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680|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转载: 不写"暴力作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6 09:1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摘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不写“暴力作业”    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人自身能适应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文化,但他对这种适应的反应是变得软弱和缺乏独创性;人自身能适应压抑的环境,但在这种适应中,人发生了神经病。
    儿童当然也能适应暴力作业,但暴力作业中含有的奴役、敌意、压抑,会全面地破坏儿童人格与意志的完整和健康。
    被罚写作业,是许多人在上学时遭遇到的,尤其在小学阶段。
    圆圆上小学四年级时,有一天数学老师突然在课堂上搞小测验,要求学生们默写一条前两天讲过的定理。那条定理大约有二、三十个字,老师并没有提前布置背诵,课堂上突然测验,又要求一字不能错,只要有一字与原文不符,就罚当晚把定理抄写十遍。结果班里的同学全军覆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错,所以大家当天的数学作业,除了常规的一些内容外,还多了抄写十遍定理这一项。
    圆圆晚上回家写作业时对我讲了这事,表现出对抄写十遍定理很发愁。
    我看了她在测验中写出来的内容,对照书上的定理,只有几个字与原文不符,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出入,而且能感觉出来圆圆是理解这条定理的。我想,数学老师有必要这样惩罚孩子们吗?这条定理从教材来看并没提出背诵要求,教材编写者肯定也会考虑,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重在理解,会应用才是目的。
    死记硬背的坏处很多,它对于学生智力和学习的伤害真是再怎么说都不为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行为多有谴责,他说:“学生的那种畸形的脑力劳动,不断的记诵、死记硬背,会造成思维的惰性。那种只知记忆、背诵的学生,可能记住了许多东西,可是当需要他在记忆里查寻出一条基本原理时候,他脑子里的一切东西都混杂成一团,以致他在一项很基本的智力作业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学生如果不会挑选最必要的东西去记忆,他也就不会思考。 ” 
    即使需要背诵,背会了写一遍不好吗,为什么非得写十遍不可?写十遍下来,那要多长时间啊,这点时间干什么不好呢。我们经常对孩子说要珍惜时间,可花一两个小时去写这种没有意义的作业,不也是在浪费时间吗?
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但凡和学习有关联的任何不痛快的事都要尽量规避。所以我想,既然这样的作业已带有了“惩治”的味道,就不能去写,不能让这事在她心中种下对“作业”的厌恶。
    我问圆圆现在背没背会这条定理,她说会了。我让她在作业本上写一遍,果然已经一字不差。我笑笑对圆圆说,你已经会了,一个字都不错,写一遍就行了。好了,你这个作业已完成了。
    圆圆一听有点高兴,但马上又发愁地说不行,老师要求写十遍,写不够可不行。我说,老师是因为你们没背会,才要求你们写十遍;现在会了,就不用写十遍了。
圆圆有些担心,说:班里同学肯定都写了十遍,要是我没写,那老师不就要说我了吗。我看圆圆在意识中已不由自主地把这个作业当作为老师而写了,这是多么糟糕的意识啊。
我说:没事,干吗非得人人都写十遍。你现在写了一遍已写得一字不差了,就没必要写十遍。学习是为了学会,既然已达到这个目的了,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呢?
我这样把圆圆“为老师”写作业拉回到为“学会”写作业,是为了培植她心中对学习实事求是的态度。
    圆圆还是很担心,怕老师明天看她只写了一遍,会教训她。我和她猜测了一下,如果不写十遍,老师明天可能会生气,批评几句还是小事,可能会罚站,也可能会请家长到校。我给圆圆打气说,明天老师要问为什么只写一遍,你就告诉老师说我妈妈不让写那么多遍,把责任推到妈妈身上。老师如果要批评,你就乖乖听着,什么也不要说;要罚站,你就站上一节课;如果老师要叫家长,你就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去和老师沟通,向老师解释。无论怎样,你都不用太在意,因为你没做错什么事。
    听我这样说,圆圆虽有犹豫,但因再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就同意了。
在让孩子痛苦地把作业写完和被老师批评这两个选择中,我宁可选择后者。现实中我见过许多家长,他们明明知道有些老师布置暴力作业,却只是一边抱怨老师,一边又不停地督促孩子赶快写作业,担心孩子写不完明天挨老师的批评。这样其实搞乱了孩子的价值观,把“不要让老师批评”当作了首选,把孩子的个人体验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当作次选。
保护孩子的面子,让他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被老师批评——这当然重要,但这破坏了作业本身的目的性,让孩子在学习上逐渐变得虚假做作,失去学习的兴趣,还教会孩子去迎合权威。这样做其实损失更大。
