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楼主 |
发表于 2008-3-13 15:11:54
|
只看该作者
1、他的灯灭了
那年,我调到一所乡中学教书。我去报到的时候,有一个人拉着我的手,略带些口吃地说:“我都已经领着孩子们念了好几个星期课文了,正为着以后的课发愁呢,这下,你来了,就好了,就好了。”
后来,我才知道,他代着初一的语文课,是个民办老师,教了好多年的音乐。哪科缺老师了,他就临时补补缺。我去的那一年,正赶上他好像要办婚事,正额头光光亮地筹划着。他看上去快四十了,怎么才结婚呢?我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一个老师,这个老师叹息着说了一句话:这个人痴心,为等一个女人,耽误了二十年啊。
痴等的女人没有等到。更不幸的是,就在这桩婚事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女方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没有任何先兆地就跟着一个外地收药材的商人跑了。对于这样的变故,大家有些手足无措,他倒是出奇地平静,一如既往地跟大家有说有笑。只是,很少再听到他踩着风琴教孩子们唱歌了。
我走之前,他说话就开始有些无节制和错乱。虽然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但谁也不想把最担心的事情讲出来。倒是校长,有一次无意间谈到他的时候,脸黑黑地扔出来一句:这个人呀,灯灭了。
他是千百万老师中的一员。人世间,会不会有另外一盏灯,始终充满着温情和关爱,在一个人最需要呵护的时候,温暖地亮起在他的心房里呢?冥冥之中,我不知道。
2、两种结局
十几年前的夏夜,坐在南方某个城市公园的长椅上,我后悔了:干吗放弃好好的工作,背井离乡来淘金。当时的情况是,口袋空空,我甚至很羡慕笼子里的老虎:悠闲自得,享受美食。
稍作休息,我应该再去寻找最后的机会。就在这时,我想起了一则寓言:古代某个王国一位国王,他有个癖好,就是从死囚中为自己养的老虎挑选食物。被挑中的死囚,在即将葬身虎口的前一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有人惊恐不安,一夜不眠;也有人自知难免一死,倒不如在临死前酣眠逸乐,呼呼大睡。这两类人的最终命运出人意料,前者做了老虎的美食;后者却被国王挑作将军人选,从虎口脱险。因祸得福的原因是,国王认为这类人处变不惊,安之若素,有指挥千军万马的心理素质。
一个寓言,类似的境遇,让我产生了侥幸的心理,不再去奔波,美美地睡上一觉,说不定醒来就会喜从天降。而且我有这种强烈的预感,第二天会有奇迹发生,说不定处在困境中的我,也能像寓言中的那个幸运的后者。
一夜大睡,戏剧性的故事并没有发生,在一片刺眼的阳光中醒来,除了如约而至的饥饿感,什么也没有发生。也就是说我这一夜赌气和表演似的长睡,无人欣赏,没有戏剧性的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生。
为了早餐,只好硬着头皮找公园管理员找点零活干。管理员说,就在这个夜晚,他确实曾有这样的机会给予我,可惜我睡了,他觉得醒着的人比睡着的人更有理由获得工作,结果两次机会分别给予了两个困顿在公园中和我有同样遭遇的人。
类似的境况,却不会出现类似的结果。一个人未卜的命运不会浓缩在寓言里,也不会静止在一本书上。此后的求职,只是牢记住一点,即使你落入困境,命中注定要落入“虎口”,在陷入“虎口”之前,都要时时刻刻想着如何从虎口脱险。
3、生命的消失
周六早上,我是被一阵哭声给吵醒的。揉揉眼睛,我走出房门,发现爸妈在门口默然而立。哭声从对门传来,声声凄凄惨惨戚戚,似家里死了人。妈妈长叹一声,说是死人了,刚救护车来过,紧接着警车也来了,听这哭的。应该是没救过来。怎么会呢,年纪轻轻的一个小伙子?
