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6550|回复: 2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对幼儿崇拜奥特曼心理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1 12:5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幼儿崇拜奥特曼心理的几点思考陈美芬<font face="宋体">在一次幼儿园召开的家长会议上,家长就孩子们崇拜奥特曼的现象展开了热烈讨论。许多家长认为,奥特曼碟片中暴力镜头太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为此他们感到忧心忡忡。奥特曼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笔者带着这个疑问走访了幼儿园。在与孩子们交往时,问他们最崇拜谁,最喜欢看什么样的碟片,令人惊奇的是几乎所有的男孩都回答说:“澳特曼!”他们惟恐我不认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摆出奥特曼的姿势给我看。为什么奥特曼对孩子们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我想就其中的心理原因做一些剖析。1.孩子压抑的情绪缺乏合理的宣泄。现在不少孩子的生活世界里有令人羡慕的“三多”,即保护多、玩具多、食品多,然而他们并不快乐。父母过多的保护和照顾导致孩子自由活动的机会少,伙伴也少,孩子往往有一种孤独和压抑感。在幼儿园,虽然他们有较多的伙伴,但不少教师为了保平安,过多地限制了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孩子渴望自由活动、自主交往的需求也就无法得到满足。而孩子在看奥特曼碟片时,他们会觉得似乎被带到奇妙的世界之中,再加上碟片中出现较多的厮杀镜头,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他们情绪的发泄。2.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乏阳刚之气的熏陶。现在的孩子接受的几乎是“女性化”的教育。在家中,被父母小心翼翼地照顾和保护着,一般母亲与孩子接触时间更多一点;幼儿园又是个“女儿国”,教师组织的活动显得“阳不足而阴有余”,大多是跳舞、唱歌等柔和型的活动,缺乏跑、跳、滚、扔等力量型、爆发性的运动项目。而奥特曼高大、勇敢、坚强,富有阳刚之美,所以奥特曼成了孩子心目中的英雄也就不足为怪了。3.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驱使。幼儿好奇心强,富有想象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可以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昆虫的语言……”这种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好奇心,是儿童特殊思维的直接体现。而奥特曼神通广大,行走于星球之间,为保卫星球与怪兽展开激烈的战斗,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孩子对宇宙这一神秘领域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在观赏一幕幕扣人心弦的争斗画面时,强烈地感受到地球以外的那个神秘的世界。笔者了解到许多家长为制止孩子观看奥特曼,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仍无济于事。其实,奥特曼也并非家长们所想象的那么可怕。仔细观看碟片,我们会发现奥特曼与怪兽搏斗时的那种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和保护地球的强烈意识,可以让孩子获得有益的教育。问题的关键是家长如何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利用其中积极的因素。如借助奥特曼的勇敢、正直、富有正义感,来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例如,我的孩子刚入幼儿园时,胆子小,遇到困难就会哭,我曾为此伤透了脑筋。后来,我发现孩子也是奥特曼迷,一提起奥特曼,他就会眉飞色舞,两眼发光,每天缠着我编有关奥特曼的故事。我灵机一动,把孩子生活中的内容编入奥特曼的故事中。如奥特曼上课时大胆发言,遇到困难动脑筋,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把玩具分给别的小朋友玩。这些故事孩子听得津津有味,奥特曼成了他可望又可及的朋友。渐渐地,孩子改掉了爱哭、胆怯的缺点。我想,这还得归功于奥特曼呢。当然,如果孩子过于迷恋奥特曼,花大量的时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势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且片中暴力的镜头较多,过多地宣扬个人英雄主义,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引导。1.转移儿童的注意力。孩子崇拜奥特曼,家长切不可急于禁止,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家长要有耐心,对孩子做细致的工作。我们可以向孩子推荐其他的优秀动画片,如《海尔兄弟》《西游记》《蓝猫淘气三千问》等。这些动画片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且画面图案鲜明、语言幽默、情节生动,让这些片子进入孩子的生活,可以冲淡他们对奥特曼的兴趣。2.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儿童对于活动的需要几乎比食物的需要更强烈。”因此,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到户外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如跑、跳、滚、爬等运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孩子骨骼的生长,同时也是孩子发泄压抑情绪的最佳途径;还可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让孩子观察日月星辰,也可以让孩子采集树叶,促昆虫,制作标本,舒展孩子的心灵。3.鼓励孩子出门寻找伙伴。家长应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要知道孩子只有在与伙伴的交往中才能健康成长。在交往中,他们可以互通信息,增强性别角色,加强自我意识。《幼儿教育》2002/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3-18 16:40:50 | 只看该作者