    我当然心里十分不愿圆圆挨老师批评,但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不是说我不可以替孩子写,但今天这个作业不同于平时我替她写的那些作业,今天这个有明确的惩罚性,我不想写。我想让圆圆知道,作业是不可以用来惩罚的,要对这种作业说“不”。
圆圆还是有些不放心,但看我很静定,她信任我,就只写一遍。这时我想到她班里有那么多孩子,小小的手握着笔,一遍又一遍地写那条定理,心里真有一种隐隐作痛的感觉。二、三百个字,对大人来说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些四年级的小孩子,怀着恐惧和厌恶的心情写上十遍,这条定理多半就再也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了。
    第二天我在单位一天,没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以为没事了。结果晚上回家,圆圆一见我就要哭,说今天一上数学课,老师第一句话就说“那条定理谁昨天没写够十遍,站起来!”根本没给她解释的机会。圆圆和另外七、八个同学站起来,老师不光罚他们站了一节课,还让这几个人当天晚上回家把整个一本数学书的全部定理都默写一遍,并说要是写不够,明天就默写两遍,再不够就写三遍。
    圆圆有些抱怨地说,还不如昨天写十遍,今天就不用写那么多了。
我翻了翻她的书,把书合起来放到桌子上,用轻松的口气对她说,这个作业不用写,一个字也不用写。圆圆有些吃惊地瞪大眼睛。
    我说:你看,刚刚开学,数学只学了这么一点点,这条定理你已经会背会写,就不需要再写了;后面的内容还没学,抄一遍有什么用呢?没用的事就不去做。
圆圆说不行,要是今天不写,明天就得写两遍。她说这话时眼神里充满担忧,数学作业在孩子的眼中已是如此可怕了。这是我最担心的。
如何能尽量保护她对这个学科的情感,让她在想到数学时有美好的联想,而不是只想到数学老师和作业惩罚呢?儿童的价值观还不成熟,他们骨子里都是崇拜老师的,如果我只是教她不听老师的话,她内心可能会有微微的负罪感。所以我考虑如何让她真正从内心想开了,正确认识这件事,把这件事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我想到圆圆平时最爱吃饼干,就用这个她最喜欢的东西来问她:你喜欢吃饼干是吧,你觉得每天吃几块好?圆圆觉得我突然说饼干很诧异,但还是回答了:五块。
我说:“每天至少吃十块好不好?”我平时是限制她吃过量的饼干的,她一般每天吃两三块。我这样说让她更感到奇怪,有些兴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太多了,吃七块吧——她折中了一下,肯定是想多吃几块的。
    我认真地说,不,要是你吃不够十块,我就罚你吃二十块,再不够就罚吃五十块,要是五十块吃不进去,就罚你吃一百块。这样行吗?
她一定是觉得我既残忍又不可理喻,吃惊地看着我,不知该说什么,可爱的饼干一瞬间变得恐怖了。
    我亲亲她的小脸蛋说,其实呀,写数学作业和吃饼干一样,要是老师的作业留得适量,它就是件好事,要是留得太多,就不好了,是不是?圆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有点听明白了。我又说,这件事是老师不对,这样留作业是不好的。既然妈妈让你一下吃一百块饼干你不愿意接受,那么老师留这么不合理的作业,我们也不用按她的要求去做。不做是对的,做了才是不对的。作业和饼干一样,本身都是好东西,我们不要把一个好东西变成一个坏东西,好不好?
这下圆圆完全明白了,表情坦然了不少。她还是有些担心,问我老师要是天天让抄定理怎么办。我明白孩子的心,她在道理上再明白,也不可能有勇气天天去学校对抗老师,不愿意天天接受罚站和批评。我说,妈妈明天早上送你到学校,去找找老师,跟她解释一下,老师要是明白了写合适的作业才对孩子好,肯定就不会再为难你了。圆圆听我这样说,一下变得非常轻松了。她相信我会帮她把问题解决了,而不会把事情做砸。
    第二天早上我向单位请了假去找了数学老师,这位数学老师三、四十岁的样子,一脸冷漠。我试探着和她提了一下圆圆作业,但感觉根本就没有沟通的可能。她一听出我的来意,马上情绪非常对立,一边陈述她如何呕心沥血地教学生,生怕他们在学业上有一点问题;一边又抱怨现在的家长们不理解老师,抱怨学生们不好好学习。老师气势汹汹地和我说话,仿佛她胸中有一只火药桶,只要我有一点点言词不慎,就可点燃她,让她爆炸。
我非常害怕和老师把关系搞僵了,就俯首帖耳,陪着笑脸,一脸谦虚地听老师的教训,把责任全揽我自己头上。我的态度终于平息了老师的怒火,她的情绪有所缓解。我又进一步拉近和她的关系,使她终于表示出对这一次作业不再追究。唉,我认为自己的做法乏善可陈,但作为家长,在那样一种情况下,不知自己除了这样做,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
我很理解这位数学老师,她主观上是很想把数学教好,但由于文化底子浅——这一点从她的谈话中能明显感觉到——使她在教学上力不从心。一个自身学习能力低下的人其实也不会教别人如何学,这也导致她一方面会采用一些蠢笨的办法去教学,另一方面骨子里很自卑,经常有些很变态的做法。
    比如,她在课堂上给学生发作业本时有几种发放方法。如果都做对了,她就把本发到学生手上;如果有错题,就扔到地上,让学生弯腰去捡;如果学生的错题较多,不但作业本扔地上,还要捏学生的脸蛋。圆圆还被她捏哭过一次。学校严格禁止老师打学生,这个老师只能采用捏的方法。为这事我曾给校长打电话反映过,校长说感谢家长的反映,要下去问问,但事情并没有什么改变。
在这样的老师面前,家长能有什么办法。我只能更多地寻找机会和这位老师接触,尽量和她把关系处好,以便下一次再发生什么事时,方便和她说话。
但我不能告诉圆圆我的这些无奈与方法。那天我回家只是告诉圆圆找过数学老师了,说老师也意识到多抄定理没什么用,同意不抄写了。别的没对她多讲,让孩子简单些吧,只要帮她把问题解决了就行了。

