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1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婴儿手语(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4 23:3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学习手语的第一步 交给宝宝婴儿手语就像教他们说话一样简单,最佳的方法就是把每个手势当成语言文字一样对待。 具体说来,就是把整套手势拆分开,先从几个最简单的基本手势开始。你应当通过观察,选择宝宝 最感兴趣的几个部分,这一点因人而异。但无论你从什么手势入手,都要持之以恒,不断地训练,并且要求家人随时使用手语交流,就像平时说话一样。 为手语的日常使用创造些机会。比如,假设你选择“猫”作为宝宝学习手语的开始,不要仅仅在你们撞见邻居家的猫时做出这个手势,而应当主动地去找。你可以带他专门去看,也可以从书本、杂志中去找,总之,任何可能的地方,像电视,玩具店等等。这样就能让你的宝宝 理解“猫”这个手势并不局限于邻居家那只猫。总有一天,你的孩子会找到自己的猫(可能仅仅是一张他喜欢的猫卡片),但却兴趣十足地用手语告诉你关于他的猫的一切。 家在北京的许并告诉我们,在她的孩子八个月大时,她开始教给他婴儿手语。“我并没有系统的教给他使用婴儿手语,只是在我对他说话的时候,在关键字处稍作停顿,然后做出相应的手势,而宝宝 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开始学习自己使用。他学会正确使用的第一个手势是‘月亮’,这远远早于他能正确说出这个词。事实上,之前的每一次当我指着天上的月亮告诉他时,根本无法知道他能否正确理解我在说什么,直到他第一次用手语告诉我他知道了‘月亮’——这种激动丝毫不亚于很久以后他终于开始学说话时的心情。” 准备好了吗,马上开始 这里介绍了一些简单常用的手势,你可以尝试从这些手势开始。对于下面列出的手势,你可以根据你和孩子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重点是与孩子交流,所以不用拘泥于细节。坚持下去,直到双方都能掌握并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这项工程就算胜利结束了。另外,要提醒你注意的是:通常在你明白每一个手势之前,小家伙就已经开始创造属于他自己的原创手语了!所以,不要忽略理解宝宝 自己手势的意思。 TIPS:学习手语并不是宝宝学习交流的必经途径。也有一些专家认为,学手语也许会对宝宝学习口语产生一定的影响,毕竟如果宝宝习惯了用手语表达,口语有时候就会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通常婴儿学会单字发音是在大约13个月,而说出包含2~3个词的简单句子平均要到20个月左右。相比起来,通常8个月的婴儿就能准确掌握一种简单手势,比如“牛奶”,“还要一些”等等。另外,要提醒你注意的是:通常在你明白每一个手势之前,小家伙就已经开始创造属于他自己的原创手语了!所以,不要忽略理解宝宝自己手势的意思。 二、何时教宝宝学手语 学习手语需要肢体协调配合,所以专家建议宝宝出生6~9个月再开始学习,这时宝宝的协调运动机能已经发育成熟,对周围的事物开始产生很大的兴趣,并且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和表达欲望。所以,当宝宝学会了坐,看到好玩的东西就会伸手去抓时,家长就可以开始教宝宝学习手语了。 不同的孩子学习手语的速度不同,一般说来,1岁左右的宝宝可以学会10个手语,1岁半之前就能增加到40个,同时另有一些手语宝宝虽然还没有学会,但是已经能够理解含义。 教宝宝手语的5项要领 1.边说边教:在教宝宝学手语时,妈妈一定要边做动作边解释,而且说话时要面带微笑,柔和专注地看着宝宝的双眼。也许刚开始宝宝并不明白你在做什么,但熟悉之后就会跟着你一起做,并逐渐明白手语的意思。 2.不断重复:手语一定要不断重复,经常运用,才能使宝宝有深刻的记忆,所以在平时说话时,最好附带练习手语动作。等宝宝学会几个常用手语之后,教学就会变得轻松,所以妈妈一开始要有耐心。 3.称赞宝宝:宝宝学会第一个手语动作后要好好地称赞他,这能促使他更积极的学习。即使宝宝的手势和你教的稍有不同,也要多鼓励他,因为婴儿的手部机能不像成人那样灵活。 4.全家一起学:如果宝宝能用手语和妈妈以外的人沟通,他会更自信、更积极地学习;另外,家人一起学习也有利于建立亲密融洽的亲子关系。 5.不要轻易放弃:宝宝刚开始学手语经常很不配合,或者学得很慢,所以妈妈一定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学习需要一段磨合时间,坚持下去才能见到效果。
