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onlyc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小麦成长日记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12:01 | 只看该作者
看到好多妈妈讲到怎么让孩子分开睡的苦恼,分享一下我当时的做法,希望对妈妈们有帮助,前提条件:夫妻之间一定要统一思想,否则前功尽弃(在家里,我是女儿教育的绝对权威):

  小麦满月以后,我就开始把她放在自己的小床里睡了。不过当时将小床放在我们大床的旁边,可以随时照顾得到她,而且每次都是在她睡着后才离开。
  满一周岁时,我开始训练她独自入睡。放一段音乐,给她一本撕不烂的小书,留她一个人在房间里,将门虚掩(床放在墙和大床之间无缝隙,因为怕她爬出来摔地上)。几分钟后她发觉不对劲,因为妈妈不见了,大哭。我不理她,让她哭5分钟,进去把她抱到大床上,陪她玩2分钟,再放入小床,我出去。再哭,5分钟后再进去。反复直到她入睡。哭了一个星期,慢慢地她可以很快乐地入睡了,每天都指着录音机让我放音乐,习惯性地拿本小书坐在小床上乱翻。
  那会儿连到我家做客的同事都说我心狠,不过我个人觉得孩子的习惯越早培养越好,越大越不好纠正。因为孩子小的时候,你对她做的任何事她都以为是应该的,待大一点你去纠正,她已经养成习惯了,就会非常辛苦,而且心里会非常不开心。我的一个朋友儿子都4岁了,还每天晚上被迫跟lg分居,陪儿子睡。
  不过我在培养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小麦的心理,不会不顾她的感受,而是循序渐进直至达到目标。直到现在,我和小麦依然有一个睡眠亲子时间,每周五陪她搂着她睡觉。因为相互之间的信任,小麦一直都明白我对她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因为爱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12:5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教小小孩子吃饭,刚开始一定会洒得地上到处都是,这是必经的过程,因为孩子的手不够灵活。千万不要批评他,也不要急于代劳,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会吃,越愿意自己吃饭。
  我曾经到美国的幼儿园看过,有的幼儿园从6个月就开始接收孩子了,一个大大的房间,十来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吃饭时都坐在baby-seat(国内卖的那种幼儿专用吃饭的高凳)上,凳子前面有一个很大的盘子,老师在前面的盘子上放一个装了也许是土豆泥之类的食物,就见那些孩子自己用手抓着吃,或者用勺子乱舀着吃,地上一片狼籍,老师根本就不喂。看得我一愣一愣的。吃饭时间结束老师才来打扫。
  到一个美国朋友家过感恩节时,也有一个才七个月的孩子坐在baby-seat上,他妈放了些东西在盘子里,任他用手抓着吃,洒了不少在地毯上,主人也不在意。孩子哭,想让他妈喂,他妈也不理他,任他哭了一会才抱下他,给他擦擦嘴,继续让他自己抓着吃。一屋子的人都觉得正常得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13:56 | 只看该作者
  小麦什么都好,可有一点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没法让她做得更好。那就是她不够大方(在这方面其实我已经努力了四年多了)。表现在不好意思招呼人、在有第三者的场合放不开(这个第三者是除了我以外的其他任何人)。
  昨天晚上到老师家学琴,因为马上要比赛了,老师就教她如何上台、敬礼、坐下、拉琴凳、敬礼、下台,一系列的入场出场礼仪动作。可她却要么不站直,要么像个木偶似的走路,要么做点鬼脸,要么就一屁股坐下,更夸张地是将琴凳拖得天响。我和老师在一边十足就像看了一场滑稽小品,无论怎么纠正都无法做得优雅。把我给急得.....
  下课后,我们没有象平时一样打车或坐大巴回家,而是手拖手走了半个多小时从招商海月走回去。我们一边走一起聊,她问我:“妈妈,为什么我在老师家老是放不开呢,我在家里都可以做得很好?”我知道她内心里是怕羞的,生怕做不好,因此更紧张得做不好(不知道这是不是和她爸从小对她太苛求有关?)。
  昨天晚上我们边走边讨论了很久,我也向她检讨了我平时对她的生活礼仪太疏忽。也许在国外那两年看得太多了,我更看重孩子的个性张扬、独立和自由,却忽略了其实在国外也非常重视的公众礼仪。她昨天也问我,如果要我注意那么多礼仪我会不快乐的,因为不自由。看来她是中我的毒太深了!
  昨天晚上回来的路上,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并达成了协议,以后她在公开场合一定得注意她的礼仪,比如礼貌、比如table manner、比如不能歪歪扭扭地走路....因为这样会让旁边的人不舒服,她的快乐不能建立在别人的苦恼之上。以后我们得相互监督,谁做得不好就批评谁。她的条件就是,在家里她是完全放松的,自由的。我的条件是,在有第三者在场的情况下,我有权利纠正她的不良行为。
  现今这个社会是个讲究文明、礼节的社会,真的希望长大后的她是一个文明、优雅的女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14:57 | 只看该作者
[分享]我如何教女儿骑单车?
  想起这件事来就觉得好玩又好笑。
  那会儿小麦还不到3岁半,我给她买了一辆只有两只轮子的二手单车(两个辅轮不见了)。第一次骑完全靠自己掌握平衡的两个轮子的单车,小麦自然是非常担心的。可我知道,孩子最过不了的就是心理关,只要她觉得安全了,一切就好办了。第一天教她的时候,我扶着车把、车尾,小麦骑得乐呵呵的;第二天,我又扶车把帮了一会儿,直到我感觉到她已经可以主动的往前走了,可她心里还是没有安全感的。我找了一条绳子(跟电话线差不多吧),拴在车把上,告诉小麦,就是安全绳罗,妈妈牵着你,很安全的。初骑的时候,她没
有了我的保护,晃来晃去的(我会在快倒的时候悄悄扶一把),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我就一边鼓励她:看,不会摔跤吧,很安全吧,你骑得很好了。其实软软的绳子一点都帮不了她,可她小,不知道啊(她是完全信赖妈妈的)。就这样,第三天她已经可以骑着到处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16:00 | 只看该作者
2004/12/22
星期天,小麦画了两张卡片:一张画了一颗红心,里面写着“我爱妈妈”;另一张也画了颗红心,里面写着“我爱爸爸一般般”。
爸爸说:你这样写我好伤心哟!
小麦答:难道说实话不对吗?
她爸噎倒~~~
我开心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16:49 | 只看该作者
我怎样教女儿自己吃饭:

