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19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读书(经)前如何识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25 14:0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人刚好出门半月去京查找古人在实践教学中关于“识字"的态度、工具、方法等问题,今早刚刚回来,看见这个帖子,忍不住回一个。
      孩子正式读书(经)前应该有一个基本(最低)的识字量(约2000-3000左右),这是不用讨论的问题(需要重点讨论的应是用什么方法与工具让孩子尽快拥有这个基本的识字量),没有人见过不几个识字的成年人在那里读书的。(今人所倡越过开蒙识字,让没有基本识字量的幼童,用手指在书上滑读一事,这是值得痛彻反思的重大教学误区)。
     婴幼儿”识字“问题绝不是小事情(古人教学是非常重视识字开蒙的,古人的识字开蒙很早就在家中完成了,父母教到自己教不了的时候再外送或请老师,《发现母亲》343页抽好人生陀螺第一鞭这一章有详尽记载。尤其是古代妇女妊娠期间用读字块给胎儿进行胎教一事,今人少有人知,此举乃是古人教学上的妙法,古人文化教养程度如此之高,而今人无法企及,教学上欲取法前贤,此识字胎教与婴幼儿尽早识字不可缺也。),汉字是上古圣人所造,天地间的灵物,尽早识字可使胎、婴、幼儿得到充分的智力构建,并借此'尽早识字‘把0-6岁间潜能无限的状态保存下来。单体识字与熟读成诵乃并行不悖之事,相互作用不可替代,且定是识字在先,认为儿童会背诵即识得所背内容之字是今人普遍的误区,”儿童无识字基础由听会背“与”有识字基础自行熟读成诵完全是两码事(恰恰许多儿童因无识字基础,被动地“勉强读”空耗了许多时间、体力、精神...),诸位明公不可不加详察。
      因基本识字量不够(扎实程度亦不够)严重制约着读经效能的发挥,儿童由听会背(未进行单字确认的),对所背诵内容的字长期处在似认非认状态,很难形成文字敏感,故多有家长反映相当一部分读过经的儿童不愿意阅读(亦没有能力阅读),此皆缘于“轻识字”之弊。
      儿童读经时,慢说会背后,即使是读熟之际,看书辨别单字之力极弱,因读的过程中,字在眼前瞬间而过,来不及辨别。在儿童视觉前出现一片字与出现单个字块,两者所形成对单个汉字的印刻记忆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单个字块的印刻记忆效果极好。孩子对妈妈的面孔记得是最牢的,因为妈妈面孔出现得早且频率高,其实儿童识字的原理与孩子识得妈妈面孔的原理是一模一样的。汉字与面孔都是作为'图案"被儿童眼睛(右脑)反复拍照,进入到灵魂深处。
     
      古人家中会用毛笔写字者很是常见,用纸板或木块写上粗笔画汉字让婴幼儿认字一事在唐彪<父师善诱法>及《印祖文钞》中皆有记载。
      硬笔写字流行后,毛笔退居二线。硬笔所写之字笔画纤细,无法作识字之用。笔画粗壮的毛笔字对婴幼儿识字是极有好处的,(可惜今人会写毛笔字者极少,敢写、肯给毛笔字块给孩子早期识字者,少之又少。),给胎、婴、幼儿高效的识字技术于今人已是失传了(学校版的识字观念至少存在七个显著误区,市场上流行的识字工具皆是外行商家所制。),于文化断层的修复当中重拾该识字技术是必要的,是实践教学的门户所在,包括百年来汉字长期蒙冤,始作俑者之理由无非是说汉字“难识'与’难学”,其实根本原因不是汉字'难认"“难学”,而是由于不会教导致的。满清后毁灭 民族文化之人之所以会那样卖力气,与他们自身求学时,长期饱受授者不会教之苦,不无关系。听说部分有心人在做这方面工作,大家共同期盼吧!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lzzz + 2 + 2 期待后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10-25 14:35:19 | 只看该作者
唉,儿子识字这块我真是做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0-25 14:54:14 | 只看该作者
可以采用汉字闪卡方式,当然卡上最好只有一个字,没有拼音和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0-25 16:11:10 | 只看该作者
我曾经试过生字墙和熟字墙(渐渐把认识的字从生字墙移到熟字墙上),但因为即时贴的时间久了,容易掉下来,且坚持得并不好。

