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0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必纳爱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9 08:1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必纳爱死

吴澧

这题目是什么意思?这是说:你对世界和他人要纳有善心、爱心,善到爱死了。那么,你在人生旅途上,时时会有贵人相助,处处有活路。


  最近,《华盛顿邮报》教育版记者杰伊·马修斯出了一本书,题为《要苦干,要友善》(Work Hard, Be Nice),讲述两位美国教师教育城市贫民少年的故事。在他俩创办的中学里,学生进校时的平均程度比名义程度低两个年级,却有三分之二最终能毕业,而且毕 业生的80%进入大学。


  两位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很简单,只有两条:要苦干,要友善。不过,他们所谓的“苦干”,和国内学校相比,都是小意思。2月5日的《南方周末》上有封中学 生来信,《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标题已经控诉了应试之苦。接下来那星期的梁文道先生文章《通向圆梦的阶梯》,又论述了苦干的必要:“但是这个年轻人依然 得去考大学,因为我们没有第二条路。”今天笔者就接着梁先生讲下去,补充一下友善的重要。


  假设某同学读书一贯苦干,高考是当地状元,毕业后考公务员或去公司考工,仍然考了笔试第一名。面试时他要注意什么?


  他要注意,求职笔试第一名和高考状元不一样的。高考是一大堆人考一大批学校,各校有竞争,考分越高越好。但笔试第一名在面试中未必有多少优势。如果考 官是所求职位的顶头上司或同事,他们可能担心你恃才自傲,难于相处。显得太得意或太拘谨,都可能造成不在乎他人感受的负面印象。笔试第一之后,面试时一举 拿下职位的最佳保证,是从小就该养成习惯的友善态度:热情对话,谦恭回答。


       当然中国的公务员面试,不是你nice 能解决的问题,这个涉及到中国特色,政审,背景,明规则,潜规则...


  前一阵,有女生投书《中国青年报》,说她和同学挣扎在面试歧视中”那封来信很有意思。那女生觉得面试者不够热情,心里就老大的不高兴。现在这些孩子,哪来的这么强烈的美国人称之为 the feeling of entitlement 的感觉?(俺觉得更像是 a narcissist’s feeling of entitlement。)好像别人欠她一个职位似的。面试者当然应该 nice 一点,但你也要现实一点,不能把面试当作爹妈生日送玩具啊。俺都看不出“歧视”在哪里。乱用词,被爹妈惯坏了。试看她举的一个例子。车辆工程专业的张同学,见一家汽车企业招人,他投了简历却 没收到面试通知,自己赶去面试地点见考官。一位小年轻考官听说张同学没得过奖学金又挂过科,就说:“我们企业只看成绩,不看其他。”于是张同学的倔劲上来 了:“我的实践经验很丰富,工作能力很强,我觉得上大学不仅是读书,更需要提高综合素质。贵公司应当也会注重一个学生的潜质吧。”


  这是在干什么?小组学习还是政治讨论,还是要向《环球时报》投稿?张同学为什么满嘴套话?


  当考官说我们“只看成绩,不看其他”时,友善的对应不是直接反驳,更不是带点质问地提醒考官“注重一个学生的潜质”。你首先要维持对方的兴趣,然后才 能借机推销自己。比如,可以先表示同意:“您讲得对,学生就是要学知识的。”在这同意里,不露声色地把小年轻考官说的“成绩”转为“知识”,避开自己分数 不高的弱点。然后说在学校学的知识很重要,但到厂里实习后,发现应用起来有诸多课堂外的诀窍,并举一个自己“工作能力很强”、解决了某个生产问题的令人信 服的具体例子。


  即使没什么结果,走的时候也要满面笑容地谢过考官,感谢他们花时间回答了你的问题。这是应有的礼貌。


  学会这样友善地与人相处,与人交流,就是那两位美国教师认为学生们必须遵循的两大基本要求之一。


  友善应对之后,本人不能保证奇迹会出现。张同学转身时,或许领队的考官并不会叫住他:“你带着履历吗,我们研究一下。明天还有面试,你还有机会。”但 是,大家心情开通愉快,总比那篇女生投书里写的什么“肺都要气炸了”、“只能鄙视一下那帮没有素质的人”要好吧?在人都说找工难的时候,你显得比别人友 善,机会总是多一些吧?实际上,踏上社会之后,除非你真有经天纬地之才,否则,待人不友善,你走不远的。


  那位诉说“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的同学,从来信看,友善之习惯尚可改善。比如,他说“我有个表哥,因为成绩好,亲戚一直拍他马屁,过年时一堆人围着他 父母尽情奉承。”亲戚间夸赞小辈有出息,稀松平常的事,而且谈的又是长辈,为什么要用“拍马屁”、“尽情奉承”这样的字眼呢?其实,养成友善的习惯,与同学和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就是苦干之苦,心理上也能大大减轻的。


   
    中国社会特殊,很多年轻人不友善也可能多是过份压力造成的,be nice 是成熟的表现,经验丰富(圆滑?)后就会be nice。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假以年岁,什么都能学会,甚至性格也可有所改变。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没学到应有的礼节,那也只能让生活来教(生活中的教训)了。不过生活也可能是最坏的老师。没有道德和礼节的指引,会有人只学反面经验。可是“忆苦思恨”不解决问题。被人误解或刁难时,机智之外,要靠人类共通的善意和礼貌。就是机智,也要通过善意和礼貌,才能用出效果。


  最后说明一下,学生仔写文章,往往夸大其词,感情色彩下得很浓。本文所言,仅是针对文字,觉得叙述可以厚道些。我倒是相信,真人会比文字中的表象远为友善。
===
标题是中英文读音的结合:人be nice 或者 人必nice.
Nice:友善、礼貌、可爱之意。对他人友善,时时会有贵人相助。毕竟人家跟你无冤无仇,没必要为难你什么,人家也不欠你什么,更不会事事顺着你来,你给人一个诚恳的微笑总比怒目圆睁忿忿状有转机得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zyfh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5-19 13:57:05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么多,我理解还是要把孩子培养成普通人。我也希望孩子是普普通通的人,过平平淡淡的人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zyfh + 5 + 5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5-20 03:27:27 | 只看该作者
能够打心眼里对人友善,自己也会觉得心情舒畅些,不要自己设假想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5-20 14:22:34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5-20 16:0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why05 的帖子

是啊 我们就应该有这种心态 但是很难做到 实际上把握住这种心态 再就是看孩子们自己的发展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zyfh + 5 + 5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5-20 17:48:25 | 只看该作者
老百姓的日子是最幸福的.苦乐全在里面.人活的就是一个精神头,物质多了,自然是好.但是精神生活是主导地位.是精神决定物质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5-20 17:48:57 | 只看该作者
老百姓的日子是最幸福的.苦乐全在里面.人活的就是一个精神头,物质多了,自然是好.但是精神生活是主导地位.是精神决定物质生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yfh + 2 + 2 多读一分钟,避免文不对题,多等一分钟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5-29 13:27:53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分享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5-29 13:29:54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分享哦。。。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1 这位朋友:灌水不是好习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5-30 09:26:03 | 只看该作者
嗯。现在的孩子,这方面教育有待加强,还有危机教育,逆境情商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zyfh + 5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6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04:44 , Processed in 0.092708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