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ackxi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3岁幼儿期] 【原创】大家还是都来说说你们的做法如何?

 关闭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5-10 09:55:35 | 只看该作者
jjhs+-->引用:jjhs 学习一下。
我感觉有很多知识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到的,很多基本素质是和家长学到的,我孩子和妈妈交流的多:说话,乐感等
至于其他方面的例子,象上面说到的玩水,一般会把家里搞的水淋林的,所以不常让他这样玩。

哈哈,你可以让孩子在厨房或卫生间玩水啊!~ 水淋淋的怕什么呀,教育孩子这点代价还是要付出的吧?
父亲和孩子的交流也很重要啊!很多是母亲不能取代的,比如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抗挫折、坚强不服输的劲头等等。你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5-10 10:32:3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理论,我想我们在这里是不是就不多讨论了,其实我没什么理论的,我就是自己有一个理念而已,有时候喜欢和辨认辩论理论问题,主要是有些人鼓吹得太出格,容易误导别人。像你说的Doman以前和他们也有过些讨论,你讲的问题,我可以拿Doman的主要实施者王力的回答给你看
引用:<<!--quote1-->很多人会问,DOMAN这么神,实施了几十年之后,当年的神童现在怎么样了?有几个人考上博士,有几个人当上律师医生,有几个人当上国会议员?王力老师说了,这个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什么是幸福人生?是不是考上博士当上律师医生当上国会议员,你的人生就完美了,就值了?DOMAN提倡的是一切尊重孩子的意愿。他可以凭自己意愿去选择过什么样的人生,过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孩子能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真正有价值。父母可以做的事情只是在孩子六岁前从各方面(阅读、体能、听力、触觉、数学)充分促进孩子的脑发育,6岁后,孩子想做什么事情,想完成什么志向,凭他的脑力可以轻松地达到。
其实,从上面回答就可以看出答案了。Doman更能体现的是短期效果,但长期是否有用呢,上面已经回答你了,你们大家的人生价值观有问题,当律师、医生、议员都不属于成功,成功就是幸福,哪怕是做乞丐,Doman的孩子能力很强,想完成这些志向,他们都可以轻松的达到,但是经过Doman后,他们价值观变了,没有人再去想实现这些意愿了,所以很难找出几个愿意去做这种律师、医生、议员这些下等的工作了。 哈哈,我能做,也很容易,就是不去做,你有疑问是因为你人生价值观有问题,厉害吧。 而且,实施Doman确实很费精力。有一些鼓吹者总是说,很容易呀,玩着就做了。事实上不是的,那是在误导大家呢。像我上面所说的,记忆是有遗忘的,防止遗忘的唯一方法就是要在即将遗忘的时候再次记忆。所以在开始的时候还显得量不大,但那个数量是以级数增长的,呵呵,很辛苦哇。关键还在于,非要去记忆那些无意义的东西,而且还掌握了一种非常规的记忆方法。呵呵,不多说了,否则又有人要发火了。 在北京很少参加一些网上组织的活动,总的感觉是以父母为主的,对孩子的急迫性不足。但会经常找一些好友,带着孩子结伴去玩。 楼上那位说玩水,这个要和各家的具体情况来实施了,家里面积大的,还可以专门买一个气垫池子装上水放在家里呢。我对孩子的原则是,只要这个活动不给孩子带来身体伤害,不影响其他的人,一般不会去禁止他的。孩子每天出去玩,常常是浑身的土,大不了回来给他洗衣服就是了。决不会说,这里土多,你不可以去。否则,给孩子的空间就太少了。还有一个原因,你这个不许孩子做,那个不许孩子做,没有个统一原则,孩子会很迷茫,不知道到底自己什么可以做了。结果可能是孩子什么都不去做,或者孩子根本不理会你的“不许”,我想那样是很糟糕的。 我不许孩子做的,比如插座、煤气、热水、打火机……,孩子不会去尝试的,有些搞不清楚的,他会问我们。除此之外,都由他自己判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5-10 10:52:13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谢谢你的答复,心里基本上有个底了。不做理论讨论了。回到主旨,还是说玩。

