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2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君毅】人生之艰难--节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6 09:4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生的艰难,与人生之原始的茫昧俱始。庄子说「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又说「人之生也,固若是茫乎?其我独茫,而人亦有不茫者乎?」这话中实包涵无穷的慨叹。我们且不要说佛家的无明,基督教之原始罪恶一套大道理。记得我在中学读书时,看见一首诗。第一句是引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下面一句是「父母生我时,是并未得我之同意的。」实则世间一切人、一切英雄豪杰、文士哲人亦同样是未得同意而生。

一切人当其初生,同是赤条条的来,同是堕地一声啼。世间的婴儿之环境,千差万别,却无一婴儿曾自己选择他的环境。婴儿或生于富贵之家,或生于贫贱之屋;或生而父母早亡,或生而兄弟成行。真如范缜所谓一树花,任风吹,而或坠茵席之上,或坠粪溷之中。婴儿堕地一声啼,乃由外面的冷风吹他,他不曾相识;其啼,表示其对于此世界之原始的生疏。

但是他一被携抱入母怀,便会乐被抚摩,进而知吮吸母乳,张目看世界。此又表示他对此世界有一内在的亲密与先天的熟习。而当其一天一天的长大,即一天一天的增加其对环境之亲密与熟习,而要执取环境中之物为其所有,并同时负荷着其内在之无穷愿欲,在环境中挣扎奋斗;亦必然要承担一切环境与他的愿欲间,所发生之一切冲激、震荡,忍受着由此内在愿欲与外在环境而来之一切压迫、威胁、苦痛、艰难。这是一切个体的人生同无可逃避的命运。


一切个体人生,如是如是地负荷了,承担了,忍受了。由青年、而壮年、中年、老了、死了。



人之求生存,毕竟是人生的第一步的事。而世界上确确实实有无数的人,其一生盘旋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世界上生存。人为生存而辛苦劳动,为生存而走遍天涯,谋求职业。当我听见凤阳花鼓词中「奴家莫有儿郎卖,背起花鼓走四方」时,我了解人生无职业的真正艰难,知此中有无限悲哀。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职业,亦都是人互求解决其衣食住等生存问题的职业。人为什么要求生存?这实与上文所说人生之茫昧俱始。我之生,确不是父母、上帝、或造化,得我同意而生的。如我之前生曾表同意,我亦记不得。而我生了,我会有继续生存的要求,此要求之何以会出现,这本身亦并非出自我之要求。然而此要求,就如是如是的出现了。


人都怕饥饿与寒冷,人有空虚的胃与在冰雪中会战栗的皮肤。都不是我先要求此怕、此胃、此皮肤,而後他们才存在。人生百年中,每日吃了又饿,饿了再吃;破衣换新衣,新衣还要破。如此循环不息,毕竟有何意义?



我们说只求食求衣的人生,是衣架饭袋的人生,这人生是可笑的。但是说其可笑,是穿暖了吃饱了以後的话。在人饥寒交迫时,人仍不能不求衣求食。这中间莫或使之,而若或使之。此中有无限的严肃,亦有无限的悲凉。人不能笑。此无限的悲凉之最深处,不只是饥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而是人为什么会饥会寒,会要求生存?此求生存之愿欲,亦是天所赋于我之性。但是我为什么有此性,却非我之自由意志或自觉心所决定。
此只是一顽梗的事实。。。。。
   


能读我之文章的人,大概是已吃饱了的人。但是世界上确确实实有无数未吃饱的人,为生活之担子所重压;而吃饱了的人,又有其他的求物质生活舒适的欲望。这些欲望,必然掩盖了未吃饱的人所感的此问题之严肃性,亦必然掩盖了对未吃饱的人之同情。这是非常可怕的事。但是我极易说明,此问题之不能掩盖。此问题实永在任何人任何时的眼前。。。。。



   此问题的严肃性,人常不能真切认识,因为真感此问题的人,他已无暇对此问题作思索,而能思索此问题的人,通常生活在此问题的外面。。。。。人总是在向此阴影搏斗,又一手压住它,而不敢正视此阴影。能承担程伊川先生所讲「今日万锺,明日饿死,惟义所在」,是不客易的,能如孟子所讲「不忘在沟壑」的志士,是不容易的。二十多年来,我自己的物质生活,实际上是在中人以上。我总时时在试想,我如只在荒山旷野的三家村,教教几个小小蒙童,食淡衣粗又如何。我想像莫有什么难。而在实际上,仍当远较想像为难。至于我自问:如我真在饥寒交迫,以致我母亲弟妹皆病之际,又如何,则这些煎熬,便在想像中,亦承担不下。从这些地方,便证明了生存问题的严肃,证明人生之路之最简单最粗浅的第一步的艰难。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i5 + 10 + 10 谢谢转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5-26 09:50:26 | 只看该作者
果行转此文章似有深意。

文章主旨亦是我在“教室是这样的吗”那帖子里未曾明白说出来的。

如果你回那帖,我不怕食言而肥——不论你赞同或反对我。 只是不能保证进度。

[ 本帖最后由 paisley 于 2010-5-26 01:5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i5 + 10 + 10 愿闻其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0:11:41 | 只看该作者
“教室帖”俺木有赞成的也木有反对的,只是很不好说清楚,又木有时间码太多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5-27 14:38:5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1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03:39 , Processed in 0.079842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