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3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州爆"资料门",从“艳照门”到“资料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26 14:5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州爆"资料门":三百楼盘数十万业主资料遭泄露

文章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08年02月22日

神秘人爆料

名为免费试用软件 实则盗取业主资料来作信息交易

一网络公司2007年至今已套取广州大部分楼盘业主资料

"网上‘黑手’叫卖65万股民资料,售价3000元"、"地摊兜售名车车主资料,准确率95%售价3000元"、"2008年广州老板手机号码共37591个,数据截止日期到2007年11月底,有效率在85%以上,价格220元"、"某公司VIP客户名录共有70000余条,价格1000元一套"、"2007年广州车主名单共有60万广州车主详细资料,准确率在80%以上,优惠价1800元"……

你可能已经对这些信息感到麻木了,你也可能对经常接到的无名推销电话、短信感到无奈、愤恨,但是与此同时,你的困惑也随之而来:我的信息怎么会被商家知道?到底是谁"动"了我的个人"资料"?

日前,记者接到神秘报料电话:广州上百楼盘至少数十万个业主的资料已经被一家网络公司套取,并以此为资本为商家提供信息服务。

日前,一个神秘电话打到记者这里,对方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该公司从2007年起就瞄准了各小区楼盘,

明里他们号称要免费为小区提供信息化建设平台,暗地里却采取各种手段套得小区业主的详细资料。"对外宣传有200万个业主信息,在广州地区保守地说也有数十万个业主的信息,几乎涉及了广州地区所有大小开发商的300家楼盘"。2月21日上午,这位报料人已经报了警。

大小楼盘业主资料有不同程度泄露

大小楼盘均不能幸免

该公司还把目标瞄准大型小区车友会、购物连锁店的入会会员

在与这位"内部人士"见面之后,为了证实其所提供的消息的准确性,他给记者进行了一个示范。在他熟练的操作下,通过电脑屏幕,我们很容易便看到了不少业主的资料:

新塘××城,风×小区,第一单元六楼101,罗××,电话1360271××××;中××城花园,××兰街第31栋,21×2,曾××,电话1306630××××……

不仅仅如此,资料里还显示了该公司收集到的广州地区各个大小楼盘的详细数据:

新光××广场,住户总数1309户,有效住户761户;

世纪××,住户总数1267户,有效住户1185户;

广州阳×花园,住户总数1993户,有效住户1174户;

××城,住户总数1306,有效户数1201;

×江×园,现有住户5624,有效住户4854……

这些楼盘中,当然也包括那些广州普通市民耳熟能详的大地产商和大楼盘。不仅如此,他们还把收集的目标瞄准各个俱乐部和协会,比如,大型小区的车友会、购物连锁店的入会会员,在2007年7月28日入库的资料中,某购物中心的入会会员有61898人,该公司收集到的会员数量就有14269人,约为1/4。

这位人士说,到目前为止,该公司掌握的广州各个楼盘业主的资料保守来说也有数十万份。

连骗带偷用技术手段获取

<font

face='楷体_GB2312'>"就算试用一下发现不好,卸掉也太迟了,资料传送用时不到1分钟。"[/color]

业主资料都是保密的,这家公司是如何获得这些资料的呢?这位报料人描述了这个庞大计划的简要实施过程。他说,从公司成立之初的2007年开始,"面对的是一个接一个的大型地产集团,我们是连骗带偷的去做。"

就像记者在该公司的网页上看到的介绍那样,该公司开发出了一个名为"×家通"的物业管理软件,这是一个推荐给各个楼盘物业管理公司的电脑程序。公司的业务员正是通过向物业管理公司推销这一个免费的程序,从而让物管难以察觉地得到他们电脑里的所有资料。

"我们先是诱导他们试用新的软件,然后描绘一下我们计划中的楼盘管理智能化。由于这些人普遍缺乏计算机信息应用方面的知识,听到我们会首先免费为他们提供给业主发送祝贺短信之类的服务内容,一般都会抱着试一下无妨的心态。他们不知道,在物管软件和我们的程序连通的一刹那,便可以将数据资料上传到我们自己的服务器。就算试用一下发现不好,卸掉也太迟了。资料的传送用时不到一分钟。"

