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协调的前庭平衡,训练孩子的眼肌、颈肌灵活运转,及良好的空间感等等,避免阅读时发生无法持久、专心,甚至无法顺利阅读的现象。 1.让孩子坐在滑板上,父母设定适当距离,请孩子靠手推前进或后退,由起点运货物至终点交给父母。 2.让孩子俯卧滑板,父母在适当的距离内丢掷沙包或球,孩子再从另一边瞄准适当时机前进接球或沙包。 2.确实跟孩子说明使用性及游戏规则,以免发生危险。 3.进行滑板活动时,为确保安全可让孩子戴上安全帽。 训练幼儿大肌肉的发展,刺激前庭中枢,增加孩子的学习能力。 准备道具:PVC塑料布(或是大床单、被单等等)、圆球等玩具或物品 1.用塑料布(或是大床单、被单等等)搭建成山洞的形状(可以藉由椅子来支撑),并在里头放置触感及大小不同的物品,增加孩子爬行中的变化性,并加强触觉、前庭刺激,培养肢体运用的能力。 通过跟孩子一起创作,通过色彩和线条增强孩子的视觉感受。 1.爸妈先在自己的手掌上涂上水彩,然后盖印在白纸上面。 2.让孩子自己涂,或是由爸妈协助孩子在手掌上涂上喜欢的色彩。在涂水彩的过程中,孩子会对于水彩冰冰凉凉,以及毛刷刷过的感觉感到好奇。 3.请孩子张开小手,将手盖印在爸妈的手印旁边,就是一幅好看的作品了。 4.当然,除了色彩的选择外,爸妈们还可以跟孩子讨论,除了手掌以外,还可以用哪些东西来盖印,增加作品的创作变化,也培养孩子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唷! 地图,对孩子来说,是相当有趣的东西。而通过散步来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周遭环境,则可以进一步的帮助孩子对于空间地理环境的观察唷! 1.通过每天和孩子在家附近散步的时间,介绍住家附近的环境,如:门口有邮筒、左边有麦当劳、右边有超商等等。 2.如果遇到十字路口或是需要左右转的时候,可以多跟孩子解释,让孩子了解方向。 3.多走了几趟,等孩子有了基础的认识后,和孩子一起画下属于自己的地图。完成后,可以跟孩子一起拿着地图出门冒险去。 1.当孩子注意到附近的地标有任何异动的时候,可以提醒孩子增加或修改,让这份属于自己的地图,永远保持在最新而且最正确的状态。 让孩子用手去摸,感觉大自然,不要因为保护过度,减少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机会。 1.带孩子到有花草树木的地方,让他用手去触摸树叶、树干、树枝、花朵、草、石头、细沙......等等。 2.带着孩子一边摸的时候,要一边缓慢而且清楚地告诉他现在摸的是什么东西,一再重复也没有关系,让孩子不仅看到了、摸到了,也了解那是什么东西。 1.孩子的注意力时间有限,不宜急躁地灌输给孩子一大堆东西,效果会大打折扣。 2.要细心注意孩子的反应,多给一些正面的响应;同时掌握孩子的态度与兴趣,了解孩子吸收的程度,并不断给他参与的机会。 3.跟孩子说话,要慢慢地、清楚地说,而且语调温柔,让孩子能够很容易接收父母要表达的意思,进而作出反应。 通过饲养和观察,训练孩子视觉的追视能力,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及对自然生态的了解。 1.在鱼缸内置入除过滤气的水,并和孩子一起布置小鱼的家。 2.带孩子到水族店买几条小鱼,一次不需买太多条,可以公母都有,建议可以选孔雀或是球鱼等卵胎生鱼种,方便孩子观察纪录。 3.父母可为孩子准备一本记事簿,鼓励孩子随时将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 1.第一次养鱼,可能孩子会碰到鱼儿不适应水质而死掉的情形,爸妈要适时的安慰孩子,如果可以趁机解释一下自然的生死现象。 2.当母鱼大肚子的时候,可以提醒孩子增加观察纪录的时间,跟孩子一起期待小生命的到来。 3.鱼缸的水要定期的更换,并清洗鱼缸,爸妈可以跟孩子分配工作,让孩子更有参与感。 1.跟孩子一起背对太阳站在空地,比一比两个人的影子。 2.用手作出不同的手势,或随便摆个姿势,看看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3.让孩子的影子跟你的影子相碰,但实际上并没有接触,让孩子了解影子的特性。 相机是代替眼睛将观察到的事务恒久纪录的最佳方式,通过孩子自行的拍照活动,也可以提升孩子对于观察活动的兴趣唷 1.