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一些认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31 15:1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促进幼儿的发展是现代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幼儿发展为本是现代幼儿教育必须确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它也是贯穿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称之为《新大纲》)各部分中的一个基本观点,那么,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应该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贯彻以“幼儿发展为本”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呢?就这个问题,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本人的一些认识。

一、幼儿的发展应该是身心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幼儿的发展应该是身心两方面的和谐发展,它既包括宏观方面的身心和谐发展,也包括微观方面的全面发展,比如,从心理发展来看,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智力因素的发展,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包括各种思维能力及其各种思维品质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指某一单项的思维能力或思维品质的发展。只有从这种意义上去理解幼儿的发展,才能真正地促进全面地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应该牢记以下观点:

●任何一方面的(超常)发展不能以牺牲其它方面的正常发展为代价。如,所谓的特长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幼儿的全面健康地发展为代价。在这方面,以突出特色为要旨的所谓特色幼儿园应特别注意,千万不可为了突出办园的特色,而忽视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的任何一项教育活动都应该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应该从如何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选择各项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比如,在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方面,就不应该仅仅从育体的角度去选择其内容和形式,而应从如何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角度去选择教育内容和形式,使得这些教育活动在育“体”的同时也育“心”,进而促进幼儿更加全面地发展。又如,在音乐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方面,既要考虑如何促进其音乐素质的发展,又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促进其非音乐素质,如良好个性等的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应促进每个幼儿获得与其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相适应的发展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为此,幼儿园教育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了解每个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能,这是促进幼儿有个性地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许多幼教工作者往往不注意了解每个幼儿的经验基础和能力基础,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假设幼儿为“‘零’基础”或相同基础上进行,这样统一要求的教育,很难使得每个幼儿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每个幼儿的发展基础、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要照顾幼儿的个别特点,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量力而行,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并使之不断地且快速地由现有的发展区域向最近发展区域过渡。为达此目的,我们应该为每个幼儿提供与其经验、能力和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具,以及采用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方面我们做得很不够,以致大多数幼儿并未得到其应有的发展,他们白白地错过了接受教育和发展的大好时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幼教工作者的重视。

●偏爱使得许多幼儿失去了应有的锻炼和发展的机会。有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特别是观摩活动中,总是让能力强、胆子大的幼儿当众回答问题或为大家表演、操作,以表现他们的水平和才能,而很少让发展水平差、胆小的幼儿出来表现和锻炼,甚至有个别教师在接待参观时,竟将发展“滞后”的幼儿、“调皮”的幼儿让保育员带出去,不让他们参加活动。在盛大节日的准备活动中,我们还可以时常看到,那些能歌善舞的少数幼儿用大量时间排练节目,而大部分幼儿则处于“放羊”状态。还有,许多教师平时只关注发展水平好的幼儿和那些“淘气”的幼儿,而对那些内向的不爱说话,不违犯纪律的幼儿则很少给予应有的关注。在表扬孩子方面,教师总是表扬那些发展水平高或表现“出色”的幼儿,而很少表扬那些最努力的幼儿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的幼儿,这样使得许多幼儿感到自己总是被老师忽视,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而失去了前进的信心和动力。

三、适当难度的活动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必要条件

这里强调二点:一是,幼儿的发展是通过其自身的活动来实现的;二是,这些活动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否则即使幼儿参加了这些活动,这些活动对其发展也没有多大的实质性意义。

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幼儿的发展是其在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有什么样的活动,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没有活动,也就没有幼儿的发展。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应体现在如何更好地让幼儿“动”起来,教师应努力让幼儿肢体、口、心智等身心各部分活动起来,只有这样幼儿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要不然,即使教师讲得再多、再动听,表演得再优美,而幼儿没有“动”起来,幼儿没有“动”的机会,那么,这样的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而言都是徒劳无效的。比如,要发展幼儿的言语交际能力,就必须为幼儿提供进行言语交际的机会,如果幼儿只是听老师讲,而没有与他人用言语交际的机会,那么他的言语交际能力是不会得到提高的。有些幼儿听了教师讲了许多的故事,在教师的强化训练下,他们也会讲不少的故事,但却不会与人交流。这主要原因是因为幼儿平时所进行的言语活动多数是单向的,如,只是听或只是讲(单向的输出),而很少有自由与人进行双向交流的机会。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讲的也就是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活动要有适当的难度,适当的活动难度,既可促进幼儿的发展,又可以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这里所讲的难度是指幼儿需要努力并且是可以克服的障碍。轻易地成功,会使幼儿很快就对该活动失去兴趣,而经过努力克服障碍,获得成功则会大大提高幼儿的成就感,进而提高他们参加相应活动的内在动力。难度又分为身和心两方面的难度。如果活动的要求大大低于幼儿身心的能力,或者没有达到一定的身心负荷,那么,他们的身心力量就派不上用场,他们的发展就会进展缓慢,甚至还有可能会衰退和钝化。也可以这样说,没有一定难度的教育活动就是浪费幼儿宝贵的时间和受教育机会。在给幼儿增加难度方面,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给幼儿的身心增加活动的难度,活动的难度应由小到大,并且这些难度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克服的,刚开始时,让幼儿稍加努力即可获得成功,这对提高他们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是很有帮助的;不要让幼儿在一开始就接连不断地失败,进而垂头丧气。从学习的动力来看,我们提倡:以成功促进成功,让每个幼儿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经过努力,不断地获得成功。我们坚信,对于幼儿而言,成功才是成功和自信之母。