    现在许多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着暴力作业,不光是来自学校的,也有来自家庭的,有的家长一生气,也会用写作业来惩罚孩子。暴力作业的本质是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奴役。
哲学家弗洛姆说,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人自身能适应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文化,但他对这种适应的反应是变得软弱和缺乏独创性;人自身能适应压抑的环境,但在这种适应中,人发生了神经病。 儿童当然也能适应暴力作业,但暴力作业中含有的奴役、敌意、压抑,会全面地破坏儿童人格与意志的完整和健康。
家长一定要首先注意,自己绝不制造暴力作业;同时要支持孩子对来自学校的这种作业说不。家长要积极寻求和教师、学校的正面沟通,可以找老师谈,可以向学校反映,也可以自己想办法保护孩子。许多家长一边抱怨老师留得作业太多太不合理,一边看孩子在暴力作业中苦苦挣扎而无可奈何、袖手旁观,这是最坏的。

    圆圆小学同学中有一个很流行的笑话。说两个孩子打架,被老师罚写一百遍自己的名字。其中一个孩子很快写完被放走了,另一个孩子写好长时间还没写完。老师批评他写得太慢。这孩子憋了一会儿,终于大着胆子对老师说:“老师,这不公平,他的名字叫于一,而我的名字叫阿布杜拉•库依艾兹•乌力特利古拉赫”——所有的家长和教师,在开心一笑时,应该有多少反思啊!
(本文选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四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舞草 + 1 + 1 提醒的是
Franklin妈妈 + 1 + 1 我们的学校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确是过了 ...
子不曰 + 10 + 10 引人深思。谢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5-26 09:37:42 | 只看该作者
忽然想到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对于孩子来讲,同样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遭受这样的惩罚不啻就是一种暴力奴役。
如何从奴役中挣脱,需要父母好好帮上一把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0:04:58 | 只看该作者
可是说避免谈何容易,在这一斗争中,孩子永远是弱者,受害方,家长永远是被动的,
一切的一切对于老师素质和学校的风气依赖得太多太多,
唯一的感觉就是无力与无奈,
保护自己的孩子还要讲究策略甚至免不了低声下气,卑躬屈膝,这样的手段,这样的解决方法竟然都堂而皇之地写在这样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上,
是正面地教育家长还是在反面地控诉老师?!
真是,不知道我们的教育界人士看了这样的书和文章有何感想.
不能不叫人为我们的孩子难过,为我们的教育难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5-26 10:16: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木兰花慢 的帖子

