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39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中国的科学认识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3 14:2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韩寒前段时间说:“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另一种叫“中国逻辑”。
柏杨先生以前议论中西文化差别时说过:“你有斑马线, 我也有斑马线-当然,我们的斑马线是用来引诱你给车子压死的。”

对于他们这些说法,我是深以为然的。

中文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广泛的外延,以及对于很多事物不给予明确定义的文化传统,导致很多东西到了我们这里,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然后大家还拿着那和本义相差万里的两个东西去比较呢。

前段时间在另一个帖子里和坛子里的朋友开玩笑说:“百度百科的东西你也会拿它来做依据?”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百度百科原本就是一个怪胎。

众所周知,百度百科就是一个山寨版的维基百科,所以对比一下这两个,就完全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差异。

维基百科是目前世界上最全面的百科全书,由全体网民共同撰写,是当今互联网所造就的奇观之一。

山寨的百度百科山寨了维基百科的形式,却无法山寨其精髓和实质

从理念上来说,维基百科基本体现了人类现有的知识,是一个严谨的百科知识的集合,追求知识的准确、科学,在这里你可以分享到全人类的正确知识积累

百度百科基本把精力放在百科上,追求内容的大和多,不像是知识,更像是一锅大杂烩,很多词条里面,前后文都充满了互相矛盾的东西,历史知识里,大量的神话和传说,都当作真正的历史写在那里。在百度百科里,大量的伪科学的东西,被当作知识放在那里。

维基百科要求所有的文章都必须中立,任何带有观点的文章都必须把观点淡化,并且不能评论或支持或批评任何一方。(根据中立的观点 ) 事实上,维基百科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中立。

百度百科完全没有这个顾虑,只要是”和谐”的内容,都可以放上去。何为”和谐”,不反对政策即可。当然了,《百度百科》不是完全中立的。

在运作方面,对于维基,普通会员提交数据后,会由资深会员负责审核,或指导提交者作更进一步的修改。看似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但执行起来却非常融洽,凡是有争议的问题都会提交出来讨论。这样的结果是,一切问题都会得到最民主的解决方法,但加入内容耗时长一些。

百度完全是中国特色的,那就是领导说了算,他由专职的管理员负责审核,效率飞快,但缺乏民主。所以它带给你的,不是全人类所共识的东西,而仅仅是编辑认可的东西。


下面我挑些词条两个百科里的解释,给大家展现一下“中国的科学”和科学的差异。

我们先看看关于科学的定义,两个百科是怎么描述的

维基百科:
科学首先指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社会学。它涵盖两方面含义:

致力于揭示自然真象,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这一观察,通常指可通过必要的方法进行的,或能通过科学方法——一套用以评价经验知识的程序而进行的。
通过这样的研究而获得的有组织体系的知识。
科学知识指覆盖一般真理或普遍规律的运作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尤其指通过科学方法获得或验证过的。科学知识极度依赖逻辑推理。

百度百科:
哲学家和科学家经常试图给何为科学和科学方法提供一个充分的本质主义定义但并不很成功,笼统地说,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


大家对比一下就能看出来,百度完全反映了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水平。

维基百科里首先限定了科学的适用范围是自然领域,经过扩展、引用到了社会、思维等领域,也就是说原本是文化的东西,你非要用科学去框他,那是可笑的,但文化、艺术里的操作方法,却可以应用科学的成果。同时这个定义限定了通过一套评价经验知识的程序,最终获得的有组织体系的的知识才属于科学,而那些个别的、偶然的、无体系的东西,就不划归科学范畴。

而在百度百科里,首先告诉你科学每一个准确定义,然后笼统告诉你,科学是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到底科学不科学,不是用具体方法和操作去认定的,也没有标准。谁有强权,他就可以说他的东西就是科学。

下面我再给大家对比一下关于科学的方法,两个百科都是怎么说的吧。

维基百科:

任何研究方法要被视为科学方法,则必须是客观(科学家们不能对于科学方法下产生的单一结果有不同的解释或不能去改变结果的发生)。另一项基本期待,则是必须有完整的资料文件以供佐证,以及研究方法必须由第三者小心检视,并且确认该方法能重制。
一般理解,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追求。科学定律,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不能有反例。任何一个客观存在的,能够重复的现象,如果于已有的科学定律矛盾,即宣布此科学定律的终结。


百度百科:
 经典的科学方法有两大类,即实验方法和理性方法,具体的说主要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  将特殊陈述上升为一般陈述(或定律定理原理)的方法。经验科学来源于观察和实验,把大量的原始记录归并为很少的定律定理,形成秩序井然的知识体系,这就是经验科学形成的过程。可见怎样的归纳是有效的、可靠的,这是经验科学要研究的最重要的问题。自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延生以来,从未停止过这方面的探索和争论。
演绎法  应用一般陈述(或公理定律定理原理)导出特殊陈述或从一种陈述导出另一种陈述的方法。在演绎论证中,普遍性结论是依据,而个别性结论是论点。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相反,它反映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关系。

  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大前提是一般事理;小前提是论证的个别事物;结论就是论点。用演绎法进行论证,必须符合演绎推理的形式。


大家做一个对比就可以发现,两个方法差异极大,维基百科告诉你科学的结论必须具备可重现能力和必需的程序,而且如果另一个可重现的现象,与现有结论产生矛盾,则这个科学就失效。所以科学才是严谨的和最接近于一般真理的。

百度百科的定义,接近于中国目前的所谓科学方法,只要你把一些实验记录,哪怕是少数的记录,然后归纳出一个似乎能自圆其说的体系,甚至你可以没有依据,仅靠思索(“悟”)、靠演绎,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科学结论

大家想想,这种中国式的科学方法,你敢于相信么,它既不是人类知识的积累,也不是严格论证的产物,完全就是中国古代的格物理论的现代翻版。

类似的东西大家有兴趣还可以去对比一下,总的说中国文化,习惯于把科学混淆为哲学,对科学的方法从来不重视,然后把科学当作一个时髦的噱头,任何一个什么东西都来披上科学的外衣去愚弄百姓。

所以现在国人眼里的科学机器科学方法,基本都类同于百度百科的认知水平,和Science基本是挨不上边的。

原本科学是全人类的财富,可是到了中国,居然不去认同这些普世的东西,还要搞出很多可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来,真的是悲哀啊。

百度也有些不错的东西,比如百度知道可以作为一个互助的平台,百度的Mp3也能查到一些你所需要的东西,但百度搜索就很垃圾了,基本是没知识的人才去用它,百度百科则是垃圾中的垃圾,强烈建议不要去那里获得知识,因为你获得的都是一些错误的知识,还不如不看。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7 金币 +17 收起 理由
mamimerry + 2 + 2 精品文章!
我爱飞飞 + 3 + 3 呵呵,深有同感。。。本来想说的,最近 ...
榴琏 + 10 + 10 一定要好好看过。 先谢谢。
ozma + 2 + 2 开眼界啊,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1-13 14:50:3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1-13 18:00:43 | 只看该作者
俺的一位朋友是国内有名的物理学家,有一次和他聊天,说到写论文的事,他居然说用汉语不会写论文,不知道如何表达,国内的期刊也是向来不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22:23: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ozma 于 2012-1-13 18:00 发表
俺的一位朋友是国内有名的物理学家,有一次和他聊天,说到写论文的事,他居然说用汉语不会写论文,不知道如何表达,国内的期刊也是向来不看的


所以我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从小学好英语,以后直接看外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13 22:58: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英语更加重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16 23:55:33 | 只看该作者
努力学习英文,努力学习加州科学教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15:37 , Processed in 0.112947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