我最怕看悲剧,尤其是生离死别的场景。对门的哭声让我直发憷,我躲到阳台。楼下站了几个户籍管理处的,还停了一辆火葬场的面包车,后座门开着,清楚看到车后冷冰冰的长方形凹槽。半小时后,人便被抬出来,一条黄布裹身,车呼啸而去。
后来听说,小伙子是搞软件开发的,前几天觉得不舒服,上医院也没检查出什么,只说积劳成疾,好生休息即可。谁成想一夜间变故骤生。一条生命,从鲜活到虚无,只用了两个小时。
第二天我就去水晶店,给男友买了条黑曜石。他很郑重地戴上,抱着我,说下个月我们请假去旅行吧,我们一定要健康快乐地生活。
4、听歌剧羊毛长得细
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叫沃克的牧羊主,每天给他的羊听意大利歌剧。结果他的羊所产的毛,连续几年赢得毛质最佳奖。一些意大利时装设计师甚至不远万里来向沃克订购羊毛。前段时间,一名意大利服装设计师花了22.75万澳元向沃克订购了45.5公斤羊毛。
据美联社报道,沃克跟另外4个人一起在新南威尔士雪山养羊。因为经常给羊听意大利歌剧,他们养的羊羊毛细度是11.8微米,而澳大利亚一般的羊毛细度是20微米。实际上,细度在19.5微米以下就算是极品羊毛了。
除了给羊听意大利歌剧,让它们保持心情愉快外,沃克为了不让羊受到风吹雨打,还专门给羊建了“宿舍”。目前,沃克的羊毛主供给意大利服装设计师。对此,沃克开玩笑说:“经常给羊听点意大利歌剧,就是希望这些羊毛将来到了意大利后不会水土不服。”
5、汉娜的“诚实经”
去丹麦学习之前,就听人说,在丹麦不讲诚信便没有办法做人,更无法做事。我和房东汉娜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充分认识了这一点。
汉娜患有十分严重的失眠症,每夜必服一种副作用很强烈的安眠药才能入睡。一天,我在一堆从国内带来的药中找到两瓶治疗失眠的中成药,于是我把它送给了汉娜。汉娜服用过后,感觉效果非常好,就托我再买些来。
一个多月后,我终于收到了国内朋友寄来的包裹。他打电话告诉我:所有的安眠药,国内医院都限量销售,一次不能多开。他分别去了四五家医院,对医生说自己失眠,就吃这种药有效,才凑了十几瓶。
因为药来得比较迟,我特意把朋友购得这个药的过程给汉娜讲了一遍,希望可以得到她的谅解。
汉娜听完后,脸色有些不对劲,问我要了钱款的单据,付完钱,转身回房了。我很不是滋味。
过了几天,我向汉娜借胶水,一进房间就看见我的朋友从中国帮她买来的药原封不动地放在火炉边。我惊异地问汉娜为什么不吃药,她愠而不火地说:“你和你的朋友从遥远的中国帮我买药,我很感激。但是,如果为了买到药而不得不让他对医生说谎,那我宁可不吃。要知道,诚实是毫无条件的真诚、坦白,不能加任何附加条件,也不可以做丝毫变通,它就是一种实事求是。因此,任何目的、任何情节、任何程度的欺骗都是错误的。这个药在购买的过程中,已经包含了欺骗,它亵渎了我的人格。所以,我是不会吃的。”
6、人就这么一辈子
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来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懦弱时变得勇敢,骄矜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
人不就这么一辈子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辈子,春发、夏荣、秋收、冬藏,看来像是一年四季般短暂的一辈子。每当我为俗务劳形的时刻,想到这七个字,便在哀时光之须臾,感万物之行休中,把周遭的俗事抛开,将眼前的争逐看淡。我常想,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不能消受的,不也驮过这短短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解不开的呢?
人就这么一辈子,你可以积极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对它。看不开时想想它,以求释然吧!