平时,许多教师在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时,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考虑得比较多,而很少考虑如何通过提高难度来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不能不说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个盲区。

四、幼儿今天的发展应有利于其今后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教育要“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这就要求幼儿园教育不但要讲究即时效应,更要讲究长远效应: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幼儿今天发展的价值,今天的幼儿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当前,还要着眼于未来,幼儿今天的发展不能成为其明天发展的障碍。

今天的所谓发展不能以牺牲其长远的发展为代价,这方面我们一定要注意,千万不可过于迎合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急功近利的心理,对幼儿进行“超前教育”(将小学的甚至有些还是中学才学的知识技能压到幼儿的身上)。我不同意“家长就是上帝,家长的要求就是幼儿园的办园方向”这种提法。因为孩子不仅仅是家长的,更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教育,不仅仅要对家长负责,还要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

从客观上来讲,“超前教育”确实能使幼儿学会不少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幼儿这方面的发展往往是以牺牲其情感、社会性的正常发展以及他们的长远发展为代价的。因为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幼儿,在入小学前就掌握了小学的知识,所以他们对小学老师的课根本听不进去,上课时对重复学习不感兴趣,他们常常开小差,做小动作……,这些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将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比如,不重视课堂学习等,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孩子,在一年级时成绩十分优秀,而到了三年级后,学习成绩就大幅度地下降。此中主要原因就是“超前教育”使孩子在一年级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所致;而相反,那些没有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孩子,在一年级时,他们的学习不一定十分优秀,但在后继的学习中,成绩却在稳步地提高,这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一年级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专心听老师讲,积极参与课中的各种活动等。从表面上看,“超前教育”没有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事实已让许多孩子输在起跑以后。从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幼儿园中的各种“超前教育”的热潮应该休矣!

为了使得今天的教育更加有利于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牢记以下几点。

●能力的发展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更有利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情感兴趣比知识技能特长重要。我们不能为了让孩子掌握某种知识技能,或发展其某项特长而牺牲其对相关活动的兴趣。因为这样是得不偿失的,也是不利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的。

●相互联系的、系统化的知识技能比零散无序的知识技能更能让幼儿有发展后劲。

●幼儿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如果某一项教育改革不能充分地证明其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这种改革是没有必要的。任何教育改革都要努力给幼儿的发展带来更佳的实质性东西。

●幼儿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索而获得的知识比由教师直接“告诉”而获得的知识更具有发展价值。

●教育不能只剩下快乐。我们不反对快乐教育,但教育不能仅仅是为了让小朋友们快乐,因为幼儿园教育还有更为重要的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我们反对把“孩子快乐”当作教育评价的唯一标准。“只要孩子快乐了,就可以了。”这样的观点绝对是错误的,因为幼儿快乐,不仅仅是目的,更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手段,光有快乐,没有幼儿其它方面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是低水平的教育,是教师的失职。

●知识技能是教育追求的目标,更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的手段,我们要通过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不要为了知识而知识。

●要注意对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些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包括自信心、同情心、责任感、热情、乐观、良好学习习惯等。要培养幼儿这些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人一方面要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幼儿这些良好的品质有锻炼和发展的机会。幼儿一旦形成了这些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就会使其终生受用,同时,也更加有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幼儿教育要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是幼儿教育永远的追求。

主要参考文献:

[1]编写组编《当代国外著名教育家教学论思想》,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2]华爱华:《新<纲要>与幼儿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莫源秋 2005-04-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1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5 09:12 , Processed in 0.07253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