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43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家笨苯上剑桥--张弛父母的教子手记(内容选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19 14:2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要轻看自己的孩子 张驰的天资并不高,属智力平平的孩子。幼儿园大班时数到20都困难,那时其他孩子数到100已不困难。(见联系本6月10日)对“笨孩子”你埋怨也没用,失望、灰心也不是办法。德国的幼儿教育专家巴尔博士的“可以忽略不计”论和“不要轻看自己的孩子”的教诲,使得我们信心百倍。理论带给人的力量往往是十分巨大的。倍受鼓舞之后就是坐下来冷静分析:我们对儿子的教育从何入手?我们最后的结论是:孩子在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专门从事学习,接受训练,从小学、中学、大学,直到终身的学习。而孩子学习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能否感受到学习的兴趣,把学习看成是一件幸福的事。我们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对发现的每一点每一滴的进步都给予肯定。那是张驰5岁的时候,在幼儿园里他受到了表扬。虽然是短短的十几个字,却给我们带来了喜讯:“儿子喜欢学习了”!我们俩商量后,决定:“宣读奖励”。“儿子,你知道今天的联系本上老师写了什么吗?”儿子从我兴冲冲的表情上,猜到了肯定是“好事”。我们像在幼儿院里一样,三人排队坐好。我郑重地给他念完后,和他握手表示祝贺。张驰被我们感动了,紧紧拉着我们不肯撒手。“这星期我可注意听讲了,老师讲的课我都会了。您知道我受什么表扬了吗?”张驰像是挂着勋章的大将军,神气十足。还没等我们想好,他已迫不及待了:“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全班小朋友都不会,可我会,那是和爸爸一起看《十万个为什么》知道的呀!”“还是学习好吧!”“嗯,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给我鼓了掌。”张驰像身历其境,不由地也鼓起掌来。对于他的进步,张驰应得到的奖励是什么,由他来挑选。“买一本天文的书吧!我们班有的小朋友知道的可多呢!”张驰很羡慕同伴的“博学”,他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求。在他心中,学习就像是进了阿里巴巴那神秘的宝库,那里藏满无数的乐趣和神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鼓励他去探险、挖宝。我们就是时常通过这种“心理暗示”,给予孩子及时明确的表扬,使孩子的潜能逐步被挖掘出来。这种潜能人人都有,只要能抓住时机开发,所有人的潜能都可以被唤醒,只看我们教育是否得法。后来,张驰高中时的班长李申说:张驰总能将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这就是他潜能的有效发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9 14:30:21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blue"> “一点一捺”关系大 小学的一次语文考试,张驰把“头”字的最后一笔“点”写成“捺”,老师扣了一分,得了99分。这一分非同小可,全班排队,一下排到了20名以后。那是个周末的傍晚,他一回来就噘着嘴不高兴。张驰很少这样沮丧,一打听才知道。“你为什么不高兴呢?”“太严。”张驰嘟囔着,顺手把书包放在桌上。“不想听听妈妈的意见吗?”张驰点点头走近我。你们朱老师很有经验,也非常负责任。在全班那么多的考试卷子里,把一‘点’都挑出来了,真不简单。连妈妈都不知道是‘点’不是‘捺’呢!今天妈妈也长学问了。老师不但教会了你,也得算是妈妈的老师呢。”“真的?”“老师这是训练你做学问的基本功呢。做学问就得准确,即使你长大以后写连笔字,没有人深究你写字的每一笔划是否准确,可你得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别看这小小的一点一捺,事情都是从‘一点’开始做起的。你说对吗?”张弛没有言语。“你举个例子好吗?”我在启发他。“小鸟就是先从蛋壳里孵出来,慢慢长大的。”他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儿子的联想虽然不十分贴切,可他显然是动了脑筋。这时,爸爸也走过来参加了讨论。“让爸爸说说,他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儿子听了我的建议兴奋起来,他知道又可以听到新知识了。“有一艘苏联造的载人宇宙飞船在太空中翱翔, 由于计算的一点失误,飞船不能返回预定的轨道,载人飞船就不能按计划飞回地球了。驾驶飞船的宇航员十分勇敢,当他发现失误后,把所有的数据传回地面,分析报告了失误的原因。在与他的亲人告别后,还特别叮嘱在校学习的学生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马虎大意。这位宇航员非常悲壮地为人类的航天之梦献身了。”张驰听完后,神态凝重地思索着。为了缓和一下气氛,爸爸又换了话题:“ 天上的事情是这样,地上的事情也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北京的南口,当时,我们在那儿劳动,一次人们做验炮实验,计算方向时,出现了偏差,一炮打中了养鸡厂,打死了许多鸡。要是再错一点,打到人们住的地方,就太危险了。”“是不是也是只有一点点的失误呀!”我在一旁帮腔。“就差一点,会有这么厉害?”儿子开始思考粗心大意的危害了。“如果他们上学时碰到你的老师,小时侯养成好习惯不再马虎,长大以后,还会犯这么大的错误吗?”“妈妈,”儿子沉思了半晌,然后有些迫不及待地说:“我要告诉朱老师:‘您真棒!’原来一点一捺里边有那么多道理呢!”这时,儿子红扑扑的脸上,挂满了对老师的钦佩之情。孩子在学习成绩上丢失一分不可怕,怕的是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分数并不重要,不能说明全部问题。而孩子从一分的得失中,学会了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才是令我们欣慰的。张驰在求学的路上,这初始的一个小跟头摔得好,让他明白做学问就得老老实实,粗心大意是行不通的。第二天,我们为祝贺取得这个“反败为胜”的成绩,一同去畅游了颐和园。