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53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我的天才噩梦》译者序---我?资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4 12:1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远流出版社(大众心理丛书)刚刚出版了这本新书,是我和唐宗汉一起合译的。内容是资优人士如何适应学校、家庭、职场、婚姻及人生,以及身边的人如何适应资优人士。

宗汉和我之所以会合译这本书,是因为我们读过原文版之后,都得到深沉的解放,因此希望有更多像我们一样的人,也能从这本书里得到一些自我了解与接纳。

宗汉从小被视为天才,受到众多疼爱、重视、期待与明处暗处的嫉妒;我则是从小受到身边人们的容忍与忽视。宗汉一直无法配合学校的步调,国中毕业不再升学之前,好像也从来没有好好上过几天学,在家的时间比在学校的时间还多;我则是完全不质疑的、安安静静的上学,从来没有假藉名义请过一天假。宗汉从十四岁就进入资讯界,至今仍然悠游于他喜爱的网路社群中,把兴趣和工作做出了完美的结合;我则是一路念着第一志愿,却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跟着好成绩走入分子生物的领域,以至于到了三十多岁才明白,自己的一生,已经误入歧途(却是社会眼中有出息的正途)了十多年,还看不到属于自己的路在哪里。

我一直不了解,这么不同的两个人,为什么能够互相了解欣赏?读完这本书终于明白,其实,我们都是书中所谓的“特立独行的资优者”。我们都聪明、快速、敏感、好奇、喜爱新鲜事物、永远在学习、永远渴望学习、追求自由、追求创造、追求人生体验、有很多奇怪的想法、不务实际、不符合世俗凡规、有人际关系上的困难、、、

曾经,宗汉光芒毕露却渴望被世界遗忘;我被世界遗忘却渴望发出自己的光。后来才明白,遗忘也好,发光也罢,我们要的,其实都只是别人真正的了解与接纳。

这本书是一位专门作资优教育的高中老师写的。她本人及家人都是资优者,深谙个中滋味,再加上访谈对象形形色色的经验,我读着读着,恍然似乎回到了从未谋面的原乡。原来我不是怪异、不是没有耐性、不是善变、不是缺乏进取心、、、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资优!

所有的负面人格特质,忽然之间有了依循、有了正当性、有了生存空间。

曾经有人很认真的跟我说:“以你的聪明,只要你肯用心,什么事做不到?你只是不肯努力进取而已!”
也有人很不解的问我:“你不觉得自己是在浪费生命吗?”可是,我也觉得别人一辈子都作同一个事情是在浪费生命,难道大家都不会好奇其他的事情是怎样的吗?

有人好心的说:“滚石不生苔。你应该专心好好作一件事情,不要东学学、西弄弄,一事无成!”

我的心里立刻有个顽皮的声音跟自己说:“我为什么要全身长满青苔呢?”

说是这么说,心里不是没有着怀疑和挣扎。虽然决定跟着心走、跟着身体走,却甩不掉脑子的干扰:我是不是太任性了?太荒唐?太不自量力?太不事生产?太浪漫?太傻?太疯狂?

从主流社会出走,不止一朝一夕了。这些质疑始终萦绕徘徊,嗡嗡作响,成为疲累挫折时挥不掉的梦靥。阳光下,史诗般美丽动人的坚持,到了夜半,蒙上了一层阴影,显得鬼魅般模糊难以辨识。

然后读了这本平实小书。在书中,我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资优原乡里的同伴。原来我一点也不孤单。原来资优不只是那些光耀门楣的“超级巨星”、不只是智商一百八的数学天才、不只是学业事业都成功的强人,而是也包括了特立独行的、常常转换工作的、对什么都有兴趣却一事无成的、孤僻的、奇特的人们。

忽然,我对“任性”两个字,有了不同的解读。如果读成“任其性也”,这个“性”指的是“本性、本然、自然、天成、天生”,那么,我为什么要抗拒它?为什么要质疑它的正当性?这就是我!

我不再需要对世界说抱歉。这是何等的解放与救赎!

因之,我又坐回电脑前,两眼昏花的耐着性子翻译,努力将这本书的中文版献给所有特立独行的、频遭误解的资优人,希望大家都能勇敢的、自在的当自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12:20:55 | 只看该作者
没找到书,附上一篇台湾朋友的读后感:

聰明不是受詛咒的罪過——《我的天才噩夢》

初見《我的天才噩夢》(Gifted Grownups)書名,再加上發現是autrijus翻譯的,不免覺得這書名「挺故意的」,因為英文書名根本沒有什麼「噩夢」之類的負面意涵,看來倒像是衝著autrijus而來,於是大笑三聲。但是,看了之後,腦海快速閃現求學歷程,頓時發覺,這本書是給我這種人看的。