拿到资料后,将该资料结合其银行账号,通过特定途径就能获取详细的消费清单,一个"毫无保留"的个人档案就这样制作出来了。

他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社区信息管理服务试用协议",甲方是试用单位,乙方就是该公司,其中在"试用期限"一项中有如下表述:"试用期限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至三个月之后止。试用期满如双方无其他约定,本协议作废,继续合作需签订正式协议;试用期内,如甲方觉得有任何不满意,可单方面终止本协议;试用期满,如甲方有意向签订正式使用协议,双方可协商延长试用期。"

他向记者解释,作为一个协议有"甲方觉得有任何不满意,可单方面终止本协议"这样的条款,这本身就不可靠,存在不良意图:公司不会在乎你签订了多少合同,公司关心的是你拿回了多少数据。

广州大部分楼盘已"攻克"

普通业务员的月任务是8000个数据,高级销售经理是2万个数据

据了解,该公司全部员工有90多人,其中大部分人就在第一线做业务。"我们的业绩并不是以你和多少个楼盘签订了合同为标准,而是以你拿到的业主数据资料为标准。我们不同的人也有任务,普通业务员的月任务是8000个数据,销售经理是1.5万个,而高级销售经理的月任务是2万个数据。"他说,到2007年10月份之后,我们开始实行新的奖励标准,按照你拿到的数据提成,如果是通过正常的途径,也就是签订合同而拿到的数据,每一个数据提成1角5分,但是如果通过其他方式拿到的数据,提成就少,每个数据提成1角。总监基本没有任务,但是你带领的团队完成了任务,每个数据就可提成2分到3分。

"由于广州地区的大部分楼盘基本被‘攻’了下来,现在大部分业务员都转到其他城市去了,留在广州地区的业务员只剩下10多个。"

"不说出来,就是在犯罪"

自称参与了公司的不少业务,因此了解公司运作规则

"比起公安局与政府内部所掌握的数据和私密材料也毫不逊色。"这位人士说,"我了解这间公司的运作规则,经手了公司很多业务。如今‘攻克’的楼盘和发展商里,有很多我都参与其中。"正因如此,他从去年年底开始便陷入挣扎,一直被自责和恐惧紧紧纠缠,"我怕到时要坐牢。"

据他描述,如今事情已进一步败露,公司内部人心惶惶,不少人已经像他一样辞职不干。"但我现在还是经常收到地产公司和楼盘业主们的电话,他们提醒我事情还没有完结。"

"由于我们的行动牵涉的范围甚广,不少地产管理方已经知道上当了。"他表示,"如果事情被揭露,这班人的前途也就没了。"他和那些已从公司辞职的人一样,认为无论是业主还是地产方,在这件事情上都是无辜的受害者,"我们都觉得,事情总要有个了结。我不说出来,就是在犯罪。所以我决定站出来。"

四步"窃"取资料

第1步:诱导

该公司开发出一个物业管理软件,推荐给各楼盘物业管理公司免费试用,并声称可以免费提供给业主发送祝贺信息等服务。

第2步:传送资料

物管软件一连接上该程序,所有资料一分钟内即上传到网络公司服务器上。

第3步:连接账号

将资料结合其银行账号,通过特定途径就能获取详细的消费清单。从而建立"立体"业主资料。

第4步:信息交易

通过宣传与商家合作,帮商家群发推销短信。

■ 用途

业主甚至接到过推销"雇凶杀人"的电话

收集到这些资料用来干什么呢?提供信息服务。在报料人所提供的另外一个宣传资料上,有这样的几句话:"用户年龄群主要介于25~50岁之间,平均家庭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个人及家庭极具消费力,是集团购买决策者、大宗消费的主力军、时尚消费的追逐者……"

果真有这样的事情吗?记者以"××基金公司"的名义拨打了该公司的客服电话,以业务员的身份找到了自称总监的李女士。通过电话,她向记者拼命地推销了一番自家的信息服务。

"跟一般的手机短信群发不同,我们的对象是有明确区分的。"李女士接着解释道,"我们的资讯覆盖全国20多个大城市,尤其以珠三角地区的资料最为完善。"她表示,在广州地区,他们的业主资料超过数十万份,而且全部都可以从不同方面做出细分。记者提出宣传目标确定在番禺的一些大型楼盘。李女士表示,不少番禺楼盘他们都有上千数据,不过祈福新村的数据记者暂未从李女士提供的清单中找到。