现在我买了吉林美术出版社的学前知识卡•看图300字,和无图300字。 质量挺好的,我现在打算每天学10个字,时不时的复习下。简单又有效果。

纯靠读文章认字,这种方法至少在我孩子身上行不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0-25 18:01:4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期待后续 内容 看来要识字以后读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0-27 14:17:13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经)前如何识字

(约350年前的蒙学大家唐彪在其《家塾教学法》下卷童子最重认字一文感慨:彪思:读书在认字,甚为浅近,何以前三师见不及此?乃知甚明之理,未经人指现,未易知也。
   
       康有为之师弟陈子褒有言:一国之强弱,系乎人才,人才之盛衰,系乎教育。中国教育古法,唐宋以后,日即泯没。实际上要一新国民教育,“欲学童速成,莫若引之观书;欲引之观书,莫若使之多识字。”世人动谓三千字便足用者,不过为浅人之言耳。若欲于经学史学涉其藩篱,极少亦须五千字。”也即学童教育,“识字愈多愈妙”。注陈公善七级解字,非训诂之意)
        (学人来此留言只能抛却:世俗、凡情、挂碍、忌讳等等,因'实事"当用“实话”才能讲得真,讲得透,更易解决实际问题,否则于人于己皆无实益,前几日无意间在国图古籍馆参观了纪念九一八80周年馆藏东北抗日联军手稿展,悲壮啊,惨烈啊。空撒伤怀泪,今之教学实践问题一如民族抗日之紧迫与悲壮)
        
          先用几句话概括说而后再细说:今之谈“识字 ”之实践教学,读者千万莫以自己上学时的识字过程来衡量, 因为我们大家经过学校版的识字方法,至少用了20年时间才认不到5000字,识字周期拉得太长了,对文字的深度敏感未曾真正建立起来,中文程度与阅读能力及记忆力皆是一般般(提笔忘字者常见)。我们今天谈的是如何让胎婴幼儿得到高效识字教学的妙处,与我们当时上学的境况不是一个概念。
          于今学人先把我所掌握的识字方法与工具及信息表述出来(以便有缘人酌情采用受益,闲时再谈诸如"轻识字"的由来,简繁体之议,百年错解三从四德,古人师道之高明,女学,胎教等话题):
          汉字之图案性格非常明显,人类认实物时皆是先辨其形,故古来用字块给胎婴幼儿识字一事甚是常见,没有问题,无需讨论,(时至百年断层后平添了许多问题,但愿办法总比问题多)小孩子认字没有难易之分(绝不存在笔画少易认,笔画多难认之事。)。同等情况下(天分、后天条件、师资等),小孩子的认字效果取决于,字块的醒目程度(学人以为至少得160号楷体),单体字块在其视觉前出现的频率(尤其初学时字形与读音定要准确同时出现),字块需要分期重复到一定的遍数才能够维持不忘的。复习很重要:一者用字块复习,二者用大字文章复习(今世所印之书通皆字号太小,小孩子看不了,彩色杂图之书易夺走孩子对字的注意力),初认字块的字体与复习字之大字书的字体一致为好。
        字块具体“闪字”方法:(1.假设孩子会说话,能坐了,假设我们右手中有张楷体无图,七八公分大小的字卡,背面有注音,孩子坐在左前侧)
        右手拇指与食指水平持字块(字卡正面朝下),瞬间(一秒左右)变成90度(垂直),字卡正面出现在孩子视觉前1.5尺左右,字卡立起时 大人教读该字字音同时发出,小孩子跟读该音且眼睛看字卡(第一次闪卡完成,往往第一次是关键的),而后把字卡水平再立起(此时已是小孩子自己读),以此类推反复三五次即可,每次教多少字为宜呢?由教者据小孩子程度酌情掌握。字卡在手中平放与立起的动作,目的是让字块在“空”与'有‘转化,增加频率,字块若未闪,静置几分钟对小孩子来说也是一遍(熟视无睹即时此理)。(读者莫“死在句下"啊,小孩子实在不听话或者大人嫌教识字麻烦,那就不是识字本身的问题了)
        (2.关于”不会讲话“的小孩子识字事宜)假如有个未曾说话的半岁婴儿,当我们大人用常情思维判断其不会说话时,此种判断从教育高度上来讲是”似是而非“的。所谓小婴儿不会讲话,只是婴儿对外发不出足以让大人用耳朵才能听到的声音(发音系统有待成熟),其实我们人类还有内部发音(与听音)系统,说得直白些,”我听别人讲话是用我耳朵听的,听我自己讲话就不是通过耳朵来听的,自己讲话的声音就是自身的内线传过来的(不信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听听很不一样的)。婴儿是会默默地自言自语的,靠内部系统他自己能够能讲话也能听到、知晓(我们大人不知道而已),婴儿听到一句话就会默默地重复,否则小孩子不可能突然间就会讲话的。《发现母亲》讲过这个问题。其实细心地妈妈也能发现该问题。所以,认为小孩子既不会讲话、啥也不懂、干脆啥也不教是错的。给婴儿闪字块的原理、动作是一样的,只要大人相信孩子能认能记就行。
      常言说:量变引起质变,诚不谬也。认五个汉字与认五千个汉字与认八千是不一样的。能记10个电话号码,与能记一百个与能记一千是不一样的。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人巧不如家伙妙)。国内搞“识字”的能有几十家,哪种识字教具真正好用非真内行根本无法辨别,让家长老师自己制教具,谈何容易啊!
学人碰巧给一个教具研制基地(读经人士办的)服务,专职负责传授识字技术及善后事宜等。可以把有用文章转帖一下:(稍事休息)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0-27 15:58:16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经)前如何识字