有个感觉不知道对不对——感觉这边点击率蛮高的,但参与热度不够,很多人光看不说,有点郁闷。我一开始也是这样,虽然比较喜欢这里,但看得多,说的少,怕说出来让这里的众多高手笑话是小儿科。不过慢慢熟悉你和小雨点爸爸的风格后,感觉就能放得开了。我觉得咱这个论坛真不错,是不是需要营造一种氛围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让我们的论坛更火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5-10 12:37:33 | 只看该作者
和小雨点爸爸等几位家长比起来,自己感觉很惭愧,自己陪孩子的时间还是太少了。
我的孩子现在刚过两岁,我现在的教育理念是"创造条件,不做要求”。
1。音乐教育:我认为当前幼儿阶段,最容易实施的方法也就是音乐了。我和老婆都没有多少音乐细胞(现在我在学习小提琴,也就是拉拉《小星星》),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给他放cd听,包括《爱与乐》《莫扎特让宝宝更聪明》小提琴大师的作品和著名的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前两天,给他买了一本英文歌谣,配套一张vcd,他很喜欢听,还喜欢跟着节拍扭来扭去。根据我的观察,幼儿对于声音很敏感。记得我曾经买了一张民乐的cd,第一次放的时候,当古筝响起的时候,我儿子愣住了,然后就从屋里跑到客厅的音响旁边看;第二次放的时候,当声音响起的时候,他又愣住了;以后再放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情况了。
2。电视教育:从一岁开始就给他放《天线宝宝》和《baby Einstein》,他可以很专注的看半个小时以上。现在他还总是吵着要我给他放,不过我也有些担心对他的眼睛不好,所以每天放的时间有一定的限制。(有一个现象很有趣,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经常用电脑的人近视的很多,但是电视台整天和电视打交道的人,近视的却很少)。除了《天线宝宝》和《baby Einstein》,还有一些儿童跟读的唐诗,迪斯尼英语等vcd也会给他放。对于唐诗,他喜欢跟读最后一个字,现在只能完全的背诵《鹅》等一两首简单的。
3。书本教育:现在他已经拥有十几本书了。我希望他将来能够对书本感兴趣,所以每次我都是做出很开心的样子问他要不要去和爸爸一起看书,他就很高兴地说要。我给他买的有一套16开的儿童大百科全书,主要以画面为主,还有一套《儿童目击者》,他都喜欢看,我感觉他更开心的是和我一起看书的感觉。
4。英语教育:因为放的vcd,有一些就是英文的,主要是培养他的语感,至于能学会多少就不做要求了。
5。德育教育:一方面是讲礼貌,一方面是懂得分享。有时候,我也会让他帮忙干些活,例如把东西扔到垃圾桶里,干完了就会对他说谢谢。吃水果或其他零食的时候,培养他给大家分,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姐姐(我家的小保姆)一个,他一个。吃龙眼的时候,我会特意问他要他自己拨好的,然后我再给他拨一个,大家一起吃的感觉其乐融融。
6。体育教育: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是我家的小保姆陪他玩,带他坐滑梯。我每周末开车带他去大海边或者公园玩,他非常喜欢在海边玩沙子,但是不敢到水里去。每次玩完了还会和大海byebye。
对于两岁的孩子,我不能要求他太多,尽可能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过感觉自己还是有些懒,晚上在家玩电脑,很少带他到楼下玩;就是在家看碟,也很少陪他一起看,虽然我知道他很希望我陪他。
总之现阶段,我希望能够给他创造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事物,能够在玩中学会一些知识,但不强求他能达到什么层次。当看到他进步的时候,往往能给自己带来一种惊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5-10 12:47:13 | 只看该作者
ha 让小孩子学会分享是很难的,1、2岁多的时候属于尚无自主意识阶段,一般不会有问题,大一些了,他会非常明确的表示东西是他的,而且不愿意和他相同大小的小朋友分享。这个时候我个人觉得一定不可以强求。关于道德,还要适合孩子情况,不可以简单的用成年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5-10 13:40:30 | 只看该作者
jackxiao:

我也给孩子买了那套吉林美术出版社的英文童谣,孩子特别喜欢看。但是我买不到CD,请问你有CD吗?能上传给我吗?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5-10 13:45:3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婴儿要上音乐课

吉尔·哈娜根

    前些时候,我和我八十岁的母亲及她的两个朋友一起吃午饭。为讲点有趣的事,我说起我给我的婴儿音乐班定制的大鼓。一位老太太问我教多大的孩子。我还没来得及答话,我母亲抢着说:“婴儿!她教的是婴儿!你能想象吗?真有人把婴儿带到她那儿去上音乐课!你到底能教婴儿什么东西呢?”