李女士列举了手中业主资料的详细划分:姓名、身份证号、居住区域、楼盘、具体房间号、银行账号,以及账户金额一应俱全。初次交易,该公司每条短信会收取0.1元的费用,"包括付给中国移动的通道费和我们的数据费。合作展开后,价钱还可以慢慢商量。"

这位报料人告诉记者,"业主们的投诉电话渐渐的多了起来,让物管公司应接不暇。"他表示,业主们收到的"骚扰"电话形形色色,不少人一周可以接到几十个,"××新城的业主向他们物管投诉,一天曾接到过十几个推销服务的电话,从公关服务到私家侦探都有,雇凶杀人的也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又一个恐怖活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15:00:05 | 只看该作者

从“艳照门”到“资料门”……

从“艳照门”到“资料门”……

日期:2008-02-26 作者: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上百楼盘数十万个业主的资料,已经被一家网络公司通过多种手段套取,并以此为资本为商家提供收费信息服务。就在广州“资料门”事件见报后一天,又传来消息,该网络公司不但攻克了广州,深圳的“资料门”也在铺开,现在正要全面入侵北京和上海。据说四地已有886个楼盘基本被攻克或者正在被攻克,涉及至少150万住户的业主资料。

    很明显,这是网络公司使用不合法手段窃取个人信息、然后通过交易个人信息获利的典型案例。在丧失警惕的物管间接“配合”下,数百万业主的个人隐私被赤裸裸地暴露在别有用心的商家面前。

    其实,在时下,个人信息通常处于一种缺乏保护的状态。从“艳照门”到“资料门”,所谓的个人隐私被恶意传播,被拿来当作交易工具。遗憾的是,对于不法企业套取业主资料这种社会公认的不法行为,我们在法律保护上还存在着空白,即使不算束手无策,至少从目前来看也显得力不从心。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问题的不断涌现,法律如何与时俱进、及时打好“补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话题。

    以“艳照”为例,我们定罪量刑的依据还只是关于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个解释很显然不能保护个人隐私,而且还存在着“艳照”属不属于淫秽图片,传播200张才获刑、那传播199张难道就不是犯罪的争论。至于“资料门”,在法律上则更是一片空白。

    不能随意公开的个人信息,由于缺乏保护被商家随意公开,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需要公开的公共信息却经常处于一种被垄断状态,拒绝公开。这恰恰形成了时下两种信息的不同境遇:作为公共信息,本来应该公开、透明,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公众,但很多时候公众却得不到需要的公共信息,因而一个“周老虎”弄得到现在还没有权威的官方认定;相反,那些本来不该公开的个人信息,却被公开化、透明化地操作,以至于个人隐私在公共领域里丧失了个体的独占性,甚至被恶意地传播和利用,像“艳照”和业主的资料,几乎变形成了任人浏览的公共信息。

    作为个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个人隐私理应得到法律的保护。因而,对于现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个人信息被泄漏,必须要有一部专门的信息法,来为其判定违法与否的界限。也就是说,要将个人信息纳入完整的司法程序轨道,这样,网络公司窃取个人信息,然后再以高价卖给商家,就有了违法的司法依据;购买个人信息者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就有了法律上的界定;再扩大到企业能不能使用个人信息,可以在多大的范围内使用,也就有了合法的法律许可。毕竟,对于个人隐私的泄漏,个体维权相当困难。而如果有了法律的保护,企业有了承担法律责任的约束,那么交易个人信息的行为或许会得到收敛。

    当然,这个信息法对于公共信息也要有所规定。个人信息要保护,公共信息则要公开,而且透明度越高越有利于认同。一定意义上说,只有打破公共信息的垄断,才能换来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因为“公”“私”分明了,法律就容易界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2-26 15:28:37 | 只看该作者
见多不怪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qdylz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2-26 17:34:11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在网上搜了下自己的名字,竟然搜到数十页同名同姓人的资料,有很多有联系电话的,真是怕怕.................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蓝弟弟 + 5 请告诉你搜索用的关键词,我也搜搜看。^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2-26 19:58:01 | 只看该作者
  

  总被人惦记着没有安全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2-28 20:5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2-29 15:19:26 | 只看该作者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3-1 14:07:09 | 只看该作者
从门户网站搜索到很多同名同性的,晕了 ..在一些招牌网站上能看到个人详细资料,怕怕 ..幸亏没有我自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4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03:26 , Processed in 0.07926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