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1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永远都没有错,就是错了你也得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31 11:0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父母永远都没有错,就是错了你也得听
心海导航(QQ:459245335
做了十年班主任,毅然辞掉工职,全身心投入家庭教育这个领域,我把这些家长管不了,学校不愿要的孩子整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学习型家庭,在风风雨雨中不经意间已有六个年头了。如今有的孩子已经步入了大学殿堂,有的进入学校后表现很出色,其中几个孩子的成绩保持在全年级前十名,谁又能想到他们曾经都是问题孩子呢!有一个叫天龙的孩子,回到中学不但成绩优秀,而且担任三项班干部,最让我们欣慰的一名叫建昆的中学生,原来逆反到家长几乎不能与他搭话,一开口就吵架,通过几个月的疏导和强化培训,孩子变化很大,但学校对他过去的印象没有变,今年九月份,家长到学校找领导欲让孩子返校,结果遭到拒收。后来我亲自陪孩子以及他的母亲来到另一所中学,政教处主任拿出一张数学卷子,就在那个老师来来往往,熙熙攘攘说话很嘈杂的办公室茶几上,120分钟的卷子,孩子仅用了50分钟写完了,主任望着书写工整、卷面干净的试卷笑了。他对一个工作人员说:“你把卷子交给快班的张老师判一下。”
不一会儿,一个四十多岁的女老师拿着卷子快步走进政教处:“主任,把这个孩子放我们班吧?!”
“这回可是你主动要的,别再说是我强塞给你的,呵呵”
主任调侃的话语把我们都逗笑了。如今孩子进入学校两个月了,历经两次月考,成绩在全年级五百多学生里名列前茅,因为他的物理成绩不太好,任课老师拉着孩子的手说:不要担心,你的物理成绩我包了!当昨天小昆坐在我对面说这些话的时候,眼里噙着泪花,我的心情也异常的激动,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我在疏导他过程中,厚积他身上的坏习惯曾使我出现过两次痛心放弃他的念头。
如今的问题学生究竟问题根源在哪里?通过近几年疏导和调整过千余名孩子的感悟,孩子的成长问题,我们不能一味责怨社会、教育制度和学校,因为这些外界因素我们无法改变,只有完善我们自己的家庭教育文化,才能向社会和学校输出心灵健康的孩子(孝道、有爱心、有责任感)。老师也非常渴望教育出优秀的学子,如果家长从一开始就向学校提供了贪图享乐、事事讲条件、任性跋扈的苗子,孩子又如何能去适应学校的生活?!
不要因为我们拥有了物质财富就可以无节制让孩子去享用;不要因为我们的少年时代吃了很多苦,就可以让孩子避开挫折奢望让他一辈子不吃苦;更不要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就说自己输不起……因为输不起,家庭教育往往从起步阶段就偏离了亲子教育的方向。

回忆我的成长历程,受益最深就是父母给予我的家庭教育文化,虽然今天用教育理论来推敲会有太多的争议,但现实与理论毕竟存在很大的差异,实用才是传承的根本!我的母亲也属于爱唠叨的那一种,父亲的脾气在外人眼里属于暴烈的那一种,但他对自己的五个儿女总是笑眯眯的,从来就没有发过脾气,他经常用温和的语气对子女传达的教育思想却让我们感到敬畏,直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
一、父母永远都没有错,就是错了,你们也得听,也得服从,不能顶嘴,不能耍犟,有什么想法可以“过后”提出来。
(在我少年时期的伙伴里,我时常看到他们与父母顶嘴争吵,但我们家从来没有发生过,一直到现在,如今回忆当时的感觉,并不是不敢,而是从心里认为那样做属于不孝!)

二、你们长大后不论在哪里工作,你们的领导永远都没有错,就是错了,你千万不要当众说出来显摆自己,有好的建议可以单独到他的办公室说。
(当时不太理解,直到参加工作后才真正领悟父亲的苦心,现在回忆感觉非常有味道!)