医师叮嘱:儿童心理科主任医师张学岭表示,宝宝学会用手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当然是一件好事,但需要提醒父母的是:手语只是一个过渡期,是宝宝口语发展不成熟时的辅助沟通方式,学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孩子“更聪明”,所以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三、10个月宝宝的手语游戏 瞧,宝宝的小手又开始跳舞了,他在“说”什么?仔细看,小家伙的想法还真是不少呢。 10个月的宝贝金口难开,满脑子的想法迫切需要表达,怎么办呢?小家伙挥舞着小手,试图让妈妈们明白自个儿的欲望。可是每个手势有每个手势的意思,不和妈妈好好沟通,很容易产生歧义的哦。所以,让我们多多练习手语,达成共识,让沟通再无障碍。怎样练习?游戏最管用! 做游戏前,妈妈得先明确——和宝宝玩手语游戏不是要教宝宝一种特殊技能,因为肢体动作是宝宝的本能,而手语游戏只是培养照顾者和宝宝之间的默契,创造出两人都能理解的肢体语言。 游戏准备:参与游戏者需熟悉几个简单常用的手语,最好是和宝宝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才能及时地学以致用。 游戏一:宝宝喝牛奶 手语关键词:牛奶、喝、还要 手语操作:小拳头反复握紧,张开,学作牧民挤奶状,这是“牛奶”;拇指跷起,小手微屈成奶瓶状,“倒”向嘴边,代表“喝”;两只小手聚拢、碰撞、分开,意思是“我还要”。 游戏方法: 1.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着,妈妈用手语做出“喝”的动作,指指一旁的空奶瓶,引导宝宝注意到实物。 2.妈妈作“牛奶”的手语,逐渐让宝宝把这个手语和实物联系起来。 3.妈妈举起空奶瓶佯装喝奶状,然后倒倒空奶瓶,“没了!”,用手语做“还要”的动作,再拿另一奶瓶继续“喝”,让宝宝理解这一手势的意思。 4.等宝宝熟悉后,让宝宝也参与到游戏中,和妈妈用手语一“问”一“答”。 游戏二:小鱼钻山洞 手语关键词:鱼、山洞 手语操作:小手五指并拢,弯曲手指,模仿小鱼游动的姿势;十指交叉,手臂围绕成圆形,象征一个山洞。 游戏方法: 1.做这个游戏前,先要让宝宝学会“鱼”的手语。 2.妈妈的手臂围成小山洞,让宝宝做“鱼”的动作,钻过妈妈的“山洞”。还可以同时配上儿歌:“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 3.可以让爸爸也一起加入,让大鱼带着小鱼一起钻“山洞”。 游戏三:戴帽子 手语关键词:帽子、真棒 手语操作:食指微曲轻敲头部代表“帽子”;竖起大拇指表示“你真棒!” 游戏方法: 1.宝宝要出门了,得装扮得漂亮点,穿上新衣服新鞋子,瞧瞧,还差什么呢?食指微曲轻敲头部,“帽子在哪里?宝宝缺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2.让宝宝自己选择一帽子,给他戴上。照照镜子,宝宝漂亮吗?竖起大拇指,给自己打打气。 游戏四:洗刷刷 手语关键词:洗澡、换尿布 手语操作:双手摩擦自己的身体表示“洗澡”; 轻拍自己的臀部,宝宝要换尿布了。 游戏方法: 1.这个游戏适合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做。妈妈在给宝宝擦洗身子的时候引导宝宝做出“洗澡”的手语。 2.洗完澡,接下来该干什么呢?让宝宝用手语告诉妈妈要换新尿布。这个手势在平时也可以经常使用,多多练习,宝宝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告知妈妈“尿尿”了。 游戏五:晚安宝宝 手语关键词:安静、睡觉 手语操作:用食指指向嘴巴(但不接触),然后发出“嘘”的声音,这是“安静”;双手合十放在头部左侧,然后将头靠向手掌,那是“睡觉”。 游戏方法: 1.这个游戏适合睡觉前做,让宝宝躺在小床上,妈妈坐在床沿,面对宝宝。 2.妈妈做出“安静”的手势,用动作吸引宝宝的注意。 3.妈妈用“睡觉”的手语告诉宝宝该闭上小眼睛了。亲吻宝贝,“晚安,做个好梦!”如果宝宝还不愿意闭,可以再重复这个游戏,直到宝宝睡意袭来。 游戏要决: 1.手势要一致。如果每次手势都不一样,宝宝可能领略不到动作的重点在哪里。 2.不断重复动作。为了让宝宝理解手势的意义,父母必须不断重复,当宝宝做出正确的动作时,要给予适当的鼓励。 