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042|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摘自《我在美国教中学》选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5 15:4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摘自《我在美国教中学》方帆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24.00元 方帆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24.00元 遥控失灵的小留学生小雅的父母在她初中的时候带着她移民来到了美国。可是,才不过一年,父母就离了婚,然后,小雅就被父亲寄养在伯父家,而父亲则回中国,每年飞过来两次探望女儿。于是,小雅也跟小留学生没有什么不同了。小雅上我的中国语文课没几天,就交了一本上锁的日记给我,让我分享她的喜、怒、哀、乐。我经常给她写回应,有提建议的指导,有同情的感叹,有关切的叮嘱……这一本互动日记,让小雅的生活有了意义。聪明、活泼、可爱的小雅,成了男生们追逐的对象。其中一个,是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天才学生小森,另外一个,是英俊潇洒的小留学生阿炳。小雅感到非常烦恼,在日记里,她对我说,两个男生她都觉得挺浪漫,拒绝了他们中任何一个,都会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怎么办呢?“交往不一定是一对一,还有很多选择的呀!为什么你不可以跟他们两个都做朋友?为什么非要成为完全排他的男女朋友单独交往呢?”我在她的日记本留言。在下一篇日记里面,小雅说:“唉,要是我的伯父伯母有你一半开通就好了!他们一看见我跟男生说话,就觉得我会嫁给那个人一样紧张,怎么会那样的?”小雅需要的是能倾听她的苦恼的父母,而不是老师。可是,作为小留学生,她无法得到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只好向老师求助了。幸好,小雅是个自律性非常强的女孩子,在高中的四年里面,有三年她都一直跟着上我的语文课,毕业以后,如愿回到了香港升学。“我再也不想当留学生了。”她在最后一篇日记上对我说。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内地的经济迅猛发展,小留学生也开始多起来。跟港台不同,来自内地的家长通常看中公立学校的免费教育而把孩子往公立学校送。他们的看法是:既然美国的素质教育那么好,公校什么都免费,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读私校?因此,我们越来越多地遇见来自中国内地的小留学生了。小强的父母是成功的商人,可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时间过问小强的学习,结果,小强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没有一科及格。小强父亲的一些朋友跟他说了美国的素质教育是多么的神奇:学生没有什么压力,不必做功课,有空就玩那些培养创造力的游戏……既然小强在国内的学校读书读得那么辛苦,为什么不把他送到美国去?于是,小强就来到了旧金山。小强拒绝学英语,因为英语对他来说,太难了,根本就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好。小强也拒绝学任何科目的课——学校给他提供了每天三节的中文双语课程。数学、科学和世界历史,都是用中文上的,让他可以适应。但是,他的问题是,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他连中文都不懂,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学校里面当然能找到跟小强的身世差不多的同病相怜的同学啦。于是,他们就一起逃学,一起到外面吸烟了。中国和美国不同的教育制度,家长对孩子不同的教育哲学,决定了把孩子送进美国学校就读的中国家长要付出非常多的精力,去了解孩子的学校,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情感发展。把孩子送来美国,然后自己在国内“遥控”的办法,是相当危险的。美国学生不习惯统考美国是没有像国内那样的高考的。不过,美国的各种统考,在一些州里面可是多如牛毛,老师学生对这些统考都十分反感,因为从前是没有的。比如,加州在三年内增加了五个不同的统考,起因就是因为加州的教育总长访问了中国、日本和韩国,回来以后开记者会,第一句话就是:“我知道为什么我们这里的亚洲学生学习成绩那么好了。原来亚洲国家都有统一考试的!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学生学了一段时间,必须给他们一个考试才行的!”