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上,孩子们进了夏令营,只要不是坏到饮食难以入口、活动无聊到爆,孩子们肯定都会喜欢的。 原因么,自然是因为现在的家庭多半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夏令营能碰到其他的孩子,有人一起玩,没有不高兴的。 但这种喜欢,是不是就够了呢? |
happy_99 发表于 2014-8-17 17:23 个人觉得,现在国内有些活动也已经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了,但肯定不可能完全一样。而且就算是国外的夏令营,也不太可能完全符合自己的设想和理念,再说极端点,哪怕自己要办个夏令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后的出品也会和自己的设想相距甚远。所以,参加以前,认真看活动说明,再多打听一下,最重要的是孩子要愿意。这样选择下来,就多看活动中孩子所得和成长吧,其他的,睁只眼闭只眼吧。 有些事情,其实是在提意见的过程中逐渐理清思路,也可以更好的相互了解。 比如我们这次参加“自然之友”的活动,行前给的清单里面要求我们准备植物洗发水、蜂胶牙膏。我真不太了解这些东西,图省事就拿了家里现有的去。 结果到那儿就被“搜”出来了 ![]() 引导员们介绍说,这里是野外,没有污水处理系统,孩子们在这里洗漱,一切排水都会进入小溪,渗入地下。若是植物型的,对自然的破坏就可以降到最低,而化学产品当然就很不好啦。 这么一说,我就理解之前的复杂是为什么了。所以如果下次参加他们的活动,我们肯定就会特意做一些准备,不需要再去让引导员们费事了。 而我前面说的我自己不能接受的在三只桶里洗碗的事情,其实也很可能是我自己的洁癖在作怪,有些东西完全可以更自然的。 |
关于领导力,这个东西我们都认为它很重要,但是怎么培养这个领导力,怎么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还是有讲究的。 是通过演讲?比嗓门大、胳臂粗、拳脚硬?听天由命,猜拳定输赢? 还是前面启行那个帖子里提到的服务意识? 一元生存的问题在于其时间太短,如前所述只能是一种广告,可以为夏令营招生积累人气。一个行为一旦短期,很容易就变成了行为艺术 ![]() 就如我的很多朋友包括他们的孩子们都很喜欢一个“行走乡村”项目,我看到他们的一次总结,让孩子们带着一人30元钱到村子里去吃午饭,看谁带回来的钱最多就能赢。这样的活动,其目的是什么呢?用最少的钱去一个小山村吃顿饭,意义到底在哪儿?培养孩子什么精神?给他们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倒是我的另外一些朋友,长期做host family,每年都会多一个大儿子或大女儿,从其他国家来中国学习语言的,我能了解她们的奉献和回报,其目的和意义是看得见的。 |
我们以前一直没参加过夏令营,都是初三毕业这一年,参加了在北戴河的启行科技营。孩子非常喜欢这个夏令营,详细的记录在我家的成长楼里有。 然后我自己今年去做了一元钱生存活动的志愿者,跟了孩子们一天,能看得出孩子们都很喜欢,看着这些孩子这一天当中的成长,我也喜欢。 个人觉得,现在国内有些活动也已经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了,但肯定不可能完全一样。而且就算是国外的夏令营,也不太可能完全符合自己的设想和理念,再说极端点,哪怕自己要办个夏令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后的出品也会和自己的设想相距甚远。所以,参加以前,认真看活动说明,再多打听一下,最重要的是孩子要愿意。这样选择下来,就多看活动中孩子所得和成长吧,其他的,睁只眼闭只眼吧。 ![]() |
我正想要不要参加一个呢。来学习了。 |
我和孩子之所以对未来训练营要求孩子们在彼此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通过微信组队以选举队长的方式表示反对,在这里可以找到理由: 转自启行:“服务领袖”养成计划:成为青少年领袖的四部曲! http://www.etjy.com/forum.php?mo ... 4000&fromuid=895254 (出处: 儿童教育网) 我喜欢国外学校的方式,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工作,在分工合作中逐渐发现最好的伙伴和领导者。 |
为什么我不喜欢“一元生存”这个概念呢? 看看这篇文章,可能会说得比我更清楚: 周末荐读 | 前高盛银行家为何流浪街头(附自白)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TYzMjQ3NTYwMQ==&mid=200866030&idx=1&sn=583020f90fd9bba72d7a114846c8ca81#rd 花时间去做一件没意义的事,我不愿意。 如果这件事有意义但很无聊,也不愿意。 人生苦短,能做的事情何其多,所以。。。 |
另外一个不愿意参加的理由,和小美妈一样,就是洗澡啦。 引导员教他们了一种方法,据说只用一点点水就可以“洗澡”。 而我见到孩子的时候,他正全身都是灰土,尤其是裤子上面,据称是当天才换的“干净”裤子,可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在上面都看不到有一点不沾灰的地方!然后孩子才有些抱歉的告诉我,说是为了排演当天要给爸爸妈妈们表演的节目(就是他们在夏令营里的生活呀,只是要浓缩的表演出来而已),在地上滚过无数次。——对了,他还做了这次表演的“导演”,这是在前面一个亲子团里跟着大姐姐学来的,可见任何事物,无论从好的还是坏的角度,孩子一定是会学到很多东西的。 |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广告自助中心
GMT+8, 2025-9-19 09:03 , Processed in 0.111183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