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17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伴是个大学校(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9 15:0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04" border="0"><tr><td class="c01" align="center">同伴是个大学校</td></tr><tr><td height="20"></td></tr><tr><td align="center" height="20"><font color="#079000" /></td></tr><tr><td class="c02">  ●陈会昌  我小时候,和那时的大多数孩子一样,没上过一天幼儿园。上学以前,除了在家里和兄弟姐妹一起玩,就是在街上和院里院外邻居家的孩子玩。说到玩,那时候可玩的东西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多,家家都没有什么玩具,男孩子无非是弹玻璃球、拍洋画、拍三角(用烟盒叠成三角形,放在地上,谁能把它拍得翻过来,谁就赢得它)、滚铁环、撞拐(两人分别把一条腿抱起来,只用一条腿着地,互相对撞,直到把对方撞得失去平衡,就算赢);女孩子玩的是踢毽子、跳皮筋、跳房子、扔包、抓拐(把一个装着豆子的小布包扔起来,把羊的关节骨翻成各种形状,抓起来,再把布包接住)。过年的时候,有的家大人给孩子买一幅《升官图》,孩子们凑到一起,用扔骰子或转陀螺的方法,决定进几步或退几步。从《水浒》一百零八将中地位最低的金毛犬段景住开始,最后看谁先走到晁盖,谁就是赢家。  和现在的孩子们相比,我们那时在物质上是太贫穷了,不管是吃的、穿的、玩的、住的、用的,和现在比都有天壤之别,大多数孩子就是在街上&ldquo;野跑&rdquo;,很少有特别设计的学前教育。  可是,我们那一代人也长大了,我们那一代人当中成为&ldquo;傻子&rdquo;、&ldquo;白痴&rdquo;的人数比例,和现在的孩子们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三四十年前的儿童比现在儿童最大特点是&ldquo;没人管&rdquo;。当时家家户户都有好几个孩子,加上当时的贫穷生活,家长大多无暇顾及孩子,他们不得不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生计上。所以管孩子比较少,而&ldquo;没人管&rdquo;大概和&ldquo;自由&rdquo;是同义语,没人管的孩子,当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街上&ldquo;野玩&rdquo;、&ldquo;野跑&rdquo;、冒险,自由自在。那时的孩子,有很多机会去干自己想干而大人知道了肯定不让干的事情。  那时孩子的第二大特点是伙伴多,交往也多。现在上幼儿园的孩子,与伙伴的交往是被大人安排好的,孩子上了哪个幼儿园、哪个班,他就不得不和班上的孩子结为一个群体,除了班上的这些孩子,他们自己是没有什么选择机会的,因为家家都是独生子女,除了和自己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有少量交往外,他们很少有机会到大街上&ldquo;野跑&rdquo;。  我小时候的伙伴交往却是自发的、自己选择的、自主的。大街上的儿童群体大多是&ldquo;混龄编组&rdquo;的,五六岁的孩子可以和十来岁的孩子一起玩,只要他们愿意,这种一起玩的关系就可以保持下去。  最本质的差别在这里出现了。有个非常伟大的心理学家,叫维果茨基,是前苏联人,现在全世界的心理学家都承认他的理论。按照他的说法,小孩子的智力发展和社会化进程主要是在他们和比自己更成熟的社会成员一起活动、一起相互作用之下,逐渐完成的。&ldquo;比自己更成熟的社会成员&rdquo;是什么人?无非是大人、大孩子。举个例子,下象棋时,马走日,象走田,过河卒子顶个车,这些规则,小孩子是从谁那里学到的?从大人那里学是个途径,但更多的是从比自己大的孩子那里学,从比自己棋艺高的孩子那里学。你走错了一步棋,想反悔,大孩子一句声色俱厉的话&ldquo;不带悔棋的!&rdquo;小孩子就没脾气,就得认输。等他们棋艺纯熟了,再在比自己小的孩子面前耍威风。于是,小孩子的智慧就这样慢慢成长起来,下象棋的规则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像&ldquo;不许悔棋&rdquo;、&ldquo;不许耍赖&rdquo;、&ldquo;不许偷奸耍滑&rdquo;这类的规则,不都是在小孩子们一起游戏时学会的吗?  用维果茨基的话来说,大孩子在和小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同时就充当着小孩子的指导者角色,他们通常并不手把手地教小孩子做事情,而只是在旁边以教训的口气&ldquo;点拨&rdquo;小孩子。这种点拨的作用,好比盖房子时要先搭个脚手架,大孩子帮小孩子搭了个脚手架,至于和泥、砌砖,大孩子就不管了,&ldquo;你自己干吧!&rdquo;即使是亲兄弟姐妹,也不外乎如此。  就这样,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中,学会了做事情,懂得了好多不懂的东西,知道了好多游戏规则和社会规则,他们的智慧增长了,社会化进程也循序渐进地完成了。  所以,无论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儿童的伙伴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ldquo;同伴是个大学校&rdquo;这个说法一点也不过分。  现在有些家长常问我:&ldquo;让不让孩子多和别的孩子一起玩?&rdquo;  我的回答很坚决:&ldquo;不但让,而且多给孩子创造机会。&rdquo;  有家长问:&ldquo;让不让孩子和比自己大的小孩一起玩?&rdquo;  我的回答同样坚决:&ldquo;当然让!&rdquo;  其实我知道,家长们这样问的意思是:&ldquo;孩子被大孩子欺负怎么办?&rdquo;现在的爸爸妈妈们的忧虑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家家只有一个孩子的今天,适当的监护的确有必要。但不要忘记了,他们自己也是在大孩子的&ldquo;欺负&rdquo;下长大的。小孩子和大孩子一起玩,当然处于劣势,他们的力气不够大,智慧不够多,挨打、受气的时候很多。但是,正因为这种似乎力不从心的活动,才大大地刺激了他们智力发展中的&ldquo;最近发展区&rdquo;,迫使他们不断学习新东西。同时,多数大孩子并非总是蛮不讲理地欺负小孩子,而是比小孩子懂更多的道理,他们带动小孩子懂得该懂的东西,拽着他们往一个被社会认可的社会成员的方向走。他们充当了父母无法充当的&ldquo;指导者&rdquo;、&ldquo;教练员&rdquo;和&ldquo;师傅&rdquo;的角色。  其实,和同龄孩子一起玩,道理也是这样。你在这方面比我强,我在另一方面比你强;你力气比我大,我脑子比你活;你的棋下得好,我的嘴比你更能说&hellip;&hellip;如此这般,孩子们在一起,互相给对方搭建着脚手架,他们互相模仿着,比试着,商量着,冲突着。在这种模仿、比较、冲突和合作中,孩子们就慢慢地进步了,变得更聪明了,更懂规矩了,于是他们慢慢地&ldquo;长大&rdquo;了。</td></tr></table>此帖由 dyly 在 2005-12-09 15:27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2-13 13:53:03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孩子缺少一起玩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2-11 10:10:4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虽然有蒙士幼儿园,但我还没发现混龄的幼儿园。我孩子在小区里有不同年龄段的朋友,但多是学龄前的,因为上学的孩子应经没有机会再小区里的儿童乐园玩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4-27 18:14:07 | 只看该作者
是呀,同伴教育比家长教育影响要大.真想大杂院时的伙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0-21 13:12: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1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02:35 , Processed in 0.07734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