言之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3-18 21:53:00 | 只看该作者
日本的全是垃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3-18 22:06:14 | 只看该作者
小日本最变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3-19 12:46:5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言之有理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3-19 14:24:25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就非常迷恋奥特曼,我总担心他有暴力倾向,看了这篇文章后得到了一些启示,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3-19 19:57:01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我儿子也是个奥特曼迷,看了这篇文章,很受启发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3-19 20:21:02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34101 <摘自童年的秘密> <font color="red"><font face="宋体">神游 <font color="red"><font face="宋体"> <font face="宋体">实体化的概念可以作为一种指导来解释歧变的性质:心理能量必须在运动中得到实体化,这样它才能统一这个活的机体的人格。如果这种统一不能获得,不管是由于人占据了支配地位,还是由于儿童在环境中缺乏动力,心理能量和运动这两个组成因素就各自发展,“人被分裂了”。由于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被创造或被消灭,所以,儿童的心理能量不是按它们应有的方式得到发展,就是沿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当这些心理能量失掉了它们的终极点而毫无目的地漫游时,通常就产生了歧变。心灵本身应该通过自发的体力活动来塑造,这样心灵才不会躲避于幻想之中。<font face="宋体">当漂泊的心灵找不到它可以工作的对象时,它就被图象和符号所吸引。饱受这种失调折磨的儿童会坐立不安地乱动。他们充满活力和不可压抑,但是毫无目的。他们刚开始做某事,尚未完成就把它丢下了,因为他们的心力朝着许多不同的对象,而不能固定在某个东西上。不管成人惩罚或耐心地容忍这些失调儿童的漫无目的和不规范的行为,但实际上他们是赞成和鼓励儿童的幻想,把它们解释为儿童心灵的创造性倾向。福禄培尔发明了许多游戏,目的在于鼓励儿童沿着这些方面发展自己的想象力。成人教儿童观察他自己用各种方式用积木搭成的马、城堡或火车。儿童的想象力可以给任何物体一种象征的意义,但是,这就在他的心灵里产生了一种幻想的景象。一只旋钮变成了一匹马,一张椅子变成了御座,一粒石子变成了一架飞机。儿童可以玩他们得到的一些玩具,但是,这些玩具产生了各种幻觉,未能提供跟现实的实在而富有建设性的接触。玩具给儿童提供的环境并没有特殊的目的,结果,除了幻觉,它们并不能给他任何真实的和理智的全神贯注。它们能激起儿童的活动,就像隐藏在余烬之下的微火冒出来的烟雾。但是,这种火焰不久便耗竭了,这种玩具很快也被扔掉了。然而,成人认为,对儿童的随意活动来说,玩具是他发泄精力的唯一渠道,就像从隐藏在玩具底下的微火中冒出来的一缕烟,他们相信儿童会在玩具中找到幸福。<font face="宋体">尽管儿童很快会厌倦他的玩具,并把它们搞坏,但这种信念还继续存在着,当成人毫不吝惜地把这些礼物给儿童时,成人会被认为是仁慈的和慷慨的。玩玩具是这个世界赋予儿童的唯一的自由,但儿童应该在这个宝贵的时期为更完美的生活奠定基础。这种“分裂”的儿童尤其在学校中被当作十分聪明的人,即使他们不正常、不协调和无纪律。<font face="宋体">在我们为他们提供的环境里,我们看到这些儿童马上投入某些工作中去。他们激动的幻想和坐立不安的动作消失了,他们平静地面对现实,开始通过工作使自我完善。他们成为正常的儿童。他们无目的的行动变得有方向,他们的手臂和大腿成为渴望了解和真正认识他们周围现实的心灵的工具。对知识的探究现在已经替代了无目的的好奇。心理分析家用一种出色的洞察力,把这种想象力的不正常发展和过分热衷于游戏描绘成“心灵的神游”。<font face="宋体">“ 神游”是一种逃避,一种躲避。逃进游戏或逃入幻想世界常常会掩盖已经分裂了的心力。<font color="red">神游代表了自我的一种无意识的防御,这个自我逃离苦难或危险,把自己躲藏在一个面具之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3-21 08:44:37 | 只看该作者
言之有理,正在为孩子对奥特曼的痴迷伤脑筋,谢谢指导!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3-24 09:16:4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们家长如果能多陪孩子玩玩开阔他们的视野他们就不会迷恋了,我是特别反感小日本的动画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1 04:01 , Processed in 0.08312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