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45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育儿经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31 11:3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从怀孕后我就没用过电脑,怀孕前理所当然没注意过育儿知识,这使我不得不在儿子4个月前,一直是用一本育儿指导书和老一辈的经验来对付他。

应该说,一本好的育儿书对各位准妈妈和新妈妈,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孩子不要捆绑在襁褓里,不要给新生儿挑马牙、挤乳房(一些老辈人很喜欢这么搞的,没有科学理论做后盾,有时候还真不敢反抗他们),多大可以喝果汁,如何添加辅食等等。

我儿子在4个月前没有补过钙,因为没有人提醒我,而我一直也懵懂的认为反正我们也没补,好像也没什么不好,于是就拖了下来。结果1岁左右的时候,我发现他有点像肋外翻,检查后确诊,医生说是4个月前缺钙造成。回想那时候,孩子身高猛增,所需钙、维生素量一定很大,混合喂养已经满足不了孩子的需要。后来看了新浪育儿网上张医师的文章,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补钙。

可以说,新浪专家答疑论坛给我的帮助非常大,我从那里不只是学到了育儿知识,还学会了体察小孩的心理活动,这让我对付孩子出现的情况举一反三,得心应手。比如孩子吃手怎么办?摸小鸡鸡怎么办?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发脾气怎么办?拉肚子怎么办?感冒怎么办?发热怎么办?等等。我把孩子遇到的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心理问题,一类是生理问题。

对于生理问题,比如孩子长牙、补钙、运动功能发育、生病等,这个是需要各位准妈妈和妈妈们利用各种资源掌握有关知识的。没有相关的知识,遇到事情就会抓狂,会像个祥林嫂一样的到处诉苦,却不知道该怎么应付。

心理问题,我没看过孙瑞雪老师的书,正准备拜读一下。但是零零星星的相关评论、转载里,看得出孙老师的观点是比较正确的。爱孩子,这个没有问题,但是这个爱,要理智。比如孩子发脾气,妈妈们难免会跟着着急生气想这孩子怎么那么坏脾气,于是两个方式,一是迁就孩子,一是不理他,随他去。其实两个方式都有问题。这个我们这里不详细谈论了,爱和自由版讨论这个比较多。还有一种,孩子的坏行为,对付孩子的坏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漠视,尤其是1岁以内的孩子,说什么他也不是很懂,即使懂了也不会听你的。怎么办?李敖的三不活用一下:不支持,不反对,不惊诧。漠视,是让孩子忘掉坏行为最好的办法。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了,具体的也有,宏观的也有。我抛个砖头,希望能引回美玉,大家都来谈谈自己育儿的经验体会吧,可以确切到每个具体问题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可儿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1:36:16 | 只看该作者

宝宝的心灵感悟

游戏让孩子快乐,在快乐中锻炼,更能增强孩子大脑与手的配合。 
  (1)搭积木。积木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玩具,“盖楼房”、“建大桥”等活动能锻炼孩子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提高手眼的协调能力。 

  (2)绘画。咿呀学语的孩子最喜欢拿笔涂画,2岁以后的孩子学会了正确握笔,可以教他画直线和圆圈。父母每天都应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去享受绘画的乐趣。 

  (3)上弦的玩具。给玩具上弦可以锻炼孩子腕部和手指肌肉的旋转力量,同时学习两手如何协调地操作一个物体。开始时先给孩子一个容易上弦的玩具,不要使孩子第一次就丧失信心。 

  (4)拣豆豆。这个古老的游戏对孩子拇指和食指的对捏功能有神奇的训练作用。先给孩子准备一个容器(小盒子、篮子等),然后将一把黄豆撒在地上,让孩子一粒一粒地拣豆子。最好是几个孩子同时玩,比赛看谁拣得多。 

  常言道:手巧则心灵,反之,心灵亦手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1:37:39 | 只看该作者

5招小游戏开发宝宝的右脑

众所周知,我们的大脑左右对称,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负责语言、逻辑和分析方面的思维,而右脑则进行非语言、直观和感觉方面的思维。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更侧重对宝宝左脑的开发使用,而右脑的开发教育却往往被忽视。

现在5招小游戏可以帮助你开发宝宝的右脑。


☉找小珠子

*材料:面粉、水、小珠子、刀等

*方法:将小珠子塞入和好的面团中,把面团揉成长条,再切成3厘米长的段,让宝宝猜小珠子藏在哪段面里。或者用沙子代替面团,将小珠子藏在沙堆里让宝宝找出来。

*目的:该游戏通过让宝宝在事先没看见的情况下把东西找出来,来提高宝宝的感知力。


☉玩沙

*材料:沙、小木棍

*方法:在堆好的沙堆顶上插一根小木棍,让宝宝把木棍下面的沙慢慢地扒开,并要求小木棍不能倒下。

*目的:培养宝宝的注意力和手的感觉。


☉套碗

*材料:大小不等的碗

*方法:让宝宝将碗从大到小一个一个套在一起,也可不按大小顺序。这种游戏适用于对用手摆弄玩具感兴趣的宝宝。

*目的:这种游戏能使宝宝的双手同时得到锻炼,从而使宝宝的左右脑均衡发展。


☉找相同的卡片

*材料:卡片若干,其中有相同的图案或数字

*方法:把卡片一张张反扣在桌子上,给宝宝看一张,让他把另外具有相同图案或数字的卡片找出来。

*目的:通过直观找出相同的卡片,不仅能培养宝宝的记忆力和注意力,还能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当宝宝找到一张时,会激发他继续去找,从而对游戏更加投入。


