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5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面对意外伤害 你会自救互救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1 20:2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拥挤踩踏事故

    重要自救措施:蜷缩身体,以手护住身体重要部位。

    建议:尽量不去人多拥挤处。

    北京密云灯会惨剧发生在一个狭窄的桥上。因为此处地势较高,吸引了不少观灯群众。正在人多拥挤之时,下桥处一人被桥面上的突起物绊倒,很多人随之被挤倒、踩踏。事故一旦发生,受害者大都身不由己,伤亡便在一瞬间发生了。其实,这类事故应该是能够避免的。在这里,我们且不说主办方需要采取哪些安全措施,只说参与者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首先,准备参与文体活动、娱乐活动,如看球赛、看演出或观灯的人,应着宽松舒适的服装,不要穿高跟鞋,不戴或尽量少戴饰物。第二,进入活动场所,特别是封闭的活动场所时,应该先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作一个初步的危险性评估,要看清出入口和防火通道。第三,如果是结伴而来,大家要尽量在一起,不要走散,以免出现意外时造成恐慌。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尽量不要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

    一旦发生挤倒事故,应尽量缩小身体与地面的接触面,以减少踩踏造成的伤害。同时,手要护住身体的重要部位,如头、颈部等处。如果感到颈部疼痛,说明颈椎有可能受伤。在救助者到来之时,应将这一情况说明,以免造成颈椎永久性损伤,这也是一种自救。如果伤者伤情严重不能自救,他人也不要盲目救助。首先要判断伤者是否还有意识、呼吸和脉搏。然后观察伤者外伤的严重程度,有没有活动性出血,查看一下有否脊柱骨折。对伤者外伤的观察,要依颅脑、神经、躯干、四肢这一程序进行。同时立即通知急救机构。

    交通事故

    重要救护措施:保护伤者颈部。

    建议:不要盲目将伤者拖出车外。

    车祸猛于虎。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去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为10.4万多人,受伤者近50万人。交通事故伤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暴力大,伤情严重。二是多为多脏器损伤。三是脊柱骨折、脱位和截瘫多见。四是多有颅脑损伤、血气胸和肝脾破裂。五是开放性骨折多见。六是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一旦发生车祸,伤者或他人要立即通知急救部门。救助者不要盲目将伤者拖出车外。由于伤者可能有颅脑或脊柱受伤,不正确的救助会带来二次受伤,甚至导致截瘫等永久性损伤。所以,在车祸救援过程中,保护伤者颈部非常重要。在将伤者从车中救出之前,应先给其戴上颈托。在没有颈托的时候,可以将厚衣服或报纸缠在颈部,并用皮带或绳子固定。

    车祸现场急救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正确判断伤者伤情和受伤部位。2.采用正确的搬动伤员方法,保护脊柱和骨折肢体。3.按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进行心肺复苏,后处理受伤部位。4.迅速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部位。5.尽快转送医院。

    野外遇险

    重要救护措施:携带包括急救器材在内的急救包。

    建议:不应单独行动。要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某重点大学的几名大学生在一次登山活动中,一名同学不幸骨折。因地处偏僻,无法通过手机求救。几名同学只得徒步数小时走出大山,叫来救助人员。由于山路崎岖,救护车难以进入,人们只能再花费几小时走到出事地点。待救护人员赶到时,伤者因骨折所致的并发症,已经奄奄一息了。其实,只要这些大学生掌握一些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措施,就不至于出现这种结局。

    在野外旅行,最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是因外伤而致的大出血或骨折。一旦发生意外,应尽量给予伤者以基本的救护,而不能弃之不顾,一味等待专业救助人员的到来。以骨折为例,首先应固定骨折部位,可用自带的夹板或树枝固定。如果是下肢骨折,也可将双腿捆绑在一起,也就是说将受伤的肢体与健康的肢体固定在一起。在交通不便之处,同行者应找寻可利用的材料,制作简易担架,转运伤员。

    现在,到野外进行探险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掌握基本的预防意外和遇险急救知识至关重要。旅行者出门前除了要准备好衣服、食物和常规药物,一定要带上一个包括急救器材,如夹板、橡皮筋(止血用)、绷带和纱布等的急救包。

    火灾事故

    重要自救措施:尽量降低身体高度。

    建议:不要惊慌失措、四处乱跑、大声呼喊。

    据专家介绍,死于火灾的人,大部分不是因为烧伤,而是中毒窒息。因为现代化的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很快就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以2000年年底发生在洛阳的特大火灾为例,大火起于地下室,大量有毒气体迅速通过楼梯传至楼上。很多在四楼歌舞厅内的人还来不及走出房间,就被毒气夺去了生命。

    一旦遭遇火灾,要沉着冷静,不能惊慌失措,不要深呼吸或大声叫喊。应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用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如果可能,应往地面大量喷水,以降低有毒气体浓度和地面温度。如果大火还没有蔓延到室内,要紧闭门窗,并用衣物堵住门缝,以免毒气进入室内。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上方宝剑 + 2 + 2
liuqunb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3-11 23:35:37 | 只看该作者
是应该掌握一些这样的知识, 有备无患,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3-12 09:57:05 | 只看该作者
这些自救知识太重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3-12 14:4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1 00:09 , Processed in 0.082169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