转帖我所认可的“闪认字块”文章一篇:
   
           补天识字技术
------教新字视频之文字说明
上述教识字的视频(www.yizibutian.com)是由一个4.5岁女孩演示的,此视频所演示之闪字卡方法适用于能坐得住的孩子。因高效的儿童识字技术于今人已属失传,故对识字视频略作文字说明如下:
     (关于儿童早期进行识字训练的教育理论、重要意义、历史依据、教学实践等另有文章详述。)
     1.老师家长教儿童识字前请先阅读本网站的相关文章,把教识字作为一个操作简易、效果明显持久、普适强的教学载体,教学相长中,大人与孩子皆逐渐练就身心静定的功夫,开启智慧,为日后求学打下基本功。
     2.大人静心(心平气和)后,或握孩子小手10秒或对视孩子眼睛,让孩子大人之心静而随之安静。(提前把桌子上铺一块无图案的布。闪卡识字时字块距孩子眼睛1.5 尺左右。光线勿过强或过暗,避免字卡背面有光透射。)
     3.大人勿坐在孩子的对面(坐在孩子的对面会夺走孩子的注意力而影响孩子对字卡的专注),大人应坐在孩子的侧面。(提前告诉孩子:字卡水平放时不读,立起时盯住字卡读)
4.以大人习惯用右手为例:(缺图)
(此时孩子宜坐在左前侧面):大人先把字卡水平拿在手中(正面的黑体字朝下,用右手食指、拇指、中指捏住字卡靠近怀里的一角),1秒钟间果断垂直立起(大人教该字的读音,随字卡立起而发出,儿童看字卡跟读),垂直停留1秒,而后字卡水平再垂直立起,单张字卡如此反复三到五次即可(大人教读一遍后,以后闪字卡时即由孩子自己读,不会即告诉之,勿责备孩子)。闪卡识字原理至简:字卡在孩子视觉前由“空”(字卡平放)到“有”(字卡立起)相互转换增加印象。
5.闪卡学完第二个字,随即复习第一个字,前两个字最易混,故复习时至多两遍,待学完第三个字后放在前两个字卡中间隔开时再多加复习。
6.闪卡上课时:一个新字与多个旧字呈扇形分布,一个新字对应多个旧字,交替增加新字遍数。五个字为一组(据孩子程度酌情增减),学完后让孩子自己拿着字卡读五遍。
对闪字卡教学过程的四句话总结:
1.各个突破:指用字块进行闪卡教学。
2.趁热打铁:初次闪卡完成后,需要及时重复遍数进行印象加固。
3.以新带旧:学新字莫忘带着旧字复习。
4.日复一日:把以前学过的字每天读上几遍。
闪字卡教学操作之注意事项:
     1.大人教字读音要准。
     2.字形相近、字音相近的字不要放在一起教。
     3.不要组词、造句、解释。
     4.每次学多少字随孩子的程度而定。
     5.教新字闪卡时,不能用“匀速“闪,因孩子对匀速的动作极易抓住规律而产生“背读”,闪卡教学的效果在于让孩子“看读”。故要用“非匀速”的动作进行闪字卡教学。即:字卡何时立起不确定,孩子需盯住字卡抬起方能准确读出,此举识字效果好兼练孩子的专注力。
     6.闪卡教字时大人与孩子应无“赘语”,如:这个字念“张”、这个字念“李”,这个字即为“赘语”。
     7.程度不一样的字卡不要掺在一起。
     8.教学新字时字要“正学”,复习时字可无“倒”与“正”。
     9.“混字”是正常的,能纠正则纠正,否则可置之不理,使其忘却,以后当做新字来教。千万不必由于盯住混字而因小失大,混字毕竟为少数,且孩子逐渐会区分的。
     10.闪字卡教学时是利用孩子眼睛强大的“照相”功能对字产生初步印象,欲牢固不忘全仗日复一日的复习。复习分两种:一者用字卡复习(把学过的字卡按正背排好让孩子拿着自己读即可,或铺在桌上让孩子读一张同时用手指挪走一张,大人在旁把孩子读得不准确的字卡收在一起过后处理。),二者让孩子自由阅读大字书籍(书的字体最好与字卡的字体一致)。
11. 闪卡识字的效果原理是让字卡通过在孩子视觉前由“空”(字卡平放)到“有”(字卡立起)相互转换中增加印象(常有大人让孩子拿一张字卡连读十遍,因字卡未闪动,故此时之读十遍,仍是一遍之效果)。

