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幼儿超级的智能是可能的
英国学者弥勒(J. S. Mill)六岁时除了英文之外,还学会了拉丁文与希腊文,并且开始阅读各种世界名著。音乐神童莫札特三岁时即学会弹钢琴,六岁便开始公开演奏,美国华裔少年罗杰十二岁即由大学毕业,随后便进入史丹福大学念研究所,诸如此类的杰出表现,许多人都将它归功于先天的禀赋或特殊的遗传,认为他们都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神童。一般的父母虽然大都非常向往自己拥有一个(或几个)智能高超的下一代,可是始终都不敢对此种梦想存有何种的‘奢望’。近几年来许多专家对于资赋优异的儿童曾经作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我们只要使用有系统的方法来教养儿童,尤其重要的是,如果能够好好把握儿童一生中最重要与最有效的关键时期来刻意加以指导,则这些儿童将来在智慧能力方面便可能大幅获得改善,甚至成为人人称羡的所谓‘超级婴儿’(super baby),有些人曾经利用这一类的理论实际加以应用,结果竟然发现不少成功的实例,这些实验成功的经验,虽然引起了许多人的争议,然而却也有许多人表示高度的兴趣,认为这是幼儿教育上一个重大的革新。笔者认为目前虽然仍有一些学者对此加以怀疑和批评,然而由所获得的许多资料和证据显示,一般的父母或教师,如果能够经常注意加以教育,则儿童,尤其是年幼的儿童,所受的影晌响是至深且钜,他们纵然未能成为一个天才,然而也往往足以影响儿童将来的成就,甚至改变他的一生。胡适博士曾经说:‘要怎样收获就要怎样栽。’因此我们如果要使我们的下一代更聪明,将来更出人头地,那么身为父母的成人便应当注意‘怎样栽’的方法,及早‘勤种和耕耘’,将来才能收到丰硕的成果,俗语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味称羡别人的孩子,倒不如自己明了教育幼儿的原理和要领,然后设法教好自己的孩子,说不定自己的孩子不久以后便会进步非凡,成为资优的孩子,将来还能替社会人群作出更多的贡献。‘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但愿本文所提供的经验,能够带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天下父母一些有价值的借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