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寒风独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载】《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4-11-4 12:42:11 | 只看该作者
每个父母都能成功(三十四)

王远,妈妈对你的希望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英雄出少年。”王远就在他小小12岁年纪时确立了他上清华大学的梦想。他的母亲李圣珍老师说,曾经有很多人问她,是不是从孩子小时候起,家长就为他把各种前途都已经规划好了。李圣珍老师在采访中说,我这个人从来不想去想很远的事也不去谈很远的事,在有些人看来是没有一点远大志向的,但我教育孩子就像我自己做任何事一样,只会去埋头认真做,采用具体的措施去把事情做好,而没有一大堆的宏愿,对王远的教育也是那样,没有想到孩子将来怎么样。就连孩子自己也感到诧异,有一次,王远问妈妈:“别人的妈妈都对孩子提出很多的要求,为孩子憧憬美好未来,从来也没有听您给我讲过什么理想,要求我成为一个什么人之类的想法。”李圣珍老师笑笑说,这可能就是我与别的妈妈不同的地方。我对你的要求就是健健康康的,将来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总之,只要你自己感到活得充实愉快就行了。
有人竟然对自己的儿女没有要求,这大概没有人相信。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没有一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有多少父母为了子女成才殚精竭虑。大家还应该记得,青海的一个母亲对儿子数学考90多分都不满意,而为了那造成不完美的几分,孩子被葬送在母亲的皮鞭下;浙江的一个离异母亲为了孩子付出了她全部的身心,而孩子只要成绩稍微达不到她的满意度,她就对孩子采取各种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折磨,最后孩子被逼无奈,一时冲动,把母亲勒死。近年来,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要是父母亲对孩子没有这么多的要求,这些悲剧就丧失了舞台。
李圣珍老师说,当然,也有的父母亲会对孩子说,我们对你真的没有任何要求,希望你健健康康就行了。但是等到孩子慢慢长大或者碰到成长中的困难的时候,家长又会说,你怎么就这样不争气,我们对你一点要求也没有,你怎么变成这样。曾经有一个家长写信给李圣珍老师,说,孩子就是爱玩军事模型,爱看军事方面的书,我们对他并无任何的成才方面的想法,孩子今年都20岁了还没有走上正轨,我们该怎么办?其实从这封信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并不是没有要求。
对孩子的要求,李圣珍老师有自己的理解,自孩子呱呱坠地,作为人民教师的她就不能不对孩子有这样那样的期望,只是她知道教育的根本不在于那些皮毛的东西,抓住了根本就什么都好解决。她对孩子的教育,更重视的是一种人格、人品、做人的尊严的教育,她教孩子们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提高自己的精神、道德品质,如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障碍,如何对待逆境,她也会告诉孩子如何学习,而不是教他们具体的知识,她会和孩子很彻底地谈心,火了她还会骂孩子打孩子,但是孩子们会很服这个妈妈。她会直言不讳地告诉孩子,你这么做就不对。或者说,你做的是正确的。她对孩子强调一种精神上的要求,即做一个能与人正常交往、不怕困难、诚实善良、品格高尚的人。也许这就是根本。她对王远从没有提过你要成为一个很伟大或者很有出息的人这种要求。她对王远总是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会在精神上给儿子一份最厚重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4-11-4 12:58:05 | 只看该作者
每个父母都能成功(三十五)