    这个问题出自我母亲之口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她教了一辈子音乐。尽管年已八十,她还在当地老年中心指挥唱诗班。可是她的问题提得有道理,值得仔细讨论。

    在当今世界从事音乐教育是很令人兴奋的。近年来科学研究有大量新发现,使我们更了解我们是如何学习的,尤其是,我们是如何学习音乐的。我们不再相信只有少数人才有音乐天赋,大多数人的歌唱只能回荡在浴室里。我们现在知道,所有人生来便具有音乐才能,和智力一样,音乐才能是呈正态分布的。同时我们又知道了,如果没有尽早、尽可能多地培育音乐才能,它就会逐渐枯萎。这就是说,一个人将来能否充分实现她的音乐潜能,既取决于她的内在音乐才能,又取决于她的早期音乐体验的质量。

    我们还知道了,学音乐和学语言的方式差不多。因此,观察孩子学习母语的过程,能帮助我们了解早期音乐教育应该如何进行。

    Alfred Tomatis博士用光纤照相机发现,五个月的胎儿能听见语音,并对其作出反应。这说明,从胚胎期起,婴儿就开始吸收母语中的节奏和语音。因为大多数孩子是将近一岁时才开口说话,因此孩子要沉浸在母语语音和节奏中长达一年以上,才能开始说话。然后他们又花了好几个月练习单个的词,再连成词组。更长时间以后,他们才开始说整句话。整个过程中,我们始终让孩子“沉浸”在语言里,并没有等到孩子能用完整句子回答我们时才和他们说话。正是因为我们不管孩子能否回应,都继续对他们说话,他们才最终学会了母语。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并没有教会孩子说话,而是在满足下列条件的情况下孩子“获得”了语言:

1.在胚胎期和出生后的前几年,孩子的感官经验为他们奠定了牢固的听觉基础;

2.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组织、吸收这些经验;

3.这些感官经验带有情感成分。


在1997年《新闻周刊》脑神经特刊中,芝加哥大学的Janellen Hullocher指出:“与单纯的信息相比,带有情感成分的信息更有力地刺激神经回路。”神经生理学家、教育家Carla Hannaford博士证实了这一观点。她说:“如要学习,必须有感官输入,个人情感联系和运动。…情感解释每种体验,并帮我们从我们的世界观角度来组织每一经验。”

    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就是,现场的音乐活动为孩子提供的感官和情感体验之丰富,远非录制的音乐所能企及。事实上,可能感官和情感体验的极致就是母亲抱着孩子载歌载舞,很难想象有其他活动能超过这种体验。孩子不仅听到母亲的声音,孩子的头倚在母亲胸前,能够感到母亲声音的振动,能嗅到母亲的熟悉气息,同时,他的前庭系统不断接受着与母亲共舞时摇摆蹦跳旋转的刺激。这比婴儿躺在摇篮里听录音强出不知多少倍。

    回到我母亲 “你到底能教婴儿什么东西” 的问题。我会说:我的音乐亲子课的目标不是想教任何东西!我的目标只是引导孩子和父母从事音乐活动,以帮助孩子今后实现他的音乐潜能;让亲子共同沐浴在我们文化中音乐的声音与节奏中;提供一个鼓励亲子之间音乐互动的环境;让父母在与孩子共同从事音乐活动时,能与其他父母交流想法,互相启发;帮助父母了解什么样的运动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传递作为我们文化一部分的歌曲和童谣;帮助孩子积累情感和感官体验,这些体验将构成未来音乐学习的听觉基础。

归根结底,我的音乐课的首要目标是要让父母和孩子都能感受到与他人一起创造音乐的欢乐。与他人一起创造音乐能产生一种非常特殊的感觉,而孩子与父母共同创造音乐所产生的感觉更是奇妙无比。谁知道呢,说不定我能说服我母亲今年来到我的班上上课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5-10 13:47:54 | 只看该作者
美国音乐教育标准中幼儿部分