三、如果你今天已经感觉上学很苦,你最好现在就把书包从学校拿回来,想出去闯我给你路费,但必须把钱挣回来,不想出去你就乖乖的下地当农民。
(哥哥读中学的时候,父亲经常说这句话,当时的感觉有些怕,怕不让读书。我升入中学的时候,有很强烈的紧迫感,恐怕表现不好被父亲强制退学,所以,我的中学时代表现最优秀,在班里担任纪律正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学校团支部惟有的两名学生,其中有我。如今敢说这句话的家长已经不多了,我疏导过的中学生里,有多半孩子的心理属于此地不留我,自有留我处,大不了让父母帮我转学,我接触过一个孩子,他最高记录在两年内转过六所学校,看着他牛气的眼神,我也不敢留他。)

四、不管家里穷或者富,家里的一砖一瓦都是父母的,别想在家里做窝里横!用头脑去外面闯出自己的“小家”,那才叫本事!
(如今我们五个人闯出来了四个,惟有大妹妹留在了父母身边,老家有分家的习俗,全村只有我们还是个大家庭,春节是父母最高兴的日子,各路孝子贤孙回到一个大锅里抡马勺,一直热闹到正月十五,七邻八舍羡慕不已!)

………

从幼时接受一种严格的家庭教育文化,往往是对一个孩子的性情、人格、志向的最好塑造,所以,只有家庭教育培养出一个好苗子,学校教育才能将他引导成材。没有哪个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进入最好的学校求学,问题是,孩子能适应那里的苦、那里严格的规章制度吗?不管我们的教育理论多么花哨,但现实毕竟是残酷的,我们只有培养孩子一个性情,让他去适应每一种环境,这才是孩子在成长最重要的!有很多中学生在我和他的沟通中,他所表露出的成长心态常常令我吃惊:
“学校食堂里简直不是人吃的饭,我从来就不在里面吃!”
“××老师算什么东西,爸妈都不管我,他凭什么管我!”
“不是品牌的,我连看一眼都懒得,我脚上的袜子,品牌的,三十多元!”
“我是未成年人,父母有抚养我的义务,他不管我,我就去告他!”
“他们不给我钱,我就离家出走,爸妈最怕我出去学坏了!”
“他们不管我,我爷爷奶奶管,这是爷爷亲口对我说的!”
“我有我的活法,这是我的权利,妈妈凭什么干涉我!”
………
在很多次家长培训课上,我所了解拥有家庭教育文化的家庭已经寥寥无几,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中,不断的向左走,又不断的向右走,始终没有理出真正头绪,错失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最终导致家庭教育失控,自己的孩子自己管不了。目前我和孩子们拥有的家依然是个特殊的家庭,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拥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成长心态。有很多家长询问:王老师,你用什么方法让这些孩子服服贴贴的学习?我的理念很简单:尊重孩子就是给他责任,家长从他承担责任的态度中收获尊重!这也是我从父母那里传承下来的家庭教育文化!
这仅是我个人的家庭教育观点,在这份传承下来的家庭教育文化里,还有几个容易步入误区的地方:不要过多与孩子讲道理;孩子拥有权利是家庭教育的阴影;压岁钱使用过滥是孩子步入奢侈的陷阱……我会陆续贴出来,欢迎大家评论!如果你是家长,不妨说说我们受教育的故事,在大家的故事里,可能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文化。
更多教育案例在我的博客:http://wsjwwq.blog.sohu.com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老等 + 2 + 2 真好哇!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0-31 21:58:30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感触,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1-4 11:04:04 | 只看该作者
尊重孩子就是给他责任,家长从他承担责任的态度中收获尊重!


怎么从平时的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如果能说得详细就更好了。

谢谢老师了,如果不是您的爱心和耐心,这些问题孩子恐怕就不会成长得这么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3-19 15:31:54 | 只看该作者
您很像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小林校长,教育有一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3-20 12:04:19 | 只看该作者
尊重孩子就是给他责任,家长从他承担责任的态度中收获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3-20 22:05:25 | 只看该作者

您是一个真正让人感动的好人好老师。向您致敬。

您的无私奉献精神,拯救了多少棵中国的幼苗啊,您真的是功德无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3-20 23:43:01 | 只看该作者
向您致敬~~~~也欢迎到爸爸妈妈学校做客!授课~~~~
http://88mm.uu1001.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3-21 04:01:4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啊,想起了我父母对我的教养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3-21 16:46:43 | 只看该作者
很感动,谢谢老师!我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要多多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2 08:57 , Processed in 0.081167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