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73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养孩子是艺术,不是科学(转载),是关于孩子独立问题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0 15:0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洪兰 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教养孩子需要吸收正确的知识,但教养本身却是一门艺术,无法套公式。爸妈唯有对自己有信心,凡事以合理为依循,才能让亲子关系愉悦,孩子顺利长大。

我去一个幼稚园演讲时,看到一个小男孩,蹲在角落,背对着大家,低声饮泣,我问老师怎么一回事,老师说他从开学到现在都是这个样子,头一个月是大哭,现已改为低哭,不知哭到什么时候才会不哭,大家都拿他没办法。我看了很不忍心,又不好说什么。

等我讲完,他的母亲正好来接他,我看他立刻停止哭泣,一个箭步冲上去,扑入母亲怀中,紧紧的抱着他妈妈的脖子,头埋在母亲肩上不肯放开。我心想是谁这么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哭几个月还继续把他送来,就多看他母亲几眼,想不到越看越面熟,原来是我以前教过的学生,就忍不住上前去多管闲事了。

强迫分离,孩子饱受惊吓

我问她以前教她的儿童神经发展学都忘记了吗?怎么把还没有准备好的孩子送来,让孩子饱受与母亲分离的惊吓与惶恐,难道不知道长期的惊吓对孩子不好吗?这学生满脸无奈的说:「我也舍不得呀,可是没有办法,每一个人都跟我说要训练孩子独立,我的大姑、小姑都说我太宠小孩,已经5岁了,没有让他去外面上学是害了他。以后不能接掌家族事业,她们甚至不准他晚上跟我睡同一层楼,把他一个人放在3楼,我晚上偷偷上去看他,他都在哭,他现在反而会尿床……」,讲着、讲着,母亲的眼泪就掉下来。

这时旁边好多妈妈都七嘴八舌提意见,有的说:「我孩子刚来时也是哭,哭了一个月后就好了。」有的说:「我的婆婆也是坚持不可以跟孩子睡,要他独立,后来他听了虎姑婆的故事,现在每晚作恶梦。」我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妈妈自己没有主见,听凭别人怎么说,自己跟着做,忘记自己孩子跟别人孩子不同,不能把别人的经验往自己孩子身上套。

孩子有差异,别套公式教

如何教养孩子是个艺术,不是科学,没有公式可套,也没有别人做成功,你如法炮制就一定成功。事实上,你不成功的机率大于成功的,因为你的孩子跟他的孩子不同。孩子还没有准备好就把他推出去面对世界是件很残忍的事。每个孩子成熟的时间不同,有的孩子3岁就会跟母亲挥手再见,高高兴兴的去上学,有的就像这个孩子一样,5岁了,还希望能在妈妈身边。他心里没有准备好,还不想离开家去上学时,硬把他送去哭2个月实在是太残忍。

被迫独立,反而受创伤

很多人误会了「独立」的意思,以为对孩子一定好。被迫的独立是童年的创伤,是一辈子的不安全感。现在有好几个研究都发现:童年的不安全感会影响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无法维持长久的男女关系,也无法对性伴侣作出承诺,他们的人际关系疏离。

过去行为主义盛行时,流行把孩子放在房子最远的角落一个人睡,哭了不能抱,抱他会增强他的哭行为,要等他不哭了才能抱。现在钟摆荡回来了,从老鼠实验上知道亲子分离的恐惧会影响大脑荷尔蒙的分泌,现在医生让婴儿的摇篮放在母亲卧房,使婴儿一张开眼就会看到熟悉的面孔,也鼓励母亲把孩子背在胸前,让孩子听到母亲的心跳,增加他的安全感。孩子的哭是他有需求的表现。我不了解我们的母亲怎么这么没有自信心,会随便听从人家的话而赔上孩子的幸福。

教养,一切合理就对了

带孩子没有诀窍,惟一就是Common Sense,凡事一切要合理,孩子每天哭,不合理,不合理就要去检讨哪里不对,我们每个母亲都会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为什么不会把它应用到生活上,从这里推论出别人的孩子要这样,不代表我的孩子也要这样?

我们中国人很喜欢「从众」,别人怎样,自己也要马上跟进,葡国蛋塔、甜甜圈、股市等「一窝风」现象,其实是没有自信与分析能力所造成的盲目跟进。为什么我们对自己这么没有信心?我们为什么这么在乎别人的闲言闲语?我想我们的教育从小要孩子反省、检讨自己,会不会检讨的过头了,对自己没信心,别人都是比较对?从伊朗连体双胞胎拉列和拉丹的例子就知道,即使是同卵双胞胎,生活经验完全相同(因为头连在一起)都会有不同的人格,更何况你我的孩子?

教养孩子不是科学,无法复制,它是艺术,因人而异,父母对自己的教养方式一定要有信心,只要孩子很快乐,每天迫不及待睁开眼睛开始新的一天,你就做对了,坚持下去,你的孩子会以浓密的亲子关系来回报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15:58:09 | 只看该作者
没人 谈谈吗?现在该批判的看待外国的教育观念的时候了。
动物不独立吗,好多小猫猫吃奶还吃到五六个月。按照猫猫差不多十岁左右的寿命,这大约是三岁了。
国外的育儿,父母对于孩子的付出远不如中国的父母。一到十八岁就推给社会。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远不如中国来的亲密。
别说孩子的压力过大,需要和被需要对一个人来讲都是很重要的,是他存在于一个社会的根本。上有老下有小其实才是一个家庭最正常的模式。而国外家庭只有两代人。家庭的维系也不如中国紧密。可一个家庭是一个国家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松散,个人没有归属感,对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来讲都不是好事。

东北农村,一大家子睡一个炕,长大后依然是社会的脊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现在爱辩论的人都在鼠版活跃呢。你要想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1-12 12:00:54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孩子的确是一门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1-12 13:50:3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同意楼主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1-13 20:1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1-18 22:47:1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赞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1-19 06:59:3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式育儿,外国式育儿,各有优缺点,按自己孩子的成长环境取长补短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2 03:40 , Processed in 0.077813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