  一〉婴儿的音乐经验

  婴儿依靠听觉和其他音乐感觉体验音乐,他们应该每天接触音乐。承认可以通过下述途径鼓励婴儿的音乐发展。
     给婴儿哼唱。
     模仿婴儿发出的各种声音。
     让他们广泛接触各种音响,包括身体的、嗓音的、乐器的和环境的。
     提供经选择的音乐录音。
     听音乐时,随音乐的拍子、节奏型和旋律进行方向摇、拍、抚动婴儿。
     提供婴儿能够摆弄的、能发出乐音的安全玩具。

  二〉2—3岁幼儿的音乐经验

  2—3岁幼儿需要包含着各种声源的环境。如:有选择的音乐录音,即兴歌唱的机会以及歌曲曲目的积累。恰当的使用多种材料,以探索为主要方法,可以使他们打下一种丰富的基础,以便将来发展对音乐概念的理解。对这个年龄段来说,各种个体的音乐经验甚为重要,所以不必强调幼儿的一致性集体表演的音乐活动。

  2—3岁幼儿(至4岁时)应能够:

  表演/读谱
     游戏时自由即兴式地唱歌。
     唱民歌和创作歌曲,允许有时与他人合作时不合拍,不入调。
     自由敲打简单节奏乐器,探索节奏乐器和环境中的音响。
     随成人对幼儿动作的击乐伴奏走、跑、跳、奔、拍手、停。
     知道乐谱为何物,称之为音乐。

  创造
     探索它们自身嗓音的各种表现可能性。
     游戏时即兴编唱。
     在乐器上和环境声源中创造音响。

  听/描述
     注意倾听经选择的音乐曲目。自发地随各种类型音乐做律动。
     认识唱与说的不同。
     通过律动和动作的静止表现对声音及休止的意识。
     用即兴律动表现对拍子、速度和音高的意识。

  价值
     喜欢听音乐和环境中的其他音响。
     喜欢听其他人歌唱。
     喜爱在游戏时唱歌。
     喜爱用环境的身体的和乐器声源来尝试音乐活动。

  三〉4—5岁幼儿的音乐经验

  4—5岁幼儿的社会意识逐渐得以发展。恰当的音乐活动经验包括各种小组活动,如唱歌、歌曲游戏和课堂简易乐器的演奏。另外,对嗓音、身体、自然界和乐器音响的个体探索活动机会也应包括在内。律动是这一年龄阶段儿童表达他们音乐经验的最有效手段。他们喜爱用自己的思想、律动、语言和音响进行游戏。突出自由探索的各种音乐活动可以为他们日后的创造性音乐成长打下最积极的基础。

  4—5岁幼儿(在结束幼儿园教育时)应能够:

  表演/读谱
     运用歌唱嗓音,并有别于说话嗓音。
     在他们的自然音域内唱歌时基本上音准。
     在律动和课堂简易乐器的演奏中,表现出对拍子、速度、力度、音高及分句异同的意识。
     喜爱唱无意义音节歌、民歌和歌曲游戏。
     运用图片、图形和其他符号来表示音高、时值型和简易曲式。

  创造
     在课堂简易乐器上探索各种音型。
     在各种课堂和游戏活动中,自发的即兴唱歌。
     用歌唱和乐器为未完成的旋律乐句创编“答句”
     用乐器、环境的及身体的音响来表达思想和情绪。

  听/描述
     注意短小的音乐选段。
     注意倾听更广的音乐曲目。
     通过律动或课堂简易乐器,对音乐的要素(如音高、时值、响度)和音乐的风格(如进行曲、摇篮曲)做出反应。
     用律动或语言描述音乐中的异同,如强弱、快慢、上—下—同、长短、级进跳进、相似对比。
     根据外形、尺寸、音高和音色对课堂简易乐器和一些传统乐器进行分类。
     用一些简单的音乐术语来描述声音

  价值
     表现出对音乐是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意识。
     喜爱独自或与他人唱歌、律动及演奏乐器。
     尊重音乐和音乐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5-10 13:50:52 | 只看该作者
晚上孩子睡了静下来时,我也总结怎么和宝宝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5-5-10 13:5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 18:11 , Processed in 0.081050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