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民间 最生活 最温情 在节日中品味中国让孩子在阅读中自然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阅读和知识双丰收! 本套丛书不局限于讲述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等的来历,非知识读物,而是以生活故事为主线自然渗透,实现了心灵启迪、故事欣赏、传统文化学习等的融合。 书名以诗词、谚语、民间传说等作为引子,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意味。 |
001.jpg (1.03 MB, 下载次数: 0)
002.jpg (1015.75 KB, 下载次数: 0)
004.jpg (1.19 MB, 下载次数: 0)
006.jpg (1.13 MB, 下载次数: 1)
012.jpg (1.17 MB, 下载次数: 2)
cover.jpg (1.08 MB, 下载次数: 4)
005.jpg (131.48 KB, 下载次数: 0)
007.jpg (136.49 KB, 下载次数: 3)
008.jpg (134.17 KB, 下载次数: 1)
010.jpg (115.85 KB, 下载次数: 0)
003.jpg (147.62 KB, 下载次数: 0)
003.jpg (130.95 KB, 下载次数: 4)
004.jpg (129.02 KB, 下载次数: 4)
这本书讲了什么故事? 声名狼藉的年兽爸爸在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后,洗心革面,他为自己家盖房子,种菜、砍柴换东西,还帮太太做家务,给小年兽讲故事。但他还没有得到玉皇大帝和大家的原谅,找不到工作,也就无法给家人买年货、过个喜气洋洋的新年。年兽爸爸很郁闷。 小年兽圆圆很纳闷,什么事都会做的爸爸,怎么会找不到工作呢?小年兽一心要推销爸爸,他走进桃花村,村民赶紧挥动红布、红纸把他赶走;他到了杏花村,村民马上敲锣打鼓、放鞭炮把他吓走。圆圆希望爸爸能被大家原谅,他想到了妈妈在厨房拜祭过的灶王爷…… 灶王爷带着圆圆到了天庭,一五一十地说了小年兽家发生的事和年兽爸爸的改变。玉皇大帝会原谅他吗? 年兽爸爸找到工作了!他磨圆头上的角,剪短手上的指甲,修整齐身上的毛,还刷了牙。 “嗯,这样就不会吓到人了。” “哇!爸爸好帅哦!” 圆圆和妈妈快乐地送他出门。 有了年兽爸爸当守卫,村民们都能安心地吃年夜饭了。 故事赏析 by陈璐茜 其实家庭的气氛会影响到孩子,爸爸妈妈也不能再说那是大人的事,孩子不懂不要过问。其实孩子什么都懂,甚至会想要帮父母分忧,因为他也是家中的一分子。这个时候,与其隐瞒事实,让他觉得被排除在外,不如适当地告诉孩子真实的现状,让他能体会大人的辛苦,提前看到社会环境的真相,了解人生的多样面貌。 爸爸失业对一个家庭来说的确是严重的问题,压力最大的应该是爸爸,但是如果全家人能够共体时艰,保持信心支持爸爸,至少在他找到工作之前,还能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 孩子也许不能像圆圆一样,到处推销自己的爸爸,可是他可以扮演安慰爸爸的角色,也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让爸爸放心。 借由传说中的角色,影射失业问题,以前的绘本少见这种题材。孩子的学习也需要广泛地接触现实,才能和自己的现状接轨,并相信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创作者介绍: 兔子波西:唐琮,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她撰写的儿童图画书小故事和儿童文学作品深受两岸小读者的欢迎。 许文绮:绘本画家,现居台湾省宜兰乡间,擅长用质朴的画风描绘生活中的平凡、真实的片段。 |
悠悠 发表于 2014-1-31 00:15 春节绘本都带有浓郁的中国色彩,好喜欢! |
翻开《灶王爷》,你第一眼就看到灶王爷用那一双大大的眼睛盯着你。再翻页,连续五幅小图,还是那一双大眼睛,眼珠儿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看得你好仔细,彷佛要穿透你,把那纤细如尘的心底事一览无遗。 灶王爷为甚么要睁着两个大眼睛看着我们? 人因为贪婪、好强争胜、缺乏关爱、爱诿过于他人,于是妄念丛生。《灶王爷》里的一家子都曾有过一时妄念。「我」会因为贪嘴,想在灶上可口的饭菜,拣一块放进嘴里;相处几十年的爷爷会跟奶奶吵架,互说不是;奶奶会因为小心眼,数落邻里长短;「我」怕承担责任,想以谎话瞒骗他人;「我」做错事,爷爷会动气动手……可幸,「灶王爷」总会睁着两个大眼睛看顾世人,让他们在澄明如镜的大眼睛里,把自己看得清清楚楚。 不过,只把灶王爷那一双大眼睛视为对人间的监察,那似乎漠视了人类纯朴的本源。试把灶王爷那一双大眼睛理解为我们心中的「眼睛」,人类早存的仁心与善念,也许更得作者的心意所在。因为心中早种善的种子,胸中溢满关爱,当我们在行为上有所失当的时候,善的种子就来提醒:当心啊!当我们眼里只见他人过失的时候,关爱又来提醒:当心啊! 行善积德不因为他人的监管,而是纯然发自内心的良知与仁爱。这样,灶王爷的那一双大眼睛就来得更有意义。因此,灶王爷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种种的时候,他总点头称是,咀里只懂说:「好――好――」当然,这不是因为糖瓜粘满张嘴,不得不为人间雕饰溢美。只是,灶王爷最终看到的是一家子和乐融融地围坐桌子吃饭,那团圆、那温馨的氛围足教灶王爷心头与嘴里甜蜜蜜,他得如实汇报:「好――好――」。 出门远去天庭的灶王爷,我们会想念他,因为我们永远怀想善念与仁心,不容一刻怠慢。那出门远行的灶王爷呢?他同样想念我们,因为善念与仁心也将永久地在我们心中居停。 灶王爷有一双澄明的眼睛,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也有一双澄明的「眼睛」。 近年,不少国内学者以图画书为媒介,大力推动阅读,让孩子在愉悦的亲子阅读中,成长而为一个独立的读者。然而,在取法西方的同时,我们也许要回溯本土根源。传统文化并不单指「过去」,它从「过去」一步一步朝向「现在」而来,并与「将来」接轨,它并不陈旧,也不会老去。《灶王爷》的作者取材于传统,以民间信仰为题材,展示我们独有的文化。《灶王爷》呈现的不单纯是「过去」,它要向世界宣示,我们的祖先有着这样美丽的崇善精神。灶神爷爷那一双大眼睛与一幅明察秋毫的样子,其实是我们内心深根的仁厚与良知,它恒常地提醒我们,无论在甚么时候都应自我完善。活在「现在」的我们,如何继承传统,并把这一切让「将来」的孩子都一一读懂?作者用图像与文字承担了重责,以蕴含民间传统气息的《灶王爷》,寄寓了人类恒常的感情。 |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广告自助中心
GMT+8, 2025-5-6 03:35 , Processed in 0.080434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