精神颓废时想想它,以求振作吧!愤怒时想想它,以求平息吧!不满时想想它,以求感恩吧!因为不管怎样,你总很幸运地拥有这一辈子,你总不能白来这一遭啊。
7、让“经典”更加经典
当年拍电视剧《红楼梦》,剧组不但要求演员“啃”原著,而且还专门请红学家到剧组驻地讲红学。周雷讲“红学概论”,周岭讲“红楼梦的主要人物”,王朝闻讲“怎样理解红楼梦的角色”,周汝昌讲“红楼梦原著的优与续书的劣”,李希凡讲“红楼梦的历史背景”,胡文彬讲“国内外红学研究概论”,朱家缙讲“红楼梦中的北方生活习俗”,邓云乡讲“南方生活习俗”,刘耕路讲“红楼梦的诗词曲赋”,等等。当时,黛玉、宝钗、凤姐等众多人物的扮演者尚未确定,候选演员们聆听这些红学大家的讲解,课堂上认真做笔记,用被称作“砖头”、“饭盒”的笨重录音机录音,课下仔细整理。有的演员因故缺课,过后也会跟其他演员借笔记补上。导演不但要求主要演员认真分析原著,还要让已确定的演员写出所扮演的角色的人物自传。就这样,电视剧版《红楼梦》无可争议地成为改编文学名著的经典影视作品,至今仍令人赞叹不已。
8、软件写作
“大卫?史特威深爱着他的大学——那爬满常青藤的钟楼,和它古老而结实的砖瓦,还有那阳光四溢、青翠欲滴的草坪和生机勃勃的青年们。但与流行观点相左的是,大学远远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远离商业社会:学术界独有的炼狱,其程度丝毫不亚于商场……”
上面这段文字,不是出自哪位作家之手,而是由电子协作程序在电脑上“写”出来的。据悉,现在好莱坞的编剧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编剧软件”。国内目前流行的作文、诗歌软件,只要输入所需的场景、人物设置、情节关键词,就能得到众多的段落、篇章选择。这些软件大多可通过在线付费购买,价格基本上能为普通人接受,比如15行诗生成器的专业版仅需70多元。
这种软件的面市让国内很多作家大吃一惊,并引发了争论,“只要付费下载了这个软件,任何人岂不都可以当作家了?”有作家担忧地说,这个电脑软件中储存了很多名家的经典语句、小说结构方式等,等于动用了很多著名作家的大脑来“构思”,这样“优化组合”出的文字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写作变得如此容易,还要专业作家干什么?
著名诗人翟永明等则认为 “作家永远就像T型台上的时装表演者,虽然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穿着批量生产的衣服,但时尚的类型还是要由设计师通过T型台来领导潮流。”“有血有肉的作家远不会甘拜下风。电脑必须依赖严格的逻辑体系,而人却可以将其紊乱的天性转换为优势。作家是有思考的,电脑只能‘择优组合’,它不能代替作家的深层的人文思考。”
9、大声问候
与中国的家长们一样,韩国父母们也抱着强烈的望子成龙心理。小孩子们的功课压力因而也非常重,每个小孩下学后几乎都要上两到三个补习班。不过在韩国工作了一年多后,我发现他们重视孩子的教育。
李女士的家庭属于韩国社会中的中产阶级家庭。如今她已成为在家带3个小孩的全职妈妈。她今年4岁的二儿子高飞性格非常内向,上了几个月的幼儿园还不能和小朋友们玩到一起,对于老师交的课也不感兴趣。但他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因此李女士费尽心思找到了一家“体育幼儿园”。李小姐认为:虽然高飞在其它课程上会与普通幼儿园的孩子有点差距,但性格能变得开朗自信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
