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om+-->引用mom 你女儿在想什么呢?这是我比较关心的。我猜想她是在努力理解你教她的内容。她能理解多少呢?能理解多深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做人做事的经验道理。作为家长我们是该尽早地就把这些经验道理一股脑儿地告诉他们呢?还是,耐着性子,陪伴他们走过一个又一个的过程(这很可能是一条弯路),在必要的时候点播一下,让他们自己悟出这些经验和道理呢? 下面引用一段我的育儿日记:(Q是我儿子,现在2岁出头)------------------------------------------------------------------------------------------在出去玩的路上,Q津津有味地吃着松子仁。妈妈凑过去向Q讨着吃。Q赶紧说:“妈妈的手脏不能拿。”妈妈擦干净了手,Q就合上盒子的盖儿说:“现在,我们谁也不可以吃东西了。”妈妈问Q是不是不想让妈妈吃他的松子仁?Q点点头。妈妈就建议他以后直接告诉妈妈说“我喜欢吃这个,我不想给妈妈吃。”松子仁是Q的,Q有权力不给妈妈吃属于他的东西。 今天下午吃梨,Q大方地拒绝了妈妈的请求。原话怎么说的记不得了,意思是,我还没吃够呢,不想给妈妈吃。虽然妈妈从Q那儿碰了一鼻子灰还心里美滋滋的。------------------------------------------------------------------------------------------- 我相信,如果我给Q讲“孔融让梨”,他会把松子仁(不大情愿地)分给我吃。但我觉得这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幼儿正处在心理发展的阶段,认同自己的感受是孩子以后心理健康的基础。鼓励他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才是这个阶段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 Q两岁不让梨,是他日后能更快乐地让梨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讲,我更愿意陪伴孩子一同走过一条有利于他健康成长的“弯”路。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 ) |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5 05:42 , Processed in 0.07939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