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9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婴儿期德慧智教育是黄金 续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27 09:4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所以,观察一下世界各国的“音乐世家”,几乎都与这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在婴幼儿期进行过直觉式、潜移式的音乐“教育”密切相关。像其它的诗人世家、文学世家、科学世家等等,都与这种婴幼儿早期教育相关。胎婴养虚和幼儿养性,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在这样的家庭中最容易培育出杰出的人才。
这里再展开一下:关于莫扎特成为天才的这一现象,如果用常道的智识进行分析,仅仅得出奇迹单纯是由于其姐姐的作用,巧遇胎婴期的最好时机而形成,这是并不全面的。外因需要本因的主导,作用于内因才能产生作用。原因的关键,是莫扎特的慧识在没有智识障碍的前提下,从容地、游刃有余地驾驭着正在形成的智识,迅速地全面地展开深刻的记忆储存,这才是莫扎特成为音乐天才的秘密之所在。
由于经典音乐具有上善的能量,能够滋养慧性,那么慧识的功能也就能自由驰骋般地展开,驾驭着智识的记忆与发育的同步。我们可以从这处现象当中,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慧识的活力才是使智识创造奇迹的主宰者!慧识的活跃状态是使天才能成功三种因素中的本因,智识最佳时机的接受与储存是内因,而施教内容的选择时机的配合是外因。只有这三因恰到好处地组合在一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我们在分析天才的成因时,千万不要片面局限地分析,才能避免理性升华时的谬误,这是为了防止有些家长在社会上随波逐流片面地追求智识的提升。这种片面的智识是什么呢?是竭泽而渔。这样的一种智识开发,实际上对孩子们是伤害。我们要预防这种教育模式,不注意三因的整体时机,而盲目地进行单一原因性地培养。
好,我们再看看:孩子一旦超出了六岁的年龄阶段以后,大脑所发出的脑波却发生改变。科学家们就发现了这一个特点,六岁这个阶段就是脑电波出现改变的一个界限,这个时候主要的成份就转成了贝他波(β波)的脑电波,波动数每秒约为十四到三十菲尔。这种现象,就表明生命中的慧识已经开始隐退,而智识逐步充分登台,智识对慧识的屏蔽作用已经开始形成。
当然,这是指没有保护慧识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现象,因为各种科学监测的脑电波的图,他们只是对常规的孩子们进行普查的时候得出来的科学结论。这个贝他波(β波)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帮助判断和推理,看一看这个判断和推理,的确就是我们后天的智识必须的,应当拥有的。贝他波(β波)它本身并不具备学习的催化能力。
如何才能预防这种“一波独放”、“慧隐智显”现象过早出现,或者已经出现却能改变呢?依据道医生理学的原理,只有德慧智型的经典诵读才具有这一功能和作用。只有富含德一能量的经典充分地滋养慧识,通过慧识在无为中驾驭后天的智识,才能改变这一现象。这一方法对人生的全过程,都有良好的确凿的科学作用,不要去怀疑祖先们总结的这一有待于我们亲自去验证的科学成果。
因为只有这一方法,能够产生慧智双运的结果。这一点,我们在全国各地大量的教学实践结果,已经证明这一生理现象是可以运用德慧智经典诵读改变的过程。
因此,如果不尽快运用德慧智经典诵读的教育方法,指导孩子们的学习,那么六岁以后的学习,必然主要都是后天意识为主导的学习,先天无为和直觉式的学习能力将会逐步完全隐退,慧识将被屏蔽和扼杀在超负荷式的智力强化之中。看一看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是不是这样?那完全是一种现实——残酷的现实。那么,我们只有用德慧智经点诵读方法,来弥补这种残酷形式下的不足,抢救孩子们的慧识,用这种慧识能引领着我们的智识,走上一条正确的学习之路。
这种智力强化性的、片面的提升过程当中,难以使人具备科学创造能力,而只能成为后天知识的奴隶。看一看,是不是这样的现象?读来读去,有没有读成书呆子?并不能把掌握的知识转化成为自己产生新创造的基础。因为要想具有这个创造能力,你必须在掌握前人知识的基础之上,有所新创造、新发明,那个才是你应当达到的一种结果,那才是后天知识应当完成的一个目的。
然而,我们现在是为读书而读书,拼命地学习已有的知识,作为今后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的本钱而已。我们还要看到,这种后天意识的学习,大都归属于推理性的记忆,因此在学习时都需要逐条、逐项地加以分类认知,然后再设法主动地加以记忆。就像我们成人学外语一样,要起得早早的,在早晨空气清新的地方大声地开口诵读,用这些方法去主动地加以记忆。这个记忆方式,在七岁前的孩子那里,简直是小儿科。大人们玩这些笨拙的方法,对这些七岁前的儿童来说,在他们慧智同运的状态下,很容易轻松地就能很快地记住几个国家的外文,只要你培养他,他就能记住。
因此,人的记忆能力与六岁以前所特有的慧性无为、直觉性接受储存的记忆模式相比较,也就相差悬殊,不可同日而语。最近还看到,有的大学生为了考英语,六级过关,过不去就羞惭地跳楼自杀。如果这些孩子早期就开发了多国语言能力,如果说他们已经掌握了通过德慧智经典诵读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慧识,这种记忆力不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吗?!那就可以避免这种惨剧的发生。
因此,针对现在的教育现状,我们要大力推广我们祖先们传统道德文化当中早就已经有的最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胎婴养虚和幼儿养性的德慧智教育,要高度把握“7”岁之前的黄金时期,并且要遵循七岁之前儿童生理中无为慧识为主导的特征,切不可以在没有运用德慧智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将小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照搬式地移用于学龄前时期。因为进入小学以后的教育,是属于说理加分析和推论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并不适用于学前阶段的婴儿和幼儿,不适合孩子们大脑发育的特征,那样做是一种损伤慧识的错误教育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6 17:04 , Processed in 0.07206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