我以为,首先家长要理清自己的思路,你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不能接受这些暴力奴役,那么,家长就不能怕。
你自己都软弱,还能指望什么人去赐予?
自己不怕,这是心态,这是不认同,这是一种原则。
有了这种不怕,才有挣脱的可能。一旦自己畏首畏尾,那也只能忍着。
如何挣脱,倒不一定那么激烈,多一些无言的抗争,多一些不合作,都是可以选择的。
一句话,对于恶的,不能纵容。不管他打着什么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5-26 11:05:18 | 只看该作者
“暴力”和“作业”关联在了一起,“可悲”也和“无奈”牵扯而生。做父母的该怎样做才能保护孩子呢?楼上说“对于恶的,不能纵容”,那么该转校吗?该投诉吗?这些能避免以后不再一次遭遇同类事件?现实生活不是你我在网络上“自由言论”那样“自由作为”的。不过,很佩服文中的妈妈至少能委曲求全,能俯首听命得给孩子一个坚持“真理”的榜样,反思下自己,能做到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木兰花慢 + 5 + 5 不容易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5-26 12:53:36 | 只看该作者
只要你想做你就一定能做到
关键在你和老师的沟通方式上
老师也是人
只要你尊重老师
老师也是很通情达理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5-27 21:57:56 | 只看该作者
说句实话:和现在的一部份小学教师沟通还真是很困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5-27 22:16: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听语漫步 于 2009-5-26 12:53 发表
只要你想做你就一定能做到
关键在你和老师的沟通方式上
老师也是人
只要你尊重老师
老师也是很通情达理的


听语说得很对,和老师沟通一定要有技巧。如果你让老师觉得你比老师还高明,那你一定会沟通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5-28 07:30: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听语漫步 于 2009-5-26 12:53 发表
只要你想做你就一定能做到
关键在你和老师的沟通方式上
老师也是人
只要你尊重老师
老师也是很通情达理的


很同意你的观点,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上,看看我这样的沟通,可行不?

沟通的时间:第一次被罚抄10遍的当晚

首先对老师能严格要求孩子表示感谢
其次表示理解老师的辛苦,都是为了孩子,也提醒了我们做家长今后要关注孩子对定理的理解
联系出:孩子对罚抄的内容已经掌握,作为家长已经检查了这项作业
考虑到时间关系,可否剩下的几遍就不让孩子抄了?
再次表示理解并感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5-30 11:25:25 | 只看该作者
无论家长有多少的无奈,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思想意识的形成是最重要的。
同意楼上的的观点,与人沟通是一门艺术,和与自己孩子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老师沟通,更是艺术中的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1 19:51 , Processed in 0.092777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