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17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婴儿的模仿行为(Imitation)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2 10:1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cientists in the crib
Andrew Meltzoff
2000年1月5日
国立中正大学心理系

婴儿的模仿行为(Imitation):

早期模仿的特徵:
infants imitate a range of acts--婴儿会模仿一些动作.imitation is specific (tongue protrusion leads to tongue not lip protrusion)--模仿是特定部位的(大人吐舌头他就模仿吐舌头而非嘟嘴巴).newborns imitate--新生儿也会模仿.infants quickly activate the appropriate body part--婴儿很快的就会用身体的部位做适当的动作.infants correct their imitative efforts--婴儿会对自己所模仿的行为做修正.novel acts can be imitated--新奇古怪的动作也能被模仿.absent targets can be imitated--被模仿的对象不在眼前也能模仿.static gestures can be imitated--静态的动作也能被模仿.infants recognize being imitated--婴儿能够知道被模仿了.there is developmental change in imitation--模仿在发展上会有所变化

三个模仿的机制(1977):
early learning from social interaction (EL):
innate-releasing mechanisms (IRM):根据IRM有3个预测:只有少数特定具有演化意义的动作会被模仿.模仿的反应形式固定刻板.模仿的反应是当时立即反应,有时效性的(on-line response).
以上三点皆被质疑:模仿的动作广泛,并非局限於某些特定具有演化意义的动作.可以模仿新奇的面部动作并且修正.当模仿的对象不在场时,亦可以表现.
active intermodal mapping (AIM):早期的模仿是有意图的(intentional),有目的性的.婴儿会表现出一个适当的动作来与该被模仿者做比较.婴儿看到大人的面部动作→将动作做表徵处理→婴儿动作表现→从外界得知是否为正确合适表现的讯息→再纳入动作表徵.
最新的研究较支持AIM的模式.
婴儿的反应是即时的,但模仿是靠记忆的.(on-line response but imitation from memory)
早期的模仿有社会及沟通的功能.有些人认为婴儿表现出的模仿动作是用来探测所遇到的人,到底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人,因此有确认社会身份的功能.
模仿有发展上的变化,新生儿专注於动作,六个月大的婴儿专注於面部表情的展现,藉以确认动作者的身份.再进一步的发展到将动作者之间抽象的关系加以配对连结.研究发现,十四个月大的婴儿可以在"配对游戏"之中玩的很高兴,并且了解到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关系,而似乎小於十四个月大的婴儿则尚未发展出这个认知的能力.接下来的研究发现,十八个月大的婴儿模仿的是大人的"意图",而非单单所看到的动作而已.对於婴儿而言,演化所给予的并非是大人的思想概念,而是像一个'discovery procedures'的初始心智结构,来提供婴儿发展并且获得更多的理解及灵活的概念.透过人际间的互动以及伴随著成长而发展的自我了解,让婴儿能够有无限的发展.

研究方法:cross-modal
说话并非单纯是听觉上的.话语的知觉是听觉加上视觉所产生的.
听到的(auditory) + 看到的(visual) = 知觉到的(perceptive speech)
/baba/ + /gaga/ = /dada/ or /thatha/
→ 视觉可以深深地影响语音的知觉.
→ 例如,让一组婴儿听/i/的音,另一组听/o/的音( ^_^ / ^0^).研究结果,婴儿会去寻找符合听觉的图像.

婴儿了解他人意图的研究(Intention):
意义:在模仿的研究中发现,十八个月大的婴儿已经了解到他人的意图是什麼,而非单纯模仿他人的动作而已.然而,婴儿如何区辨出他人的意图?过去认为,与程序性的记忆(procedural memory)有关.
研究方法:当婴儿看到大人用力将一个哑铃的一头摘下来,但摘不下来,此时婴儿知道大人的'意图'是将哑铃给拆下来.这与陈述性知识有关,属於非程序性的记忆.

婴儿记忆的研究(Memory):
许多研究认为婴儿没有再忆性的记忆(recall memory),只有再认性的记忆(recognition memory).让14个月大的小孩模仿大人的动作,将其面部朝下往桌上的垫子碰撞.结果发现婴儿学会了这个新奇的动作,并且觉得很有趣.在延宕一周之後,再测试婴儿这个动作,发现有67%的婴儿可以回忆起这个新奇的动作.因此,婴儿是有recall memory的,而且是长期的非语言性记忆(long-term nonverbal memory).

*intention & desire:有两碗饼乾,一碗是大家都爱吃的小鱼饼乾,另一碗是大家都讨厌的花椰菜.两岁及十四个月大的小孩个别看到大人吃小鱼饼乾表现出很难吃的样子,吃花椰菜时显示出很好吃的样子,当大人向小孩要一点时,两岁大的小孩会给大人花椰菜,而不是小鱼饼乾.然而,十四个月大的小孩,则会给大人小鱼饼乾.这个研究显示出,当小小孩知觉到他人的意欲与自己不同时,会觉得奇怪,并且照著自己的想法去套用在他人身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3-2 13:21:49 | 只看该作者
我看到过另外一个有趣的实验,大人当着宝宝的面把几个弹球装入存钱罐,盖好。

然后问宝宝,如果***(另一个人的名字)走进来,他会认为存钱罐里装的是什么呢?三岁以下的宝宝全部答“球”

电视里把这个实验称为“猜心实验”,很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3-2 13:37:5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模仿也是一种输出行为,自己理解输出除了语言的输出还有动作的输出。比如婴儿理解的某些东西,有的人能够根据指令按要求拿给父母,但有的人却不行,但并不能说还不能通过动作输出的婴儿就不能理解。 人类对婴儿的了解是很局限的,大多的研究还停留在婴儿的行为表现能力上。但实际上婴儿具有很复杂的思想,这些思想并不能通过这些行为体现,到长大一些能输出的时候又已经到了另一个阶段。 杜曼是我们了解婴儿思想的另一种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3-2 15:07:12 | 只看该作者
scanny, 你看到的是不是探索节目里的?探索有一个关于婴儿心理发展的节目,做得特别好。我这儿有一部分,不全。看看大家是否感兴趣,我可以上传。就是很大。:)

你说的这个猜心试验,是不是最后说明3岁以下的宝宝会自然的认为,其他人虽然没看到也象他们看到一样知道事实? 确实如rainbow说的婴儿的心理研究还是不很深入的,象皮亚杰认为的“物体守恒”是在,六七个月大的婴儿才会有的。但现在也有许多科学家不这么认为。

大脑发展不平衡时,某些区域会自动闭合,所以我不知道Doman的方法到底会不会有不好的地方?你们知道用Doman方法的正常孩子长成成人的案例吗?如果多和他们交流吸取经验就好了。
不过,最好还是孩子的全面平衡发展是最重要的,而不要只重视右脑的开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9-7 09:48:56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for shar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7:07 , Processed in 0.07637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