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6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童年期孩子的心理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8 17:2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童年期(7—12岁)孩子的心理发展
文章来源于百事通文档
(一)童年期学习
1、一般特点 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须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2、学习兴趣 从外部活动逐步过渡到学习内容、逐渐产生对不同学内容的分化、游戏因素作用降低。
(二)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1、记忆的发展
(1)记忆发展特点:容量增加,记忆广度与成人水平接近、有意记忆成为主要方式、意义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2)记忆策略发展特点主要是复述(10岁儿童85%有复述行为)和组织。
2、思维的发展
(1)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并且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10岁左右是转折期。
(2)思维形式 指思维的逻辑形式——
①概括能力的发展
a.直观形象水平,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是事物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7、8岁)、
b.形象抽象水平,指所概括的事物属性或特征既有外部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本质特征(8—10岁)、
c.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②推理能力的发展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能力在小学高年级分别达到81%、80%、60%
③新的思维结构形成 ——
掌握守恒 各类概念守恒 数概念和长度守恒在6—8岁,液体和物质守恒在7—9岁,面积和重量守恒在8、9—10岁,容积守恒在11—12岁。
思维具有可逆性
(三)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概念  从较具体的外部特征逐步转向较抽象的内部心理特征。如:小学高年级儿童开始师徒根据品质、人际关系以及动机方面的特点来描述自己,但即使到小学高年级,儿童对自己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
(2)自我评价  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自我评价内容从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和心里的自我发展。
2、亲子关系的发展 父母更多处理学习、做家务、同伴交往等问题,对孩子的控制力量由6岁以前的父母控制到在一定距离内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教儿童知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12岁以后儿童自己做出更多的重要决定。
3、同伴关系的发展 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正常的同伴交往不仅可以满足儿童归属感的心理需要,还可以促进他们的人格和社会认知的发展。
(1)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①受欢迎的儿童 一般是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并易于合作。
②不受欢迎的儿童 通常具有攻击性,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常出现不良注意和恶作剧。
③受忽视的儿童 多表现为退缩、安静;有依赖性或顺从性;即不被同伴喜欢,也不被同伴讨厌。
影响儿童是否受欢迎的因素有多种,基本的还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因此,教育者要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掌握同伴交往策略,指导儿童改变影响同伴接纳的缺点,改善人气特点。
(2)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
①依从性集合关系期(小学一年级)人际连结关系首先是教师。
②平行性集合关系期(二年级开始)开始按照接近关系、外在因素相似性以及个人需求的类同行等组成团伙并经常在一起活动,于是出现与伙伴协同的社会交往趋势。
③整合性集合关系期(小学五六年级)伙伴关系依从期的高峰期。他们对父母和教师的依从关系明显下降,更注重的是朋友之间共有的价值观,更关注自己在同伴中的威信和地位,更重视同伴对自己的评价。这个时期,个伙伴集团均以班集体为中心形成大的团体,儿童的班级团体意识更强,共同遵守班级行为规范,维护班集体的荣誉。
4、友谊的发展
(1)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第一阶段:3~5岁,短期游戏伙伴阶段
第二阶段:6~9岁,单向帮助阶段,要求朋友能服从自己的愿望,如在游戏中,把能顺从自己的人当成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9~12岁,双向帮助阶段,能做到合作和互惠,具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而又持久的共享阶段,可以做到在心理上互相信任和支持。
(2)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
相互接近;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四)童年期的心理卫生
1、学会学习
(1)学习态度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并逐渐形成负责态度)
(2)学习习惯  入学后的常规迅雷非常重要,如带齐学习用品,遵守秩序,完成作业。教师应当有预见性,力争主动,绝不能放任自流,等发生问题以后再来处理和补救。
(3)学习方法  包括书写技能、识字和阅读方法、解数学应用题的方法、记忆方法、预习方法、复习方法、考试方法等,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督促。
2、培养良好的品行
低年级侧重常规训练,中年级侧重爱集体、爱学习和守纪律的教育,高年级应侧重社会公德、意志品质和爱国意识的教育,培养文明待人的习惯。
习惯的形成主要依靠简单重复和有意识的联系,可通过角色扮演、榜样模仿、小组讨论等正确引导,多表扬,少批评,逐步培养良好的办法,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品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4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5-29 17:33 , Processed in 0.07476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