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凝儿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载:周弘《给父母们的50个忠告》(很不错的一本书,一日一忠告)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5-9-7 10:33:11 | 只看该作者
深有感触,谢谢,期待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5-9-9 12:55:25 | 只看该作者
忠告21
称接纳,后升华
<i>    一个人越恨自己的缺陷,这个缺陷对你的伤害就越大。</i>
    父母往往不能容忍孩子的缺点,其实孩子的每天都在成长,现在的缺点很可能就是未来最大的优点。
    对待孩子的缺点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接纳,后升华接纳是前提,孩子学说话时,口齿无论多么不清楚,学走路时,无论多么歪歪倒倒,父母都是无条件地全接纳。
    孩子考试就像当初学走路,同次考咂了,就像跌了一跤,鼓励他、扶起他,他最后一定会走得好的。
    但面对孩子的学习,父母的态度出了大问题。
    要反过来学习,对待孩子学走路的那种态度,越是孩子跌跤的时候,父母越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宽容。
    但只接纳不升华,就变成了纵容孩子。接纳是尊重了孩子的天怕,保持了自然,这还不够,还要主动升华,引导孩子找出问题的结症,走向成功。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东方飘 + 1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5-9-9 12:55:57 | 只看该作者
忠告22
融进去,诱出来
<i>    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i>
     
很久以前有个王子,得了一种怪病:总觉得自己变成了大公鸡,整天躲在桌子下面学公鸡“喔喔”地叫,没有一个医生能治好他的病。最后国王悬赏:无论是谁,只要能治好王子的病,重重有赏。一个流浪汉揭了榜,他向国王保证:“治不好,你就杀了我的头!”流浪汉一看王子,两眼就放光了:“哇!你是大公鸡!我也是!”,说着他就下钻到桌子下面,王子“喔喔”地叫,他也跟着“喔喔”地叫,王子跳,他也跟着跳,扮了几天大公鸡后,流浪汉和王子融进去了,两人成了好朋友。有一天,流浪汉突然从桌子底下钻出来:“我不做大公鸡了,我要做人咯!”王子也钻了出来:“我不做大公鸡了,我要做人咯!”就这样王子的病治好了。
     
父母教育孩子也要先融进去、和孩子心灵相通了,好孩子就会被你诱出来。
     
走进孩子的心灵,走出教育误区。此帖由 寒风独立 在 2005-09-09 13:10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5-9-9 12:56:47 | 只看该作者
忠告23
解心结,出心牢
<i>    父母教育孩子最大的败笔是:远离生命,不谈人生。</i>
    现在的孩子高智商,高自尊、高敏感、高脆弱,心情一好,一好百好;心情一坏,一了百了。父母再用“打是亲,骂是爱”的方式根本行不通,那是一种不尊重生命的教育方式。
    父母教育孩子最大的败笔是:远离生命,不谈人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没人帮他们及时化解,慢慢就成了心结。心结有点儿像便密,大便憋在肚子里,几天不排出去就已经吃不消了,更何况是经年累月的心结,越来越多的心结不能及时化解,长期郁结,“硬化”成“心牢”孩子仿佛在自己的心中筑了一个牢房,孩子的心灵在地狱中煎熬,走不出来。
    越是聪明的孩子,越容易受伤害,越容易形成心结,甚至走向心牢。我研究发现,90%以上成绩不好的孩子绝对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心情问题、心结问题、心牢问题。
    孩子的成长不可能没有烦恼,父母的责任就是不断的化解孩子的心结,让孩子快乐轻松地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5-9-9 12:57:07 | 只看该作者
忠告24
抚创伤,疗心病
<i>    很多孩子看起来刁蛮创造性,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坏孩子”,而是他们受到太多的伤害和委屈。</i>
    赏识教育“好孩子快乐营”里有一个叫林必成的10岁孩子,大家都说他:“林必成林必成,出口必伤人”,她说的每一句都像刀子,说得你心口疼。老师、父母都拿她没办法。
    我问她:“必成,在这里心情好不好?”
   