《Gifted Grownups》其實是解析「資優成人」的生活經驗。既然大部分人聽過「資優兒童」,而兒童必定會長大,這本書就是在說資優兒童沒有獲得「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生活」的「後來」。但不管怎樣,都不該說是「噩夢」,畢竟每個人到這世上有自己的使命,而資優既然是gifted,受恩賜的人,必定有自己的使命要達成。

我很久以前就知道自己思考速度比常人快許多,需要非常大量的書籍和資訊來不斷支持我的智識成長,但是沒有意會自己跟「資優」有什麼關連。有回被長輩說我屬於「天才型」時,心想,「天才」二字對我沒意義,直接跳到下面我要問的問題。沒念過資優班,我不知道台灣的資優教育怎麼一回事,應該很多資優兒童其實都沒進所謂的資優班吧。我只念過要考智力測驗的美術班,但測驗的結果從沒告訴我們。看了這本書,我突然意會到,或許國中念美術班時,可能被老師當作「問題學生」。台灣的教育過份重視課業成績,就課業成績來說,老師不太會挑我的毛病,畢竟我的成績名列前茅。但是我總是打瞌睡,不管老師多嚴厲都是上課猛釣魚。有回課堂中醒過來,抬頭看見全班有一半的人回頭對我微笑。我因此成了每個老師最愛點名叫起來問問題的人,但很少答不出來,所以老師也不能拿我怎麼樣,只是養成我更容易隨機應變的反應。現在看來,才知道那些課對我來說,實在太無聊了,就像書中所說「高分容易,日子難捱」。因此有時大考前一天晚上還在看課外書,但成績發下,依舊是前五名。現在想想,要是後來執意走美術那條路,追求直覺而不是智識,我現在的人生會非常不一樣。

既然「樂趣和挑戰」是生化開關打開的因素,也可以解釋為何我非在大學四年內念完雙學位。因為在相同的時間內,我必須同時做好幾件事,才能維持自己對一些事的熱度和興趣。所以即使大四那年修了五十幾個學分,自稱「全國最辛苦的大四生」,電影卻也照舊看了五十部以上,當然是拿來分析、學習,而不是娛樂。因為在既有的功課之外,我依舊需要大量的東西來進行分析,以及在更大的架構下,統整各方面的知識。當然,都是「超頻」,所以非常累人。研究所請老師幫我專門開私塾課,超頻更嚴重,可是上完覺得好過癮,進步真快,其它人可不敢來和我一起上這些課,包準累死。

資優人士必定會對周遭的人造成困擾。對大人來說,「小孩不像小孩」其實挺嚴重的。S曾經對我說過,父母會嫉妒小孩,當時很訝異,但後來相信了。因為資優人士有能力破除身邊人的界限,獲得許多常人不能想像的事物和機緣。就算是造成別人的困擾,也不是這些人所樂見,因為資優人士自己也會因此困擾。但是長大到了一定年紀,某種任性,又會使人像小孩,好似長不大的少女,腦中有好幾個年齡時差。

書裡提到高中有「撞牆期(p.140)」,原本成績很好的人,突然有天拿到很爛的成績單。我的狀況早在小六就發生。從一年級開始就佔著前三名的位置,有次我最拿手的自然科卻突然只有七十幾分,一下就變成18名,真是重大打擊。「面對撞牆期時,資優生必須學會如何努力學習」。我想那次對我的影響太深,以致我後來一直是學業上的乖孩子,只在課堂上打瞌睡。

「如果你真的想幫助自己的孩子,就應該做好準備,有禮貌,不斷施加壓力」。第一次看到有人把「禮貌」放在這麼顯眼的地方,顯示對付這種人非有禮貌、有家教不可。這大概可以說明上回有人粗魯地問了愚笨的問題,把我惹火,因此一怒之下就砍光那人的問題,即使我有能力回答。

「多樣的才華、廣泛的興趣所帶來的無限可能性,也許會讓人難以選擇一門專攻的領域。再加上高度敏感的心靈、深刻的感受力、強烈的道德感,我們就不難看出,剛成年的資優者面對的是個大漩渦(p.160)」,我不禁疑惑,「強烈道德感」在此出現的原因,是因為資優人士的超我(superego)都特別強烈嗎?如果是,會是因為周遭的人設限的緣故?

