦想!资深幼教专家黄琬玲强调,当孩子逐渐成长之际,妈咪就得把握时机启蒙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逐渐拥有“独立自己”的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 中国孩子最欠缺

  “妈咪!妈咪!我要出去玩了,帮我穿鞋鞋。”、“爹地!我肚子饿了想吃饭,你喂我!”、“阿婆…我找不到玩具,你帮我拿。”如果您家的小宝贝像大老爷,老是茶来张手、饭来张口,凡事都得要旁人代劳,那么您可能遗漏了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妈咪您或许要问:“什么是生活自理能力?它很重要吗?”简单地来说,生活自理能力就是宝宝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即宝宝从仰赖成人的帮助,到学习认知照顾自己的食、衣、住、行等历程。对孩子来说,是踏出家庭保护网的第一步,绝不能马虎。

  观察中国家庭会发现,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通常很弱,甚至到了成年之后还有某些部分需抑赖父母的协助,例如:找个东西,都得请妈妈帮忙等。黄琬玲解释,原因可能在于,父母没给机会学习。以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而论,多数的家长对待子女会采取宠溺的态度,再者受到会念书才有出息的观念影响,许多父母会认为:“孩子只要念好书就好,生活琐事自然有长辈代劳。”久之就会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低落。

  其次,职业妇女增加,家中不乏有保姆、外劳帮忙做家事,在样样有人代劳的情况下,很容易使孩子养成依赖的心理;如果父母在过程中又因疏忽没有察觉或指正,可能就会使孩子变的娇生惯养,甚至成年之后还不能独自处理自己周遭的琐事。

  Part two:培训前 注意需知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不一定非得一板一眼、按步就班来才行。黄琬玲强调,不宜矫枉过正,有些家长太过强调步骤,要求宝宝生活严守纪律,反而会使孩子产生焦虑。

  阶段性培养 当孩子最好的教练

  您知道吗?人一出生就会有生活自理的欲望呢!例如:小婴儿会试着用手扶奶瓶,这就是自理能力的开始。所以当宝宝出现学习的动机时,妈咪就可放手让其尝试自己动手。但得记住,不是临时想到其中一样,就得赶紧拉着宝宝学唷!依孩子的成长阶段来进行,效果才能一级棒。

  · 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

  · 循序渐进,效果加倍

  · 不心急,分阶段训练

  训练前 准备工作不可少

  在您着手训练前,得替宝宝准备一个完美的学习环境,如此宝宝才可学的又快又好。黄琬玲建议,妈咪应先替宝宝准备适合的工具,有了完善的设备,宝宝才能稳健地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 符合人体力学的器材

  · 家庭成员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5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17:25 , Processed in 0.07013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