让孩子拿着相机到户外散步,放手让孩子拍下他任何感兴趣的事物。 2.也可以让孩子自由的搜集一些落叶或是石头等等作为活动的纪念。 3.当相片冲洗出来的之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拍到了些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也可以协助孩子将观察的照片与心得一起纪录下来。 1.在孩子正式使用相机前,爸妈可以先不要安装底片,让孩子拿着没有底片的相机多家练习。 2.如果孩子年龄尚小,不放心让孩子拿相机的话,爸妈也可以给孩子一个放大镜让孩子自在探索与观察。 刺激孩子视觉的认知、辨识、记忆能力,强化孩子的理解能力,增进阅读的效果。 1.爸妈可以先从两个字开始,通过一张张的图卡,来协助孩子认识单字。 2.循序渐进,字体要随着年龄增长愈来愈小、内容要逐渐增多、时间也渐渐加长。 3.长期抗战,不要急着要求小孩子一直玩,只要持续进行,成效就会变好。 4.等到孩子的字汇能力已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帮孩子准备一本书,这本书的内容由以前教过的字卡组成,并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主。 1.请记得你是跟小孩子在玩游戏,不要用权威的态度,甚至订定进度,否则会让小孩玩不下去。 2.不要随便去考小孩,也不要在亲友面前要求小孩表演。 1.在游戏前,爸妈可以跟孩子分享一些念谣或是童诗。 3.鼓励孩子想一想,和雨天有相关的事情,如大雨、小雨、青蛙叫、呱呱声等等。 4.协助孩子将所联想的事务连结起来,并大声朗诵出来。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属于孩子自创的念谣了。 1.念谣没有一定的形式或长短,因此不要定规则给孩子,以免容易造成孩子挫折。 2.当孩子完成作品时,一定要即刻给予最大的赞美语鼓励,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联想与表达都是孩子沟通的最基本能力,爸妈可以利用闲暇的10分钟跟孩子进行联想的文字游戏,帮助孩子发展语言智能。 1.由爸妈先说出如「高」让孩子接「低」或「矮」等方反的词句。 2.相反词不见得只有一个,如果是三人以上进行,或许可以激发出许多组不同的答案,也可以采取抢答的方式。 除了提供孩子语言的联想刺激外,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1.爸爸或妈妈一人当主持人,其它人则是作为猜谜的参与者。 2.设定简单的字谜,最好不要超出孩子的生活经验,以免孩子屡猜不中而产生挫折。 3.进行抢答的游戏,爸妈可以准备一些小礼物,增加游戏的魅力。 通过画自己的过程,了解自己的长相,特征甚至情绪,可以协助孩子进一步的掌握自己的内心世界 1.让孩子先拿镜子照一照自己的脸,观察一下自己的脸部特征。 3.最好请孩子连同心情一起画出来,如喜怒哀乐等等。或是通过选择不同的颜色也可以是孩子表达情绪的表现方式。 让孩子学习静默数分钟,可以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对话时间,感受自我的存在。 1.刚开始进行活动的时候,静坐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孩子坐不住,而拒绝配合。 通过缓慢规律的运动,调整自己的呼吸并学习控制身体和调整情绪。 3.告诉孩子走路的步伐不用太快,专心的一步接着一步向前走。 4.或许,爸妈也可以换成头上顶着物品,请孩子试着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通过纪录的方式,让孩子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习和自己交谈。 请孩子每天用画的或是写下,或是用录音的方式纪录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情,如今天很快乐,为什么……等等。 注意事项:这样的活动最好可以持续以恒,直到孩子养成习惯,将有助于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并抒发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