妈妈和王远一起动手做玩具
王远从小就爱玩,这是出了名的。但是作为母亲的李圣珍老师会给他充分的玩的时间。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李圣珍老师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定不能压抑他的这种天性。同时,爱玩、爱动的孩子往往是那些聪明的、有创造力的孩子。通过玩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性格,还可以从玩中学到很多知识。与别的家长不同的是,李圣珍老师还和孩子一起玩,通过玩来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李老师很注意通过玩对王远进行智力开发。
王远小时候,家里很少给他买玩具,主要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孩子长得快,不同的年龄阶段要使用不同的玩具,因此买玩具肯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李圣珍老师想了一个办法。她跑到木工房去拣木工做完活以后余下的一些小木头块,有正方形的、有长方形的,还有椭圆形的、圆形的,李老师如获至宝,和王远一起把这些小木头块涂上各种各样的颜色,红的、绿的、黄的、蓝的,还有花的、带格子的等等,然后这些小木块就变成了王远的小积木,他可爱玩了,搭成各式新颖的小房子,有中国式建筑,有外国的教堂,还有“摩天大厦”。王远才几岁就对这些几何形状的东西特别敏感。李圣珍老师在有空的时候会带着儿子去沙滩上堆各种形状的东西,王远就是在那阳光和煦、轻风拂人的金色沙滩上认识了圆锥、圆柱等各种立体的几何图形。随着年龄稍微大一点,小王远对军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别人的家长都上商店给孩子买好几块钱甚至十几元钱一把的玩具手枪,还有小坦克模型,王远可羡慕了。妈妈看在眼里,说,王远,别人家里买,咱们自己做。于是,李圣珍老师又找来了一些木块,王远和妈妈一起以这些木块为原料,做成了远洋舰艇。他心里真高兴啊!娘俩看到亲自动手做的“武器”,开心地笑了。王远就像他第一次做的舰艇一样在妈妈的鼓励下起航了。年龄稍大一点,妈妈又买来跳子棋、象棋,娱乐之中,妈妈教会了他很多为人之本,比方:为人要诚实,做事要深谋远虑,不要急功近利,要学会周密思考、通盘考虑等等。他在每次的娱乐后,都会感到有一种净化心灵的作用。他在游戏中感到妈妈跟他的心贴得更近了。他经常会自豪地告诉别人说,我妈妈从来都是和我在一起。其实,他说的在一起,指的不但是两个人的身体,而且更是母子两颗心。如今,李老师又和她现在的孩子们在一起。她照样会和他们一起玩。她会参与到孩子们跳绳的行列,打篮球她也会一起跟着抢,晚饭后,她还要陪孩子们下下棋,有时候还很不服输,跟他们笑着说:“再来一盘,我肯定胜你。”
李老师甚至说自己小时候就不是一个“好学生”,她也很爱玩,但是她认为玩应该伴随孩子的成长,当然,怎么对玩把握尺度确实是现在的很多家长需要认真研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4-11-4 16:06:09 | 只看该作者
期待……,请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4-11-4 16:14:39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期待……,请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4-11-4 16:22:15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4-11-4 16:28:35 | 只看该作者
每个父母都能成功(三十六)

“王远,咱们玩够了,也该学习一会儿了”
李圣珍老师对王远的过去很坦率,别的孩子一般的毛病他都有,尤其是贪玩,现在很多家长写信或打电话给李老师,讲述自己的孩子贪玩的那股“疯劲”。大多数孩子都是被现在的那种电子游戏给迷住了,有的孩子竟然通宵达旦地打电子游戏,甚至连学都不上了,就在电子游戏室里“上班”。当然,有的孩子是心理上遇到障碍后,无法解决,干脆消沉,借打游戏机进行发泄,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另当别论。但是很多孩子并非这种情况,他们就是没有毅力,没有学会克制自己。
王远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是特别迷恋玩游戏机。那还是他上初中的时候,一次,李老师出去办事,王远在家。母亲嘱咐他写作业,走的时候,他也答应得好好的。其实,王远就想等她出去后开溜。李老师一走,王远就跑到游戏厅,忘乎所以地玩了一个下午。李老师回来之前,他已经算好了时间在家装着写作业。李圣珍老师其实心里跟明镜似的,长期的班主任生涯,凭她和孩子打交道的经验,同时,凭借一些蛛丝马迹,她就断定王远出去打游戏机了。不过,她决定这一次不把孩子的行为抖出来,她问王远:“作业写完了吗?”儿子很尴尬,说:“还没有。”他原以为会被母亲训斥一通,没想到李老师什么也没有表示,就说,没写完,那你快点儿写吧。孩子的脸腾地红了。后来李圣珍老师在采访中提到这件事的时候说,有时候,父母亲不能太显精明,还要会一点装聋作哑的本事,给孩子留一点面子和空间,这样反而会获得一定的威信。
很多孩子玩起来不节制,管束不了自己的行为,是很多家长特别头疼的问题。李圣珍老师说,孩子要玩可以,但是决不能没有度,影响了学习就不行了。每次王远玩的时候,李圣珍老师都会陪着一块玩,就是王远上高中以后,在清华附中上学,每星期回来,也会和妈妈玩会儿棋什么的,但是在玩的时候,李老师总是会在心里暗暗地把握一下时间,或半点钟,或一点钟,时间一到,她就会提醒王远,小马,你看咱们玩够了,也得开始学会儿了。语气一定要带着坚定。一般说来,孩子都应该能接受。
李老师说,孩子在一些方面是缺乏理性的,是任性的,这就需要家长用理性来阻止他们一些行为习惯的任意膨胀,要是经常让孩子这样,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放纵,在某些行为习惯方面越陷越深,积重难返。同时要对孩子加强责任心的教育,要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使他明白,他的任何不负责任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4-11-4 16:36: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请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4-11-4 16:36:52 | 只看该作者
[/quote]