“不好!”
    我又问:“孩子想不想和周伯伯谈心?”
    “不想!你讲话老土”
    我不慌不忙:“孩子,你身边有没有好人?”
    她头一扭:“忘记了!”
    “孩子,你想不想知道,为什么你身边没有一个好人,都是坏人?”这时她好奇地盯着我。
    我告诉她:“因为你内心深处感到自己不是好孩子!你心口疼,伤害人,攻击人,搞平衡,对不对?”孩子呆了:“其实你是最善良的孩子,伯伯知道你受了太多的委屈。”孩子一听到“委屈”两个字,眼泪就出来了。紧接着我又问:“想不想和周伯伯谈心?”“想!”“想不想跟周伯伯交朋友?”“想”......后来林必成成了“好孩子快乐营”里最优秀的孩子。
    很多孩子看起来刁蛮创造性,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坏孩子”,而是他们受到太多的伤害和委屈。他们是披着狼皮的羊,只要把狼皮扒掉,可爱的小绵羊就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5-9-9 12:57:52 | 只看该作者
忠告25
高目标化为低要求
<i>    目标定得太高,孩子容易放弃;目标要刚刚好,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i>
    婷婷小时候打算盘从1加到100,是全班最慢的。回来对我说:“爸爸,我不想打算盘了。”我于是对婷婷的高目标化为低要求:将要实现的高目标分解为多项低要求的多个小项目。我把从1加到100的每10位的答案写在墙上,婷婷每打对10位,全家人都为她鼓掌欢呼,10层全搭完,自信心找到了。婷婷打完10次,全家人了围着她欢呼10次,自卑,恐惧一扫而空。本来害怕打算盘的婷婷,第二天就对我说,爸爸我就喜欢在你面前打算盘。因为我对婷婷的要求降低了,每次都是从成功走向成功,她在我这里找到了安全感。不到1个月,婷婷打算盘全班第1名。
    现在很多孩子没有自信、成绩不好的根本原因是父母“高标准,高要求”的结果。
    目标定得太高,要求太严,容易破坏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容易放弃;目标要刚刚好,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把一个大目标分成几个小项目,让孩子从成功走向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5-9-9 12:58:14 | 只看该作者
忠告26
够朋友,孩子王
<i>    孩子本来是父母最天然的朋友,但一些父母却把孩子变成自己最亲密的敌人</i>
    有位父亲整天和自己的儿子闹闹轰轰,父子没上没下,没大没小。外人看了说:孩子这样教,将来肯定没出息。十几年过去了,谁知道这个孩子轻松考上了清华。别的父母一看傻眼了,都想知道他教育儿子的秘决到底是什么?
    这位父亲说:“还不是讲的好,讲了你们也做不到。”他越是不说,那些父母越想知道:“你就说说吧,儿子这一代做不到,用在孙子身上总可以吧?”
    这位父亲被逼无赖,说:“我教育儿子的秘决其实很简单,就4个字。在我儿子4岁生日时,我正式和他结拜兄弟。”
    我教育婷婷也是3个字“够朋友”。做父亲的要是都能和孩子结拜兄弟,做母亲的能和孩子拜姐妹,父母和孩子就可以成为真正的朋友了。
    孩子本来是父母最天然的朋友,和孩子不够朋友的父母却把孩子变成了自己最亲密的敌人。
    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还不够,还要做孩子王,在教育的过程中态度平静,坚持原则!爱孩子要爱得有力量,给孩子安全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5-9-9 12:58:52 | 只看该作者
忠告27 不要白见黑,要黑见白 <em>反正是钻牛角尖,为什么不要教孩子钻光明的牛角尖</em>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美伊战争即将爆发的前夜,去伊拉克谈判,缓解了冲突。当时人们问他:为什么全世界都看到战争乌云密布,而你却看到了和平的一线曙光? 他说是中学老师的一堂课改变了他的思维方式。 当时老师拿出一张白纸,中间有一个黑点。问同学们看见了什么?全班同学齐声喊道:一个黑点! 老师说,这么大一张白纸你们没有看见,怎么只盯着一个黑点呢?看来还是黑暗有吸引力。 教室鸦雀无声。 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老师又问:同学们这回又看见了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一个白点!老师欣慰地说: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 现在父母看孩子不顺眼,就是白见黑,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短处和不足上,让孩子在&ldquo;我是坏孩子&rdquo;的感觉中沉沦;如果父母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上,就是黑见白,孩子就会在&ldquo;我是好孩子&rdquo;的感觉中升华!此帖由 寒风独立 在 2005-09-09 13:02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5-9-9 12:59:15 | 只看该作者
忠告28 心中有佛,满目是佛 <em>心中有佛,满目是佛;心中有屎,满目是屎!</em> 苏东坡喜欢跟佛印斗嘴。一天他对佛印说:&ldquo;和尚,我看你一身黄袈裟,越看越像一泡屎!&rdquo;说完以后,哈哈大笑。佛印听了,不但不生气,反而乐呵呵地回答:&ldquo;施主,我看你倒是越看越像一尊佛呀!&rdquo;苏东坡乐坏了,以为斗嘴赢了,回家后告诉妹妹。苏小妹听了,肚子都笑痛了:&ldquo;哥呀,你上当了,人家佛印心中有佛,所以满目是佛,看什么都是佛。而你呢,是心中有屎,满目是屎,看什么都是屎!&rdquo; 父母在教孩子学说话是、学走路时,能够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就是心中有佛。随着孩子的长大,优点一天比一天多了,可父母却总盯着孩子的缺点、短处。这时父母心里装的是什么就不好说了。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明白孩子是发展中的孩子,凡事发生多往好处想,养成阳光思维习惯! 此帖由 寒风独立 在 2005-09-09 13:02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5-9-9 12:59:42 | 只看该作者
忠告29 好孩子,人中人 <em>教育要培养与谐,与周围人和谐,与大自然和谐的人,让孩子做人中人</em>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总结出人有4种: 人下人,是你好我不好,活得太无聊。 人上人,是我好你不好,未来也不妙。 人外人,是我不好你也别好,整个世界乱糟糟。 这3种人都不好,教育要培养孩子做舒展,快乐的人中人,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总结出来的第4种人。人中人的特点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世界才美好。 人中人,是让每个孩子的生命像黄山上的松树,各有所长,彼此不同,千姿百态,展现生命奇观。尊重孩子的生命差异,唤醒孩子无限潜能。 人中人的孩子失败了不会压抑,成功了不会膨胀,懂能人生的智慧,成长的每天都充满了幸福感。 此帖由 寒风独立 在 2005-09-09 13:03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6 01:36 , Processed in 0.081638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