与韩国的所有家长一样,李女士很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她教育孩子见到长辈时一定要双手放在腹部,行深深的鞠躬礼,不论在什么时候从外边回到家都要大声向长辈说:“我回来了!”此外在与长辈交谈、共同吃饭时也有不少规矩。韩国每个家庭都有关于教育子女修身养性的家训。李女士家的家训大意是希望孩子们成为健康、热情、聪明的人。为了方便孩子们记,他们夫妇把家训设计得很活泼,用韩语讲起来像儿歌一样好听。为了改掉小高飞内向胆小的毛病,李女士特别给他布置了一项“功课”——每天要大声背诵一遍家训给大人听。
10、傅彪大病过后的人生感言
从此学会了拒绝和放弃
有一次傅彪“红人上网”,一位网友问他:你看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当时的回答是“活着”。
我当时在这话的背后,听出某种意味深长的感叹。傅彪后来对我解释道:“我说‘活着’,是因为我感觉能活到现在并不容易。作为一个演员也很不容易,特别是还有人问过我:上次领金鸡奖上台时你干嘛走那么慢?我说一步一步往前走,我已经走了将近20年,所以我走不快,我怕我摔跟头。”
现在,经历了换肝手术后的傅彪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触,他说 当我平安转回到普通病房躺在了病床上,秋芳问候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以后还在风头浪尖上走吗?我无言以对;她拉着我的手又慢慢地跟我说:“得有这个准备,咱以后就不在那风头浪尖上走了。”我自己原先就不想拦着自己慢一点嘛?也想了,而且一直都要慢点要慢点,可经纪人那边已经收了两份定金,拍戏的日程已经从这一年的8月份给排到第二年的6月份了。这场大病,还有秋芳的话,让我彻底明白了一个很简单也很大的道理:从今往后必须学会自己拒绝和放弃!
人生难预料,关键看自己怎么做
傅彪说,我为什么说还要弄个电视剧《冷暖人生》呢?我们医院里有一个西北的病人,也是做肾移植,手术费就是七八万块钱;但手术之后每个月三千块钱的药费交不起了,赶上单位也不景气,最后就跳楼了。如果把在医院里的种种人生以编剧的形式一样一样挑出来,让观众从另外一种角度,瞧瞧人在突遭横祸之后的生活与精神变化,我想那也可能会让很多人能对自己的今后多少有点冷静的提醒。我们病房就有一条汉子,进来时,壮得就跟铁塔一样,天天昂首挺胸的,那意思是:咱怵什么呀?不就住院嘛?可一场手术下来,原来230斤,一下就掉到了140;脸黑得跟铁锹一样,趴在床上自己“哞哞”地哭。这说明什么呢?谁都会有自己扛不住的时候。就为了安慰他,我每天都到他病床旁边去,看他太难受了,我把演戏的功夫和台词都使上了,第一天他躺着不能起来,我就说:老张,你有福气呀!我老婆一天才给我做5顿饭,你老婆就给你做7顿;第二天再去,人家已经坐起来了,我又跟他开玩笑:还是你牛!这就能坐起来了;第三天,看见他前边推了个车正晃晃悠悠在过道里自己走呢!所以我现在想说,人这一辈子,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由着自己在之前计划好和完全预料到的,可就是看谁真遇到个病啊灾呀的,人还能对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了。前几天我去医院复查,先上七楼病房想看看老张,结果人家已经出院了,弄得我当时还挺失落:嘿!我鼓励的对象回家了。这说明什么呢?我当时是在鼓励他,可同时也在激励我自己。
有年头没有吃大白馒头了,真香
有一天,我和张秋芳坐在病床旁边吃馒头就棒子面粥,就忽然一块纳闷:这馒头怎么就这么好吃呀?多少年过来,都没吃过纯馒头了,怎么也得裹层鸡蛋炸炸再吃呀!在剧组拍戏,刚端起盒饭,剧务已经站身边了,那边灯光、设备都打开了,赶紧扒两口也不知道什么滋味,然后又急着忙着去拍戏;要不就是出去吃,恨不得有时候一个晚上能赶好几个饭局,辣的、咸的、酸的、甜的、红的、绿的、黄的,糊里糊涂填了一肚子,回家再一定下神来,居然还是饿。所以已经有年头没这么细嚼慢咽过真正的大白馒头了。那叫一个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