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返回列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谢天谢地我来啦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09:55:38 | 只看该作者
“1、从家长引导角度。要能引导到具体之处。同时,家长要力争让自己站得更高,这样引导起来,才行有余力。如果没有时间或条件,那么就不需要关注太细,知识学习交给学校,只在人生经验处事原则和一些方法上言传身教。说白了,帮助孩子带着思考方法多看。

  2、从写作者角度。当一个人明确自己要写什么时,才能将精力集中在词句表达形式方面,即日常积累才能发挥作用。在挤出词句完成作文的疲于奔命中,是不可能在表现形式上精雕细琢的。这便是“胸有成竹”的方法意义。

  上面我的例子,还有说说更深点行文技巧的目的。
  所谓驾驭文章,在于作者能兼顾读者体验,做到收放自如。作者情感表达的收放自如是另一方面。

  比如,设置情景让读者开始自我联想并发散回答,是放;继续行文,让读者思绪回到作者营造的情景中,是收。
  “自如”指,读者进入作者构建的情景,有了自己的发散空间后,继续看下去,发现作者的后续交代更合理更自然,却又在读者的思绪之外。否则,读者觉得自己想的更合理,或者作者的后续交代很不符合常情常理,这文章读者便读不下去了。”——摘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5:34:09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我认为思维不需要引导,可是我运用几年下来,发现对你这样的孩子,还是必须引导的,否则你永远在一个错误里面转圈圈。

  于是从二年级起,我开始规范你的步骤,开始注重“因果”的探寻,注重条理性。开始做计划,逐步放手让你规划自己的时间。思维上一度无法突破,有些题目,无论我们如何引导,如何讲解,就是不明白,耗得大家精疲力尽。

  要说二年级,顶多算是量变。为了增强计算能力,我和爸爸开始陪你玩扑克牌,算24点。三年级之前的暑假,我开始突击你的速算巧算(利用高思数学竞赛课本,有一定难度)。有时候我自己出题,出很复杂的题,发现你一步步沉稳的做出来,就知道,条理性的训练终于起效果了。”——摘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5:35:56 | 只看该作者
书摘: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阅读丢分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来解决。然而研究结果表明,阅读考试丢分的关键,并不取决于孩子阅读量的大小,也不是孩子理解力底下的问题。
书摘:
  (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题型的比重会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而逐年增加,并且成为影响语文阅读成绩的最主要因素。

  学生上初中以后,有两类能力考核的比重开始增加:一是判定与分析能力;二是赏析能力。
[发帖际遇]: 知止而后有定 花了 2 金币 资助失学儿童,真是热心人啊,你也想试试帮助别人的快乐吗?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5:36:41 | 只看该作者
书摘:
  试问,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热爱读书,热爱文学的人,他们读了三四十年文学作品,但他们中间又有多少人能写好文章呢?答案是少之又少。既然读了三四十年文学的成年人都做不到,为什么我们要相信读几年课外文学书后,我们的孩子就能以读促写,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了呢?

  我们也常常遇到一些在写作上非常出色的学生或作家,每次采访时我们都会听到一句话:写作水平的提高,缘于大量地读书。这其实无意营造了一种假象,那就是大量读书,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她)除了看书外,还做了件更加辛苦的事,那就是大量的写作实践,这恐怕是他本身也不一定会认识到的问题。
[发帖际遇]: 知止而后有定 在新儿教发帖时心情特好,花了 1 金币请回帖人喝酒,想喝,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5:38:16 | 只看该作者
书摘:
  四年级下学期之前,全力抓好作文,四年级下学期之后,在写作上并不放松的前提下,别忽视了阅读应试能力的提高。
  其实孩子学阅读最好的时间是寒假、暑假,阅读适合集中强化训练,效果会非常好,平时周末学作文便可以。

  四年级下学期之前,对一个学生来说,最应该提高的是写作水平,而不是阅读水平。阅读中最基本的两项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都需要在写作中加以练习和提高,而不是应有的基础还没有打好,便盲目地反复做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5:40:52 | 只看该作者
书摘

  要建立在学习上的优势,需要在学习策略、投入精力和学习效率三方面引起注意,才会做到事半功倍,在学习中胜出。

  三四年级最应优先解决的是提高写作水平,这不但可让学生从一开始便能在作文上领先,而且通过写作练习也可提高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这是件事半功倍的事,进步非常明显,这时就算孩子阅读上有些问题,也应当以作文为先,对于一个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基础弱的学生来说,要想在阅读上取得较快的进步,是不可能的。
  到了五六年级,在保持作文练习不减少的情况下,家长需要重视孩子对阅读的学习。

  其实,一个人把精力放在扎扎实实的学习提高上,反而要比时时忙于应付考试的人有着更高的学习效率,收获更大的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5:59:35 | 只看该作者
“从社会统计意义上,严格说,目前全球的义务教育,都是在培养孩子对语言对知识运用的模仿能力。所以,家长们大可不必自设模仿与创造的对立,然后主观想好坏。只不过模仿能力有水平高下之分。说白了,高考就是检验孩子模仿能力是否达标,由此可以进一步能力培养的门槛。大学重在教方法,知识点大多已经靠自学了。也不知道现在年轻人还有几个明确知道这点。”——摘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6:17:29 | 只看该作者
“两个侄女的学习状态不是特别好,感觉学习时不能真正沉下去,头脑中时时想着玩儿,虽然有时看起来刻苦,但全神贯注的状态很少,沉不下心,所以学得就容易倦。努力得到累的感觉是正常的,但不应该是倦。
  当然她们不是有意而为之,只是控制不住自己,小时候没养成习惯,集中精力攻克难关的习惯。”——摘抄
[发帖际遇]: 热情好客的 知止而后有定 花了 3 金币 请坛友去旅游,有想去的吗,快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0:35:16 | 只看该作者
“对比教材,这个进度的确有点快,对我们来说比较简单直接的东西,对孩子来说却常常因为某个点不明白而卡住。而这个多半是“知其所以然”里面的点。妞短时间强记能力好,如果教方法会非常快速掌握,过段时间也会忘得干干净净,跟没学过似的,这对建立数学逻辑思维是非常不利的,看似会了,实则不会。我们大人看了自然明白原理的事儿,孩子却不是这样,所以小学阶段,重视思维拓展为主,这比只教方法要复杂,因为要充分调动她学过的知识在现有的认知基础上弄懂原理,但培养的是融会贯通的能力。此段为和妞爸沟通,妞爸开始认为教方法会做就行,我细细跟他表达我的观点,小学阶段,要么彻底弄懂,要么宁愿跳过去不学。这样到了初高中,她才有能力自己去摸索一些东西(推导),对公式的记背才会更加牢靠,才能举一而反三。妞爸表示认同。”——摘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0:47:42 | 只看该作者
“妞的听课习惯非常好,第二天回放一遍并整理笔记,再做作业。昨天还把第一天上课的热身题和互动题给重做了,所以她不赶速度,我也不着急,只要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就可以。

  争取每堂课都能完全消化吸收。”——摘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3 21:42 , Processed in 0.08053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