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是什么?陋习,非矣!通过对学校管理规则的深层次研究,发现潜规则是规则之“根”。 关于本书中“潜规则”方面的文章,不少于2006——2007在《现代校长》连载,2007——2008在《河北教育》连载,2008年在《实践新课程》连载,还有一些散见于《今日教育》、《四川教育》,《教育时报》等7家报刊。其中有多篇文章,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刊载。 在学校管理中,成功掌握潜规则,犹如搬开可能砸脚的石头会。这本书分六个章节发,讲述“潜规则”是一种思维,一种追求,一种顾问,一种策略,一种目标,一种文化。全书教育管理“潜规则”文章,篇篇话题立足于给校长做参谋,出谋划策;给校长当文化顾问,引领与时俱进;给校长当管理顾问,管理好自己也管理好学校。 拥有此书,俨然打造一个全新的“潜规则” 管理文化研究团队,组建一个智囊团队。全书以纪实“望”管理的气象,以故事“讲”管理的脉络,以反思“思”管理的隐性文化,以建议“切”管理的脉搏。其中的文字,充满了对管理理性思考,娓娓道来,充溢着无尽的智慧。 通过研究,发现潜规则涉及的内容博大精深。为此,作者首次提出建立“教育潜规则”研究。他们深信教育潜规则的研究,这是原创,也是首创,让作者充满信心,让读者充满智慧。
作者心语
潜规则,是一种思维,是一种方法,是一种策略——钟发全语
潜规则,既是一个追求,又是一个目标——张朝全语
用潜规则引领校长,做校长的文化顾问、管理顾问——代安荣语
前言:闲语潜规则1
第一章:潜规则是追求
追求,对于校长来说就是好好的管
1?校长与沟通
潜规则之一:与下属交往,厌恶不如真心手牵手
潜规则之二:与下属沟通,不能忽视对自己的认识
2?校长与上课
潜规则之三:校长献课为的是管理,不献课为的也是管理
潜规则之四:校长上课为的是管理,不上课为的也是管理
3?校长与民主管理
潜规则之五:实现民主管理,关键在于校长心中有民主
潜规则之六:民主多=意见少
4?校长与无为而治
潜规则之七:管理中的“无为”,用管理艺术和智慧可诠释为“为无为”
潜规则之八:当感觉难管理,就应清醒多因强求有为所致
潜规则之九:无为的管理=做管理的“有心人”
5?校长与管理自信
潜规则之十:对管理最成功的影响,源于校长的管理习惯自信
潜规则之十一:管理自信,必须防止自己的优势力发展成致命伤
6?校长与激励机制
潜规则之十二: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源于对人才的尊重与唤醒
潜规则之十三:激励机制的内涵,更包含着对教师提出更高的工作水准
7?校长与日常事务
潜规则之十四:日常事务的管理:举棋不悔,落地有声,智者胜
潜规则之十五:校长卖命干日常事务,不如让大家一起努力
8?校长不在岗
潜规则之十六:校长不在岗时的运转决定于在岗时管理的惯性
潜规则之十七:让教师献身教育忘我工作,才可称得管理的成功
9?校长与家长式管理
潜规则之十八:家长式管理,等于驭性与顺从
潜规则之十九:超越家长式管理,贵在理性提携下属
10?校长与业务引领
潜规则之二十:管理,不如业务引领
潜规则之二一:业务引领,重在8小时外的引导
11?校长与新课程行为困惑
潜规则之二二:新课程行为,理性抑制感性,感性行为充满理性
潜规则之二三:亡羊补牢,医治新课程危机的良方
第二章:潜规则是顾问
顾问的作用
12?校长与法人
潜规则之二四:校长不仅仅是职务,更应该是人格的守护神
潜规则之二五:校长全权负责,并不代表享有享受特权
13?校长与管理自强
潜规则之二六:因为自强,才会管理自强
潜规则之二七:因为管理自强,才会蓄积诚服他人的力量
14?校长与人力资源
潜规则之二八:校长之间的能力差距,最初表现于人力资源开发时的“画短
为长”之功
潜规则之二九:校长视野及倾向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战略和转型
