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出现的拟声词 过完年后,上班第一天就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在议论“duang,duang”的话题,虽然我当时还没有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但莫名的就能感觉到一股喜感——肯定是个好玩的东西。 原本只是一个恶搞名人的说唱视频,但在网上却有愈演愈烈之势。“duang是什么意思”高居各大搜索引擎之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样场面爆棚的话题,按惯例我也是要吐槽两句的,今天我想从趣味性上来说一说。 “duang”是一个拟声词,类似的拟声词还有很多,我相信在人类最原始的时期,还没有语言出现的时候,拟声词就是最基本言语,人们通过模仿各种声音来形象的表现不同事物和形态,它是最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的言语。 家长和老师可用拟声词跟孩子互动,增加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在儿童教育中,也会发现类似的现象。有些孩子执着于表达各种拟声词。在我们绘画心理乐园里,就有这么一个小朋友,特别可爱,说话的声线像动画片里的人物一样,他在开心的时候就喜欢说“火星话”,叽里咕噜一大通,越说越开心,这种快乐往往能持续半个小时左右。当老师模仿他一起发出奇怪的声音时,他就会哈哈大笑,和老师表现得更加亲密,增进了师生关系。通过这种方式,他能够感觉到和老师之间没有了隔阂,并获得了认可和肯定。 家长和老师一样,也可以用拟声词跟孩子互动,增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儿童使用拟声词有助于培养风趣感和想象力 小孩子比成年人更擅长使用拟声词来表达,在研究儿童绘画作品时,有时会听到孩子在描述时,使用拟声词来讲述作品,例如下雨啦,哗哗哗,刮风了,呼呼呼,老虎来了,啊哦,小鸟儿,喳喳喳,等等,通过拟声词的描述,孩子的风趣感表现无遗,孩子的作品瞬间有了生命,变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画卷,所以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 拟声词有助于成年人在春节假期后恢复工作状态 拟声词是最简单的语言,并且带有童真,当由成人讲出来时,就更加增强了趣味性。可以想象一贯比较严肃的一个人,突然使用了拟声词来形容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让人更加关注,唤起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共鸣。 每个成年人的心中都留有一颗童心,假期刚过,当整个身心需要放松状态且精力需要恢复的时候,恰巧又碰到此类事件,就会童心焕发,因此,表现出倾注身心的,歇斯底里的起哄围观行为,就不难理解了。就像很多专家分析的那样,因为无聊而围观,通过这样的全民行动,彻底的发泄一下情绪,以最好的心态迎接紧张的工作状态的回归。 云消雨歇后,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洋洋得意,要咩有咩,duang,duang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