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工作,一直是有些矛盾的。做着稳稳当当的公务员,平平常常的文员。
有人说:什么是普通劳动者?他们需要一个工作,他们不知道自己选择了这个工作的个人动因,且大半是因为社会上流行这种工作,或者这种工作的机会更多,或这种工作不仅轻省而且薪酬更好,或者父母希望他们做这样的工作,或者正好有朋友在这行当中帮忙,在这个工作里他们内在的自主充当了旁观者、陪衬或者配角;对这个工作因受培训或参与实际操作而累积了一些知识与经验,新知的获取往往是由于被动的安排,如果有得选择在更多的现金待遇与一个培训机会之间更可能选择前者。所有这些决定了他们的例行公事的工作态度、马马虎虎的自我要求、一分工钱一分劳动的职业标准。
是,我就是这么一个普通劳动者。
关于特殊劳动者。作者说:如果你的工作是基于强烈的calling(呼召),这意味着做这件事你觉得非常有意义,而且这意义是具体而真切的,你甚至觉得你的生命乃是为这意义而存在,因此你对做这一工作具有异乎寻常的热情与追求,能给予常人不予的投入,承担常人不担的责任,并且享受这样的忙碌与需要,并把这种状态看为成就;在这种呼召之外,你积累了适当的知识与技能,并且你比别人钻研,更关注他人的好的做法,主动而积极地学习别人的经验,并有心地创造出了自己的独特技能。呼召决定了你有高度敬业的态度,并表现为工作中的乐趣,很明显与这样的人在一起工作,别人会受到很正面的激励,同时也带动其他人向上,克服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后者让你可以搞定事情,使工作有果效,而且有不同寻常的结果的产生。我们在各行各业都可以发现这样的人,这些人以工作为荣、以工作为乐,而在工作团队大家也以他们为荣为乐,而老板也以他们为荣为乐。
其实最先引起自己注意的是这篇文章中加粗的这些话。因为的确有一些事给我这样的感觉。高中读书时,理想是当一名老师或一名图书管理员。师者:传道解惑。工作有意义而踏实。大学读书时就对教育类的书特别感兴趣,一个人在图书馆读得傻乐,虽然毕业已然不会再去当一名老师。一直非常喜欢孩子,见到孩子们一脸的纯真就很是开心.自己有了孩子更是。喜欢读教育类的书,常常读得兴致盎然。周围的孩子们都很喜欢我,喜欢到家里玩,家长们有时也会主动和我一起讨论教育孩子中的一些问题。觉得自己也许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小学语文老师,忙碌而充实。偶然也会做胡思乱梦,想自己有机会去支教,或是有机会当志愿者。现在已经没有魄力去改变和尝试了,以后更加不会。.....
生活就这样继续。。。。。
[ 本帖最后由 wdou123 于 2008-3-18 16:4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