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4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成功学生的要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5 22:4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成功学生的要诀

  每一个正在读书的学生都希望自己成绩优秀,都希望自己能考取理想的大学。但是,我们经常能听到“又考砸了”、“到底该怎么学习”、“复习没效率怎么办”之类的说法。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成绩,那些成功的学子又有什么秘诀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对去年考进重点大学的部分优秀生进行了专项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的非智力因素———积极的学习心态、勤奋刻苦的意志品质、浓厚的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优秀的自学能力以及稳定的、善于调控的情绪状态,是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因素。

  一、学习是兴趣,更是责任。优秀学生对待学习,都不是看作一种负担和苦差事,而是把学习看作一种兴趣,更视为一种责任。这些被调查的优秀生,绝大部分还担任班干部,当问及这会不会影响学习时,他们一致认为:不仅不会有负面影响,相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胡玲,哈尔滨第三中学毕业,去年以661分的高分考取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就这样说:“我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追求、一种愿望。学知识是为了使人生更有作为。如果把它当成是一种应付性的包袱,学习必然就成了消极的吃苦,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二、勤奋比智商更重要。被调查的学生都表示自己的智力水平一般,个别自认为属于中等偏上。他们说:原先班中比自己聪明的人有的是,但有些人就是不肯用功,不勤奋,因而最后没有考取理想的大学。

  陈春仙,浙江义乌中学毕业,去年以省文科第一名的佳绩考入北京大学外语学院西语系法语专业,家在偏僻农村的她说:“我的智力非常一般,但我自己比较懂事。我所在的农村,生活相当艰苦。爸妈有空的时候就给我讲过去的事情。我无法改变他们辛酸的过去,但是我可以凭知识造福他们的将来。所以我就憋着一股劲,不断勉励自己。”据了解,这些优秀学生大都非常懂事,他们大都能体察父母的良苦用心,更善于进行自我激励。

  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非巧合。被调查的优秀学生中,几乎每人都有一套适合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普遍认为学习方法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比如,学数学一定要把最基本的概念搞清楚,不要盲目去做题,同一类型的题目做几道找出规律即可。他们认为,只需做一些难度适当的题,但不必做自己能力达不到的题目,如奥林匹克竞赛题,做不出来,反而会受到心理挫折;也不要做太简单的题目,那样事倍功半。学语文要大量阅读书报杂志,课外阅读对提高理解能力、作文水平很有帮助。学英语要大声朗读,英语语感十分重要,大声朗读可以增强语感,提高口语能力。

  赵丽,上海交大附中毕业,去年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她这样说,自己学习除了勤奋还很讲究学习方法。平时学习时喜欢做笔记,把知识要点都记录下来。看参考书时遇到解法新颖的也都记下来,然后再做整体归纳,她说这种方法对她自己很有用。谈及如何对待各种各样的习题时,她表示,自己也买习题集,但只做其中适合自己水平的,否则就是疲劳战术,不可取。

  四、学会自学和培养自信。自学是一种能力,许多被调查的学生都说自己十分注重自学。在自学中发现问题,提高兴趣,从而就能寻找突破口。

  杨帆, 天津中学毕业,去年以686分的成绩考入北大计算机系。他说:自己之所以在高考中能取得高分,主要是自学———高考前他曾两次骨折,前后休学长达半年。自学,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说到自信,被调查的学生都认为很重要,特别是女生。她们大都不相信“高中阶段女不如男”的说法。胡玲说,有些女生学习成绩上不去,就是在心理上接受了女不如男的这种错误观念的结果,即心理学上的心理暗示在起作用,从而抑制了把知识活化的能力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勇气。

  五、要有一颗平常心总结高考的经验。被调查的学生们都非常强调心理平衡能力。他们说,考试时的情绪直接关系到考试的成绩,特别是遇到难题的时候。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是被调查学生取得好成绩的一个共同点。 孙嘉元,辽宁一中毕业,去年考入北大。她说,她在考数学时,最后10分钟还有一道题没做。这时她宽慰自己说,已经拿了130多分了,达标了。正是在这种放松的心态下,她的灵感来了,很快就解出了这道难题。

  杨竞,北京二中毕业,去年以683分的成绩考入北大生命科学系,他说,在高考前一天,晚上8点钟就上床了,9点睡觉,第二天上考场十分激动、高兴,而不是紧张,心想: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被调查者无一例外地认为,平时知识掌握再牢,考试时情绪状态不好也发挥不出水平。因此,情绪调控能力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7-23 14:46:46 |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不错,吸取精粹。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04:58 , Processed in 0.08214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