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不推荐的书——转贴《新京报》的整版荐书:新童年启蒙书——但不推荐!

查看数: 723 | 评论数: 3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3-6-11 08:18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悠悠 于 2013-6-15 12:57 编辑 对不起大家,我犯错误了! 看到这个介绍,而且还有我蛮喜欢的傅国涌作序,想当然的认为这套书很好,所以不但自己马上下单订购,而且转了书评过来,作为推荐。 没 ...

回复

dhwy44 发表于 2013-6-12 11:03:07
谢谢,分享,感觉新网站应该把老网站的相关精华导入,来提升人气 和方便过度。
Martina-Mm 发表于 2013-6-11 09:41:43
看到这么多有识之人对儿童教育的投入,真是太可贵了。

点评

非常抱歉,今天换了本书再读,发现这套书还是够不上推荐的资格,撤回推荐了。书评后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15 12:58
这套书我买了,下次写晨读一刻的时候写一下吧。个人感觉还有不足之处。当然应该肯定他们的尝试——至少,他们是走在求真的方向上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11 09:50
悠悠 发表于 2013-6-11 08:19:29
本帖最后由 悠悠 于 2013-6-15 12:57 编辑

  第四颗种子
在古老的大地上崭新地成长
  10月1日是祖国生日的说法,在蒋瑞龙看来是错的。“这种说法容易产生误解,祖国这个概念,应该是祖先居住的地区,10月1日是新中国的纪念日,如果称之为祖国生日,那10月1日之前的中国该称之为什么呢?”常常遇到一些孩子慷慨激昂地宣扬“爱国”,却对自己的中国认识模糊,蒋瑞龙写下了《我是中国人》。
  蒋瑞龙说写这个题目,也是出于自己的困惑,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应该怎样认识?中国人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中国人?带着这样的疑问,蒋瑞龙最先写好的是全书的第五章“丑陋的中国人”,涵盖了“他们为什么不排队”、“他们为什么这样吵”、“中国人为什么不善于协作”等内容。在这一章的后记中,蒋瑞龙写道:“相对于一些欧美国家的人们而言,中国人缺乏规则意识、公共意识、合作意识等现代公民必需的素质……我们要保护好令我们自豪的中国文化遗产,更好与时俱进,改变我们那些丑陋的方面,做一个崭新的中国人!”蒋瑞龙希望孩子可以理性地看待自己祖国的文化,知道有自豪的地方,但对于不好的地方也要有所反省。
  而这种反省的态度也是整套书所秉承的视角。常立说这套书想要传达的都是现代文明的理念,“在我们看来作为现代社会的现代公民,有必要对我们的传统进行梳理、甄别,对于不符合现代社会现代理念的东西,我们需要和孩子讨论,用批判性的思维来对待这些东西。”
  童蓓蓓说,蒋瑞龙的书就告诉了孩子一个现代观念,“并不是说,你生在这个地方,所以你就成了这个地方的人,对这个地方负有责任。而是你愿不愿意和这样一个土地发生关系,愿不愿意在这样一个土地上生根,附上你的力量。”

  启蒙:不是一个人打开另一个人
  整套书读下来,童蓓蓓最大的感触是,四个作者都把孩子当成朋友,“让我感觉我们是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分享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希望结成一些美好的东西。而不是告诉孩子你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就必须怎样,在这个地方出生,就必须如何。”
  这也正是“新童年启蒙书”中启蒙的姿态,“启蒙不是一个人打开另一个人,而是竭尽自己的能力来呈现、分享尽可能正确的东西。”童蓓蓓说。
  而当我们播撒下种子之后,能做的就是相信儿童,“《圣经》上说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孩子的整个生命里面有内在的韵律、结构,我们不要去伤害他们的灵性。”童蓓蓓说,有的小孩子在一个阶段上怎么看都怎么不靠谱,但过了一段时间看他,突然发现他变得很好哎,他很不错哎,“孩子自己慢慢就长好了。”
  常立也说他觉得后天的教育当然很重要,但有时会想后天的教育也许不是给孩子增进什么知识、技能,“我们能够做的是保护他们,让他们不遗失学习的能力,孩子自然就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成长。”


原文见:
《新京报》:播下种子,相信儿童


58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8 13:50 , Processed in 0.189375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