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963|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向老易叫板,给鲸鱼加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5 14:2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2008-12-4 01:47 发表
应试教育是一条不归路。你可以向应试教育低头,而且应试教育也许是条不错的路,但我必须提醒你,应试教育是条不归路。后果很严重。
结论为时过早。慢慢看。

你说,在孩子六岁甚至更早就能确定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未来从事什么事业,这样的家长,我只能说佩服,不是佩服他有这样的判断力,而是佩服他有这样的冒险精神。。。。。。
生活太多变数,十年前的自己怎么也预想不到今天的生活,孩子高考也是十二年后了,孩子成就自己的事业起码是二十年后了,,,我想过这个问题,只能说希望孩子全面发展,目标远大。家长能做的就是打好基础,让一切在孩子的未来都有可能。。。。。

你整段话很有道理,但你选择向应试教育低头本身恰恰违背了你这个很有道理的看法。
我也认为鲸鱼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不认为暂时的低头有违初衷。

应试教育是条不归路,选择了这条路本身,你就关闭了孩子其他路的可能。(个人也不赞成应试教育,但是老易太绝对化。有一种聪明的做法就是在应试教育中做到游刃有余,所谓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个老师,他的思维方式完全是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赞成)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被洗脑了。(鲸鱼被洗脑了吗?请注意鲸鱼用的是低头,鲸鱼并没有赞成老师的观点,但为了小鲸鱼的情绪,只能对老师委曲求全。)
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其强烈的排他性,因为你一旦进入这个体系,并且要求在这个体系拔尖,你就必须全力以赴,(严重不同意,jiangying来说说)此时,每个学生都由学习者变成了运动员,而老师则由教育者变成了教练。这位老师,其思维方式基本上就是一位应试竞技场上教练的思维方式,跟教练一样,秒表是其最常用的工具,每个孩子都要被训练,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
大家看过奥运会上的体操比赛,跳水比赛,每个动作都要被规定为某种难度系数,大家的动作都一样,但你的动作要更加稳定,更加到位,而且不能失误
(比喻有点恰当,但是没有看到区别,教练面对的人数少,而且比老师敬业,所以学生比运动员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运动员吃住在运动队,父母见一面不容易,而学生天天回家,父母好的方法可以影响孩子,运动员可是全天候交给教练了。)
应试教育的本质就是如此,选手的低龄化是必然,竞争的低龄化也是必然。以前,竞技可能在10岁开始,但现在,可悲的是,一个6岁的孩子,就要被纳入这个轨道,开始其漫长的竞技生涯。再读读这段话,不觉得心酸吗?(大部分孩子是可怜的,而小鲸鱼不是,论坛的好多孩子都不是。)

在孩子六岁甚至更早就能确定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未来从事什么事业,这样的家长,我只能说佩服,不是佩服他有这样的判断力,而是佩服他有这样的冒险精神。。。。。。

你现在,所谓的向应试教育低头,实际上已经在冒险,已经在为孩子选择一条不归路,只是你已经被洗脑,不知道而已。
而且,严重的是,应试教育这条路恰恰可能是所有路中最为冒险的一个。首先,由于其具有严重的排他性,在孩子6岁开始,其他一切兴趣,爱好以及潜在特长都要为这个路让位,练田径队就练田径,再练体操就是不务正业了。(暂时的让路,小鲸鱼的弱项就是口算和字的结构,每天10分钟足矣,根本没有把游泳、画画、英语、钢琴等全停下专门练这个,只是暂时的时间调整。)这样,孩子潜在的其他可能就是逐渐痛苦的放弃,而且是不得不放弃。其次,严重的是,这个地球正在剧烈变化,知识的采集模式,传递模式,知识的价值定位这些与教育相关的根本问题都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就像运动界一样,你辛辛苦苦练了某个动作,但突然之间,规则全变化了,这样,你以前全部的努力付之东流。(我的看法恰恰相反,鲸鱼母子什么爱好也不想丢也没有丢,是暂时放一放,而且通过应试教育又多学了一种或几种技能,不是更容易适应变化吗?)第三,你也许10年都是顶级选手,但是,最后的大赛却由于失误一无所获,或者像刘翔一样由于伤病不得不退出。10年如一日的努力,命运却被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左右,这风险难道不够大?第四,你信心满满的进入这个领域,但是,若干年后你却痛苦的发现,你根本就没有这个领域称雄的天赋,你在这个领域很平庸,最后的结局就是陪太子读书,为他人做了垫脚石。(谁都不能拒绝平凡,在一个领域内拔尖或是称雄是很难的,即使菲尔普斯的父母也没有在他很小的时候将他培养成游泳世界冠军的想法。我从来不敢想我儿子将来在哪一个领域称雄。)第五,当你辛苦了十年,拿到了某个锦标,但又痛苦的发现,先前许诺的奖金没法兑现。被有关系,有门路的人把你应得的奖金私分。也许那个漂亮的考过八级的大学生保姆归宿还是不错的。(选择职业的问题,好多人大学毕业时都茫然,毕业后调整几个岗位才能固定下来,象比尔盖茨那样没有毕业就当老板的凤毛麟角。)
既然这条路有如此大的风险,为什么要低头?仅仅是因为孩子暂时遇到了一点小挫折,不能在这个领域拔尖了?或者说,家长或者孩子的虚荣心受到了些许打击?
惰性,很多时候是因为惰性。因为大环境如此,走出自己的路何其难也。所以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天才总是少数,平庸者是大多数。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2 金币 +22 收起 理由
梦幻妖精 + 2 + 2 小易变老易了???
hq1966 + 10 + 10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4:24:50 | 只看该作者
老易的这篇文章,首先作了一个假定,“每个学生都由学习者变成了运动员,而老师则由教育者变成了教练。”然后对于应试教育从运动项目的排他性、运动规则的多变性、运动成绩的偶然性、成绩领先的艰难性、运动员收入的不公性几个方面进行了批判,最后的结论在文章开头就给出了,“应试教育是条不归路。后果很严重。”