从此,加州的公立学校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了。不过,美国学生们从来没有考过那么多的试,对于考试实在很不习惯。于是,就出现各种有趣的场面。一次,我在一个班监考学术水平考试,这个班大部分是黑人和拉丁裔学生,平时没有几个人上学的,全在社会上游荡。但是,考试那天,他们竟然全体都到了,没有一个缺席的。我发了空白答卷,然后又发了试卷。学生们非常认真地在填答卷,课室里面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大概也能听见。难道我的威信就这么高学生都听我的?我开始沾沾自喜起来。考试完毕的铃声响了,我催了两次,学生们才很不情愿地交卷。一拿到他们的答卷,我就傻眼了:一只米老鼠正对着我哈哈大笑!原来,学生们用涂黑电脑答卷的A、B、C、D选择的方法,在答卷上面制作了很多用黑点组成的动物和植物,惟妙惟肖!花了那么多时间,原来竟是研究如何用那些点来创作图案!美国的生物考试通常有一些非选择性的题目,要求学生简单写出答案。也有所谓的“作文题”,要学生写一篇作文来回答题目的。美国的学校要求的“作文”分两种,一种是“八股文”,必须严格按照格式,格式一错,哪怕内容多么好,都不及格。这种作文全部是用在考试中的。另外一种叫“创造性作文”,没有格式的限制,但考试不准写这种作文。八股的格式通常是这样的:开头提出背景,引入讨论的主题,然后用一两句话说出自己的三个论点;然后,针对每一个论点,写出理由,使用论据;最后,总结论点,提出做法。老师评卷的时候是先看每一个“部件”有没有,缺一个就不及格。内容就不必看了。假如所有部件都齐全,才看主题,最后才看论证有没有道理。原则是这样的,只要学生的论证是有道理,主题鲜明而且结构完整的,就能得高分,内容是否健康,那是联邦调查局的事情,不是老师管的。我监考了一次全加州的生物统考。试卷的题目是:“请举例说明达尔文进化论中的种内进化和种间进化在自然中是如何进行的,并对物种的进化作出你的预测。请用作文格式回答。”我见识过一个学生的回答,他写了一张纸,大意是:当前地球上的少女有美有丑。根据达尔文的理论,我预测:将来美女会越来越多,丑女会渐渐灭绝,理由是:美女才有人要,能嫁得出去。丑女没有人要,嫁不出去,自然无法繁殖后代。这样的回答,在国内,肯定是不及格的。不过,在美国,由于他的作文格式正确,主题鲜明,起码能得百分之七十、八十的分数。后来,我看到了这个学生的成绩分析报告(美国统考的成绩报告单非常详细,不仅告诉你这次考试的分数是多少,在全部参加统考的人中你排队是排在百分之几的位置,而且还告诉你每一道题你得的分数是多少,要得到多少才表示你对这个知识和技能掌握了,并告诉你每道题是考什么知识、技能的,难度是如何等),这道题,他果然得到了百分之八十的分数。我败给了作弊每年,林肯高中都要开一个颁奖大会。在这个会上,是各大学、各奖学金组织、各大公司的代表前来向获得大学奖学金的高中毕业班同学颁发奖学金。这次颁奖大会,却出现了一段小插曲:一个女生得到了某私立大学二十多万美元的奖学金,高高兴兴地上台领奖,而台下忽然有一群学生大喊“骗子”!原来,那个女生在读高中期间,曾经多次作弊,以获得好成绩。最恶劣的那次,竟然撬开老师办公桌的锁,偷了试卷,让老师给当场逮住。在美国,因为长期没有激烈的竞争,因此,老师对作弊的防范没有天生的敏感。比如,出了考卷,往办公桌抽屉里面一放,连锁都不锁。然后,在考试的时候,允许学生们坐得很近。对于夹带了小纸头,把重要的东西写在自己坐的课桌上之类低级的作弊方法,多数老师都根本不知道的。而很多从中国台湾或者内地移民来的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过来的,作弊的方式已经从夹带发展到使用电子仪器,甚至时间差的阶段了(一个老师可能教几节课,哪一节先考的,学生就把试卷用手机或者是微型数码相机拍下来,然后传出去,后一节课的“专家”们就马上在操场上解答,把答案传回送试卷出来的学生,同时,也把题目和解答方法给后几节课的学生“分享”)。稍微懒得动脑筋的,干脆请高年级的同学吃顿饭,去年这科考什么,就一目了然了,因为美国的老师教了几年以后,连考试题目都年年一样,不会变的。为了遏阻这一波波的作弊狂潮,学校成立了“学术诚实委员会”,制订了条条框框,针对各种作弊的现象,订出了各种惩罚的细则。然而,学生并不在乎。开学的时候,我刚把“防止作弊细则”给学生讲了一遍,就有学生起哄:“老师,告诉你,我妈天天会来这节课跟着我一起上课,我的成绩只要低于B,你就得给我补习,给我想办法拿到A,我得不到A,我们就一直告到教育局,告到校董会,说你不教书,要校长命令你课后进修学习如何提高学生成绩。”“这样吧,”我说:“大家一开学,都得A,你们的任务就是保住这个A,别让我扣分就是了。”开学六个星期后,该给学生送第一次的成绩单了。全班35个学生,有18个不及格。我不可以批出那么多不及格。很简单,学校规定,凡是要给学生不及格的,老师必须及时通知家长,并提供补救的办法。我每两个星期通知一次家长,而且,规定不交功课和抄功课或者测验不及格的学生课后去学校的补习中心补习。但是,很多学生根本就不把我给家长的成绩通知交给家长,也不去补习。