补天字院   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0-27 16:26:50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经)前如何识字

浅略论述“学校版”识字观念若干误区:
1.当前认字前都是先教汉语拼音a  o  e  其实儿童识字跟拼音没有必然联系.即识字无须会拼音.同时对于儿童来说把拼音认准拼准的难度远远大于直接认字.强调识字前必会拼音等于是给不会走路的婴儿配备了一副拐杖,以学走路,一错到底.
2.当前普遍认为儿童‘认字’的同时须要求‘会写’‘会解’‘会用’.殊不知认、写、解、用乃应分阶段来完成,而不能作同时要求.就如同播种与收割,吃饭与排泄不能同时完成.儿童认字能力在先,远远超过后三者.当儿童识字能力强,而同时期写字,解字,用字能力皆弱,若强行要求同时完成,等于把认字能力取消了大半.如此结果百科皆废.
3.再如:当前欲让儿童认一个‘狗’字,就在‘狗’旁画一个彩色的动物狗图案,美其名曰让儿童感兴趣.其实正是这种‘头上安头’‘喧宾夺主’的外行设计往往夺走了孩子的注意力.汉字乃上古圣人据天地垂象所造,本具明显的图案性格.
4.无论幼儿园与学校的认字方式,大都在孩子的视觉中出现一片字(一片字的感觉是模糊的),单个字卡突破的模式不够或者没有.所学‘生字’反复出现与‘及时复习’无从完成,致使所学‘字’停留在浅层记忆,形成不了对文字的高度敏感,深度的阅读能力无从建立.
5.据本人的经验,人生所需识得的字量最少亦须5000字.而我们直到高中乃至大学毕业后只会认不到4000个简化字,严重提笔忘字.如此中文程度只能看文化含量不高的报纸,根本不够用.缩短识得5000个字的识字周期,此乃教改良方的第一步.
6.很多人想当然地误以为儿童会背诵的同时,对其会背内容的字随即识得,其实不然.
7.很多人对“强化儿童识字”这一主题,不假思索地说出‘字早晚不都能认识吗’.殊不知‘早认’与‘晚认’是有天壤之别的.
8.很多人把自己不认得之字定为生僻字。也难怪,因为学校所教的识字量确实不够。

推广高效的蒙学识字技术是当务之急.可为国人创造无尽的教育资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0-27 16:46:52 | 只看该作者
以我的经验来看,读大字的卡片确实非常有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6:42 , Processed in 0.079701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