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9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资料] 中外名人成长与早期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3 16:5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外名人成长与早期教育
          转按:
            及早读经,越早越好;能听就让他听,能读就让他读,能看就让他看,不辜负孩子的黄金时期。
       
            人才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世界上没有生下来就是天才的人。鲁迅说:“其实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从历史学家的大量史册和传记中,我们可以查阅到不少名人接受早期教育的情况,并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启迪。大量的事例表明,人的智能完全是后天开发的结果。
        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张衡,早期识字,10岁博览群书,并学习天文地理知识。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6岁“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9岁写《汉书注(指瑕)》,20岁写《滕王阁序》而声名大震。
        骆宾王6岁写《咏鹅》诗。
        诗仙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诗圣杜甫说话前就开始识字,“七龄思即壮,开口诵凤凰”。
        白居易3岁前就能识字,6岁显露诗才,“9岁通声律”,13岁写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篇。
        大诗人黄庭坚5岁熟读诗、书、礼、易、乐等五经,后又读《春秋》,“十日成育,无一字漏”。7岁写牧童诗:“骑牛远无过村前,吹笛风斜隔垅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小小年纪竟对当时社会有如此灼见!
        历史上曹植、李贺、陆游及唐宋八大家,都因早期读写,早早在诗文上崭露头角,而后成为大文豪。
        柳宗元4岁时,家中的许多藏书被到江南做官的父亲带去了,于是母亲只好默写作品教柳宗元读写,并写诗作文。不久柳宗元就能背出14首深奥难懂的古代辞赋来。
        明代“医圣”李时珍也是很小就读完了《释鸟》《释兽》等后难读的书,还认识了大量的父亲行医的汤头药方。
        清初大学者顾炎武,6岁读完了《大学》,10岁攻读《孙子》《吴子》等兵书,以及《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史书。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是3岁开始识字读诗文的,6岁后熟读和抄写四书五经,学识渊博。
        近代卓越诗人黄遵宪,3岁入私塾,10岁写的诗就不同凡响。
        被誉于“怪才”的梁启超,4岁精读四书,6岁读完五经,11岁考上秀才,闻名遐迩。
        我国现代名人中,很多也是这样。
        气象家竺可桢,2岁识字,5岁上小学。
        徐悲鸿早期识字,6岁读《论语》。
        李大钊3岁识字,四五岁读《三字经》《千字文》,祖父还教他对联、字画、碑文等。
        周恩来5岁识字、写字,6岁背诵唐诗数十首,并开始阅读外祖父的丰富藏书,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
        任弼时4岁时识字,并练毛笔书写,不久就能抄写诸葛亮的《前出师表》、韩愈的《送董邵南序》和《原道》等古文。
        鲁迅早期识字,5岁起开始博览群书,青少年时代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极高的素养,为日后的创作练就了过硬的“童子功”。
        郭沫若3岁识字,常常口诵诗文。7岁会作诗、对句。在私塾读书时,感到《千家诗》太浅,对“比较高古的唐诗”心领神会。
        巴金5岁就与哥哥姐姐上私塾,晚上回家读母亲抄录的《白香山词谱》,这是巴金最早读的文艺作品。
        闻一多5岁就进入他父亲创办的改良的私塾读书,不仅读四书五经,还读历史、博物学。
        赵树理5岁读《百家姓》《三字经》《神童诗》,还从祖父那里读了不少圣教经文等。
        19世纪初,德国的卡尔•威特早期识字,4岁阅读,8岁懂德、法、英、拉丁文和希腊文,9岁入莱比锡大学,14岁获博士学位,16岁任柏林大学法学教授。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3岁会读能写,4岁阅读大量专著,7岁能读但丁和达尔文的著作,12岁上大学。他的两个妹妹也是早期就能识字阅读,并分别在12岁和14岁考入大学深造。
        德国大诗人、思想家、政治家歌德,4岁前就识字读书,读的主要是以诗歌形式写成的文章,8岁精通法、德、意、拉丁文和希腊文等5种文字。
        列宁5岁时,母亲就教他识字读书。母亲还发挥自己特长,教列宁学外语和音乐。
        从少年数学家到被称为“电波之父”的英国人麦克斯韦,三四岁时,母亲就教他背赞美诗,童年即能大量阅读。
        ……
        从这些中外名人早年所接受的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若要在孩童时期就汲取人类最好的精神营养,早早地培养起自学能力、自主思考的能力,走上卓越的人生之路将是一种必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4:57 , Processed in 0.08611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