对于这个比喻是否恰当,1楼已经进行了分析。但是批判应试教育,不从应试教育本身来批判,从运动方面来批判,得出的结论如果是“不提倡小孩子从事竞技体育”才最有说服力。

老易批评鲸鱼向应试教育低头,却没有注意到鲸鱼是仅仅在口算和字的结构方面低头,犯了一个将命题绝对化的错误。认为只要进行应试教育,就不可避免地要象一名运动员一样面对运动项目的排他性、运动规则的多变性、运动成绩的偶然性、成绩领先的艰难性、运动员收入的不公性等几方面的问题。但是运动员的成功比应试教育的成功要难得多。难道运动员面临的问题,应试教育全有吗?程度都一样吗?

文章只是告诫鲸鱼不要向应试教育低头,但没有说明应该怎样才能不低头又教育成功,也就是其他网友提到的没有建设性的意见。老易在文章最后提出“天才总是少数,平庸者是大多数”,又几次提到“拔尖”、“领域称雄”等字眼,难道老易是要进行天才教育来替代应试教育吗?可是天才教育应该如何搞?愿闻其详。

鲸鱼既然送了儿子上学,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应试教育,因为目前大环境如此。鲸鱼并没有把孩子的一切都交给应试教育,鲸鱼在孩子学前所做的努力,目的就是为了孩子上学以后以较小的努力,来完成应试教育的规定动作,腾出时间与精力进行自己的教育。1楼我提到“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就是这个意思,在应试教育的汪洋大海中如鱼得水。所以,jiangying先生极力倡导快枪手训练,我很是同意,只有快,才能不为应试教育所累。

可惜,正如jiangying所说的那样,鲸鱼是因为没有在她儿子学前进行计算能力方面的培养,被老师发现问题后再进行相关训练显得有点被动。但是仅仅计算是不够的,小鲸鱼的英语应该不用操心了,其他如数学思维的构建,写字质量、速度,语文阅读,写作水平等等还需要操心几年,这些问题问题都解决了,中小学教育可以简单通过,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专心放在爱好上面。

鲸鱼如果不暂时低头,那应该怎样呢?跟一个6岁的孩子讲一讲老易的观点,不管学校和老师将给他多大的折磨,让他去跟应试教育抗衡到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2-5 14:33:33 | 只看该作者
我就说得先投降吗.
顺势而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2-5 14:37:28 | 只看该作者
心雨曾经在一年级的时候因为写字慢
差点被班主任留级呢
好在二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换了
心雨学前就没有完成过幼儿园的作业
这也是原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2-5 14:56: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dylz 于 2008-12-5 14:24 发表
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其强烈的排他性,因为你一旦进入这个体系,并且要求在这个体系拔尖,你就必须全力以赴,(严重不同意,jiangying来说说)


确实不明白这个排他性从何谈起?现在高考扩招了.上大学的机会比我们那时候大多了,不用在这个体系拔尖了. 何必全力以赴?即使我们那个时候也可以不拔尖,即使拔尖,又何必全力以赴.

原帖由 qdylz 于 2008-12-5 14:24 发表
jiangying先生极力倡导快枪手训练,我很是同意,只有快,才能不为应试教育所累。

纠正一下,我不倡导快枪手训练,我强调的是基础,有了基础,再养成好的时间管理的习惯,自然就快了.哪需要训练?又不是跑步游泳等运动.

快是基于能力以上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状态,训练出来的快没有没有意义.因为训练这个快浪费的时间更多.但是话又说回来,打基础没有一定的训练是不行的,这个训练的目的不是快,而是基础.
我不太赞成为了快而拿个什么口算试卷反复计时.叫孩子自己出题,自己做嘛,又好玩,又没有压力,计时测试过几天一次验证一下成果就可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qdylz + 10 + 10 哈哈,表述有误,谢谢纠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2-5 15:00:32 | 只看该作者
小易同学当年的高考文科状元一定是背多分出来的,自我感觉没什么用,因此对背多分深恶痛绝.

不过小易同学不知道,不背也能多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2-5 15:01:21 | 只看该作者
想起卖油翁.......
无他,唯手熟尔.

赞成口算试卷反复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2-5 15:0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wangtutu 的帖子

你们去做吧,我不做这冤大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2-5 15:0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听语漫步 的帖子

等你家心雨上了中学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2-5 15:10:39 | 只看该作者
有句名言好象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做舟

我上学时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给改了:书山有路走捷径,学海无崖做快舟.

老师还夸我呢.我自己也得意.结果..............

现在我要孩子记住前面那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4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1 07:39 , Processed in 0.08479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