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快结束了,这一年的正规教育真是让人感触良多,有诸多收益的同时,也有很多反思和迷茫。这个记录既是回顾也是展望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进入小学前,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1000+的汉字量+自主阅读+20以内加减法基础+RAZ—D级别的熟稔)原本期望学得应该能轻松点,然而现实和想象之间的差距永远是你贫乏的想象力难以估量的。 不能说完全没有优势,具体的优势有: 老师要求的各种阅读都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当然这是指泛读,不是做题目的那种。 所有汉字都认识,拼音字母学的很快,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喜爱。 不需要过多预习和复习生字和课文,节约了一定的时间继续学习课外知识。
碰到的困难有: 语文上:入学前没有书写过汉字,因此一开学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写字,老师要求特别严格,上学期平均每天耗费在写字上的时间约为1个半小时。目前田字格内的书写比较美观,可是离开田字格仍然容易东倒西歪。一年级下学期词汇量明显增多,大量同音字出现了,导致了在组词和看图说话的过程中非常容易犯错误。此外拼音和”的地得“也经常犯错,语文平时的单元测试很少能考到满分,基本都在98—99左右。 各种书写类作业的增加压缩了阅读的时间,明显感到不如在幼儿园时有大量成片的时间可以阅读。阅读时间的碎片化不利于阅读连续性的故事,这一年泛读的水平没有得到显著地提高,基本和大班毕业时持平。
数学上:数学相对学得要容易些, 因为可以自己读题目,在做应用题上面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此外幼儿园期间已经开始接触诸如百花思维训练、立体王之类的思维训练书籍,因此智慧屋和拓展题做的还是不错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计算的速度和正确性。虽然入学前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这种掌握和老师要求的那种熟练度相差很多,目前我们仍然在速度和正确性上与理想标准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奥数目前每周只能抽出点时间练习,一年级下册的学而思还没能完成,暑假还要继续跟进。
英语上: 进入小学后,增加了很多课外班,一周四次乒乓球+美术+古筝,这些课外技能的学习还是相当耗费时间的,所以这一年英语的学习真的没有太大地进步,基本还在原地踏步吧。
经典背诵:入学前已经将叶嘉莹先生的《给孩子的古诗词》唐诗部分全部背完,《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中,叶先生没有收录进去的古诗也全部背完。《四书五经》我们按照朱熹的顺序来背,所以也完成了《大学》的背诵。进入小后,老师在课堂上带着大家背完了全本《弟子规》和《三字经》,这两本在幼儿园时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很快完成了任务。目前继续诵读的有《论语》《道德经》《幼学琼林》总体来讲, 这一年诵读进展速度很慢,感觉时间真的不够用。《论语》才完成7章,《幼学琼林》背了一半还不到,《道德经》几乎刚刚开始,我们在背诵的过程中,是要进行一定的讲解的,这可能是耽误时间的原因,不过如果完全不讲解,感觉孩子缺乏背诵下去的动力。
课外学习:美术是孩子自己选的,之前跟的那个老师感觉不太负责,基本没有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绘画技能,果断重新换了地方,目前还没开始学习,期待中,可能考虑二年级开始跟专业老师学习国画。古筝是去年10月份开始的,老师很好,孩子也很有兴趣学习,目前三级备考中。乒乓球是为了让孩子加强锻炼,打了近10个多月了,老师反映还不错,本学期还打进了一年级前5名。游泳暑假准备开始学习。
最后总结:时间不够用,总感觉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效率不太高,而待在家里的时间又太少,只能利用假期来进行整体性地提高,如何科学完美地利用时间实在是一门高深的技能。 后面开始零零碎碎地记录孩子的一些学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