直到现在我们全家人还记着:每件事,都要从“一点”做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9 14:31:28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blue"> 撞了南墙不回头 “我是撞了南墙不回头的人。”张驰从小就有这股硬骨头的劲。直读剑桥博士,谈何容易!他缺少读硕士课程时所受的选择研究课题的训练和独立研究及带本科生课程的训练。在大家眼里,博士生就是博士生,身分是一样的,你应具有的学识也应是相同的。张驰回忆说:“那是和其他博士共同参加科研项目的第一天,我发现别人说的有许多是我不了解的专业术语。在这之后,我更感到还有许多知识亟待学习补充。“好像上帝安排好,我总是要与困难为伍。“我这个人愿意一条道走到底,认准了,就不回头。不管前面路有多危险多难。即使头上撞了大包,也不回头,一直要把南墙撞倒为止。“有人说:你的头比别人硬。其实不是。“每个人的头,构造材质都相近。关键是一个‘自我感受’问题。“如果你觉得它是个包,那么它也许就是个包,甚至会成大包。你感觉他疼,他就真的很疼,越觉疼,就越疼。“如果换一个思维方式,你以很平静的心态去自然对待,不去夸张,不理不睬。也许包不小,但你内心平静,有一种泰然处之顺其自然的乐观态度,也就不觉得疼了。“其实,苦不苦很在于自己的感受。“有人问:你这股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精神是天生就有的,还是你父母后天严格训练的?“其实,这精神除受父母影响之外,还有受学校教育的因素。我接触的同学,及我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从小到大,都就读于充满努力学习、刻苦上进气氛的学校。这样的氛围,好像是无处不在的空气,你时时刻刻感受到的,都是乐于为学习吃苦敢于拼搏的氛围。“置身于这种良好的环境,会轻易被小小的问题和困难吓倒吗?“所以,环境也造就了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9 14:32:37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blue"> 点“穴”开“窍” 张驰进入高中学习了。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方法,他一时还不能适应。数学课上,有一道题,张驰弄不明白。他找到老师请教,老师在教室的行间一边走一边看,用笔在张驰的本上轻轻点了一下,转身就走了。张驰回家讲起这件事时,有些烦躁,我们知道他学习遇到了困难。我没有立刻发表意见,只是静静地听着。有时孩子和你倾诉,并不是想得到你的认可,只不过是想找个人说出来罢了。说完厂,他也就心平气和了。这时该我们说话了。“四中的老师很有水平,积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他就知道你在这一点上弄不明白。这就叫点拨!从这点入手下点功夫,弄懂它。”张驰开始有些茫然,不解地望着我。慢慢地,从他的眼神里我知道,他在重新判断着反思着。两天后,张驰兴冲冲地告诉我,那道题解出来了而且是“大开窍”,其他几道同样类型的题也都解出来了。“我们老师怎么就这么捧,他怎么知道我绕在这了呢?”张驰的不解里充满着崇拜。我们告诉他,进入高中后,学习的方法和小学、初中时截然不同。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为了进入大学学习打基础的,不但在知识层面上开阔了,学习的内容更丰富了,学习的方法也要逐步向自学、独立研究方向发展了。你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不能指望环境能迁就你。其实,学生就是要对老师有一点点崇拜,这样才能“亲其师,信其道”。真正优秀的教师不是站在学生的前面领着他们前行,而是站在一旁给予指点,给予扶助,给予鼓励,使学生自己在知识的宝库里发掘,做学习的主人。我们从心里很感谢这位老师,是他让张驰树立起信心。如果当年老师马上告诉他解题方法,那么就没有后来通过他的思考而获得的成功,张驰也就品尝不到独立思考后的幸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9 14:33:43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blue"> 老妈五十再读研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张驰这样说:母亲那种刻苦读书的精神更让我感动。她读完大专,读大本,读了研究生,再读第二个研究生课程班。妈妈说:她一见读书就两眼放光芒,心就痒痒,不读书,就好像浑身不自在。其实,工资,职称,奖金,住房,这些被人争破脑袋的事,统统与老妈读书拿文凭无关。可她还在一步步地向前走着。我知道,妈妈这也是在给我做榜样。这榜样一做就是三年,五年,十几年……妈妈一直和我在一同学习,我们迈着同样的步子,一起走在学习的路上。不管我在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一感觉到有妈妈在我的身边,我就什么都不怕了。妈妈为学习,这么大的苦都吃了,而我年纪轻轻,健壮如牛,还能不努力吗?父母把学习当成一件毕生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我延续了父母的读书热情,秉承了他们的刻苦精神。我永远不会忘记,父母总是尽力给我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在我学习时,家中非常安静,环境非常幽雅,音箱里总是传出轻柔的音乐,窗台上摆放的水仙花散着淡淡的幽香。在我们全家心目中,读书学习,永远是那么温馨幸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12-18 18:49: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这样的帖子太好了!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2-3 10:51:47 | 只看该作者
真实,可信,教育也需要家长持之以恒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2-10 21:54:30 | 只看该作者
好帖!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2-14 23:13:18 | 只看该作者
教育也需要家长持之以恒啊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7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1:42 , Processed in 0.08447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