15?校长与教师的心理健康
潜规则之三十:校长心宽教师,教师心理健康
潜规则之三一:教师喜,校长才会有高兴
16?校长与亲属
潜规则之三二:校长切忌能让教师做管理的“冤大头”
潜规则之三三:校长切忌让自己做管理的“冤大头”
17?校长与社会往来
潜规则之三四:校长与社会往来,“牵线”旨在“搭桥”
潜规则之三五:校长与社会往来,“参与”应旨在“人人拥有”
18?校长与用人艺术
潜规则之三六:用人贵在用其所长,巧在用其所短
潜规则之三七:用人艺术,贵在掌握方圆
19?校长与教师队伍的稳定
潜规则之三八:堂上比“射”,“乐”而有“趣”方能留住人心
潜规则之三九:“射不主皮”,重在“与时俱进”
20?校长与教师工作积极性
潜规则之四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关键在于找准教师的需求点
潜规则之四一:仅靠个别教师“撑门面”不行,人人“勇挑重任”才是真
21?校长与性格和心态
潜规则之四二:性格,管理成败的非智力因素
潜规则之四三:性格不变,关键在于理智的心态
22?校长与班主任
潜规则之四四:管班主任不如培训班主任
潜规则之四五:班主任其实就是校长的“代言人”
第三章:潜规则是策略
及时应变的潜规则
23?校长与财务管理
潜规则之四六:开源节流渡过无米之炊的难关,为是给教育事业留下赚钱
的种子
潜规则之四七:财务管理,阳光多,暗箱就少
24?校长与福利待遇
潜规则之四八:注重提高教师福利待遇,能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潜规则之四九:建立公正的分配制度,其它管理制度才会左右逢源
25?校长与年关
潜规则之五十:年关送礼送精神,更能换来管理畅通
潜规则之五一:年关送礼送人心,校长更能赢得人心
26?新校长与监管
潜规则之五二:打开监管的窗,才能关好管理的那扇门
潜规则之五三:注重监管,校长才不会在调解中充当“霸王”形象
27?校长与公益事业
潜规则之五四:校长带头做“公益事业”,贵在与时俱进
潜规则之五五:校长带头搞“公益事业”,提高管理形象的重要途径
28?校长与财务管理[采购]
潜规则之五六:小件物品的采购,是最易滋长最腐败的地方
潜规则之五七:学校的发展,与学校战略采购一脉相承
29?论校长与网络
潜规则之五八:网络有导、有疏,就不再需堵
潜规则之五九:投资知识是理智的,投资网络中的知识是明智
30?论校长与校园文化
潜规则之六十:校长作为校园文化传承人,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潜规则之六一:有时,校园特色,其实就是校长文化的与众不同
31?校长与“代办”瓶颈
潜规则之六二:摆脱横向“鸡肋”之困,方能打造“最受尊敬的学校”
潜规则之六三:超越纵向“代办”而蜕变,方能实现高度的“管理文明”
32?校长的“权变”与嬗变
潜规则之六四:权变,变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潜规则之六五:学习“企业”中的“竞和”之道,能达“双赢”之效
33?校长与经理行为冲突
潜规则之六六:协同与多元,实现联动效应, 方保学校持续卓越
潜规则之六七:从管理到经营,双箭齐发,方能实现和谐管理
第四章:潜规则是目标
明确目标,才可能管理高效
34?校长与执行力
潜规则之六八:校长的“慢动手”,更能促成“快发展”
潜规则之六九:能打造执行力,关键在于能把“绊脚石”变作“垫脚石”。
35?校长与企划力
潜规则之七十:学校远景发展,关键在于校长有成功“企划力”
潜规则之七一:学校发展,关键在于能打造出一条从“企划”到“执行”的
绿色通道
36?校长与决策力
潜规则之七二:多方考察,方能打造出令人满意的“决策”
潜规则之七三:医治决策不力之“病”,关键在于能提升自己的“情商”值
37?校长与公信力