  一岁两个月的时候,我开始拿一个摔不破的大盘子,里面放一些可以用手抓的食物,比如西兰花、花菜、豆角、虾什么的,放在茶几上(因为小麦站着就可以吃了),给她一把塑料叉,教她自己吃饭。我则端一碗饭在手上,她往嘴里塞一口,没有吃到,我立刻往她嘴里塞一勺饭,让她以为是自己吃到的(哈,孩子真好骗哈),慢慢地她可以自己吃了,实在叉不起来的拿手抓着吃,反正手洗干净了,没所谓。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最重要。
  一岁四个月的时候,公司到青青世界搞活动(五一),同行的还有另外一个同事的孩子,比小麦大三个月。我跟在家里一样,拿了一个大盘子,里面放了她喜欢吃的菜,就让她一个人在茶几上吃。同事的孩子在桌上一起吃,他妈妈很辛苦地喂,可孩子却不领情。整个晚餐我只花了些时间给小麦加加菜,偶而对她说几句话,表示妈妈还在关心她。她吃完饭拿了一副扑克牌给她玩,再陪她在酒店周围散步5分钟。呵呵,把我们的同事看得发呆,做妈妈的心里那种得意别提咯
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17:45 | 只看该作者
女儿上幼儿园的第一天:

  女儿四岁了才上幼儿园,跟园长谈了半小时,终于同意小麦直接上中班。园长的意思是从小班开始正好六岁半读一年级,否则会重读一个大班。而我的想法是,孩子跟大的小朋友一起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我宁愿她读两次大班。事实证明效果也不错。
  当时去了两个幼儿园,因为是女儿自己要呆两年多的地方,我让她自己选择一个。上学的第一天,她心里有些怕,问我可不可以陪她5分钟。那天早上,我陪她去了他们班,那些小朋友全是从小班升上来的,已经习惯幼儿园生活了。那几分钟里,我没有跟小麦说什么,进屋后就跟和她同桌的几个小朋友介绍,这是小麦,你们以后就是朋友了。然后问他们幼儿园好玩吗?个个孩子都说好玩。然后随便聊了一些,过了几分钟,小麦也许觉得没什么可怕的了,问我:“妈妈,5分钟到了吗?你可以走了。” 下午放学接她时,老师说小麦很好,一点儿没哭,只是不太跟人说话。
  过了一个月,她已经是班里最活跃的分子了,老师同学们都很喜欢。
  现在她很喜欢上学,还说小学比幼儿园好玩很多,如果学校不放假就好了。让我这个妈妈真放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18:32 | 只看该作者
2004/12/22
  呵呵,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女儿搂着我说“妈妈,我最爱你。”还说“让我亲一口嘛”有时候练琴,我只要不拿筷子敲她,她就说:“妈妈,你对我真好”。
  前天晚上练完琴后出去散步,我说:“小麦,你真辛苦,每天要练两个小时琴。”她边滑冰边边回答:“妈妈陪我练琴,也很辛苦!”让我好感动.....
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19:26 | 只看该作者
2004/12/22
  上个月的一天,我看到<读者>上一篇关于中国教育的文章,摘了其中的一段读给小麦听(大意是在学校学习的不光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知识的能力)。她很感兴趣,要我以后经常给她读一些好的文章。我称为“分享”。
  每期<读者>我都是必买的,因为这是唯一一本这么多年过去依然没有被市井化的杂志,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和美好,我作为亲子时间的一部分,往往会选一些觉得好的短文章与小麦分享。
  第24期<读者>上有篇文章《两只狼的交战》,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两只狼,一只善一只恶,两只狼会在每个人的心中交战,最终胜利的是你喂它食物的那只。听完后,小麦告诉我,他们体育老师也说过,当你做好事时,你心中善的种子就发芽了,当你做坏事时,恶的种子就发芽了。然后我们讨论她希望是善的狼胜利还是恶的狼胜利。正好那天晚上,她对她爸的态度不够好,我找她谈心。问她还记得<两只狼交战>的故事吗?你刚才就是给恶的狼喂了一点食物,她承认了她的错误,说以后不会这样了。
  以后我会继续与女儿分享精神食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20:54 | 只看该作者
2004/12/27
  犹太人是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也是在任何国家、文化里都能将自己的犹太文化保存得最好的民族。里面全是关于儿童教育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
  有一天,我跟小麦分享《犹太人的教育方法枕边书》里面的一篇文章后,她问我:“妈妈,你做得到吗?”因为她一直认为你做不到某件事就没有资格要求她也做到(呵呵,这是我给自己挖的一个坑)。我告
诉她:“很多事情妈妈都做不好,因为原来外公外婆买不到这么好的书,没把这么好的东西完全地教给妈妈。妈妈虽然做不到,不过因为妈妈爱你,妈妈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告诉你什么才是最好的,帮助你成为更好的人啊。妈妈希望你比妈妈做得好。”小麦说:“妈妈,我觉得你对我真好。”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5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 14:33 , Processed in 0.07629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