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好处,你我皆知;运动的方式,不外乎户外室内;而运动的器材则可有可无。在宝宝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简易动作,不须借由外物亦能达成锻炼的目的,您不妨一试! 婴幼儿的生活世界由三个镜头构成,睡眠、饮食以及运动,彼此交替、昼夜上演。其中的运动画面,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活动量也越来越惊人!/ b2 m3 O/ p) ^. z% P6 L
运动的好外在于促进神经、肌肉以及骨骼的生长,对自我身体形象的建立,及对外在环境的认识均有所助益。婴儿的动作如果发展得好,可以保护自己不会东一下跌倒,西一下撞倒,还可以控制环境、超越障碍,避免许多潜在的危险,像是跨过水沟、越过高地等等。4 ~, s6 X; k3 [ g! z
幼儿从事运动不一定要在户外进行,也未必得到借助其他道具器材,在平日居家生活当中,一些不经意的随手动作就是最简便的运动动作,父母不妨一起参与,使成为最佳的亲子休闲方式!$ A! h) U5 M, E+ e
在此提醒各位父母,在展开徒手运动之前,请先注意四周环境是否有尖锐、棱角突出的家具物品,确保安全为重;其次,在幼儿的穿着方面,以吸汗、舒适为原则。如果担心小孩在激烈运动之间滑倒,可以事先替孩子穿上脚底板附有塑胶颗粒状的止滑袜。运动后别忘了喝点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或是换下汗流浃背的衣衫,免得受凉。
4 V0 f$ F* b2 j& w 徒手运动请预备--正式开始!
8 q$ I3 ~, p7 N3 G- B+ a' e5 s' [' O& X 1、攀爬家具
从地上平面爬行,进展到爬上椅子,是建立立体空间高度概念的最佳练习机会,亦可强化手部和腿部的肌力。在攀爬时如撞到亦无妨,从经验中幼儿可以学到如何避免危险的自保本领。
, l+ y# {& j" ~; S3 t 2、上下楼梯
幼儿的高度概念是先在视觉上习惯后,再从动作中经历真正的高度感受。双脚同上或是同下一个阶梯,进步至一脚一级都是对腿肌进行更高阶段熟练,并使高度判断力更加清晰明3、人体滑梯
加速度与高度的变化,使得孩子甚觉新奇有趣,乐此不疲。但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可以面朝父母,扶住宝宝上臂后再让他溜下,较大的幼儿便可自行上下。: g# k" n7 P8 z
4、触探身体
走在平坦的硬地板不稀奇,踏在不平且柔软的人体才过瘾!不仅增加脚底的触探刺激,父母可以和宝宝说话,吸引其注意力。
3 Y/ O7 r! k7 g- K! K' n* I2 M 5、金鸡独立
金鸡独立为前庭系统抗地心引力的平衡表现,不过光是孩子一人单脚站立没有意思,不如亲子一起来比赛,看看谁维持最久!如果幼儿已具备数数能力,不妨和子一块儿数:一、二、三……
) l0 {. k- m; @; J* { 6、双脚跳跃
每一次的跳跃都是腿肌展现屈伸爆发力的时刻,从屈身半蹲到一跃而起,动作从夸张到优雅,顺便观察其平衡感如何,是东倒西歪、容易跌倒、还是"弹簧超人"越跳越高。: C- b9 s2 [% ]/ R( [, k* H8 x
7、翻筋斗
一岁多的孩子会试着弯下腰身,从两腿间探看世界,这时可顺便抓住其大腿和腰部,协助完成被动式的翻滚。翻滚斗可训练宝宝的平衡感,并使手脚力量更臻强劲。, D, w( q. _& B3 Z! }
8、奔跳抢宝
跑是训练爆发力的速度活动,但在求快速之余,亦得留心自身安全,观察孩子对障碍物的避免反应,建议可用"抢宝藏"方式提高孩子的参与兴趣。
) [) t$ K$ d( j. a8 @8 e( k" I 9、吊单杠
吊单杠可训练孩子手部的抓握能力,并且强化臂肌,满足人类回归原始自然的攀爬方式,同时考验父母的手臂是否足以支撑小朋友的重量。" b* l0 A0 E* x9 F
10、摇摆舞
播放节奏明快的童谣,让孩子随着音乐自由摇摆,简单的几个动作,摆摆手、扭扭腰甚或或转个圈,都会带给孩子莫大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