很多家长也认为让孩子参加体育或者音乐活动比补习更重要,不止一次在电子邮件和电话中暗示我教的东西太难,连他们当医生、药剂师的都不会;或者,我的要求太严格,应该让孩子们多一点时间玩,才不会留下童年的阴影,学习的压力不应该在高中阶段就出现等等等等。当我在官方成绩表派出去的前一个星期把学生成绩报告寄给家长,家长们才着急起来。很多学生不及格,而且连功课都不交,理由就是:“老师不让我们互相帮助。”家长纷纷要求我让他们的孩子补交功课。“判了刑的人都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总不能不给他们机会补做功课吧?”补做功课,其实就等于作弊。因为别人上课听了,才会做功课。学生不交功课,等别人的功课被老师批改完了,知道了作业的答案,才“补交”,根本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我无法不让他们“补交”,否则,上面会给我压力。这些学生最后都得到了C或者D。据副校长说,他们的家长还不是太满意:“美国的教育不是鼓励快乐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吗?怎么可以给C的?难道这个老师把中国内地那一套搬来了?”看来在作弊和反作弊的攻防中,我已经输了一阵。课堂实录:我在美国教《荔枝蜜》   杨朔的《荔枝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篇散文,也是美国加州旧金山中国语文课程第二册课本中的一课。在说这个故事之前,先介绍一下我的班上的学生:   旧金山林肯高中的中国语文1/2C,是一门加州大学承认的,相当于国内高中程度的中国语文课程,我们主要提供给高中第一年的学生选修,但高中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也可以选修。能选修这个课的学生,必须要通过一个汉语水平考试,及格以后才能上这个课。在全班28个学生里面,有一半是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或者台湾的移民学生,另外一半是美国出生的华裔,只有两个同学不是华裔。美国出生的同学,多半是来自旧金山校区著名的中文双语沉浸计划,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读中文,一直读到初中毕业,高中就来到林肯。   我们的中国语文课程是学校中英双语计划的其中一个组成部份。我们的目的是培养中英双语、双文化的人材。因此,学生每天都会上一节课中国语文,一节课用中文来教的生物学,其它的课全用英语上,包括数学,英语,艺术和体育。   林肯高中虽然不是根据成绩来选拔学生的,但是因为所在的区的关系,学生大部份都来自中上阶层的家庭,对学习非常认真,因此,林肯高中在全市目前是成绩排前三名的高中,也是最热门的高中。每年都有几千个学生争五百多个学位。这已经是在美国西部一个众人皆知的新闻了。   介绍以上背景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我在下面的课堂实录,并不代表美国的普遍情形,我的教学方式,也不会在美国大多数的高中看得到。在美国大多数的高中,你们大概会看到的是我的另一篇小文《我在美国教高中》里面的学生和课堂的混乱情形。林肯高中是加州优秀学校。能被评为全州优秀学校的,全加州只有五十所,而全加州有三千五百多所公立高中。   上课铃响,学生陆续走进课室。课室有四张大桌子,学生分成四组围坐在这四张大桌子周围。课室前面有一块很大的白板,有一张长桌子,我的平板电脑和电脑投影机已经打开,投影在白板上面的是《荔枝蜜》三个字。在白板的一侧,我用中文写了日期,星期和下面的标准板书(全校大部份老师都使用这个格式):   现在做:(意思是学生一进来就要做的东西)小组的资料管理员取出电脑,开机。   今天的学习目的:1.新课文的作者;2.预习新课文;3.新课文的讨论   家课:预习的练习1,2,3   我们有一个无线流动电脑车,哪个老师上课需要用到电脑,把电脑车推到课室里面,电源线一插,然后把以太线一插,电脑车里面的十五台手提电脑就可以使用了。因为是无线的,学生们从车里面取出手提电脑,打开就能上网,无须接线。学校有三台服务器,学生自己都有用户名和密码,可以把自己的文件存在学校的服务器硬盘里面。   我一边点名,一边就听到不同的机器响起来视窗启动的音乐声。“有问题吗?”   最近,在学校周围的住家很多人都安装了无线宽带家庭局域网,在一年前,根本没有干扰的问题,但现在已经出现接入点干扰的问题了,有时会掉线。因此,我决定把电脑车接入点的无线标准从社会上普遍使用的802.11b 标准改成很少人使用,覆盖范围小的802.11a标准。从学生们摇头晃脑的样子看来,他们都已经上去了,没有问题。   “我们今天的新课的作者是杨朔。大家是想看了课文再了解作者呢,还是了解了作者再看课文?”   “先看课文吧。”大多数人对于新课文有着很大的好奇心。   “那好,大家自己读课文,在小组里面把值得讨论的东西拿出来,然后我们在班上面解决。时间监督员,对表,我给你们十分钟。”   学生们哗哗地翻开书,翻到课文那页,开始读起来。课文很短,大部份人不到几分钟就读完了,开始在小组里面讨论起来。每一个小组的记录员也开始在电脑上记录起来。