☉撕纸

*材料:报纸、软纸盒、手纸等



*方法:对已会走路的宝宝,把报纸放在屋地上,让他走过去把报纸撕碎;如果宝宝还不会走,就让他坐着撕。
四个右脑开发小游戏
轻松地利用游戏开发我们神奇的右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0 更新时间:2007-1-22 22:17:30
餐馆游戏

让你的孩子帮助你把一顿普通的饭变得特殊。这是一个共度夜晚和当你的孩子邀请朋友来吃饭时的极好主意!

你所需要的:用纸做一张菜单,垫子、盘子、铅笔、厨师帽、玩具钱或信用卡

游戏步骤:

1.确定下来要做什么菜,和孩子一起写菜谱。如果你的孩子还小,你就要自己写了,或者让孩子画出不同的食物。

2.和孩子一起谈论餐馆的工作。让他们选择一下职位,有些要做兼职,就像在真的餐馆里一样。职位有:男服务生/女服务生(拿菜谱,点菜)、男服务生/女服务生(摆桌子,餐后收拾桌子)、厨师(做菜)、收银员(收钱,找钱)。

3.当你让孩子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做饭打扫的同时,你也给了他们扮演不同角色的机会以及如何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的方法。


--------------------------------------------------------------------------------

建造一个温馨家园

在前一页我们所进行的活动中已经修建了公路和电轨,你和孩子也许会愿意在这周围建造一个温馨家园。我们有一些非常简单的实物可以帮助你们建立社区。

你所需要的:

1.建筑物:把奶盒或者麦片盒用建筑图纸包上建筑一幢房子。画或者贴一些方形纸做窗户和门;

2.隧道和桥梁:把燕麦盒纵向剪下一半放在地上做成隧道供玩具车穿行。积木和纸盒可以做桥;

3.交通灯:把三个圆圈(红,黄,绿)贴在冰棒棍上。把棍插在橡皮泥上固定;(见第85页)

4.停止指示牌:把一张纸板剪成几个八角形,然后写上“停”。贴在冰棒棍上,然后插在橡皮泥座上放在交叉口;

5.消防栓:把木塞涂成红色,然后固定在人行道上;

6.邮箱:把一个大的火柴盒立着放置。从上面把火柴盒抽出1.2厘米长。孩子可以把“信”投进去;

7.灌木丛:把棉球涂成绿色做成漂亮的灌木丛,你可以把棉花轻轻地展开然后铺在草丛中,会更漂亮的。最后用橡皮泥固定。


--------------------------------------------------------------------------------

印花玻璃

你可以在孩子的蜡笔盒里找到一些蜡笔屑。不要扔掉,示范给孩子一种新的用途——把他们做成五颜六色的窗棂花。

你所需要的:卷笔刀或者塑料刀、蜡笔屑、纸板或者轻便结实的平面、两张大致相同大小的蜡纸、铁板

游戏步骤:

1.用卷笔刀或者塑料刀把蜡笔卷成细片放在一张蜡纸上,然后把蜡纸放在一张硬纸板上或者一个轻便结实的平面上;

2.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排列一下蜡纸上的蜡笔屑,然后用另一张蜡纸盖在上面;

3.把蜡纸小心地移到铁板上,把一条薄的餐巾放在蜡纸和铁板之间;

4.用一块热铁板把蜡纸压在一起。蜡笔屑会融化并粘在一起,形成非常有趣的图案。不要让铁板太热—蜡会燃烧,烧着纸,发出难闻的气味;

5.蜡干了之后,把这幅图挂在窗户上,看着阳光透进来,就像一块印花玻璃一样。

培养技能:创造力、科学的初步认知(了解热反应)、灵巧的手工制作能力


--------------------------------------------------------------------------------

图片归类

在掌握阅读技巧之前,他们必须首先学会判断数字和字母之间的区别。信息分类能力会使将来的学习变得更轻松。

你所需要的:索引卡片、艺术品及(或)杂志上的照片、3~4人

游戏步骤:

1.首先,你和孩子一起确定用于游戏的各类事物,可以画在索引卡片上,也可以从杂志上剪下来后贴在卡片上。不论画或贴,都必须保证有两个同类物,如一个苹果与一根香蕉,一辆轿车与一架飞机,一只鹦鹉与一只巨嘴鸟。年龄较小的孩子,你可能要帮助他一起设计;