记得我儿子小时候,针对儿子吃饭时间长的问题,我也采取过这种办法。
首先,我让他自己说,要多少时间吃完饭,
2,问他要吃多少?让他自己盛饭,并和他约定,在他自己承认的时间内把他自己盛的饭吃掉。

结果,很快就改掉了吃饭慢的毛病。[/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4-11-4 16:38:34 | 只看该作者
每个父母都能成功(三十七)

“孩子的理解力永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有人把王远的成功归结于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或者归结于王远的大脑很发达。李老师不同意这个看法。她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也未必,我现在教的很多孩子都来自高知家庭,孩子却极其厌学,并不是家长不懂教育,或者说孩子脑子不好,我看主要问题还是对孩子学习上的引导不够。
李老师简单地跟我谈起了王远的经历。小学断断续续上了3年半,不到10岁上了通州二中的初中,高中三年在清华附中学习。王远的父亲是一个小学和初中兼备的学校的老师。王远还没上学时住在他父亲的学校里,经常在校园串,还跑到小学的班上听课,其实刚开始也听不懂。妈妈平时下班回到家里也简单地教他数一数10以内的数。“1、2、3、4、5……”教着教着,王远突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10以后是什么数。妈妈说,以后上学了就会了,现在不教,你还小。孩子一下生气了,非让妈妈告诉他。李老师说,10后面是11,就是把1和1两个数拼在一起。王远很快又问:“11后面是多少?”“11后面是12,就是1和2拼在一起。”王远又问:“那20后面是什么数呢?”妈妈又耐心地告诉了他,他很高兴地说:“我知道了,就是这么把两个数拼在一起,然后按大小排列就行了。”从此,他学会了数数,那年他4岁。
王远经常缠着妈妈问这问那的,这已经是家常便饭。妈妈还记得,孩子认识数了以后,妈妈开始教他10以内的加减法。有一天,王远突然问:“3减2等于1,那2减3等于多少?”一个刚刚几岁的孩子,突然问到这样的问题,令李老师大吃一惊。因为这可是初中生学的正负数的概念。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就说,你以后肯定要学这些东西,将来就会慢慢知道的。王远跟很多孩子一样,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孩子,他一听妈妈这话,就缠得更紧了,说,您今天非得告诉我。李老师被逼无奈,只好告诉他,2减3等于-1,就是在答案前面加一个负号。孩子一听,乐了,说:“妈妈,这不很简单吗,3减5不就等于-2吗!”李圣珍老师也被孩子这股子钻劲给感动了。
这件事在李老师后来对孩子的教学活动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说,不要以为孩子很多东西都不懂,或者说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范围,有时候他们的理解能力是超乎我们大人的想象之外的。就像李老师有时候跟现在教的一些孩子们讲一些人生道理,一些李老师悟了一辈子才悟出的话,有的孩子们的确不太理解,但是李老师还是会告诉他们,有的孩子听了以后居然真会有所收获。即使不懂,李老师也会反复地跟他们讲,她说,我不怕他们听不懂,但是肯定会对他们有所触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4-11-4 17:05:02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篇,家长不要向孩子发泄自己的喜怒哀乐,还有父母一定要成为孩子的情感归宿,分析孩子的心理,讲的非常好。希望楼主一直发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7 10:04 , Processed in 0.12110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