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73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质教育,谁是不可缺失的角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8 09:4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双大手把一个小孩子往一个人形木模子里按压,孩子痛苦得泪流满面。丰子恺先生的这样一幅漫画,可以用来形容多年前的中国传统教育。时至今日,教师在素质教育中,是不是真正走出了“教育木模子”?
  “素质教育就是唱唱歌,跳跳舞,搞搞课外活动。”一些老师这样认为。

  “我的老师一本讲义讲了近10年还在如数家珍,里面的例子非常陈旧,这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位高二学生告诉记者。

  ……

  教师感受“本领恐慌”

  20世纪90年代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千人一面”的传统教育模式,已逐步被尊重学生个性、倡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的素质教育所代替。新课程应运而生,美育教育纳入学校重要课程,课外活动不再“夹缝中求生存”……学生们振臂高呼之时,许多老师却感到了困惑和压力。

  “目前全社会非常关心教育,但却没有像关心教育那样关心教师,特别是关心教师的发展;教育系统非常关心学校建设,但却没有像关注硬件建设那样关注教师的发展。”北京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二中地理特级教师李奕说,“在第2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呼吁全社会关注教师的自身发展。”

  一位在重点中学工作了30年的老师说,工作了几十年,突然对自己的职业感到陌生了。“本领恐慌”是真实的感受。虽然年过50,但做老师就要忘记年龄,保持学习热情,否则无法胜任教师这一责任重大的工作,无法面对不断成长进步并且不断向教师挑战的学生。

  传统观念需要转变

  北京55中学高级教师马瑞祥说,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观念,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刻的变革,另一方面由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相对滞后,而社会评价看重的是考试结果,教师不得不为应对考试而教学。

  记者日前对150名高中、初中、小学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回答“哪种教育是自己喜欢而且印象深刻”的问题时,许多孩子不约而同地填下两个字:“实践”。他们认为自己动手最有效果,更能加深理解。还有的提出应当搞开放式教育、启发式教育、互动式教育,自由、轻松、活泼、人性化,而不是硬灌硬输的应试教育;应当是平等的方式,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方式。

  李奕对此表示,提倡素质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探究认识客观世界的态度和方法。比如,以前数学课的任务是教会数学公式,讲两道例题,老师的讲义可以10多年不变;而现在的数学课,老师要设计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共同来验证数学公式。

  “打好铁首先要自身硬”

  “打好铁首先要自身硬。”北京宣武区教育委员会张波认为。据了解,北京市宣武区大部分中小学任课教师不仅会教书,还学会了自己编书,如《茶艺实践课》、《琉璃厂民俗课》等。这改变了过去教师仅仅是由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正渐渐向专家型教师过渡。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社会对教师的期待会越来越高。人们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还要评价教师的德;不仅要评价教师教育活动的结果,而且要评价教师教育活动的过程;评价教师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还要评价情感、修养等。李奕认为,不仅仅是老师,校长、家长,乃至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都是推动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失的角色。·新华社记者王黎李亚杰·(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5-6 11:57:02 | 只看该作者
THANK SHAR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5-21 03:03:00 | 只看该作者
不能够准确量化的指标是很难去把握的,两难相害去其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7-7 05:58:53 | 只看该作者
真正高素质教师又能有几个,小孩学习中能碰到一位亦是万幸,只求各个教师认真负责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7-8 15:39:4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家长才是最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0 00:37 , Processed in 0.07709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