我打开新的一页,准备接收小组讨论的结果。   十分钟到了,我举起手,时间监督员发现了我的手势,全班都安静下来了。   “好,各小组把你们的记录传给我。”   每个小组的记录传到了我的电脑,通过投影,投在了白板上面。一共有四个问题:   第一组:作者是文章里面的“我”吗?假如是,他是不是一个同性恋的?理由:文章提到热情的“同志”为他弄到了一瓶荔枝蜜。   第二组:“温泉公社”是一个地名还是一个组织?我们有一半人认为是地名,一半人认为是组织。   第三组:我们上一课学的《丑石》,贾平凹用的是咏物抒情的方法来写散文。这课,杨朔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吗?假如是,为什么题目不是《蜜蜂》,而是《荔枝蜜》?   第四组:我们感觉到杨朔好像在写游记,而且,好像他很悠闲,有点像林语堂的风格。他这篇文章究竟想说什么?好像不仅是赞美蜜蜂。   大家都看到了第一组的问题,顿时笑翻了天。“有知道第一组的答案的吗?”   有一个广州来的同学举了举手:“从前大陆的人互相都称呼同志,据说是一个革命称呼。”   “真的?!”香港和台湾来的同学觉得不可思异,互相拍起肩膀,用怪声叫对方“同志”。   “好……大家从这个词学到了什么?”我在电脑荧幕上面写了很大一个“同志”,投影在白板上了。平板电脑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当投影仪用,还可以记录写过的东西下来。   “不同的地方用的词语不同。”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意思。”   “相互了解来自更多的语言交流。”……   “第二组的问题有人会答吗?”   没有人知道答案。我简单地告诉他们“公社”是什么东西,很快,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第三组和第四组的问题。对于第三组的问题,大家提出了很多猜想,比如作者喝到很好喝的荔枝蜜,本来写蜜蜂的,结果变成把印象最深的东西写了出来;比如这大概是作者一贯的风格?比如……大家说得热闹,我微笑着听,老实说,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想过。一个学生建议:“方先生,还有杨朔其它的文章吗?给我们读读,大概就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命题了。”另外一个学生说:“杨朔还在不在?最好请他来自己告诉我们最好。”   “好啊,大家去去图书馆,找找杨朔的其它散文。”我们经常使用网上的书库,学到一个作家的时候,大家可以马上上去读这个作家的相关文章。 <f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5:50:36 | 只看该作者
与方老师对话专栏:http://www.jyw.cn/homepage/ltxxlr.asp?menuid=240&id=6676&FILEID=6676...676&FILEID=667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6-6 17:13:52 | 只看该作者
开阔眼界.谢谢此帖由 wzhjyan 在 2006-06-06 17:14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6-6 20:59:35 | 只看该作者
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6-7 17:05:28 | 只看该作者
好!大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7-20 15:43:00 | 只看该作者
多了解外面,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6-26 08:05:49 | 只看该作者
看看,了解一下,借鉴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6-29 17:30:13 | 只看该作者
呵,有趣,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不一样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6-30 12:12:50 | 只看该作者
美国教育里面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7-14 10:31:01 |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1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09:05 , Processed in 0.12986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