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双性化的人适应能力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7 20:4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双性化的人适应能力强
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小到服装打扮,大到社会分工,人们通常认为男性应该独立、果断、勇敢、自信,女性应该温柔、友好、服从、谦和,如果有人同时具备两种性别特征,就变成具有贬斥含义的“娘娘腔”或“男人婆”。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罗西1964年的双性化理论,同时具有男性与女性身上优点的人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自信又谨慎,这类人往往心理疾病较少,社会适应能力较强。而《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月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也表明,比起典型男性化或女性化的大学生,同时具有两种性别特征的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
  一般在孩子一出生,父母就会有意无意根据儿童的性别加以区别对待,比如给男孩买玩具车,给女孩买娃娃玩具;要求男孩胆大、坚强,要求女孩听话、不吵闹。在幼儿园里,如果一个小男孩不玩奥特曼娃娃,父母和老师都会如临大敌,又是教育又是批评。
  对此,华南师范大学郑希付教授认为,过度强化儿童的性别角色,可能会对儿童今后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男孩从小被强烈地要求“男儿有泪不轻弹”,那么在将来遇到困扰时会不愿抒发负面情绪,不愿向别人寻求帮助,从而危害到他的身心健康;女孩如果从小一直被暗示“你是弱者”,也可能抑制孩子进取心和自信心的健康发展,让她们在生活中难以独立,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和回避。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可以是双性的,关键在于男女两种性别角色达到平衡。”郑教授指出。在父母与儿童的交往中,儿童会学到父母各自的性别角色特点,因此,父亲可以多带带女儿,母亲可以多陪陪儿子,保证父母双方与孩子交往时间持平;另外,父母要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发展需要,鼓励儿童不分性别地去玩各种游戏和玩具,尝试更多的社会经验。比如,不妨让女孩学学武术、爬爬树,让男孩做做手工、缝缝衣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3 19:20 , Processed in 0.08954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