四、问答 Q:宝宝刚开始接触手语,爸爸妈妈该如何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呢? A:1)选择词语的时候要先从简单的名词开始,比如小狗啊,花等等,然后再教生活环境中的动词,比如吃,最后再发展到形容词,漂亮、长。 2)教手语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宝宝还不会说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单词,这对他来说有新鲜感。 3)如果宝宝已经认识比较多的词语,可以选择那些虽然会说,但是还不明白意思的词语,这样他才会有兴致去学。 4)针对宝宝周围的人、事、物,宝宝有兴趣的东西就可以用手语来表达,他越喜欢,就越有兴趣去学习。 5)如果宝宝有不太喜欢或者做某些事情不耐烦的时候,就可以用手语来表达,用手指动作来增加宝宝的兴趣。 6)在宝宝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率最高的东西,可以教宝宝用手语来表示,因为宝宝对这些东西比较熟悉,而且学会后有很多机会重复练习。 Q:宝宝手语该如何来教呢? A:用眼睛、手指、声音和表情一起来配合。首先用眼睛和宝宝交流,用手指做动作,和宝宝一起来学习,做手语的时候,嘴巴要发出声音,说出相对应的单词,最后还要有表情来配合。 Q:怎么更好地来和宝宝交流手语呢? A:刚开始的时候先选几个简单的词语,语言和手势要一起交流,做手语的时候嘴巴要把这个音发出来。要重复手势和语言,重复性对宝宝记忆很重要。在生活中要做到经常使用手语,看到学过的东西就把这个实物指出来。爸爸妈妈要帮助宝宝学习手语,不要只是规定时间来学习,让手语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适时适地地给宝宝创造使用手语的机会,有弹性、有耐心,让宝宝手语变得更加有趣。 Q:宝宝手语是从国外引进的,现在教的都是用美语,这样适合在中国使用吗? A:美国专家认为,假如一个中国孩子在美国出生,那他今后的语言就是美语;相反一个美国孩子生活在中国,那他一定讲中文。手语是国际化的,没有地域界限,比如吃,在全世界都是用嘴巴进食,我们宝宝手语是用动作和语言同时来表达的,所以没有影响。 中国专家认为,人在出生的时候就有一套语言装置,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就会学会什么语言,孩子一旦掌握了就会进行自动的交流,所以文化差别对宝宝手语影响并不大。 Q:宝宝用手语,会不会影响他的语言发展? A:研究结果证明,会用手语的宝宝,对大脑开发有很大的促进,会使用手语的宝宝甚至比同龄宝宝更早地发展语言。只要在宝宝学说话的时候,慢慢地减少他手语的使用,增加语言表达,等他能流利表达了,手语也就被取而代之了。 五、常用的婴儿手语 吃:做出一手拿碗,一手拿筷子的动作。或是手放在嘴边做吃的动作。 渴:把手握成“C”型,五指并拢放在嘴边。 烫:不停地吹气,就像你把水吹凉时所做的动作一样。 热:用右手掌扇脸。 痛:右手伸出,手掌向上且左右摇晃。或伸出两手食指,向身体中间靠拢。 冷:夹紧双臂,紧贴身体两侧。缩起身体打颤,表示很冷的意思。 换尿布:轻拍自己的臀部。 洗澡:双手摩擦自己的身体。 电话:做出“六”的手势,然后放在耳边不动。 星星:手指放松,然后反复晃动手腕,做出星星闪烁的样子。 月亮、灯光:平伸手臂指向天空,然后反复晃动手腕。 书:用两只手掌做出翻开、合上书本的动作。 药:左手掌张开,右手无名指在左手手掌上画圈。 牛奶:五个手指一下子握紧,再张开、再捏紧,就像挤牛奶一样。 麦片: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其他三指自然分开,放在嘴边。 厕所:右手做一个类似OK的手势做出敲门的动作,并配合表情和其他肢体动作。 要:手指反复聚拢碰撞到一起。 还要:两手五指指尖并拢,互相碰撞。 完了:手掌在胸前打开,然后缩起并往下拉。 没有了:摇手。 停:五指并拢,手掌朝前推出。 安静:用食指指向嘴巴(但不要接触),然后发出“嘘”的声音。 狗:把舌头伸出然后做出小狗喘气的动作。 猫:学猫叫。 马:双手攥拳置于胸前并上下摆动,做出骑马的样子。 花:双手在胸前捧成圆形,模仿花瓣的样子。或右手在鼻子前做出花状,并假装在闻花的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1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7 13:46 , Processed in 0.09722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