2.游戏一开始,游戏者洗牌,并正面朝下放于地板或桌子上;成功网

3.第一个人翻开2张卡片,如不属于同一类,则仍然正面朝下放回原处;

4.然后下一个人翻开一张卡片,并判断与前两张卡片上的物体是否属于同一类,这就要求他记住第一个人所翻卡片的位置。如果能配成一对,他可以把那两张配上对的卡片拿走,如果所翻卡片与前面任何一张都配不上,他再翻第二张卡,如果这两张卡是一对,他可以把他们拿走,如果仍然不是,则将卡片放回原位;

5.随着游戏的继续进行,卡片被一个一个地翻开,而只要游戏者对每一张卡片的位置记得越清楚,成功配对的机率越大。最后找到同类物最多的人获胜。

有时游戏者选的一件物体可以划归在不同的类别。例如,有四样东西:轿车、火车、飞机及云。设计者原意是用飞机与云配对,因为它们都属于天空,而翻开“飞机”的人将它与“火车”配成一对作为交通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游戏者能合理解释自己的思路,那么他的选择也可以被接受。这种情况下,游戏结束后会剩下一些配不成对的卡片。


*目的:当宝宝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这种游戏可以使宝宝把积压的不满发泄出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haoer56 + 1 + 1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1:42:47 | 只看该作者

观察宝宝影视的感知觉

新生宝宝看起来始终处于睡眠状态,似乎和外界没有过多的交流,更谈不上感应这个全新的世界。其实不然,宝宝在出生后就有了感知觉,能够感知这个世界的变化,并对外界条件做出本能的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宝宝会因为饥饿、寒冷或尿布潮湿等原因而哭闹,因为轻柔的抚摸而甜甜微笑。作为新爸爸的你,应该了解宝宝的感知觉发育情况,并适度地通过刺激来促进这些能力的发育。

  (1)新生儿视觉

  新生宝宝在出生后就具有一定的视觉能力,能够感受光的存在,在光线适度的情况下能睁开眼睛。这时的眼球能够进行无目的的运动, 2周后,可以感受50厘米以内的物体,并能随着移动物体进行追随运动。

  这一时期,如果对宝宝进行视觉刺激,能增强其日后的视觉能力。新爸爸可以拿一个颜色鲜艳的小球,在距宝宝50厘米内移动小球,吸引其注意力,然后慢慢移动小球,使其目光随着小球移动。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宝宝的视觉追随能力及注意力,也可以让宝宝在视觉范围内,观察一些颜色图形简单的卡片,从而增强他的视觉分辨力。

  (2)新生儿听觉

  有人说宝宝出生时没有听觉,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宝宝天生就具有听觉,只不过刚出生时,耳鼓腔内充满着黏性液体,妨碍了声音的传导。随着黏性液体的被吸收,宝宝的听觉灵敏度也在逐渐提高。

  新爸爸可以在宝宝睡醒后,在其耳边制造轻柔的声音,训练他的听觉定向能力。不过,宝宝的听觉器官还很脆弱,容易被尖锐或过强的声音损伤。因此,新爸爸要尽可能地把宝宝和这些不卫生的声音隔离开,以便保护他的听觉器官。
(3)新生儿味觉

  味觉能够帮助宝宝辨别物体的味道,是宝宝出生时最发达的感知觉。宝宝一出生就具有比较完整的味觉,能够辨别酸、甜、苦、辣等味道,甚至对味道的灵敏度高于他的爸爸妈妈。

  你也许会发现宝宝从一出生就喜欢吮吸有甜味的食物,对于其他味道的食物则产生抗拒。这种灵敏的味觉是宝宝自我防御能力的本能表现,是自我保护的初期意识。新爸爸可以根据宝宝的味觉偏好,有意识地训练和调整宝宝的食欲。

  (4)新生儿嗅觉

  新生宝宝的嗅觉比较发达,对于刺激性较强的气味会做出本能的排斥反应,说明宝宝的嗅觉偏好与生俱来。并且,灵敏的嗅觉还能帮助宝宝分辨和寻觅长期闻到的味道。这也是宝宝在妈妈的怀抱中,为什么总能找到乳房的位置。

  (5)新生儿触觉

  新生宝宝的触觉比较健全,同时也较灵敏,对身体接触特别是手心和脚心的接触非常敏感。所以,当你轻轻触摸他的小手时,他会紧紧地握住你的手。新爸爸应该多和宝宝进行适当的身体接触,这是一种良好的感情交流方式,同时也有助于宝宝的身体发育,促进其对环境的反应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3-31 16:00:37 | 只看该作者
正愁怎么对付孩子的坏行为呢,和他说教吧,又不懂,看到楼主活用李敖的"三不",真是个好办法,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3-31 20:07: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谢谢共享。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3-31 22:17:14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以后用的着,有些现在就用的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3-31 22:46:0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资料,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4-1 13:32:21 | 只看该作者
真好,很实用的东西。特别是那些游戏。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3-14 20:14: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5:42 , Processed in 0.085979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