書中提到資優人士彼此發現時,會特別開心。看來好像是我「發現」autrijus的感覺。我第一次見到autrijus時,在政大咖啡座談了半天的話,我只負責問問題和笑。笑是因為開心,以及有趣,她一面講話,我一面在心裡拆解分析她的邏輯和語意,發現跟常人不同。我想我也通過她的測試,所以她那台錄音機後來沒再出現。這也是我從報紙「發現」盟盟的感覺。資優人士因為自己的能力,所以能從文字語言等知道別人所到達的高度,所以突然發現有相當高度的人出現時,會感受到一種驚喜。據說資優人士有「明亮的眼睛」,我不記得他們有沒有,但我看到他們時,應該是「眼睛一亮」。

「職場中的資優者展現了專注、將事情做得盡善盡美的執著,以及對打混與思路緩慢者的不耐。資優成人工作速度太快,會迅速的感到無聊,還會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厭煩。……他們採取不符常軌的工作方式,使同事感到不安。……他們保留了年輕時的理想色彩,而惹來上司或同級主管找他們麻煩。此外,聰敏的心靈難以接受不合理的措施,也容易固執地質疑計畫、批評他人……在資優成人活躍的腦裡,總有老闆回答不出來的問題。(p.193)」看到這段,簡直就要從椅子上跳起來了,真是太準確了。正是我目前碰到的問題。話說我到職的第一天,主管交給我九件工作,要我一週內做完,但我當天就做完,嚇到所有人,但我卻不覺得有什麼。我的尺度跟別人的顯然有很大差別,然而我不想配合別人。好在現在的工作靠自己的成分大過要合作的成分。而且因為工作性質,我的工作對象大抵可說是代替我的家人受過,不管我問什麼,他們都必須要回答。這或許是這份工作給我最大的幫助吧,理所當然地問問題,保持好奇與懷疑,只是很容易越界到老闆頭上去,職業習慣所致。所以書中所提三十歲左右的三個任務,對現在的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2.能用更具挑戰性的工作、更多的學業、更好的職位、嘗試新事物等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要;3.小心不要因為第二項做過了頭,而把自己弄得四分五裂。(p.163)」基本上,我們這類人成為工作狂的機率實在太高,因為做到一份可以滿足心智需要的工作,就會拼命必達,直到倒下。所以使命應該是認清需要和想要,注意身體的聲音,不要超頻過度然後掛掉,然後被說「天才多短命」。

「你也必須面對現實,世界上就是沒有那麼多人能夠滿足你的心智需要。」這句話的意思是,世界上笨人居多,尤其是世界的權力和資源都被笨人掌控,從陳水扁可以當總統可知。民粹就是一堆愚民被人煽動,所以選出貪污、腐敗、無能、愚蠢、權力慾強的傢伙。而平等是,不管有些人是否有能力挑出更好的人選,他們注定跟笨人一樣只有一票。

〈資優女性〉一節是我最早開始看的部分,得到的結論是:妳最好找到智力相當的人,而且對方可以忍受妳需要孤獨消化智識的習性,否則雙方必定互相折磨。其它的,還有不要掩飾自己的價值和能力。資優女性被家庭羈絆的可能比男性大太多,因此自我發現,以及可以找到可以分擔一切的另一半很重要,否則注定成為「超級女人」,而且無法得到自我發展,下場是累死自己或自殺。

資優人士大抵都是讀書狂,但我卻沒在裡面看到他們怎麼處理書,真令人苦惱。苦惱的原因莫過於我的書氾濫到快把整個家淹沒,卻又捨不得丟。另外,資優人士習慣和年長的人交往,這也可以說明,同輩少有突出的人可以溝通,所以必定從知識、經驗豐富的長輩來請益。

「我的心理醫生說,以佛洛伊德的角度看,我的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之間,互相不溝通,這是很危險的。(p.259)」前幾天做Carol S. Pearson《影響你生命的12原型》後面的原型量表,赫然發現自己把「愚者」性格壓抑到最低,Ego和Superego中間也有距離。就像奧修或克里希那穆堤所說的,要小心陷入心智的詭詐遊戲。其實要再三提醒自己,除了智性,靈性的提升也很重要。或許我該回頭去拿畫筆,培養一下直覺,訓練一下右腦,讓左腦休息。

「資優人士具有系統式的思考能力:他們的心智可以處理複雜的議題,面對改變時,可以很快的做出反應。許多作家注意到,有史以來,成功的文化都懂得珍惜資優人士(以及為資優人士出聲的人)。(p.347)」這樣看來,台灣沒有孕育成功文化的能力,因為這邊只要喊「愛台灣」就可以拿到資源,重視政治陣營,而不那麼重視一個人的實質能力。「傑佛遜提醒我們,給能力不同的人相同的待遇,才是最不平等的做法。」聽來就像是講我所知的台灣現實狀況。對腦袋像保時捷的人來說,台灣的塞車太嚴重了,好車遲早壞掉,或者開車的人瘋掉。

如果照馬斯洛所說「我們已經該對自己的演化負起責任了」,本書強力認為這個社會應多給資優族群一些發展空間,那強調通才的台灣前途會在哪?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wangtutu + 3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5-18 13:51:2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希望找到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6-10 15:26:53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2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21:09 , Processed in 0.082253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