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溺爱≠爱!!!七成父母“爱”错孩子{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 07:4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看到的一个报道,大家有没有想一想,怎样爱孩子,怎样让孩子感到我们是爱他而不是什么都要依着他.怎样才能做好爱"孩子度"的问题


最近,上海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和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发布调研报告显示,上海市约有23.1%的家庭存在对孩子关爱不足的现象,其中七成父母不知怎样去爱孩子。越来越多的父母需要补节“爱的教育”课。

溺爱比失爱更严重


调研数据显示:在上海,约有23.1%的家庭存在关爱不足现象,而29.6%的家庭存在关爱过度现象。这表明,不仅超过半数的家庭对孩子投入的爱有偏差,且关爱过度的比例更大于关爱不足。

项目组负责人、社科院的刘波解释说,关爱不足一般分三类:对孩子态度不好、因为经济原因无法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以及没时间与孩子共度。“经济不好的家长容易对孩子百依百顺,缺乏相处时间的家长往往用金钱弥补对孩子的亏欠,这样就走向另一个极端——— ——关爱过度。”

调研还发现,在非中心城区和郊区关爱不足为28.3%和26.8%,而在中心城区,关爱过度高达44.6%,远高过关爱不足的14.4%。此外,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过度关爱的比例也明显提高。

七成爸妈不会爱孩子

调查显示,在23.1%关爱不足的家庭中,7%是由于父母缺乏为人父母的意识,“不愿”关爱;25.2%的家庭是由于受到收入、工作时间等客观条件制约,“不能”关爱,67.8%的父母则是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技巧,“不会”关爱。

课题组深入分析发现,由于社会进入高度竞争阶段,不少父母除朝九晚五外还要加班,占用了本该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由于部分“80后”还没有培养起做父母的意识。一些年轻父母甚至认为孩子是累赘,一出生就丢给长辈照顾。

亲子班不能教会“爱”

专家分析,家庭关爱状况与孩子的行为偏差存在一定联系:家庭关爱不足更易诱发未成年人顶撞父母、偷窃和离家出走等偏激行为,而家庭关爱过度则更易诱发未成年人无理取闹、谩骂殴打父母和长时间上网等。

刘波说,如果父母过分溺爱,让爱错位了,孩子就容易抗压性变低,极端的甚至不惜自杀,用消灭自己的方式来惩罚大人。

哪里能让父母学会“爱”?专家提出,当前红火的亲子班学习大部分只教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而不会教父母如何爱孩子。专家建议借鉴香港等地经验,从新人结婚时就利用社区、市场资源,开展伴随式教育,让更多家长明白“父母”二字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22:39 , Processed in 0.09379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