潜规则之七四:造就公信力,始于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
潜规则之七五:打造公信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提高“教育成绩”
38?校长与亲和力
潜规则之七六:校长的“亲和力”,是提升教师幸福工作指数的“源”
潜规则之七七:亲和力,需要时时传递良好的情绪来影响和感染教师
39?校长与凝聚力
潜规则之七八:校长欲“与狼共舞”,必先为“狼”
潜规则之七九:发挥协同效应=打造凝聚力
40?校长与细节力
潜规则之八十:对事的细节管理就是抓住“环节”
潜规则之八一:对物的细节管理就是扫清“死角”
第五章:潜规则是思维
潜规则是思维,是舞蹈
41?校长与合作意识
潜规则八二:校长有必要明白,合作是一种意愿和财富
潜规则八三:校长有必要明白,合作是一种能力和胸襟
42?校长与抢抓机遇意识
潜规则之八四:校长需要有抢抓机遇的意识
潜规则之八五:机遇,源于校长有随时抢抓机遇的良好心态
43?校长与效能意识
潜规则之八六:校长的信仰,提升效能意识的支撑
潜规则之八七:校长只有用高尚德性,才可能举起效能意识的先锋帅旗
44?校长与发展意识
潜规则之八八:校长的发展意识,始于自我思想的发展
潜规则之八九:学校的发展,最终受制于管理理念的发展
45?校长与团结意识
潜规则之九十:校长当好“领头狼”,胜过“领头羊”
潜规则之九一:校内营造良好的环境,影响团结的重要因素
46?校长与责任意识
潜规则之九二:强烈的责任,源于不空谈责任
潜规则之九三:责任意识,打开通向成功之路大门最完美的钥匙
47?校长与精品意识
潜规则之九四:教育最现实的竞争,是学校品牌的竞争
潜规则之九五:校长精品规划,更能凸显学校魅力
第六章:潜规则是文化
潜规则需要得到文化的传承
48?从失去作用时谈起
——论校长的言语
潜规则之九六:管理的最大障碍之一,源于管理者语言失去作用时而祸起
潜规则之九七:校长的非管理言语,往往直接对学校管理产生影响
49?促进校长的印象管理
——论着装
潜规则之九八:校长的着装,是一种管理智慧和策略
潜规则之九九:印象管理,校长着装不是简单的“穿”
50?为了学校管理的可观
——论校长职场嗜好
潜规则之一百:校长嗜好,对学校管理的可观产生了影响
潜规则之一○一:培养良好的非职场嗜好,能促进学校发展
51?为了永远的信任
——论校长行事
潜规则之一○二:行己任,应从“当清、当慎、当勤”做起
潜规则之一○三:打造行事能力,能赢得管理信任
潜规则花絮:
1?潜规则我与你相知——代安荣
2?则中寻根 显思维中悟理——张朝全
3?后记:一个建议,一再感谢,多多请求原谅——钟发全〖〗
校长与日常事务
学校日常事务的管理,不外乎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并联”管理,另一种是“串联”管理。“并联”指的是从校长开始到每一位普通教师,压力都是一样大小,完成的工作量一般根据自身能力不同而不同。“串联”指的是管理中完成的工作量相同,但承受的压力却不同。看似简单的道理,却包涵着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侧重点和过程不同,产生效果也不相同。在具体的管理中,没有纯粹的单一管理模式,一般都是混合管理居多,但各自侧重点有所不同。
学校管理,串联则担心人为的“作为”而断路,并联担心“不作为”而短路。探讨学校日常事务管理潜规则,虽不能给人明确指出具体的管理方法和解决方法,但却能让校长明确纲举目张的管理要领。
潜规则之十四:日常事务的管理:举棋不悔,落地有声,智者胜
协调与沟通是日常事物管理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活动,是解决矛盾的一种好方法,使学校的步调一致、目标趋同,从而取得学校的最佳工作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